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对立面的两种差异
1
作者 翟荫塘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9-22,共4页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批评德波林学派时指出,“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他说,德波林学派认为在法国革命前,“工农资产阶级合组的第三等级中,也只有差异并无矛盾”。根据他的理解,矛盾包括激...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批评德波林学派时指出,“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他说,德波林学派认为在法国革命前,“工农资产阶级合组的第三等级中,也只有差异并无矛盾”。根据他的理解,矛盾包括激化和对抗,这说明差异又不同于矛盾。可见,说“差异就是矛盾”是以承认二者的差别为前提的,它包含同一与差别,既表示差别又表示其一与其它同一。在我看来,差异固然是矛盾,但它与通常所指的矛盾的区别则在于,两种矛盾统一体中对立面的关系不同,即量的差异与质的差异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面 的差异 质的差异 种差 矛盾统一体 生产关系 黑格尔 “一分为三” 相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差异就是矛盾”和矛盾同一性的内容问题
2
作者 姚伯茂 《人文杂志》 1983年第4期44-49,共6页
怎样理解“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双方的共同点和矛盾转化是否同一性的内容?这些问题是有关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问题。1982年第6期《人文杂志》发表了陈世夫同志《形而上学还是辩证法——略论有关矛盾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略论》)一文,... 怎样理解“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双方的共同点和矛盾转化是否同一性的内容?这些问题是有关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问题。1982年第6期《人文杂志》发表了陈世夫同志《形而上学还是辩证法——略论有关矛盾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略论》)一文,对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读后很受启发。但他的观点我不大同意。这里略陈管见,以求教于陈世夫同志和其他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同一性 质的差异 斗争性 黑格尔 矛盾转化 根本属性 辩证矛盾 对立面 内在差异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无意识知觉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耿海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8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介绍了关于无意识知觉的心理学研究。在长期以来采用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未取得很大进展的情况下,研究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并获得了相当一致的研究结果。过程分离程序的应用也支持了上... 本文介绍了关于无意识知觉的心理学研究。在长期以来采用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未取得很大进展的情况下,研究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并获得了相当一致的研究结果。过程分离程序的应用也支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知觉 无意识知觉 任务分离 质的差异 过程分离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主体性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启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130-135,共6页
本文就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在已有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对人的主体性的实质做出一个有心理学意味的界定之后 ,又提出人的主体性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并在其差异性中提出量与质的差异的存在、表现与其意... 本文就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在已有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对人的主体性的实质做出一个有心理学意味的界定之后 ,又提出人的主体性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并在其差异性中提出量与质的差异的存在、表现与其意义以及提高人的主体性的心理学条件和途径 ;第二部分则把教育的主体性分为教育培养目标中的主体性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并论证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的核心问题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从其发生、实现的条件以及其发展的不同水平和阶段性进行了分析说明 ,并提出加强、提高这种主体性的要求与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性的普遍性 主体性的量的差异 主体性的质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界量变形式探讨
5
作者 褚可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14-15,13,共3页
目前的哲学教科书中都把事物的量变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另一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这种看法是值得商讨的.恩格斯在谈到不同的量变形式都会引起质的差异时... 目前的哲学教科书中都把事物的量变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另一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这种看法是值得商讨的.恩格斯在谈到不同的量变形式都会引起质的差异时写道:“自然界中一切质的差别,或是基于不同的化学成分,或是基于运动(能)的不同的量或不同的形式,或是——差不多总是这样——同时基于这两者.”(《自然辩证法》)从恩格斯这段话中,笔者认为,自然界的量变形式基本上应分为三种:一种是由物质的量变引起的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式 量变引起 碳原子 运动的量 自然界 质的差异 质的 氧原子 时基 物态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俄语中的错合现象——(词汇—词法领域内的错合现象)
6
作者 齐光先 《外国语文》 1985年第Z1期51-66,共16页
客观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和周围其他事物都有一定的联系,并经常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也是这样。语言内部各要素间以及要素内部各单位间尽管彼此有质的差异,也不可能孤立起来,闭封起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 客观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和周围其他事物都有一定的联系,并经常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也是这样。语言内部各要素间以及要素内部各单位间尽管彼此有质的差异,也不可能孤立起来,闭封起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因之,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领域内发生错合现象便是十分自然的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俄语 错合 语言发展 词汇 词法 质的差异 互作用 要素 封起 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