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我民族志:质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
蒋逸民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2
|
|
2
|
论质性研究方法的特殊价值 |
李慧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
2011 |
4
|
|
3
|
作为一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层创方法 |
蒋逸民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4
|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拓展——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 |
叶青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5
|
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融入质性研究——以“生成田野”为起点的功能评价与伦理审思 |
马颂歌
左靖文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思想史视野中的质性研究:以方法意涵的构建为例 |
罗祎楠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7
|
质性研究:领导学研究的方法创新 |
张素玲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8
|
体育教师教学沟通能力的质性研究 |
石岩
张凯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9
|
谁往课程里面掺了“水”——高校“水课”形成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汪雅霜
郝龙飞
钱蕾
|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
2019 |
30
|
|
10
|
生成中的方法学:定性研究方法十年评述(2011-2021) |
黄盈盈
王沫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1
|
“工厂的阴影”——兼论质性研究的实践与应用 |
Lois Weis
闫晓庆
杜亮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2
|
如何探索平台与应用程序?——走查法的方法溯源、现实图景与未来面向 |
陈阳
吕行
杜莉华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成人教育研究新理念与新方法探索 |
高志敏
贾凡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7
|
|
14
|
人种学:教育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 |
王洪才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15
|
西方管理会计“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
高晨
汤谷良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6
|
志愿观光的体验研究:广州亚运信使观光团案例 |
苗学玲
郭庆
|
《旅游学刊》
CSSCI
|
2014 |
2
|
|
17
|
欧美批判的体育社会学与身体文化研究 |
高东方
张志敏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8
|
扎根理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基于中英文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分析 |
徐开彬
叶春丽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2 |
16
|
|
19
|
成人精神世界中的转化学习研究——基于生活故事的个案解读 |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20
|
现象学研究 |
|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