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风分离器内颗粒质量浓度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
作者 万古军 孙国刚 +1 位作者 薛晓虎 时铭显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44,51,共5页
采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和单元内颗粒源法,对旋风分离器内不同粒径颗粒质量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粒径较小的颗粒(dp≤4μm)大部分在旋风分离器分离空间锥段进行分离,而较大颗粒(dp>4μm)大部分在环形空间与分离空间筒段... 采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和单元内颗粒源法,对旋风分离器内不同粒径颗粒质量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粒径较小的颗粒(dp≤4μm)大部分在旋风分离器分离空间锥段进行分离,而较大颗粒(dp>4μm)大部分在环形空间与分离空间筒段即被分离。随着颗粒粒径增加,分离器外壁的颗粒质量浓度逐渐呈螺旋灰带分布,内旋流夹带减小,环形空间顶板下方出现顶灰环。升气管入口0.25D(筒体直径)附近的短路流对小颗粒的影响较大。在分离空间下部排尘口附近0.5D有明显的颗粒返混,返混量随着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颗粒质量浓度分布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硐室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及实验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举师 蒋仲安 王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121,共7页
为了改善破碎硐室粉尘质量浓度超标的现状,获取合理的通风除尘参数,根据相似原理,结合气固两相流的运动方程,导出了模拟破碎硐室粉尘运动的相似准则数,建立了破碎硐室相似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破碎硐室相似模型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数... 为了改善破碎硐室粉尘质量浓度超标的现状,获取合理的通风除尘参数,根据相似原理,结合气固两相流的运动方程,导出了模拟破碎硐室粉尘运动的相似准则数,建立了破碎硐室相似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破碎硐室相似模型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相似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捕捉壁面条件下粉尘质量浓度较之反弹壁面要低;入口风速为0.2~0.5 m/s时,粉尘质量浓度随风速的增大逐步降低.安装抽风除尘系统后,粉尘质量浓度基本保持在2 mg/m3以内,平均除尘率高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硐室 相似准则 气固两相流 数值模拟 粉尘质量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中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卤乙腈的质量浓度分布 被引量:8
3
作者 高乃云 赵璐 楚文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5,共5页
调查了采用预氯化消毒工艺的某自来水厂不同工艺单元出水(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3种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卤乙腈(HANs):二氯乙腈(DCAN)、溴氯乙腈(BCAN)、二溴乙腈(DBAN)的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关系.研究发现,三种HANs的质... 调查了采用预氯化消毒工艺的某自来水厂不同工艺单元出水(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3种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卤乙腈(HANs):二氯乙腈(DCAN)、溴氯乙腈(BCAN)、二溴乙腈(DBAN)的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关系.研究发现,三种HANs的质量浓度水平在夏季和初秋时节最高,BCAN与DBAN的质量浓度还受到原水中Br-质量浓度的影响.沉淀和过滤出水中DCAN质量浓度与溶解性有机氮DON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沉淀水:R2=0.893;过滤水:R2=0.892),与DOC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明显.BCAN、DBAN质量浓度与DON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弱,与DOC之间未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咸潮期HANs的溴分布系数相对较高,对咸潮期溴代N-DBPs的控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消毒副产物 卤乙腈 质量浓度分布 溶解性 有机氮 分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尘质量浓度分布特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广 尚少鹏 武文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6-460,共5页
为深入了解目前中国大范围采用的大采高巷道内煤尘分散蔓延情况,获得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尘运移过程中的浓度分布,基于气-固两相流(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理论方法,基于矿井现场实际参数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通过模型计算及分析得出巷道... 为深入了解目前中国大范围采用的大采高巷道内煤尘分散蔓延情况,获得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尘运移过程中的浓度分布,基于气-固两相流(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理论方法,基于矿井现场实际参数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通过模型计算及分析得出巷道内煤尘运移的浓度分布状况,为下一步在巷道内布置合适的除尘装置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我国对煤矿高产高效发展的要求,多年前已由四米采高的综采工作面发展到七米高综采工作面.然而,开采时产生的大量煤尘已无法用原先的除尘设备进行处理.通过模拟研究得出了巷道各方向截面处的煤尘浓度,并表明在工人操作面前1.2m处煤尘浓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综采工作面 气-固两相流 除尘 煤尘 采煤机 质量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干式钻孔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绍杰 陈举师 +2 位作者 李改革 高杨 赵向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3-129,共7页
干式钻孔过程中,风力排渣系统将钻屑沿钻孔环状狭缝高速排出,会产生高浓度粉尘.为有效地控制煤层干式钻孔粉尘污染,探寻影响粉尘分布的主要因素,确定出粉尘质量浓度较低的钻孔工艺参数配置,运用SolidWorks联合DesignModeler建模、Mesh... 干式钻孔过程中,风力排渣系统将钻屑沿钻孔环状狭缝高速排出,会产生高浓度粉尘.为有效地控制煤层干式钻孔粉尘污染,探寻影响粉尘分布的主要因素,确定出粉尘质量浓度较低的钻孔工艺参数配置,运用SolidWorks联合DesignModeler建模、Mesh划分网格、Fluent解算、CFD-Post后处理等手段,对不同边界条件下煤层干式钻孔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两者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压风自环状狭缝喷出后速度急剧衰减,整体呈锥体分布,大颗粒钻屑喷出孔口后就地沉降,细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并随风流继续扩散;钻场内粉尘质量浓度沿程先急剧上升至一个最大值,后快速下降,再逐步缓慢降低;水平方向上,机道中央粉尘质量浓度最高、巷道中央次之、人行道中央最低;竖直方向上,粉尘质量浓度呈现出中间高、上下两侧低的分布规律;钻场风速、钻杆转速、供气压力、钻杆型式及钻孔类型是影响粉尘分布的5个主要因素;当钻场风速为0.5 m/s、钻杆转速为2 r/s、供气压力为0.8 MPa时,采用外平钻杆钻进斜平行预抽钻孔,可取得良好的减尘效果.研究成果可有效地指导现场钻孔作业和防尘装置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干式钻孔 粉尘 质量浓度分布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岸河流和水库水面污染带下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 被引量:3
6
作者 武周虎 贾洪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基于静止水体中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不相等的瞬时线源二维扩散的解析解,推导出水面有限宽瞬时污染源二维扩散的质量浓度分布计算公式。在顺直倾斜岸坡大宽度深水情况下,基于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不相等的角形域映射原理,推导出倾斜岸水面... 基于静止水体中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不相等的瞬时线源二维扩散的解析解,推导出水面有限宽瞬时污染源二维扩散的质量浓度分布计算公式。在顺直倾斜岸坡大宽度深水情况下,基于横向和垂向扩散系数不相等的角形域映射原理,推导出倾斜岸水面瞬时污染带下角形域中二维扩散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的理论公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简化条件下该公式与理论解完全一致,角形域倾角对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分布影响较大,角形域内质量浓度分布具有随倾角参数为奇、偶数而不同的特性,计算点距离岸坡顶点越近,角形域倾角对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越大;横坐标越大,影响越小;水深越大,影响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水库 倾斜岸坡 角形域 水面污染带 质量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风下坦克行驶扬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尚贤 陈慧敏 +3 位作者 高丽娟 马超 齐斌 邓甲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83-188,共6页
风是重要的战场环境因素,极易对烟尘、扬尘等气溶胶的分布状态造成影响。为得到侧向风对坦克行驶扬尘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基于离散相扩散模型,采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某坦克行驶过程中的扬尘释放与扩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不同... 风是重要的战场环境因素,极易对烟尘、扬尘等气溶胶的分布状态造成影响。为得到侧向风对坦克行驶扬尘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基于离散相扩散模型,采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某坦克行驶过程中的扬尘释放与扩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不同速度侧向风下的扬尘质量浓度分布数据。选择坦克车后3个典型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区域质量浓度整体有随着风速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坦克车尾附近区域受湍流影响严重,质量浓度值随风速变化存在明显波动;远离车尾区域扬尘质量浓度随风速的增大而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 侧向风 扬尘质量浓度分布 离散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垂向分布公式 被引量:5
8
作者 郑俊 李瑞杰 +1 位作者 丰青 陆莎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2-455,共4页
为解决现有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积分难的问题,基于流速幂函数及摩阻流速推导出一个近岸流速垂向分布公式,并结合悬沙扩散方程推导出平衡状态下可有效避免Rouse公式在水表面为零的不合理性的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近岸水文及泥沙实测... 为解决现有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积分难的问题,基于流速幂函数及摩阻流速推导出一个近岸流速垂向分布公式,并结合悬沙扩散方程推导出平衡状态下可有效避免Rouse公式在水表面为零的不合理性的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近岸水文及泥沙实测资料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流速、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根据流速、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推导的悬沙输沙率公式可由初等函数表示,并能有效解决爱因斯坦方法积分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垂向分布 悬沙质量浓度垂向分布 悬沙输沙率 含沙水流 近岸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散射及其对呼吸健康的风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海波 杜龙飞 +3 位作者 任睿 王巍嵩 贺华波 施恒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3-731,共9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同车速下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质量浓度分布特性。结果显示:TWPs的散射轨迹受车辆外部流场和车尾涡旋的影响,不同粒径的磨损颗粒物在散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分层现象;在纵向上,磨损颗粒物扩散高度呈先升高后保持稳定的现象,且扩散高度随车速差异逐渐稳定在3.45~3.76 m;在横向上,最大扩散宽度稳定在6.0 m左右;颗粒物质量浓度沿车侧方向遵循近似的正态分布,在车速为20 km/h,距车辆左右对称面宽度为4.3 m、距地面高度为0.4 m处,达到峰值85.1μg/m^(3),在距离对称面宽度为4.0~5.0 m,高度为0~1.0 m范围是呼吸健康的潜在危险区域。研究获取了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扩散分布特性和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及对生物体呼吸健康的影响,为大客车颗粒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研究及其捕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非尾气”排放 气固两相流模型 轮胎磨损颗粒物 质量浓度分布 呼吸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谷地形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雪玲 王颖 +2 位作者 李博 张稼轩 赖锡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1,共8页
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是科学制订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方案、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的基础.利用兰州市西固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2015年主要污染物小时浓度监测值,分析了污染物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合同期观测... 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是科学制订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方案、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的基础.利用兰州市西固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2015年主要污染物小时浓度监测值,分析了污染物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合同期观测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等气象资料,探讨了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O_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呈"冬高夏低""早晚高下午低"的变化特点,这与表征污染物扩散能力的边界层参数变化特征一致.(2)ρ(O_3)春季为71.42μg/m^3,夏季为62.74μg/m^3,春季高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春季O_3的前体物NO_x质量浓度高于夏季且春季扩散条件弱于夏季.(3)除O_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呈负相关.(4)当相对湿度<4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当相对湿度>8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降雨对不同污染物的清除效果不同.研究显示,河谷地形气温和风速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固区 大气污染物 质量浓度分布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雾化方式喷雾场的数值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秀娟 张慧春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9-965,共7页
为了研究植保雾化喷头的雾化效果,基于CFD中拉格朗日粒子跟踪气液两相流模型,分别结合压力雾化和空气雾化模型对不同风速下的雾滴粒径、运动速度、质量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压力雾化模型中,雾滴粒径小于100μm的占... 为了研究植保雾化喷头的雾化效果,基于CFD中拉格朗日粒子跟踪气液两相流模型,分别结合压力雾化和空气雾化模型对不同风速下的雾滴粒径、运动速度、质量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压力雾化模型中,雾滴粒径小于100μm的占比小于2%,粒径175μm的细雾滴占比约为25%,近喷雾口处雾滴速度更高,约是空气雾化模型的5倍;雾滴质量浓度分布更均匀;当风速达到4 m/s时,细雾滴分布比例增加,雾滴会出现二次破碎.空气雾化模型,中等雾滴粒径分布在400~600μm,占比约为20%,雾滴速度衰减慢,喷雾口附近雾滴不易逆风运动;雾滴沉积范围小,喷幅较窄,大部分雾滴沉降在以喷头为中心的1.5 m范围内.此外,完成了低速风洞试验,收集雾滴沉积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2个雾化模型对于喷雾场中液滴沉积值均可信,但压力雾化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偏离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方式 雾滴粒径 质量浓度分布 沉积 卡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 被引量:32
12
作者 何陆灿 葛铭 +1 位作者 陈国庆 戴维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134,共6页
为缓解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脱硝反应器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局部氨逃逸大等问题,本文基于某旋流燃烧锅炉的实例详细介绍了火电厂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过程,指出进行喷氨优化调整的三大步骤分别为摸底诊断、优化... 为缓解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脱硝反应器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局部氨逃逸大等问题,本文基于某旋流燃烧锅炉的实例详细介绍了火电厂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过程,指出进行喷氨优化调整的三大步骤分别为摸底诊断、优化调整、效果验证。通过调整,495 MW负荷下,烟囱出口NOx质量浓度值控制在25 mg/m^3左右,脱硝反应器两侧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分别由57.6%、90.2%下降至33.8%、35.6%;氨逃逸体积比分别由1.93、2.09μL/L下降至1.31、1.44μL/L;反应器出口与烟囱出口NOx在线仪表值偏差降至10 mg/m^3以内,调整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SCR 喷氨优化 NOx质量浓度分布 氨逃逸体积比 不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