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不同发育阶段7种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质量差异标志物确认 被引量:4
1
作者 朱锦峰 刘博 +7 位作者 徐倩 孟子渊 戴欣怡 买韫麒 闫潇艺 王美娜 李健 刘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3,I0035,共8页
目的研究天麻在发育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评价与合理利用天麻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 f.glauca S.Chow)种子、原球... 目的研究天麻在发育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评价与合理利用天麻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 f.glauca S.Chow)种子、原球茎、米麻、白麻、箭麻等5个不同发育阶段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等7种活性成分同时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影响天麻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标志物进行了预测,对天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化学信息进行动态监测。结果5个发育阶段中,米麻阶段7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最高。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E在米麻时期含量最高,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C在原球茎时期含量最高,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在白麻时期含量最高。PCA分析将不同采收时期的31批天麻样品聚类成5类,能有效区分5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使用OPLS-DA确定巴利森苷A、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E是影响天麻品质和发育的3个主要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HPLC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更全面地为进一步探讨天麻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成分积累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发育阶段 多成分定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差异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痢泻灵片质量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于密密 王安琪 +5 位作者 杜小伟 王京辉 张文婷 陈有根 傅欣彤 郭洪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46-2852,共7页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痢泻灵片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质量差异标志物,测定其含量。结果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相似度0.835~0.977。各批样品聚...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痢泻灵片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质量差异标志物,测定其含量。结果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相似度0.835~0.977。各批样品聚为3类,发现7个质量差异标志物,其中5个为番石榴酸、绿原酸、儿茶素、没食子酸、穿心莲内酯,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5.0%~105.0%,RSD 0.44%~1.6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高效,可为痢泻灵片全面质量控制和科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泻灵片 HPLC指纹图谱 质量差异标志物 系统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