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测性的确认: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认识论基础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怀龙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306,共4页
测量对象的"可测性"的确定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界一直把桑代克(E.L.Thorndike)和麦柯尔(W.A.Mc Call)关于测量对象"可测性"的认识看成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前提。然而,确定测量对象的&q... 测量对象的"可测性"的确定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界一直把桑代克(E.L.Thorndike)和麦柯尔(W.A.Mc Call)关于测量对象"可测性"的认识看成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前提。然而,确定测量对象的"可测性"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确定测量对象"质"的客观存在性,其次是确定测量对象"量"的相对稳定性和差异性,再次是确定针对测量对象的测量工具的可发展性。因此应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进行必要的修正,完善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为心理与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充实、更丰厚的认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与教育测量 质的存在性 相对稳定 可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