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测性的确认: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认识论基础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怀龙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306,共4页
测量对象的"可测性"的确定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界一直把桑代克(E.L.Thorndike)和麦柯尔(W.A.Mc Call)关于测量对象"可测性"的认识看成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前提。然而,确定测量对象的&q...
测量对象的"可测性"的确定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界一直把桑代克(E.L.Thorndike)和麦柯尔(W.A.Mc Call)关于测量对象"可测性"的认识看成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前提。然而,确定测量对象的"可测性"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确定测量对象"质"的客观存在性,其次是确定测量对象"量"的相对稳定性和差异性,再次是确定针对测量对象的测量工具的可发展性。因此应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进行必要的修正,完善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为心理与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充实、更丰厚的认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与教育测量
质的存在性
相对稳定
性
可测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测性的确认: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认识论基础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怀龙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306,共4页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YJA880047)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9YJC880040)
文摘
测量对象的"可测性"的确定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界一直把桑代克(E.L.Thorndike)和麦柯尔(W.A.Mc Call)关于测量对象"可测性"的认识看成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前提。然而,确定测量对象的"可测性"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确定测量对象"质"的客观存在性,其次是确定测量对象"量"的相对稳定性和差异性,再次是确定针对测量对象的测量工具的可发展性。因此应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进行必要的修正,完善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为心理与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充实、更丰厚的认识论基础。
关键词
心理与教育测量
质的存在性
相对稳定
性
可测
性
Keyword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the existence of quality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quantity
the testability of quantity
分类号
B017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测性的确认: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认识论基础
李怀龙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