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统计和混合模型的矿井涌水构成比例判别
1
作者 曹思文 刘源 +1 位作者 武亚遵 王雪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为了快速有效地判别涌(突)水水源,以杨村煤矿为研究实例,在分析矿井充水水源的基础上,在四个主要充水含水层中选定56个学习样本,采用Piper三线图剔除异常样本后保留52个典型样本,并选取HCO_(3)^(-)、SO_(4)^(2-)、Cl^(-)、Na^(+)+K^(+)... 为了快速有效地判别涌(突)水水源,以杨村煤矿为研究实例,在分析矿井充水水源的基础上,在四个主要充水含水层中选定56个学习样本,采用Piper三线图剔除异常样本后保留52个典型样本,并选取HCO_(3)^(-)、SO_(4)^(2-)、Cl^(-)、Na^(+)+K^(+)、Mg^(2+)和Ca^(2+)六大常规离子作为判别指标,应用多元统计学中的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Bayes判别模型对样本总体分类的准确率达到了91.06%,为有效地识别混合水水源构成比例奠定了基础,而后结合“M3”质量平衡理论建立了混合模型并确定了矿井涌水的构成比例。结果显示:受充水含水层特性及影响程度制约,前期矿井涌水构成中砂岩水含量较高,具体为奥灰水占15.2%,十下灰水占20.68%,3煤顶板砂岩水占48.28%,十三-十四灰水占15.85%。随时间的推移十三-十四灰水、奥灰水比例逐渐增大,其中奥灰水占23.65%,十下灰水占10.8%,3煤顶板砂岩水占26.73%,十三-十四灰水占38.83%。这与矿井前期主要回采五采区3号煤,后期逐步开采下组煤的情况相一致,表明该方法较符合生产实际。从整体上来看杨村煤矿矿井涌水中奥灰水占17.5%,十下灰水占19.86%,3煤顶板砂岩水占36.43%,十三-十四灰水占26.21%,表明当前矿井涌水以3号煤回采区的顶板砂岩水和下组煤回采区的十三-十四灰水为主,这为今后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来源 Bayes模型 混合模型 比例判别 质量平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补给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玲 魏国孝 +2 位作者 岳宁 阚飞 丁林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0,共5页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和氯质量平衡理论,研究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年龄以及地下水补给速率。结果表明:通过^(14)C测年并修正后得出的研究区饱和带地下水年龄为22 000 a~现代,利用氯质量平衡理论推算出非饱和带5.5 m深处地下水年...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和氯质量平衡理论,研究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年龄以及地下水补给速率。结果表明:通过^(14)C测年并修正后得出的研究区饱和带地下水年龄为22 000 a~现代,利用氯质量平衡理论推算出非饱和带5.5 m深处地下水年龄为2 645 a;研究区非饱和带地下水的补给速率为0.19~2.55 mm/a,均值为1.12 mm/a,故包气带直接补给潜水和承压水的水量微乎其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测年 质量平衡理论 补给速率 乌兰布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