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 LA-PEDV-S1质粒拷贝数与发酵重组乳酸菌S1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窦速林 刘卫贞 +3 位作者 侯喜林 张冰冰 王桂华 余丽芸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27-33,共7页
探究质粒拷贝数以及目标蛋白S1表达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放大生产p LA-PEDV-S1/Lactobacillus casei的最佳发酵时间。通过发酵重组干酪乳杆菌,绘制重组干酪乳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生长的最佳时期。将p LA-PEDV-S1/L. casei分别... 探究质粒拷贝数以及目标蛋白S1表达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放大生产p LA-PEDV-S1/Lactobacillus casei的最佳发酵时间。通过发酵重组干酪乳杆菌,绘制重组干酪乳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生长的最佳时期。将p LA-PEDV-S1/L. casei分别接种至添加抗生素和不添加抗生素的MRS培养基中传代培养,进行稳定性实验。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重组干酪乳杆菌中质粒的拷贝数,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酸菌表达的目标蛋白。重组菌在7 h达到生长顶点,传至120代时外源质粒并无丢失情况出现。质粒拷贝数在9 h达到峰值29. 34,表达目标蛋白的重组菌在7 h达到峰值97. 98%。结果显示在细菌生长的对数生长期末期,质粒拷贝数最高且S1表达量最多;在平台期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质粒拷贝数逐渐降低,S1表达量也相应减少。发酵的最佳时间为7~10 h,质粒拷贝数与S1表达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干酪乳杆菌 荧光定量PCR 质粒拷贝数 S1蛋白的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质粒拷贝数优化酿酒酵母异源合成真菌聚酮10,11-dehydrocurvularin 被引量:1
2
作者 严豪 王志远 +4 位作者 庞子萱 林苹鑫 吴疆 李业 白仲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3-69,共7页
10,11-dehydrocurvularin是一种来源于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聚酮化合物。课题组前期的工作中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宿主细胞,通过异源表达来源于A.terreus的还原性聚酮合酶(highly-reducin... 10,11-dehydrocurvularin是一种来源于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聚酮化合物。课题组前期的工作中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宿主细胞,通过异源表达来源于A.terreus的还原性聚酮合酶(highly-reducing polyketide synthase,hrPKS)与非还原性聚酮合酶(non-reducing PKS,nrPKS)成功实现了10,11-dehydrocurvularin的合成。该研究通过调控质粒拷贝数,研究不同酶通量对多酶系统的最终产物产量的影响,以优化10,11-dehydrocurvularin在酿酒酵母中的产量。该研究以遗传霉素和潮霉素B两种抗生素抗性为选择压,通过截短抗性基因启动子长度,降低其单位拷贝抗性能力,经使用抗生素胁迫即可控制质粒拷贝数。结果表明,在一定抗生素浓度胁迫下,荧光及其质粒拷贝数与截短抗性基因的启动子长度呈负相关。将该系统分别应用至hrPKS和nrPKS,在遗传霉素与潮霉素B质量浓度都为300 mg/L的合成培养基中发酵2 d后,在构建的不同酶通量系统中,有不同程度的产量优化,其中启动子截短长度分别为全长和100 bp时,得到最优组合的产量为0.359 mg/L,为对照组的3.63倍。该研究表明在多酶系统中,通过组合优化酶表达量能够优化目标产物产量,但并非表达量越高效果越好,该研究将有利于今后非天然聚酮化合物的发现及优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启动子 质粒拷贝数 聚酮类化合物 10 11-dehydrocurvula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测定爱德华氏菌隐蔽质粒的拷贝数 被引量:3
3
作者 付立霞 高雯 +4 位作者 韩先干 高波 张晓君 刘晓丹 曾令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70,共8页
为测定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隐蔽质粒的拷贝数,并探究不同基因组制备方式及定量策略对质粒拷贝数测定的影响,分别采用试剂盒和水煮法制备爱德华氏菌基因组,通过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PCR测定两种不同总DNA制备方式下的隐蔽质... 为测定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隐蔽质粒的拷贝数,并探究不同基因组制备方式及定量策略对质粒拷贝数测定的影响,分别采用试剂盒和水煮法制备爱德华氏菌基因组,通过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PCR测定两种不同总DNA制备方式下的隐蔽质粒拷贝数,同时测定试剂盒对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回收率。结果显示,以试剂盒提取的总DNA测得的pEI1和p EI2拷贝数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分别为3.63±0.30、5.04±0.18和4.22±0.15、5.13±0.50,显著低于以水煮法测得的pEI1和p EI2拷贝数的绝对定量11.84±0.80、11.70±0.25和相对定量13.85±1.64、11.90±0.97。回收率结果显示,试剂盒对染色体DNA的回收率(45.8±4.1)%,显著高于对质粒pEII的回收率(25.1±0.5)%和pEI2的回收率(31.3±1.7)%。结果表明:通过实时定量PCR测定爱德华氏菌隐蔽质粒的拷贝数时,基因组的制备以水煮法为宜,爱德华氏菌隐蔽质粒pEI1和pEI2均属于中拷贝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 隐蔽质粒 质粒拷贝数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测定苏云金芽胞杆菌质粒pBMB67的拷贝数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春英 孙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2001-2006,共6页
根据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YBT-1520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在内生质粒p BMB67和染色体上分别选取单拷贝片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得质粒p BMB67的拷贝数为21。此外,在内生质粒p BMB67的3个不同位点设计引物,分别以... 根据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YBT-1520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在内生质粒p BMB67和染色体上分别选取单拷贝片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得质粒p BMB67的拷贝数为21。此外,在内生质粒p BMB67的3个不同位点设计引物,分别以不同的靶片段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对象,测得p BMB67质粒的拷贝数分别为20.1、21.0和21.3,表明单拷贝靶片段的选择对测定质粒的拷贝数没有影响,进一步证明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质粒拷贝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质粒 质粒拷贝数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纵子重复克隆以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同一大肠杆菌细胞内质粒DNA总量为一常数的新概念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梅 陈伟京 +1 位作者 李丹 卢圣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 确定在一个表达质粒载体上串联目的操纵子以提高目的蛋白表达量的可行性 ,阐明宿主细胞对胞内质粒 DNA总量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 亚克隆构建操纵子正向串联的表达载体 ;SDS凝胶电泳和激光扫描测定目的蛋白表达量 ;3H- Td R掺入... 目的 确定在一个表达质粒载体上串联目的操纵子以提高目的蛋白表达量的可行性 ,阐明宿主细胞对胞内质粒 DNA总量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 亚克隆构建操纵子正向串联的表达载体 ;SDS凝胶电泳和激光扫描测定目的蛋白表达量 ;3H- Td R掺入法测定质粒拷贝数。结果 构建两组质粒 :CW11系列分别含 1~ 4个正向操纵子 ;CW12系列分别含 1~ 3个正向操纵子。在未诱导时 ,操纵子的串联不影响宿主大肠杆菌的生长 ;温度诱导表达后 ,CW11系列目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 46 .0 %、5 4.8%、5 6 .1%和 6 0 .1% ,CW12系列目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 33.5 %、44 .0 %和 47.1%。两组质粒的拷贝数均随操纵子串联个数的增加而减少 ,但目的基因的总剂量随之增加。实验数据同时表明 ,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 ,同一菌株每个宿主细胞内的质粒 DNA总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结论 操纵子串联增加了目的基因的剂量 ,从而提高了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另外 ,质粒大小和其拷贝数呈负相关 ,在同一培养条件下 ,对于特定的大肠杆菌菌株 ,宿主细胞内质粒 DNA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被限定的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子 基因剂量 原核表达 质粒拷贝数 质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依赖IPTG诱导产木糖醇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梅 蔡松 +3 位作者 杨东成 付声亮 王金华 王永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3-179,共7页
该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不依赖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木糖醇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工程菌,并研究启动子、质粒拷贝数、诱导剂IPTG的添加、基因xylA和xylB的敲除以及木糖含量对工程菌发酵产木糖醇的影响。... 该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不依赖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木糖醇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工程菌,并研究启动子、质粒拷贝数、诱导剂IPTG的添加、基因xylA和xylB的敲除以及木糖含量对工程菌发酵产木糖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为200 r/min时,E.coli AI07/pWYZ-1(启动子为lacP)的木糖醇产量是E.coli AI07/pAGI02(启动子为pflB-p6)的1.8倍;E.coli AI07/pWYZ-2(中拷贝质粒pBR322)的木糖醇产量高于E.coli AI07/pWYZ-1(高拷贝质粒pUC19),分别为19.56 g/L、7.90 g/L;是否添加诱导剂IPTG对E.coli AI07/pWYZ-2产木糖醇影响不大,且在发酵96 h时,木糖醇产量极显著高于E.coli AI05/pWYZ-2(P<0.01),其在不添加IPTG的条件下,当木糖初始质量浓度为80 g/L,发酵时间为108 h时,木糖醇产量达48.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木糖醇 xylI基因 启动子 质粒拷贝数 大肠杆菌 高渗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因子和干扰素
7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1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淋巴因子 细胞密度 质粒拷贝数 重组大肠杆菌 重组蛋白 单克隆抗体 细胞系 结合物 免疫吸附剂 鼠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了细菌细胞的复制开关
8
作者 王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6期13-14,共2页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鉴定出一种终止细菌复制的蛋白.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生长的基本过程,为癌症和艾滋病研究、也为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开辟了新的前景.特别是能针对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制备出寡核苷酸,这就为研究染色体起始的调...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鉴定出一种终止细菌复制的蛋白.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生长的基本过程,为癌症和艾滋病研究、也为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开辟了新的前景.特别是能针对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制备出寡核苷酸,这就为研究染色体起始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研究 细菌细胞 斯坦福 生物技术产品 氨基酸序列 核昔酸 双螺旋结构 DNA 质粒拷贝数 肿瘤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和干扰素
9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澳洲茄边碱 头霉素 比生长率 太乐菌素 气升式发酵罐 细胞生长 链霉菌 枯草芽孢杆菌 质粒拷贝数 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治
10
作者 王璋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1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晶体蛋白 生防因子 苏芸金杆菌 芽抱杆菌 寡雄腐霉 杀虫蛋白 质粒拷贝数 生物量 拮抗作用 核糖体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培养重组菌生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DNA疫苗
11
作者 汪洋 易力 王红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1-61,共1页
目的:高密度、高质粒拷贝数培养工程菌生产重组DNA疫苗pCDNA—M。方法:应用20L自控发酵罐,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控制补料的补加使溶氧控制在30%60%,pH值控制在7左右。结果:重组菌E.coliJM109/pCDNA—M发酵液OD600达到45。经... 目的:高密度、高质粒拷贝数培养工程菌生产重组DNA疫苗pCDNA—M。方法:应用20L自控发酵罐,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控制补料的补加使溶氧控制在30%60%,pH值控制在7左右。结果:重组菌E.coliJM109/pCDNA—M发酵液OD600达到45。经纯化后最终质粒DNA得率为100mg/L,质粒没有发生丢失现象。结论:该实验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DNA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DNA疫苗 高密度培养 生产重组 重组菌 质粒拷贝数 溶氧控制 PH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