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污染反渗透系统中的污染物质量分布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文娜 江海 +2 位作者 张文志 李棒 靖大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38,共5页
以有机污染反渗透系统为背景,对系统中前后不同膜段、不同高程膜壳、不同位置元件与元件内部的污染物质量分布进行了全面分析。明确了不同系统流程位置膜元件的污染程度与其给水污染物浓度、运行膜通量及元件回收率相关,相同膜段中不同... 以有机污染反渗透系统为背景,对系统中前后不同膜段、不同高程膜壳、不同位置元件与元件内部的污染物质量分布进行了全面分析。明确了不同系统流程位置膜元件的污染程度与其给水污染物浓度、运行膜通量及元件回收率相关,相同膜段中不同膜壳的污染程度与其安装高程及给浓水管路压降相关,元件内部不同位置膜片的污染程度与膜片的位置高程、膜片与中心管的距离以及膜片污染面的朝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系统 污染分布 污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学武 童玉和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4,共8页
介绍了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可为鱼类摄食量研究提供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放射性铯质量平衡模型,如Forseth模型和Rowan-Rasmussen模型... 介绍了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可为鱼类摄食量研究提供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放射性铯质量平衡模型,如Forseth模型和Rowan-Rasmussen模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Borgmann-Whittle模型,包括基于胃肠道化学动力学的质量平衡模型和基于污染物同化-排泄的质量平衡模型;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汞质量平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污染质量平衡模型 鱼类摄食量 方法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还原-生物刺激对高质量比Cr(Ⅵ)污染土壤治理及稳定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卿 莫文君 +3 位作者 刘洁琼 彭森 李倩男 万芮含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46-3354,共9页
为提高Cr(Ⅵ)污染土壤治理后的稳定性,采用化学还原剂联合乙酸钠生物刺激对高质量比Cr(Ⅵ)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稳定化。通过测定Cr(Ⅵ)质量比、Cr形态及含量并结合XRD分析,同时对生物刺激过程中Cr(Ⅵ)污染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变化进行监测,... 为提高Cr(Ⅵ)污染土壤治理后的稳定性,采用化学还原剂联合乙酸钠生物刺激对高质量比Cr(Ⅵ)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稳定化。通过测定Cr(Ⅵ)质量比、Cr形态及含量并结合XRD分析,同时对生物刺激过程中Cr(Ⅵ)污染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变化进行监测,对比多硫化钙(Calcium polysulfide,CPS)、硫酸亚铁(FeSO4)、零价铁3种化学还原剂以及乙酸钠用量对高质量比Cr(Ⅵ)污染土壤的治理能力及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FeSO4与质量比为7 g/kg的乙酸钠联用,在生物刺激50 d时对高质量比Cr(Ⅵ)的去除及稳定化效果最佳,还原率为93.58%,且能够将毒性较大的生物有效态铬全部转化为其他稳定形态的铬。XRD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联用后土壤中Cr主要以Cr(Ⅲ)的形式存在。生物刺激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物种分布变化明显,生物刺激50 d时,富集的细菌类群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质量比Cr(Ⅵ)污染土壤 化学还原 生物刺激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覃春乔 陈星 +1 位作者 张其成 王卫平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3期56-60,共5页
采用马尔科夫模型模拟调水过程中太浦河练塘大桥断面处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过程,并通过构建转移矩阵,确定进步度,对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价,研究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调水指标的进步度计算结果整体为正,但局... 采用马尔科夫模型模拟调水过程中太浦河练塘大桥断面处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过程,并通过构建转移矩阵,确定进步度,对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价,研究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调水指标的进步度计算结果整体为正,但局部地区出现负值;随着调水量的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增强,各指标的进步度普遍提高;调水试验结束进入水资源常规调度期间,水质长时间保持良好。本研究旨在为制定河湖连通调水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质量浓度 马尔科夫模型 进步度 引江济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凌海市土壤质量现状与防治对策
5
作者 赵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7期60-61,共2页
通过对土壤营养元素的测定,准确、全面地了解凌海农田土壤营养结构状况和农田土壤的污染、转化和迁移状况,提出了建立凌海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指标体系、推进凌海市无公害食品工程建设、推广秆茬还田技术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土壤质量 现状 环境质量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麓一次沙尘天气污染过程剖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宇宏 马禹 +1 位作者 高利军 王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4-359,共6页
2004年4月19日天山北麓出现的沙尘天气,造成天山北麓各城镇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天山北麓地面至700hPa的水平风、上升运动为沙尘暴发生的驱动力,气温回升和近地层干燥丰富了沙尘物质,天山北麓地面至850hPa对流性不稳定是沙尘暴发生的局地... 2004年4月19日天山北麓出现的沙尘天气,造成天山北麓各城镇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天山北麓地面至700hPa的水平风、上升运动为沙尘暴发生的驱动力,气温回升和近地层干燥丰富了沙尘物质,天山北麓地面至850hPa对流性不稳定是沙尘暴发生的局地热力不稳定条件。这次沙尘天气的沙尘来源于艾比湖的盐末、北疆耕作土壤和城市自身浮土,上游沙尘的输送与城市自身扬尘的叠加造成城镇颗粒物污染严重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麓 沙尘天气 颗粒物 空气质量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交通排放污染物浓度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晓春 丘建栋 +2 位作者 屈新明 徐炜铃 丁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尾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掌握中国深圳市交通排放所带来的路边空气污染状况,探索交通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典型道路交通排放的路边监测实验,以研究空气污染中的交通排放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实验监测了...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尾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掌握中国深圳市交通排放所带来的路边空气污染状况,探索交通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典型道路交通排放的路边监测实验,以研究空气污染中的交通排放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实验监测了典型道路的交通流、气象数据和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通过对比监测点与空气质量监测国家控制点的数据,分析道路移动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当交通流量较小时,路边监测点与空气质量监测国家控制点数据一致;当交通流量(特别是货运量)大时,路边监测点的数据显著高于空气质量监测国家控制点的;通过对NOx和CO的质量浓度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揭示了交通流量和气象对交通排放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排放污染物质量浓度整体趋势与总交通量较为一致.结果表明,深圳市各区NOx和CO质量浓度主要受到机动车(尤其是货车)排放的影响,光照强度、风向和风速对污染物的排放扩散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尾气污染 污染质量浓度 路边监测实验 关联分析 道路移动源 交通排放扩散 交通流量 光照强度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马筛艳 王薇 +1 位作者 周孟樵 严晓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7-54,共8页
该文利用2018年咸阳市3个监测点6项污染物浓度数据与同时段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咸阳市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咸阳市区PM10、PM2.5及NO23项污染物的年平均值超标,其中,PM2.5年平均值超标1.3倍,PM10超标1... 该文利用2018年咸阳市3个监测点6项污染物浓度数据与同时段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咸阳市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咸阳市区PM10、PM2.5及NO23项污染物的年平均值超标,其中,PM2.5年平均值超标1.3倍,PM10超标1倍,NO2年平均值超标0.4倍,SO2、CO和O3项污染物未超标;咸阳市区PM10、PPM2.5、SO2、NO2和CO质量浓度1、2、11及12月较高,6、7、8月较低,采暖期明显高于非采暖期,采暖对PM2.5浓度贡献最大;一天中,09:00-10:00及22:00-02:002个时段污染物浓度较高,14:00-18:00污染物浓度较低。O3浓度7月最高,日值16:00最高;所有6类污染物均表现出季节性的准7 d周期和全年性的准30 d周期;咸阳市空气质量不佳,全年污染发生的频率为45%,空气质量优良率6月最高,12月最低,为数不多的几天优级别仅出现在8月和10月;首要污染物有明显的季节性,采暖期以PM2.5为主,非采暖期以PM10为主;风速与SO2、NO2和CO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一定风速值下,风对PM10和PM2.5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但当风速过大时,反而会导致PM10和PM2.5浓度的增加;O3与风速的关系较为复杂,无明显规律性。O3在偏东风向上浓度较大,其他5项污染物在偏北风向上浓度较高;降水对除O3外的各项污染物均具有清除作用,对PM10和PM2.5的清除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 大气污染质量浓度 空气质量 周期特征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西部地区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汪玲 华明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期38-42,共5页
利用成都西部地区彭州、都江堰、崇州、郫都、温江、邛崃、蒲江2018年逐小时环境数据主要为NO、NO_(2)、SO_(2)、CO、O_(3)、PM_(2.5)、PM_(10)浓度资料以及同期、同地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气温、降雨量、两分钟平均风速和风向及温江探空站... 利用成都西部地区彭州、都江堰、崇州、郫都、温江、邛崃、蒲江2018年逐小时环境数据主要为NO、NO_(2)、SO_(2)、CO、O_(3)、PM_(2.5)、PM_(10)浓度资料以及同期、同地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气温、降雨量、两分钟平均风速和风向及温江探空站资料,分析了成都市西部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一步探索了成都西部各类污染物的气象影响条件,得出了成都西部地区污染气象特征:①成都西部地区春、夏季O_(3)浓度高,颗粒物和SO_(2)浓度低,秋冬季则相反;成都西部地区各个区县PM_(2.5)/PM_(10)比例都高于50%。②2018年温江O_(3)超标日数最多,高达75 d,崇州PM_(10)超标日数最多,达54 d,温江和崇州PM_(2.5)超标日数一样,为105 d;都江堰空气质量最优,各种污染物超标日数在7个区市县中最低。成都市西部地区PM_(2.5)和PM_(10)日变化呈明显的“W”型,一天内O_(3)循环包含四个阶段,各阶段浓度变化呈单峰型态势。③SO_(2)质量浓度整体上与湿度(除蒲江和邛崃外)呈负相关;O_(3)浓度变化与温度及相对湿度分别为明显正相关和负相关,NO_(2)、CO、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与温度均呈明显负相关。各污染物在非降水日浓度值明显高于降水日,说明降水对颗粒物的清除作用十分明显,崇州、彭州、郫都、蒲江降水清除颗粒物量级高于40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西部 污染质量浓度 气象条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发电厂烟塔合一环境影响之二——华能北京热电厂烟塔合一设计环境影响估算 被引量:25
10
作者 崔克强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4,i003,共5页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污染物扩散模式。该模式为依照德国2002年空气清洁法研制的拉格朗日模式。利用该模式计算了华能北京热电厂烟塔合一设计通过120m冷却塔排放的烟气对地面造成的附加质量浓度。作为对比计算了与120m冷却塔排放量相同...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污染物扩散模式。该模式为依照德国2002年空气清洁法研制的拉格朗日模式。利用该模式计算了华能北京热电厂烟塔合一设计通过120m冷却塔排放的烟气对地面造成的附加质量浓度。作为对比计算了与120m冷却塔排放量相同情况下通过240m烟囱排放的烟气对地面造成的附加质量浓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120m冷却塔排放烟气对地面造成的SO2和PM10附加年均质量浓度和日最大质量浓度总体小于通过240m烟囱排放对地面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塔合一 污染物扩散模式 污染物地面附加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DOAS系统对大气中NO_2,SO_2和O_3的监测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夫敏 谢品华 +4 位作者 林艺辉 李玉金 李素文 秦敏 刘文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91-2197,共7页
提出了将基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DOAS系统用于空气中NO2、O3和SO2的监测,并对系统的性能包括探测器的偏置、暗电流、噪声和线性以及光谱仪的的光谱分辨率和杂散光进行了测试.在2006年3月合肥郊区用该系统对NO2、O3和SO2进行了连续观测,测... 提出了将基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DOAS系统用于空气中NO2、O3和SO2的监测,并对系统的性能包括探测器的偏置、暗电流、噪声和线性以及光谱仪的的光谱分辨率和杂散光进行了测试.在2006年3月合肥郊区用该系统对NO2、O3和SO2进行了连续观测,测量结果与购买的商用仪器DOAS2000(美国热电公司)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该系统灵敏、简单易操作、并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优点,非常适用于NO2、O3和SO2的连续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S CCD NO2 O3 SO2 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代微光管防离子反馈Al_2O_3膜电子轰击放气成分分析
12
作者 徐江涛 程耀进 +3 位作者 闫磊 刘蓓蓓 祝婉娉 刘峰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9-1112,共4页
为了解决防离子反馈Al2O3膜污染对三代微光管GaAs光电阴极灵敏度的影响,用四级质谱计对制管超高真空室残气、无膜微通道板(MCP)和带Al2O3膜MCP在电子轰击时的放气成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带Al2O3膜MCP放出有对阴极光电发射有害的C、CO、... 为了解决防离子反馈Al2O3膜污染对三代微光管GaAs光电阴极灵敏度的影响,用四级质谱计对制管超高真空室残气、无膜微通道板(MCP)和带Al2O3膜MCP在电子轰击时的放气成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带Al2O3膜MCP放出有对阴极光电发射有害的C、CO、CO2、NO、H2O2和CXHY化合物,它们来源于Al2O3膜制备过程的质量污染。经过对制膜工艺质量进行改进,制备出了放气量小于2×10-9 Pa且无CXHY化合物气体的Al2O3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膜 防离子反馈 MCP 电子轰击 质量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at and hazardous contaminant transports in ventilated high-rise industrial halls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沨枫 刘志强 +3 位作者 Christoph van Treeck 王汉青 唐文武 寇广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106-2118,共13页
Performances and efficiencies of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DV) and partial ventilation(PV) for industrial halls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s well as the heat and mass transports within the industrial halls were numer... Performances and efficiencies of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DV) and partial ventilation(PV) for industrial halls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s well as the heat and mass transports within the industrial halls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Three levels of Rayleigh number(5.8×1010, 1.0×1012 and 2.1×1012) and two values of source contaminant flux(5 mg/s and 50 mg/s) were considered. The inlet Reynolds numbers were 2×104, 5×104, 1.5×105 and 4.5×105 for DV and 5×105, 1×106, 2×106 and 4×106 for PV, respectively. From the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bove parameters have very complex impacts on the conjugated heat and mass transports. From points of view of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 and ventilation efficiency, PV at Re=1×106 with side-located sources and 65% of the supply air extracted through floor level outlets is the best choice when Ra=5.8×1010. However, DVs at Re=5×104 and Re=1.5×105with center-located sources and floor-mounted air suppliers are the best choices for Ra=1.0×1012 and Ra=2.1×1012, respectively. When source contaminant flux reaches 50 mg/s, local extraction as a supplement of general ventilation is recommended. The results can be a first approximation to 3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and preliminary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guidelines for high-rise industrial ha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space general ventilation highly turbulent flows combined heat and mass transpor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A值法的吉林市城区控制区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婵娟 周映燃 +3 位作者 张超 白鲜红 赵啟超 杨朝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2-1299,共8页
为了解吉林市城区的大气容量,以2018年吉林市气象数据和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单箱模型法和保证达标率法对A值进行修正,同时对吉林市城区控制区内大气环境容量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 为了解吉林市城区的大气容量,以2018年吉林市气象数据和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单箱模型法和保证达标率法对A值进行修正,同时对吉林市城区控制区内大气环境容量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为6.600,概率公式达标率保证法得到SO_(2)、NO_(2)、PM_(10)和P_(M2.5)的A值分别为5.600、5.600、5.665、5.777;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日分布呈单峰分布,月变化无明显规律;两种方法修正A值得到的大气环境容量Q_(a)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Q_(b)有一定差异。研究可为控制吉林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大气环境容量 单箱模型法 达标保证率法 吉林市 污染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骆晓明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8,共10页
浙江三门湾宁海下洋涂围垦工程投入养殖后排放的养殖污水将对周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预测是该项目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海湾潮流动力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染物对流扩散的数学模型,用以预测养殖污水排放后的扩散范围及强度大小,为环境... 浙江三门湾宁海下洋涂围垦工程投入养殖后排放的养殖污水将对周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预测是该项目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海湾潮流动力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染物对流扩散的数学模型,用以预测养殖污水排放后的扩散范围及强度大小,为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围垦 养殖污水 污染质量浓度 水质 对流-扩散方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sediment-associated metals from middle-downstream of Xiangjiang River,southern China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朝晖 宋杰 +3 位作者 肖细元 明辉 苗旭锋 王凤永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68-78,共11页
The contamin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toxic elements in sediments from the middle-downstream (Zhuzhou-Changsha section) of the Xiangjiang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of Chin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The contamin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toxic elements in sediments from the middle-downstream (Zhuzhou-Changsha section) of the Xiangjiang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of Chin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Cd, Pb and Zn are major contaminants in sediments, and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elements significantly exceed both the Control Standards for Pollutants in Sludge of China (GB4284-84) for agricultural use in acidic soils and the effect range median (ERM) value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As, Cd and Pb in the river water slightly exceed the limit of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Standard (GB3838-2002). The concentrations of As and Cr in depth profiles extensively change, but slight changes are observed in Pb and Zn. Cd and Zn in most sediment samples can easily enter the food-chain and bring possible ecotoxicological risk to organisms living in sediments according to the risk assessment c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toxic elements spatial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al risk Xiangjiang 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