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市大气PM_(10)对质粒DNA的损伤 被引量:6
1
作者 肖正辉 邵龙义 张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1-566,共6页
使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2005年12月~2006年10月兰州市区、郊区大气中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并初步探讨了其损伤原因.结果表明,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具有冬、夏季相对较高,春、秋季相对较低的特征.市区冬、春、夏、秋... 使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2005年12月~2006年10月兰州市区、郊区大气中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并初步探讨了其损伤原因.结果表明,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具有冬、夏季相对较高,春、秋季相对较低的特征.市区冬、春、夏、秋季大气PM10全样的TD20平均值分别为17,625,56,260μg/mL,水溶部分的TD20平均值分别为62,840,193,403μg/mL.沙尘暴期间和降雨数天后,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相对较小,其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20值均大于1000μg/mL.PM10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20值均与样品中12种水溶性微量元素总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主要来自其水溶性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氧化性损伤 水溶性微量元素 质粒dna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大气PM_(2.5)对质粒DNA的损伤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苏都尔.克热木拉 胡颖 +2 位作者 迪丽努尔.塔力甫 邵龙义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6-792,共7页
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乌鲁木齐大气 PM 2.5样品,使用质粒 DNA评价法研究了不同季节 PM 2.5的氧化能力,并进行氧化性毒性与相应气象因素和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大气 PM 2.5的质量浓度具有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 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乌鲁木齐大气 PM 2.5样品,使用质粒 DNA评价法研究了不同季节 PM 2.5的氧化能力,并进行氧化性毒性与相应气象因素和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大气 PM 2.5的质量浓度具有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PM 2.5全样和水溶部分氧化能力的季节差异较大,对质粒 DNA 的氧化性损伤具有冬季最大,春季和夏季之次,秋季最低.冬、春、夏、秋季大气 PM 2.5全样的 TD 30(PM 2.5对质粒 DNA 造成破坏达到30%所需要的颗粒物的剂量)平均值分别为440,491,503,515μg/mL,水溶部分分别为474,721,666,600μg/mL.绝大部分PM 2.5样品全样的TD 30值均小于水溶部分样,表明全样的毒性大于相应的水溶部分样.全样TD 30值与平均温度显著(P&lt;0.05)正相关,表明寒冷的天气/季节可能造成PM 2.5的高毒性.水溶样 TD 30值与风速显著(P&lt;0.01)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的风速和低的相对湿度可能跟较低和较高的PM 2.5的毒性有关.PM 2.5氧化性损伤能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表明仅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来评价大气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大小的方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吸附的有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 5 氧化性损伤 质粒dna评价 乌鲁木齐 PM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干旱区大气PM_(2.5)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图尔贡.艾尔肯 迪丽努尔.塔力甫 +3 位作者 邵龙义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0-735,共6页
近年来和田经济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各类污染物的城区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加重了和田市大气污染。为评估和田市城区风速、沙尘天气对大气PM_(2.5)毒性的影响,于2014年1月、4月、7月、10—11月采集大气PM_(2... 近年来和田经济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各类污染物的城区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加重了和田市大气污染。为评估和田市城区风速、沙尘天气对大气PM_(2.5)毒性的影响,于2014年1月、4月、7月、10—11月采集大气PM_(2.5)样品,应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其PM_(2.5)的氧化性损伤能力。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70~2489μg·m^(-3),PM_(2.5)质量浓度有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应用TD30(造成30%DNA损伤率所需的颗粒物剂量,μg·mL^(-1))值指示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结果表明,TD30越高,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越弱,全样和水溶部分TD30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44~27480μg·mL^(-1)和481~20434μg·m L^(-1);不论是全样还是水溶部分,其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均表现出随风速减小而增大的变化趋势;沙尘和非沙尘期间全样TD30的平均值分别为9464μg·mL^(-1)和8008μg·mL^(-1),而水溶部分分别为5494μg·mL^(-1)和7822μg·mL^(-1),即沙尘期间采集的颗粒物对体外DNA的氧化性损伤小于非沙尘期间采集的样品,且非沙尘期间采集的样品的全样损伤大于相应的水溶部分样,而沙尘状况下体外DNA的氧化性损伤可能主要来源于水溶成分。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30平均值与PM_(2.5)平均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趋势,说明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对DNA氧化损伤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氧化性损伤 质粒dna评价 和田市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基于DNA损伤的毒理学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晓焱 邵龙义 +1 位作者 周林 张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0-654,共5页
采集2008年煤矿区城市平顶山PM10样品,使用质粒DNA评价法(PlasmidDNAassay)研究了夏季和冬季PM10的毒性。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和地点采集的PM10对质粒DNA的损伤差别很大,它们的TD50值(引起50%DNA损伤所需要的颗粒物剂量,以μg/mL表示)相差... 采集2008年煤矿区城市平顶山PM10样品,使用质粒DNA评价法(PlasmidDNAassay)研究了夏季和冬季PM10的毒性。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和地点采集的PM10对质粒DNA的损伤差别很大,它们的TD50值(引起50%DNA损伤所需要的颗粒物剂量,以μg/mL表示)相差近10倍;单位质量颗粒物对DNA损伤率顺序:市区冬季>郊区冬季>背景点夏季>郊区夏季>市区夏季;同季节市区和郊区PM10对质粒DNA损伤率差别不大,但不同季节的PM10对质粒DNA损伤率则相差较大,且冬季PM10损伤明显大于夏季;冬季PM10对DNA损伤较大的原因可能与冬季燃煤空气中重金属元素增加有关。通过对颗粒物全样和水溶部分DNA损伤的评价得出,夏季市区和郊区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与颗粒物中的水溶和不溶部分都有较大关系,冬季市区、郊区和夏季背景点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主要来源于颗粒物中的水溶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质粒dna评价 氧化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入颗粒中金属元素对DNA的氧化性损伤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彦飞 邵龙义 +3 位作者 于倩 李光岩 许丹 宋晓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67-4573,共7页
采用质粒DNA评价法评价哈尔滨市市区、郊区和清洁对照点的PM10和PM2.5样品的生物活性及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样和全样样品都具有一定的活性,样品的TD40值为67.9~1 570μg/mL,说明PM的生物活... 采用质粒DNA评价法评价哈尔滨市市区、郊区和清洁对照点的PM10和PM2.5样品的生物活性及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样和全样样品都具有一定的活性,样品的TD40值为67.9~1 570μg/mL,说明PM的生物活性主要与其来源和性质有关;颗粒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元素主要为过渡金属,其次为碱金属或其他主族元素,除过渡金属外,稀土元素对颗粒物的生物活性也具有显著影响。水溶样的TD40值与Y的浓度呈正相关,与La,Lu,Ho,Sm的浓度呈负相关,说明在对质粒DNA损伤过程中,Y拮抗La,Lu,Ho,Sm的损伤作用;全样的TD40值与元素Cs,La,Mn,Pb,Tm,Gd的浓度呈正相关,与Tb,Ni,Yb,Er,W,Cd,In的浓度呈负相关,在对质粒DNA损伤过程中,元素Cs,La,Mn,Pb,Tm,Gd协同拮抗Tb,Ni,Yb,Er,W,Cd,In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PM10 生物活性 稀土元素 质粒dna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PM_(10)健康影响效应的可预报性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肖正辉 邵龙义 +2 位作者 张宁 宋晓焱 王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4-658,共5页
使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兰州市大气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及其与ρ(PM10)、采样期间的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州市大部分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与ρ(PM10)呈正相关.兰州市PM10全样对质粒DNA... 使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兰州市大气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及其与ρ(PM10)、采样期间的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州市大部分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与ρ(PM10)呈正相关.兰州市PM10全样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与采样期间的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和-0.673.通过分析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原因可知,PM10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效应可用便于预报的ρ(PM10)、气象要素(相对湿度和风速等)等进行表征,即其可能具有可预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PM10 质粒dna评价 健康影响效应 可预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北城区一次重污染过程中PM_(10)的氧化损伤能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席春秀 邵龙义 +2 位作者 吴凡 常玲利 李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2-496,共5页
为评估大气重污染期间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毒性,采集2016年3月份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中北京市大气PM_(10)样品,应用质粒DNA损伤评价法来研究其氧化损伤能力。结果表明,雾霾期间PM_(10)对DNA的损伤率高于雾霾逐渐消退时期,远高... 为评估大气重污染期间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毒性,采集2016年3月份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中北京市大气PM_(10)样品,应用质粒DNA损伤评价法来研究其氧化损伤能力。结果表明,雾霾期间PM_(10)对DNA的损伤率高于雾霾逐渐消退时期,远高于雾霾前期清洁天,颗粒物对DNA损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雾霾前后PM_(10)水溶样品的平均TD_(20)值表现为雾霾前清洁天(788.01μg/mL)>雾霾消退后期(470.40μg/mL)>雾霾期间(55.78μg/mL),说明氧化能力雾霾期间>雾霾消退后期>雾霾前清洁天。另外通过雾霾前后数据对比得到,暴露毒性指数TI大小顺序为雾霾期间(13 245.06)>雾霾消退后期(1 658.87)>雾霾前清洁天(254.08),说明雾霾期间PM_(10)对人体危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雾霾 质粒dna损伤评价 氧化损伤 毒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