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喹诺酮类药物的质子化作用及互变异构现象与荧光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杜黎明 晋卫军 +1 位作者 董川 刘长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研究了不同酸碱条件下 8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荧光特性。发现了在不同pH介质中喹诺酮类药物的荧光波长和荧光强度的变化规律 ,并对喹诺酮类药物质子化作用及互变异构现象与荧光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不同酸碱条件下的两种发光形体 ... 研究了不同酸碱条件下 8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荧光特性。发现了在不同pH介质中喹诺酮类药物的荧光波长和荧光强度的变化规律 ,并对喹诺酮类药物质子化作用及互变异构现象与荧光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不同酸碱条件下的两种发光形体 ,进而对相应的变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荧光光谱 互变异构现象 质子化作用 药物设计 相关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的光谱性质、质子化作用与荧光量子产率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翠格 徐怡庄 +5 位作者 魏永巨 赵晶 齐剑 王新红 许振华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46-1450,共5页
研究了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质子化作用,测量了CIP在中性条件下的荧光量子产率。在H+浓度大于1mol·L-1的HCl介质中,CIP分子(简写为HL)可以结合3个质子而以H4L3+形式存在,有微弱的... 研究了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质子化作用,测量了CIP在中性条件下的荧光量子产率。在H+浓度大于1mol·L-1的HCl介质中,CIP分子(简写为HL)可以结合3个质子而以H4L3+形式存在,有微弱的荧光,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max)为456nm。在pH0~2的酸性条件下,CIP主要以H3L2+形式存在,λmax为450nm,荧光较弱,荧光强度随pH的升高而上升。在pH2~4时,CIP主要以H2L+形式存在,具有强荧光,λmax仍为450nm。当pH>4时,λmax逐步蓝移到414nm,荧光强度随pH的升高而稍有降低,同时紫外吸收光谱也有明显变化,表明H2L+随pH升高而失去质子,以双极离子HL形式存在。当pH>8时,荧光强度随pH升高而减弱至消失,表明HL逐步失去质子,转化为无荧光的阴离子L-。在分子形态变化过程中,最大荧光激发波长始终在275nm附近,但最大荧光发射波长有较大变化。在pH7.0的缓冲溶液中,以硫酸奎宁为参比,测得CIP在最大荧光激发波长275nm处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质子化作用 荧光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与质子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翠格 徐怡庄 +4 位作者 魏永巨 齐剑 许振华 叶放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4-587,共4页
研究了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质子化作用。在强酸性溶液中,OFL分子可以结合两个质子而以三元酸H3 L2 + 的形式存在,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max)为5 0 5nm。随着pH值升高,OFL的荧光光谱发生变化,在... 研究了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在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质子化作用。在强酸性溶液中,OFL分子可以结合两个质子而以三元酸H3 L2 + 的形式存在,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max)为5 0 5nm。随着pH值升高,OFL的荧光光谱发生变化,在激发光谱中35 2nm形成一等荧光点,同时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出现等色点,这一光谱特征表明H3 L2 + 逐渐失去4位C羰基氧结合的质子。在pH 2 . 5~4范围内,OFL以H2 L+ 形式存在,λmax为4 99nm。当pH >4时,随pH值升高,位于4 99nm的荧光发射峰逐渐蓝移至4 5 5nm ,在4 84nm形成一等荧光发射点,表明C 3位羧基质子的离解。在pH 7左右,OFL以双极离子HL形式存在,λmax为4 5 5nm ,是最强的荧光型体。当pH >8时,随pH值升高,λmax由4 5 5nm红移至约4 75nm ,同时荧光强度下降,表明HL失去哌嗪环N -4上结合的质子。当pH >10时,OFL以阴离子L-形式存在,荧光强度随pH值升高而降低,但λmax基本不变,表明介质环境对OFL的荧光性质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化作用 荧光光谱 氧氟沙星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发射 荧光强度 pH值 max 紫外光谱 酸性溶液 发射波长 最大荧光 发生变化 激发光谱 荧光性质 介质环境 三元酸 等色点 特征表 pH2 阴离子 分子 羰基 离解 H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化作用对Aβ_(1—16)单体结构特征和聚集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石虎 程珊珊 艾洪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4-1218,共5页
利用副本交换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Aβ肽(β-Amyloid peptide)N末端部分Aβ1—16单体在pH为7.0,6.3及5.5水溶液状态下的结构特征以及聚集机理.通过建模确定了不同pH状态下Aβ1—16肽链的质子化位置(残基),通过模拟比较了不同酸性溶液状... 利用副本交换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Aβ肽(β-Amyloid peptide)N末端部分Aβ1—16单体在pH为7.0,6.3及5.5水溶液状态下的结构特征以及聚集机理.通过建模确定了不同pH状态下Aβ1—16肽链的质子化位置(残基),通过模拟比较了不同酸性溶液状态下Aβ1—16单体的结构和能量变化.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Aβ1—16单体保持自由卷曲结构,而在酸性状态下,其结构由最初的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模拟过程中β-折叠结构会间歇性产生,预示着单体可以发生自聚集现象.本文所得结论,即酸性状态下的Aβ1—16单体质子化位及模拟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可用于酸性状态下金属离子与Aβ1—16可能的残基结合位及结合数量的有效预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Aβ1—16 质子化作用 结构特征 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胶体粒子及膜的力学性能受质子化作用的影响
5
作者 朱剑 钟军 邓林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36-136,共1页
为制备表面具有纤毛结构的膜材料,本研究以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EMA)和丙烯酸正丁酯(nBA)为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得到分布均匀的poly(DEAEMA-nBA)均聚物胶体分散体系。FT-IR和NMR的表征结果显示了聚合物结构的正确性。以... 为制备表面具有纤毛结构的膜材料,本研究以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EMA)和丙烯酸正丁酯(nBA)为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得到分布均匀的poly(DEAEMA-nBA)均聚物胶体分散体系。FT-IR和NMR的表征结果显示了聚合物结构的正确性。以AFM、粒径分析仪和流变仪为手段,测量了在不同的质子化作用条件下,上述体系中单个胶体粒子的直径变化及其弹性模量在拉伸、压缩、剪切力作用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pH值的增大,胶体粒子直径由214nm减小到147nm,其弹性模量也在三种力作用条件下随着pH值的增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再将不同pH值条件下的胶体分散体系成膜,并测试膜材料的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粒子 质子化作用 聚合物结构 胶体分散体系 粒径分析仪 正丁酯 均聚物 乳液聚合方法 响应行为 剪切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吩质子化过程结构变化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思渝 李宗和 +1 位作者 何隽因 郭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用AM1MO方法计算了质子化卟吩的构型,并通过结构分析、电荷布居分析和前线轨道分析,讨论了其质子化过程的构型变化及Raman光谱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质子化作用 构型变化 AM1MO计算 卟吩 散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氟卟啉质子化过程结构变化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思渝 李宗和 郭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用AM1MO方法计算了质子化四氟卟啉的构型,并通过结构分析、电荷布居分析和前线轨道分析讨论了氟取代基对构型变化及Raman光谱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四氟卟啉 质子化作用 构型变化 散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硝基苯酚在质子惰性溶剂中的氧化还原机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钰滢 李丹 +1 位作者 程龙玖 金葆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23-2030,共8页
利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法、红外光谱循环伏吸法(CVA)和导数循环伏吸法(DCVA)研究了对硝基苯酚(PNP)在乙腈中的氧化还原机理,并结合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计算得出反应中自由基阴离子和二聚体可能的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和快... 利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法、红外光谱循环伏吸法(CVA)和导数循环伏吸法(DCVA)研究了对硝基苯酚(PNP)在乙腈中的氧化还原机理,并结合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计算得出反应中自由基阴离子和二聚体可能的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和快速扫描红外光谱验证了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PNP在乙腈溶剂中发生较复杂的自质子化反应,并且PNP的电化学行为受其浓度的影响.当PNP浓度较高时,PNP在还原成自由基阴离子后发生自质子化作用,然后自由基阴离子与质子化产物得到电子发生二聚反应,随后PNP阴离子还原成二价阴离子;当PNP浓度较低时,电化学还原机理会发生改变,二聚现象消失,阴离子自由基继续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吸法 导数循环伏吸法 对硝基苯酚 质子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钼酸/聚吡咯质子化膜的制备及光致变色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飞宇 黄雨婷 +1 位作者 曾庆瑞 冯威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5-1201,共7页
为增强多酸基复合材料的光致变色效果,将具有质子化功能的聚吡咯与磷钼酸复合,制备一种质子化复合膜,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光致变色性能及变色机理进行... 为增强多酸基复合材料的光致变色效果,将具有质子化功能的聚吡咯与磷钼酸复合,制备一种质子化复合膜,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光致变色性能及变色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中磷钼酸保持了稳定的Keggin型结构,磷钼酸和聚吡咯的基本结构均未破坏;聚吡咯的活性基团与磷钼酸间通过非化学键型内酰胺键相互作用,促进了质子化作用,改善了光致变色性能,拓宽了复合膜的光吸收范围;在可见光照射下,无色透明的磷钼酸/聚吡咯复合膜变为蓝色,表现出较强的光致变色响应性,变色后的材料在空气中加热,呈现出较好的可逆性;变色后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出现了Mo^(5+),表明磷钼酸颗粒与聚吡咯基质间发生了光还原反应,光致变色过程按质子转移机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磷钼酸 质子化作用 可见光光致变色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盐体系下铜铁氰络合物的去除及机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明阳 魏德洲 +1 位作者 刘文刚 沈岩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3-1476,共4页
为解决由于浸出液中铜氰络离子(CuCN_3^(2-),CuCN_4^(3-))和铁氰络离子(FeCN_6^(4-))的存在造成金矿石氰化浸出过程中NaCN和活性炭的消耗量增加的问题,初步探讨了超盐体系下铜、铁氰络离子的存在形式,并对比分析了过氧化氢氧化法、氯氧... 为解决由于浸出液中铜氰络离子(CuCN_3^(2-),CuCN_4^(3-))和铁氰络离子(FeCN_6^(4-))的存在造成金矿石氰化浸出过程中NaCN和活性炭的消耗量增加的问题,初步探讨了超盐体系下铜、铁氰络离子的存在形式,并对比分析了过氧化氢氧化法、氯氧化法和酸化法对上述络合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铜氰络离子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而对铁氰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73%,62%和55%;同时,对于超盐体系的氰化废水,质子化作用比氧化作用更有利于铜、铁氰络离子的分解和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络合物 水处理 超盐体系 质子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芴基苯并唑类共聚物的合成和光物理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熙龙 庄启昕 +2 位作者 刘小云 谢众 韩哲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3,共7页
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无规共聚物——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co-聚(9,9-二辛基芴苯并二噁唑)(PBO-co-PBOF)。利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光致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组分和结构变化对聚合物形态和光物理性能的影响... 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无规共聚物——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co-聚(9,9-二辛基芴苯并二噁唑)(PBO-co-PBOF)。利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光致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组分和结构变化对聚合物形态和光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主链上辛基芴基团的引入使聚合物结构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共聚物分子链上宽带隙PBO单元和窄带隙PBOF单元的能带没有完全杂化,在甲基磺酸(MSA)溶液中,当共聚物单分子链的发射在PBOF的摩尔分数χ≥50%时,由PBOF单元起发射主导作用;而薄膜的发射随着PBOF组分的增加而逐渐红移,薄膜中产生了有效的能量转移,但更易形成集聚体。此外,由于质子化作用的存在,相对于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中,PBOF的MSA溶液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都发生了明显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辛基芴苯并二噁唑 光物理性能 红移 能量转移 质子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缓蚀剂的分子模拟与理论实验误差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曈 郭继香 +1 位作者 赵清 张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9-1565,1569,共8页
基于分子模拟计算,设计了3种季铵盐缓蚀剂分子。结果表明,3种季铵盐都具备缓蚀性能。根据分子模拟计算结果制备了3种缓蚀剂SDH-1、SDH-2和SDH-3。使用电化学测试和静态失重法评价了合成产物在30℃、1 mol/L盐酸中对P110钢腐蚀的抑制效... 基于分子模拟计算,设计了3种季铵盐缓蚀剂分子。结果表明,3种季铵盐都具备缓蚀性能。根据分子模拟计算结果制备了3种缓蚀剂SDH-1、SDH-2和SDH-3。使用电化学测试和静态失重法评价了合成产物在30℃、1 mol/L盐酸中对P110钢腐蚀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SDH-3的缓蚀效果最好,缓蚀率达到92.71%;SDH-1也能起到较好防护效果,缓蚀率达到90.33%;SDH-2效果并不理想,缓蚀率仅为75.64%。在此基础上,针对理论计算与实验现象存在误差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缓蚀剂水相体系稳定性导致SDH-2效果低于理论预期;(2)SDH-3在强酸条件下的质子化作用显著提升了缓蚀剂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分子模拟 稳定性分析 质子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形氢氧化铝的表面酸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K.FUKUSHI K.TSUKIMURA H.YAMADA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616,共1页
关键词 氢氧化铝 表面酸度 无定形 酸碱滴定法 XRD表征 质子化作用 合成产物 中和反应 表面羟基 结果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