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我国工业企业质量成本结构的特点与对策
- 1
-
-
作者
刘巨钦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9-11,共3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工业企业自从1978年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以来,对于提高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我们绝不能据此得出结论:我国工业企业的质量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产品已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抗衡。这是因为: 1、我国工业企业的质量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对许多企业来说,认识还很模糊,因而使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往往抓不住关键,容易流于形式主义。 2、全面质量管理究竟应该管哪里胸中无数。因此,在质量控制的指导思想上仍然囿于对成品的检验,并未真正树立起预防为主的质量经营战略意识,以预防为主的质保体系未能有效建立和运转。
-
关键词
质量成本结构
我国工业企业
特点与对策
预防成本
外部故障
鉴定成本
内部故障
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废品损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质量成本提质能否增效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世杰
黄容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企业创新型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研究”(71472127)
重庆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新时代会计新领域若干问题研究”(2055019)
。
-
文摘
中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如何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总结已有研究,结合价值链构建三阶段六类型的质量成本结构体系,能较好适应当前小批量、多样化的生产模式,为质量管理提供新的思路。通过人工整理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各类质量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质量定义成本、质量信息传递成本与效益正相关,内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与效益负相关。与传统观点不同,研究发现质量控制成本与效益负相关。说明新生产模式下单纯加强生产环节质量控制难以实现提质增效,必须沿价值链向前向后延伸,与产业微笑曲线相契合,在前端加强研发设计中的质量定义,在后端强化销售环节的质量信息传递,以实现提质增效。
-
关键词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结构
质量定义成本
质量信息传递成本
提质增效
-
分类号
F234.3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75.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1990年篇目辑览
- 3
-
-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27-128,共2页
-
-
关键词
1990年
述评
吕氏春秋
苗族生成哲学
股份公司立法
洋务运动
质量成本结构
图书馆管理决策
衡阳保卫战
第二次独立战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