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质膜H+-ATPase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响应低氮低磷胁迫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腊贵晓 赵玉龙 +5 位作者 代丹丹 余永亮 郭红霞 史贵霞 贾慧 杨铁钢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0-233,共14页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在低氮低磷胁迫下的响应。【结果】在红花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s(命名为CtPMA1-CtPMA10),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为785-958 aa,相对分子质量为85.23-105.52 kD,等电点为5.26-7.91,亚细胞位点预测显示全部位于细胞膜;都含有Cation_ATPase_N结构域、E1_E2 ATPase结构域和HAD-superfamily hydrolase subfamilyⅢA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CtPMA基因家族内广泛存在与生长发育、激素和胁迫相关的调控元件;基因共线性显示全基因组复制和片段复制在Ct PMA基因家族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RT-qPCR结果表明,在根中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表达量显著受到低氮低磷胁迫的诱导,说明CtPMA1和CtPMA7可能与红花根部吸收氮磷的功能密切相关。【结论】红花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基因,其进化相对保守,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当红花遭受低氮低磷胁迫时在根部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转录水平显著被诱导,暗示其通过诱导自身转录水平以提高对氮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用来抵御营养等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质膜h+-atpas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低氮胁迫 低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胡杨PeRIN4基因拟南芥提高质膜H^+-ATPase活性和耐盐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一南 王洋 +5 位作者 张会龙 尧俊 邓佳音 赵瑞 沈昕 陈少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共8页
本文克隆了RIN4(RPM1-interacting protein 4)在胡杨中的同源基因PeRIN4,并在拟南芥中进行过表达,通过研究转基因株系的耐盐表型、质膜H^+-ATPsae活性及H^+、Na^+、K^+等的动态离子流,揭示了PeRIN4基因在植物响应和适应盐胁迫环境中的... 本文克隆了RIN4(RPM1-interacting protein 4)在胡杨中的同源基因PeRIN4,并在拟南芥中进行过表达,通过研究转基因株系的耐盐表型、质膜H^+-ATPsae活性及H^+、Na^+、K^+等的动态离子流,揭示了PeRIN4基因在植物响应和适应盐胁迫环境中的作用。利用定位载体p Green0029-PeRIN4-GFP瞬时转化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方法,对胡杨PeRIN4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该蛋白定位在细胞的胞质中。耐盐表型实验结果显示,在100 mmol/L NaCl处理下,拟南芥PeRIN4过表达株系(OE1和OE8)的生存率和根长均明显高于野生型(WT)和转空载体拟南芥(VC),说明PeRIN4基因能够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与WT和VC相比,拟南芥PeRIN4过表达株系质膜H^+-ATPsae的活性较高。动态离子流数据显示,在盐胁迫下,PeRIN4过表达株系外排H^+和Na^+离子的能力强于野生型和转空载体拟南芥,然而K+的外流却弱于WT和VC。因此,PeRIN4蛋白具有调节质膜H^+-ATPsae活性的功能。拟南芥质膜H^+-ATPsae活性的提高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强H+泵的质子动力势,驱动Na^+/H^+逆向转运蛋白,提高Na^+外排的能力;二是抑制质膜的去极化,减少K+离子通过去极化激活的外向型K^+通道(DA-KORCs)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DA-NSCCs)外流,维持了K^+/Na^+平衡,从而提高PeRIN4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耐盐性 质膜h+-atpase RIN4蛋白 转基因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构树质膜H^+-ATPase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敏 黄利斌 +1 位作者 季永华 方炎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6,共6页
以构树幼苗根组织和叶组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质膜H+-ATPase活性和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促进了构树幼苗质膜H+-ATPase活性的提高。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根中质膜H+-ATPase的活性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叶片中表现为先升... 以构树幼苗根组织和叶组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质膜H+-ATPase活性和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促进了构树幼苗质膜H+-ATPase活性的提高。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根中质膜H+-ATPase的活性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叶片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NaCl胁迫诱导了质膜H+-ATPase的表达,酶蛋白量的增加可能是NaCl胁迫后构树幼苗H+-ATPase活性升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NACL胁迫 质膜h+-atpase 免疫荧光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膜H^(+)-ATPase基因对铝胁迫下水稻硝态氮吸收的 调控作用
4
作者 董雅群 周泽仪 +2 位作者 陶光喜 李昆志 周小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5-1211,共7页
为探讨细胞质膜ATP酶(PM H^(+)-ATPase)基因对铝胁迫下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硝态氮(NO_(3)^(-)-N)的调控,本试验以2个水稻品种峰1A和峰1A优5为研究对象,以无铝处理幼苗为对照,分析铝胁迫下水稻根尖PM H^(+)-ATPase活性、H^(+)-泵... 为探讨细胞质膜ATP酶(PM H^(+)-ATPase)基因对铝胁迫下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硝态氮(NO_(3)^(-)-N)的调控,本试验以2个水稻品种峰1A和峰1A优5为研究对象,以无铝处理幼苗为对照,分析铝胁迫下水稻根尖PM H^(+)-ATPase活性、H^(+)-泵活性、H^(+)通量、PM H^(+)-ATPase基因家族(OsA1~OsA10)表达水平、PM H^(+)-ATPase和14-3-3蛋白的互作水平以及NO_(3)^(-)-N吸收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铝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根尖PM H^(+)-ATPase活性、H^(+)-泵活性和根尖H^(+)通量下降,PM H^(+)-ATPase和14-3-3蛋白的互作水平下降。铝胁迫抑制了OsA1、OsA5、OsA7和OsA8基因的表达,其中OsA7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铝胁迫下峰1A和峰1A优5的OsA7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21%和39%。NO_(3)^(-)-N吸收量较对照下降,分别为对照的81%和85%。综上,PM H^(+)-ATPase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水稻对NO_(3)^(-)-N的吸收能力,OsA1、OsA5、OsA7和OsA8在铝胁迫下水稻吸收NO_(3)^(-)-N过程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增强酸铝条件下水稻吸收NO_(3)^(-)-N的能力,促进水稻生长及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铝胁迫 硝态氮 质膜h+-atpase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AtJ3通过核质转运调控植物质膜H^+-ATPase活性与ABA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菲佚 焦成瑾 +3 位作者 贾贞 周辉 王茂 赵雷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6-419,共14页
拟南芥AtJ3(Arabidopsis thaliana Dna J homolog 3)为一蛋白分子伴侣,在植物体内可通过与PKS5(SOS2-like protein kinase 5)蛋白激酶形成复合物来抑制PKS5的活性;同时AtJ3-PKS5复合物可对质膜上H^+-ATPase质子转运活性进行正向调节,并... 拟南芥AtJ3(Arabidopsis thaliana Dna J homolog 3)为一蛋白分子伴侣,在植物体内可通过与PKS5(SOS2-like protein kinase 5)蛋白激酶形成复合物来抑制PKS5的活性;同时AtJ3-PKS5复合物可对质膜上H^+-ATPase质子转运活性进行正向调节,并参与对外源ABA的响应。为揭示AtJ3-PKS5复合物参与质膜H^+-ATPase活性调节及对外源ABA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拟南芥AtJ3、PKS5不同突变体为材料,在盐及ABA共同处理下对AtJ3-PKS5复合物的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2种因素共同处理下,AtJ3-PKS5复合物可同时对处理因素进行响应。即AtJ3-PKS5复合物可对质膜上H^+-ATPase质子转运活性进行调节,并使细胞内p H值发生变化,同时还可诱导ABI5下游ABA响应基因的表达;外源ABA可引起AtJ3从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转运,从而增强了AtJ3对H^+-ATPase活性的调节。说明AtJ3-PKS5复合物在对H^+-ATPase活性调节及对外源ABA响应的交互代谢途径中起着关键调节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J3-PKS5复合物 AtJ3转运 h+-atpase活性 ABA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植物质膜和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罗以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263-1265,1280,共4页
综述了植物质膜和液泡膜H+-ATPase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和活性变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盐胁迫 质膜 液泡膜 h+-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宁夏枸杞幼苗根系质膜和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米海莉 郑国琦 +3 位作者 许兴 张曦燕 李越鲲 曹有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8-752,共5页
以宁夏枸杞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枸杞幼苗组织含水量、干物质重量、无机离子分布、质膜透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幼根质膜、液泡膜H+-ATPase活性和耐盐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3%NaCl胁迫下,干物质重量、质膜透性、MDA含量略有增... 以宁夏枸杞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枸杞幼苗组织含水量、干物质重量、无机离子分布、质膜透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幼根质膜、液泡膜H+-ATPase活性和耐盐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3%NaCl胁迫下,干物质重量、质膜透性、MDA含量略有增加,组织含水量略有下降;随着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Na+、Cl-含量逐渐增加, K+含量则呈现下降的趋势;质膜透性增大与MDA含量升高呈显著正相关;质膜和液泡膜H+-ATPase活性逐渐增加,且液泡膜H+-ATPase活性显著高于质膜H+-ATPase活性,表明枸杞具有较强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宁夏枸杞 质膜透性 h^+ -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a^+与质膜H^+-ATPase活性关系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峰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35-37,共3页
细胞质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第一道屏障。介绍了质膜H+-ATPase分子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重点阐述了K+、Na+与质膜H+-ATPase活性的关系。
关键词 K+、Na+ 质膜h+-atpase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bip130与OSA7蛋白互作的验证及bip130对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雅芬 刘亚琴 蒋明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7-467,共11页
[目的]本文旨在验证水稻中bip130(油菜素内酯受体蛋白BR11互作蛋白130)与OSA7(质膜H+-ATP酶7)的相互作用以及ABA处理下bip130对水稻根部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Y2H)、萤火虫荧光素酶互补成像系统(LCI)、GST... [目的]本文旨在验证水稻中bip130(油菜素内酯受体蛋白BR11互作蛋白130)与OSA7(质膜H+-ATP酶7)的相互作用以及ABA处理下bip130对水稻根部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Y2H)、萤火虫荧光素酶互补成像系统(LCI)、GST pull-down、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验证bip130与OSA7是否相互作用,并用Y2H与LCI验证bip130与OSA7相互作用的区域以及bip130与OSA7同源蛋白的关系。利用RT-qPCR分析ABA处理时bip130与OSA7的上、下游关系。利用bip130突变体通过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检测bip130对OSA7活性的影响。[结果]bip130与OSA7的胞质N结构域相互作用,不与5个同源蛋白的胞质N结构域互作。ABA信号途径中bip130位于OSA7的上游;突变体分析结果显示,bip130过表达进一步增强ABA诱导的质膜H+-ATPase活性,而bip130-RNAi阻止ABA诱导的质膜H+-ATPase活性增加。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结果显示在ABA信号途径中bip130可以调控质膜H+-ATPase活性。[结论]bip130与OSA7的胞质N结构域相互作用,且bip130参与调控ABA信号途径中质膜H+-ATPase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130 OSA7 蛋白互作 ABA 质膜h+-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低温下抗寒冬小麦与冷敏感春小麦幼苗细胞质膜Ca^(2+)-ATPase活性比较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炜 孙德兰 +2 位作者 王红 简令成 赵可夫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7-229,289-290,共3页
通过氯化铈 (Ce Cl3)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法 ,对比观察了抗寒冬小麦幼苗和冷敏感春小麦幼苗质膜 Ca2 + -ATPase活性的变化 ,结果显示 :2 0℃下生长的冬小麦幼苗 ,Ca2 + - ATPase活性主要定位于质膜上。2℃下 ,随处理时间的延长 (3h、12 h... 通过氯化铈 (Ce Cl3)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法 ,对比观察了抗寒冬小麦幼苗和冷敏感春小麦幼苗质膜 Ca2 + -ATPase活性的变化 ,结果显示 :2 0℃下生长的冬小麦幼苗 ,Ca2 + - ATPase活性主要定位于质膜上。2℃下 ,随处理时间的延长 (3h、12 h) ,质膜 Ca2 + - ATPase活性反应逐步增强。2℃下处理 3d,质膜上仍存在酶反应产物 ,质膜 Ca2 + - ATPase活性高于对照。2 0℃下生长的春小麦幼苗 ,其质膜 Ca2 + - ATPase活性水平高于同样条件处理下的冬小麦幼苗的酶活性水平。2℃处理 3h,春小麦幼苗质膜上酶活性反应明显增强。2℃处理 12 h,酶活性反应迅速降低。2℃下处理 3d,春小麦幼苗质膜上酶反应产物明显少于对照 ,质膜 Ca2 + - ATPase已接近失活。结果表明 ,低温逆境下质膜 Ca2 + - ATPase活性的大小及其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质膜Ca^2+-atpase活性 抗寒性 低温胁迫 信号转导 抗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对酸雨胁迫的适应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葛玉晴 吕霞 梁婵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4-967,共4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酸雨胁迫对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酸雨(pH 2.5和pH 3.0组)胁迫下,pH 2.5组质膜H+-ATPase活性显著受抑,胞内pH降低,POD活性受抑,pH3.0组质膜H+-ATPase活性上升,胞内pH降低,POD活性升高,质膜透性... 采用水培法研究酸雨胁迫对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酸雨(pH 2.5和pH 3.0组)胁迫下,pH 2.5组质膜H+-ATPase活性显著受抑,胞内pH降低,POD活性受抑,pH3.0组质膜H+-ATPase活性上升,胞内pH降低,POD活性升高,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均增加,Fv/Fm和叶鲜重降低;低强度酸雨(3.0<pH≤5.5)胁迫下,质膜H+-ATPase活性应激升高,虽胞内pH降低,POD活性升高,质膜未遭明显损伤,对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低于高强度酸雨胁迫.可见,酸雨胁迫下,质膜功能蛋白H+-ATPase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胞内pH,进而缓解大量H+引发的活性氧积累,减轻质膜损伤,从而增强作物对酸雨胁迫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水稻 质膜h+-atpase 质膜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RT-PCR法检测低磷胁迫下大豆根系质膜H^+-ATPase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洁 张晓红 +2 位作者 张振海 韩胜芳 王冬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6,75,共5页
试验以大豆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以β-微管蛋白基因为内参基因,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 RT-PCR法)检测在低磷胁迫下大豆根系质膜H+-ATPase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期建立适于检测该基因表达的semi RT-PCR试验体系。结果表明:在... 试验以大豆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以β-微管蛋白基因为内参基因,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 RT-PCR法)检测在低磷胁迫下大豆根系质膜H+-ATPase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期建立适于检测该基因表达的semi RT-PCR试验体系。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2 h时,与对照相比基因表达量有所增加,在4 h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6 h略有下降。这表明大豆根系质膜H+-ATPase基因表达量的增加可能与适应低磷胁迫的逆境有关,半定量RT-PCR法可以用来检测特定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半定量RT-PCR 低磷胁迫 质膜h+-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和丹皮酚磺酸钠处理对凤丹根系生长、丹皮酚含量及H^+-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雁丽 史萍 +2 位作者 夏妍 王桂萍 陈亚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7,共8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Cu单一处理及Cu与EGTA和丹皮酚磺酸钠(SPS)复合处理对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Feng Dan’)幼苗根长、根系中Cu和丹皮酚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Cu和SPS单一及复合处理对幼苗根系离体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的...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Cu单一处理及Cu与EGTA和丹皮酚磺酸钠(SPS)复合处理对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Feng Dan’)幼苗根长、根系中Cu和丹皮酚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Cu和SPS单一及复合处理对幼苗根系离体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5μmol.L-1Cu处理后凤丹幼苗根长和丹皮酚含量均略高于对照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经10、20和30μmol.L-1Cu处理后,幼苗根长和丹皮酚含量总体上均低于对照,且随Cu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降幅增大。与10μmol.L-1Cu单一处理相比,10μmol.L-1Cu-10μmol.L-1EGTA和10μmol.L-1Cu-10μmol.L-1SPS复合处理均可以使根系中Cu含量显著降低、丹皮酚含量显著提高;其中,10μmol.L-1Cu-10μmol.L-1EGTA处理组幼苗根系中Cu含量的降低幅度最大,而10μmol.L-1Cu-10μmol.L-1SPS处理组幼苗根系中丹皮酚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经5、10和20μmol.L-1Cu单一处理后丹凤根系离体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均降低,且随Cu浓度提高降低幅度增大;而经0.1、0.2、0.5和1.0μmol.L-1SPS单一处理总体上可使膜微囊H+-ATPase活性逐渐增加;与10μmol.L-1Cu单一处理相比,10μmol.L-1Cu与0.1、0.2和0.5μmol.L-1 SPS复合处理均可使膜微囊H+-ATPase活性提高,且H+-ATPase活性均呈现随SPS浓度提高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揭示:较高浓度Cu胁迫对凤丹幼苗根系生长及丹皮酚合成以及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添加外源丹皮酚磺酸钠对Cu胁迫伤害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CU胁迫 根系 丹皮酚含量 丹皮酚磺酸钠 h+-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质膜H^+-ATPase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万昌 王俊伟 +1 位作者 彭陈 郭士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19,共4页
质膜H+-ATPase是一种阳离子泵,在真菌中有重要作用,它能在真菌质膜两侧产生质子电化学梯度,使营养物质或阳离子逆化学梯度跨膜运输,环境因子、调节域、蛋白激酶、钙离子信号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活性。综述了真菌质膜H+-ATPase的结构特征、... 质膜H+-ATPase是一种阳离子泵,在真菌中有重要作用,它能在真菌质膜两侧产生质子电化学梯度,使营养物质或阳离子逆化学梯度跨膜运输,环境因子、调节域、蛋白激酶、钙离子信号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活性。综述了真菌质膜H+-ATPase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作用机制、活性变化及其调节机理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质膜H+-ATPase在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膜h+-atpase 真菌 功能 活性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JA诱导的拟南芥保卫细胞H_2O_2积累与质膜H^+-ATPase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素丽 董杉杉 +1 位作者 张瑞鑫 沈应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8-303,共6页
茉莉酸类物质(JAs)作为与昆虫啃噬及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在植物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茉莉酸引起的早期防御反应的机理仍不清楚。该研究以拟南芥叶片保卫细胞为材料,结合非损伤微测(NMT)及激光共聚焦技术探讨了茉莉酸诱导... 茉莉酸类物质(JAs)作为与昆虫啃噬及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在植物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茉莉酸引起的早期防御反应的机理仍不清楚。该研究以拟南芥叶片保卫细胞为材料,结合非损伤微测(NMT)及激光共聚焦技术探讨了茉莉酸诱导的保卫细胞中质膜H+-ATPase与H2O2积累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导致H+迅速跨膜外排和H2O2积累,H+外排和H2O2积累能够被钒酸钠抑制,而二苯基碘(DPI)处理则对MeJA诱导的H+跨膜外排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证明,在MeJA诱导的早期信号事件中,质膜H+-ATPase的激活先于H2O2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 质膜h+-atpase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与质膜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霞 梁婵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酸雨(pH值为2.5~5.5)对水稻叶片质膜过氧化与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H≥3.5酸雨处理下的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H=3.5...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酸雨(pH值为2.5~5.5)对水稻叶片质膜过氧化与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H≥3.5酸雨处理下的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H=3.5下CAT活性除外)无显著变化(p<0.05);pH≤3.0处理组质膜H+-ATPase活性随酸雨pH值降低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余指标随pH值降低而增大,表明质膜H+-ATPase活性受抑使质膜过氧化加剧。在恢复期,pH≥3.5处理组各指标仍无显著变化(p<0.05);pH=3.0组各指标变幅减小,H+-ATPase与CAT活性恢复至CK(对照),表明植物自修复使质膜过氧化减轻;pH=2.5组H+-ATPase活性仍低于CK,质膜透性和MDA含量不仅高于CK且高于胁迫期,表明质膜H+-ATPase活性受抑使质膜过氧化持续。在高强度酸雨(pH≤3.0)的胁迫下,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的变化与质膜过氧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模拟酸雨 水稻 质膜h+-atpase 质膜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质膜H^+-ATPase及其在胁迫中的反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毛桂莲 许兴 徐兆桢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1-85,91,共6页
植物质膜H+ -ATPase属于P型质子泵。由该酶产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是物质跨膜运输的原初动力。质膜H+ -ATPase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被称为植物细胞的“主宰酶”。本文对质膜的分子结构、活性调节、生理功能。
关键词 质膜h^+-atpase 分子结构 活性调节 调节机制 细胞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质膜H^+-ATPase家族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健健 刘俊丽 +3 位作者 季敏杰 陈家栋 杨晓峰 陈爱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4-741,共8页
植物质膜H^+-ATPase(Ec3.6.1.3)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细胞质膜上通过水解三磷酸腺苷(ATP)产生能量,将细胞质中的氢离子(H^+)逆浓度泵出细胞的运输蛋白。植物中的质膜H^+-ATPase由一个多基因家族所编码,其功能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理... 植物质膜H^+-ATPase(Ec3.6.1.3)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细胞质膜上通过水解三磷酸腺苷(ATP)产生能量,将细胞质中的氢离子(H^+)逆浓度泵出细胞的运输蛋白。植物中的质膜H^+-ATPase由一个多基因家族所编码,其功能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理过程。通过对全基因组检索在茄科Solanaceae植物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中共鉴定到8个编码质膜H^+-ATPase的同源基因(LHA1~8)。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8个LHA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和较为保守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特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分析显示,LHA1~4在所有被检测的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LHA5~7几乎只在花器官中高量表达,而LHA8在正常培养和养分(氮、磷、钾和镁)缺乏以及高盐胁迫处理条件下几乎都不表达,但能够在被菌根真菌侵染的根系中强烈表达。将一段2 669 bp的LHA8的启动子融合GUS报告基因转入到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中发现,GUS基因几乎只在被菌根真菌菌丝侵入形成丛枝的根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番茄 质膜h+-atpase 表达模式 菌根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质膜H+-ATPase基因AhHA1 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丽彬 孔伟伟 +4 位作者 韩燕 刘译阳 李国卫 崔凤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8-1068,共11页
质膜H+-ATPase是植物细胞膜上唯一介导H+外排到胞外区域的质子泵,H+外排产生跨膜电化学梯度,为大量次级转运蛋白提供跨膜驱动力,因此质膜H+-ATPase在跨膜转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鉴定了一个盐胁迫诱导的花生质膜H+-ATPase基因AhH... 质膜H+-ATPase是植物细胞膜上唯一介导H+外排到胞外区域的质子泵,H+外排产生跨膜电化学梯度,为大量次级转运蛋白提供跨膜驱动力,因此质膜H+-ATPase在跨膜转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鉴定了一个盐胁迫诱导的花生质膜H+-ATPase基因AhHA1,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了栽培种花生基因组中AhHA1的同源基因,进行了系统进化树分析、亚细胞定位研究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种花生基因组编码24个AhHA1同源基因,分属于5个亚家族,其中AhHA1与拟南芥AHA4和AHA11同源;亚细胞定位实验显示AhHA1定位在细胞质膜上;组织表达分析显示AhHA1/2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为研究AhHA1的功能,构建了AhHA1过表达转基因株系,分析了盐胁迫下转基因株系的表型。结果表明,过表达AhHA1的转基因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幼苗成活率和生物量均有提高,说明该基因的过量表达能够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本研究增加了对花生耐盐机理和花生质膜H+-ATPase家族的认识,提供了提高作物耐盐能力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质膜h+-atpase AhhA1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MP和Ca^2+通过提升PM H^+-ATPase活性降低Na^+/K^+比维持苔草愈伤组织离子稳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红磊 马佩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4-59,74,共7页
两种生态型苔草Carex morcroftii(C.moorcroftii)植物沙生型(DC)和水生型(SC)的愈伤组织对盐度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本研究对这两种生态类型苔草愈伤组织进行盐胁迫处理.在100 mM NaCl处理下,Na^+百分比显著增加而K^+百分比降低,导致SC愈... 两种生态型苔草Carex morcroftii(C.moorcroftii)植物沙生型(DC)和水生型(SC)的愈伤组织对盐度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本研究对这两种生态类型苔草愈伤组织进行盐胁迫处理.在100 mM NaCl处理下,Na^+百分比显著增加而K^+百分比降低,导致SC愈伤组织Na^+/K^+比值急剧增加,但DC中Na^+/K^+比值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8-Br-cGMP(cGMP的一种类似物)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影响DC和SC的元素比值.6-苯胺-5,8-喹啉二酮(Ly83583,cGMP抑制剂)可降低内源性cGMP的浓度,通过降低K+百分比、增加Na+百分比和Na^+/K^+比来消除8-Br-cGMP的作用.DC愈伤组织中,Ly83583能够降低由于NaCl导致的PM H^+-ATPase活性的增加.然而,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Ca^2+螯合剂)不能改变cGMP的内源性浓度.以上结果表明,Ca^2+作为cGMP的下游信号通过降低Na^+/K^+比率和提升PM H^+-ATPase活性增强苔草愈伤组织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MP Carex morcroftii 离子稳态 PM h+-atpase活性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