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碳对扰动黄绵土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谭帅 周蓓蓓 王全九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土壤物理学领域对减少土壤水分流失、提高土壤水肥利用效率、优化土壤物理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扰动黄绵土土柱室内一维入渗试验,研究了纳米碳含量(质量含量分别为0、0.001、0.005、0.007、0.010 g g-1)对扰动黄绵... 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土壤物理学领域对减少土壤水分流失、提高土壤水肥利用效率、优化土壤物理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扰动黄绵土土柱室内一维入渗试验,研究了纳米碳含量(质量含量分别为0、0.001、0.005、0.007、0.010 g g-1)对扰动黄绵土的水分入渗过程及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纳米碳对扰动黄绵土水分入渗有显著影响。一定入渗历时内,随着纳米碳含量增大,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推进速率均呈显著减小趋势。(2)Kostiakov公式和Philip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添加纳米碳的扰动黄绵土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其中,Kostiakov公式拟合精度更高。(3)湿润锋随时间变化符合幂函数关系。(4)纳米碳对扰动黄绵土的饱和质量含水量和饱和导水率影响同样显著。随纳米碳含量增加,前者增大,后者减小,与纳米碳含量变化分别符合二项式和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累积入渗量 湿润锋 饱和质量含水量 饱和导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参数律定问题的商榷 被引量:2
2
作者 邓英春 付奔 +1 位作者 马绍雄 王凤侠 《江淮水利科技》 2007年第1期41-42,48,共3页
本文通过对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参数率定方法进行研究,说明了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直接测量的结果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仅是土壤的容积含水量,而也可以是质量含水量。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用质量含水量与输出电压拟合成一个一元三次多... 本文通过对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参数率定方法进行研究,说明了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直接测量的结果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仅是土壤的容积含水量,而也可以是质量含水量。介电法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用质量含水量与输出电压拟合成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建立静态数学模型,并且还可以消除因将土壤质量含水量换算成容积含水量而必须测定土壤密度所带来的误差分量,所得测量结果会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质量含水量 容积含水量 介电法 土壤水分传感器 参数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团聚体N_2O释放与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和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汉昌 张文钊 +3 位作者 刘毅 盛荣 秦红灵 魏文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44-1152,共9页
不同粒径团聚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差异可能影响N2O的产生与释放,但目前有关团聚体N2O释放的微生物学机制少有研究。本研究从菜地土壤中分筛出粒径为〈1mm、2~4mm和4~8am的团聚体并开展培养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 不同粒径团聚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差异可能影响N2O的产生与释放,但目前有关团聚体N2O释放的微生物学机制少有研究。本研究从菜地土壤中分筛出粒径为〈1mm、2~4mm和4~8am的团聚体并开展培养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技术的结合,研究了不同粒径团聚体反硝化微生物群落数量与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N2O释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N2O释放速率表现为:粒径小于1mm团聚体〉2.4mm团聚体〉4~8mm团聚体;硝酸还原酶基因(narG)和氧化亚氮还原酶基因(nosZ)的丰度也表现为小粒径团聚体最高,随团聚体粒径增加而显著下降。然而,不同粒径团聚体间含narG和nosZ基因的群落组成并没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不同粒径团聚体N2O释放速率差异与反硝化功能微生物丰度密切相关,而与它们的组成没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narG基因 nosZ基因 N2O 质量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模式对山东省郯城县夏玉米土壤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凡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索山东省郯城县夏玉米最佳耕作模式,改善郯城县夏玉米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增加夏玉米产量。[方法]以夏玉米为试验材料,开展农田深松效果研究,对比分析铁茬播种、旋耕、深翻和深松4种技术模式... [目的]探索山东省郯城县夏玉米最佳耕作模式,改善郯城县夏玉米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增加夏玉米产量。[方法]以夏玉米为试验材料,开展农田深松效果研究,对比分析铁茬播种、旋耕、深翻和深松4种技术模式对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及作物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深松耕作模式能够增加土壤疏松度,与铁茬播种模式相比,其土壤容重降低了0.07~0.21 g/cm3;与铁茬、旋耕播种模式相比,其质量含水量增加了0.08~0.14 mg/mg;其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与其他耕作模式最大相差34.9~82.0 g;此外,该模式还可增加夏玉米穗位叶面积,促进籽粒灌浆,较其他处理耕作模式可增产5.3%~5.9%,增产效果显著。[结论]深松耕作模式并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农艺性状以及土壤蓄水、土壤容重等均有积极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深松耕作模式 土壤容重 质量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墒情时间变化规律研究——以沧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哈建强 史洪飞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12期52-57,共6页
选取沧州地区所有的旱情监测站资料进行研究,详细分析沧州地区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以及水浇地作物、水浇地白地、旱地作物、旱地白地等情况下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得出对应的结论,同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土壤含水 体积含水量 质量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秦海英 高洪泽 +2 位作者 程星 谢文芳 王丹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9期77-80,共4页
根据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需水特点,设定关键生育时期的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根据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利用公式计算需要补充的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W70为最佳处理。该处理较传统灌溉处理明显降低了总耗水量,同时提高了... 根据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需水特点,设定关键生育时期的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根据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利用公式计算需要补充的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W70为最佳处理。该处理较传统灌溉处理明显降低了总耗水量,同时提高了小麦产量,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实现了产量与水分利用率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含水量 体积含水量 相对含水量 补灌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麦田耗水量 产量三要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