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性质的质子核磁共振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毛诗珍 杜有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75-680,共6页
综述了质子核磁共振的几种方法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研究中的应用.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许多研究表明核磁共振的各种技术是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提供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cmc、胶束的结构、尺寸、水化、加溶性质和位... 综述了质子核磁共振的几种方法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研究中的应用.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许多研究表明核磁共振的各种技术是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提供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cmc、胶束的结构、尺寸、水化、加溶性质和位置,不同表面活性剂胶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胶束与生物分子和高聚物的相互作用.化学位移已经成为惯常方法,弛豫测量提供动态信息,自扩散系数测量是研究胶束尺寸的很好手段.近来由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2DNOESY和HOESY也逐渐应用到研究表面活性剂聚集结构中.由此可以得到有关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分子水平信息,是其它谱学方法所不能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水溶液 性质 质子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自扩散 化学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硅烷及其氟取代衍生物的质子核磁共振
2
作者 宏存茂 唐一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9期837-839,共3页
属于H_(m)F_(2-m)Si(CH_(2)CH_(5))_(n)(CHCH_(2))_(2-n)型的九个化合物可以系统地合成出来^([1])。本文报导它们的质子核磁共振谱。 (一)核磁共振样品的制备 硅烷及其氟取代衍生物易氧化,不能与空气接触;单氟化物在室温下会发生歧化反... 属于H_(m)F_(2-m)Si(CH_(2)CH_(5))_(n)(CHCH_(2))_(2-n)型的九个化合物可以系统地合成出来^([1])。本文报导它们的质子核磁共振谱。 (一)核磁共振样品的制备 硅烷及其氟取代衍生物易氧化,不能与空气接触;单氟化物在室温下会发生歧化反应;含乙烯基的硅烷能自聚为白色的固态物,使得对它们的核磁共振研究遇到不少困难。因而,在该类化合物中只有个别的单氟化物和二氟化物见著于文献^([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衍生物 核磁共振研究 氟化物 质子核磁共振 歧化反应 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砂岩中的质子核磁共振与孔隙大小变化
3
作者 J.J.Howard 单钰铭 +1 位作者 向阳 刘成根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4年第3期55-63,共9页
水饱和砂岩中的质子核磁共振(NMR)纵向松弛时间T_1与孔隙大小分布紧密相关。文中所述的大部分砂岩都显示有相对窄的T_1分布曲线,这与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较窄的大孔隙分布是对应的。通过比较每个样品的平均T_1与数字化薄片分析所获... 水饱和砂岩中的质子核磁共振(NMR)纵向松弛时间T_1与孔隙大小分布紧密相关。文中所述的大部分砂岩都显示有相对窄的T_1分布曲线,这与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较窄的大孔隙分布是对应的。通过比较每个样品的平均T_1与数字化薄片分析所获得的平均孔隙直径和体积/表面积比数据,可以估计表面松驰性ρ,ρ又可将核磁共振T_1换算成孔隙大小。这些样品由核磁共振参数估算的渗透率十分接近实测的渗透率。这些渗透率的估计值比表面松弛性预测的变化更接近。这种明显的矛盾性是由孔隙中的粘土对渗透率和质子松弛的平行作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核磁共振 图像分析 孔隙大小分布 储层砂岩 渗透率 核磁共振测量 孔隙直径 时间常数 纵向松弛时间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特征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及效能
4
作者 张红玉 唐永军 +1 位作者 热依汗古丽·沙塔尔 龙小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85-792,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特征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训练集。以治疗后28 d时患者存活情况为分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收集... 目的 探讨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特征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训练集。以治疗后28 d时患者存活情况为分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在患者入组时搜集血清样本进行质子核磁共振特异性代谢标志物分析,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排名前4的产物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最后纳入2023年1~12月于我院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49例作为测试集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死亡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显示原始模型的预测能力大于任何1次随机排列Y变量的预测能力,证明模型有效。无监督主成分分析得分散点图共解释了57%的变量(PC1=50%,PC2=7%),脓毒症患者经PCPA造模后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显著变化。OPLS-DA图示模型拟合效果好,不存在特异点,两组的分布区域完全分开。载荷矩阵图显示L-天门冬氨酸、吲哚乙酸、丙氨酸等水平升高,异亮氨酸、亮氨酸等水平下降。提取OPLS-DA模型中VIP值最大的前50个变量进行非参数检验,最后得到3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共有19个与脓毒症死亡最有可能相关的特征代谢物。死亡组患者血清苯丙氨酸、肌酸、乙酰乙酸、谷氨酸、蛋氨酸、尿素、乳酸及氧化三甲胺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使用LASSO筛选出的4个高相关的代谢产物,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C-index分别为0.993(95%CI:0.931~0.999)。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的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AUC=0.993,95%CI:0.978~1.000,P<0.001)具有一定价值;将列线图模型预测测试集的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AUC=0.934,95%CI:0.863~1.000,P<0.001)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模型对训练集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6.66%,敏感度分别为94.11%,特异度分别为97.60%。模型对验证集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0.62%,敏感度分别为88.23%,特异度分别为91.48%。结论 基于血清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特征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对于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质子核磁共振 血清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幼龄材与成熟材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秦特夫 黄洛华 周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采用有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对从杉木幼龄材和成熟材中提取的磨木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幼龄材和成熟材木质素的经验式分别为C9H8 73O2 57(OCH3) 0 84 和C9H9 0 1 O2 2 4 (OCH... 采用有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对从杉木幼龄材和成熟材中提取的磨木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幼龄材和成熟材木质素的经验式分别为C9H8 73O2 57(OCH3) 0 84 和C9H9 0 1 O2 2 4 (OCH3) 0 90 ;杉木幼龄材木质素的芳香环结构主要由愈疮木基组成 ,而在成熟材中除愈疮木基外还有紫丁香基基团存在 ;杉木成熟材的木质素中具有较多的芳香族化合物 ;杉木木质素结构中的主要键型为 β -O - 4键、β- 5键、β- β键和 β- 1键 ,且成熟材木质素中各种键型的数量均高于幼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幼龄材 成熟材 木质素 化学官能团 化学键特征 红外光谱 质子核磁共振波谱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4-羟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结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游革新 赵耀明 +2 位作者 汪朝阳 严玉蓉 刘海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1,共3页
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四氢呋喃和金属镁粉为原料 ,合成了二 -(4-羟基丁基 )四甲基二硅氧烷 ,其结构用高分辨率的质子核磁共振谱、碳核磁共振谱、硅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现代仪器技术进行了测试及确证。
关键词 二-(4-羟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 结构分析 质子核磁共振 碳核磁4共振 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制品质量鉴定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焦玉英 华伟 马洁峰 《中国科技产业》 1999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芦荟制品 质量鉴定 质量指标 质子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MR和(1)^H-MRI技术的不同糖度锦绣黄桃耐贮性评价
8
作者 周慧娟 叶正文 +2 位作者 张志强 杜纪红 曾思懿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6-142,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含糖量黄桃果实的耐贮性。方法:将不同含糖量的锦绣黄桃贮藏于(2±0.5)℃的冷库中,测定贮藏0,14,21,28,35,(35+3)d的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构,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和质子核磁共振成像(... 目的:评价不同含糖量黄桃果实的耐贮性。方法:将不同含糖量的锦绣黄桃贮藏于(2±0.5)℃的冷库中,测定贮藏0,14,21,28,35,(35+3)d的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构,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和质子核磁共振成像((1)^H-MRI)技术测定果实自由水含量和弛豫时间以观察贮藏期间果实变化规律。结果:贮藏期间,低糖组果实果肉组织硬度、果肉紧实度及果实咀嚼性特性下降速率较快,尤其是贮藏后期(14~35 d)水分丧失量较大,耐贮性较差;高、中糖组果实质构品质保持较好,耐贮性好,贮藏前期(0~21 d)水分含量较高且无明显变化,贮藏后期水含量略下降但仍高于低糖组。结论:含糖量高的锦绣黄桃货架期可达3 d,在贮藏期间可保持较高的自由水含量和品质,耐贮性较好,0~14 d为冷藏下的优质保鲜期,21 d为安全保鲜期,28~35 d为品质劣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质子核磁共振成像 耐贮性 自由水含量 黄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取代苯基-3-酰氨基-2-吖啶酮类化合物的80兆~1H-NMR谱及构型研究
9
作者 王树梅 卓玉华 +3 位作者 要淑琼 滕有为 苟大明 毛文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0年第4期67-71,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FT-80A NMR波谱仪上测定的22个新标题化合物的80兆~1H-NMR谱,进行了谱线归属,确定了该系列化合物均为顺式构型,讨论了不同溶剂对谱峰和化学位移的影响。
关键词 单环β-内酰胺 1 4-二取代苯基-3-酰氨基-2-啶酮 质子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Ⅲ)—Gly—H_2O系统的交换反应研究
10
作者 单志华 何有节 朱正和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4年第4期6-9,共4页
本文应用1HNMR对Gr(Ⅱ)-Gly-H2O系统中配体的交换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通过变化系统的pH值.Gly的浓度及温度,证明了常温下Gly配体的交换极慢,且与Gly浓度为二级交换过程.由于Gly进入配位,使配体水的质子活动性减小.
关键词 质子核磁共振 交换动力学 GLY 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麻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晓燕 齐鲁 朱阿敏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有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分别对从黄麻秆部和黄麻韧皮部提取出的磨木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麻秆中磨木木质素的C含量比韧皮中磨木木质素的含量高6.38%,而O含量和OCH3含量比韧皮... 采用有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分别对从黄麻秆部和黄麻韧皮部提取出的磨木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麻秆中磨木木质素的C含量比韧皮中磨木木质素的含量高6.38%,而O含量和OCH3含量比韧皮部的木质素分别低6.25%和1.82%,两者的H含量则基本相同;其C9经验式分别为C9H9.62O3.67(OCH3)1.08和C9H9.10O5.08(OCH3)1.41;这2种木质素的芳香环结构均主要由愈疮木基和紫丁香基组成,但各自的含量不同;这2种木质素结构中的主要键型有β—O—4键、β—1键和β—β键,其中以β—O—4键型为主,未检测出β—5键;另外,这2种木质素中脂肪族羟基和游离酚羟基分别占总羟基数的比例不同,但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杆部 韧皮部 磨木木质素 红外光谱 质子核磁共振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嗓声科学系列讲座(第二讲):现代嗓声研究的主要方面和实验手段
12
作者 王士谦 《乐器》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归纳出嗓声研究的四个方面及其主要实验手段,并着重介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喉检测上的应用,另外,也交待了一些技术在噪声研究应用中须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 嗓声 实验手段 核磁共振成像 噪声研究 共振峰频率 核磁矩 质子核磁共振 磁共振信号 断层成像 表面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G.脉冲序列法用于抑制和消除水信号
13
作者 黄桂畅 李雪仪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0年第4期66-67,共2页
大约0.3M的NH_4Al(SO_4)_2的重水溶液用作溶剂而令其活泼氢交换,结果水的横向弛豫时间T_2缩短,可用C.P.M.G.脉冲序列法消除水峰。以此为溶剂测定了葡萄糖的图谱,结果满意。
关键词 质子核磁共振 水峰 C.P.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加工咖啡豆及果肉的酚化合物和咖啡因
14
作者 M.N.Clifford 魏来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2年第4期14-17,共4页
分析了两个咖啡品种及两个相关杂种的五个样本中咖啡豆和果肉的低分子量酚化合物和咖啡因含量。咖啡豆成份与以前报道的结果一致。果肉含有与咖啡豆成份相同的咖啡酰奎尼酸、阿魏酰奎尼酸、双咖啡酰奎尼酸,但含量较少。中粒种咖啡果肉... 分析了两个咖啡品种及两个相关杂种的五个样本中咖啡豆和果肉的低分子量酚化合物和咖啡因含量。咖啡豆成份与以前报道的结果一致。果肉含有与咖啡豆成份相同的咖啡酰奎尼酸、阿魏酰奎尼酸、双咖啡酰奎尼酸,但含量较少。中粒种咖啡果肉中未观测到咖啡阿魏酰奎尼酸。中粒种咖啡果肉的咖啡因含量比两个小粒种咖啡果肉的低,而咖啡豆的情形却相反。从果肉样品中分离和鉴定出来的主要成份是原儿茶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奎尼酸 湿法加工 小粒种咖啡 原儿茶酸 阿魏 低分子量 质子核磁共振 制备型 家禽饲料 动物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Description of Polyaromatic Nucleus in Residue 被引量:1
15
作者 Zhang Huicheng Yan Yongjie +1 位作者 Sun Wanfu Wang Jife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7年第3期35-42,共8页
The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NMR), the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SFS) and the ruthenium ions catalyzed oxidation (RICO)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The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NMR), the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SFS) and the ruthenium ions catalyzed oxidation (RICO)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olyaromatic nucleus in Oman residue fractions. The results of 1H-NMR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numbers of aromatic rings in the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units were 3.2, 5.6 and 8.2, respectively. SF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romatic rings in residue fractions, the main distribution range of aromatic rings in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were 3 4 rings, 3--5 rings and more than 5 rings, respectively. The aromatic network in residue fractions was oxidized to produce numerous carboxylic acids. The types and content of benzenepolycarboxylic acids, such as phthalic acid, 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s, 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s, benzenepentacarboxylic acid and benzenehexacarboxylic acid disclosed the condensed types of aromatic nuclei in the core. The biphenyl fraction (BIPH), the cata-condensed fraction (CATA), the peri-condensed fraction (PERI) and the condensed index (BCI)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benzenepolycarboxylic acids formed. 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re was less biphenyl type structures in all residue fractions. The aromatics fraction was almost composed of the cata-condensed type system, and the asphaltenes fraction was wholly composed of the peri-condensed type system, while in the resins fraction co-existed the two types, herein the peri-con- densed type was predominant over the cata-condensed type.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study, the components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 were given the likely structural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ruthenium ions catalyzed oxidation RESIDUE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