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双极板涂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谢逍原 董猛 +4 位作者 郑志强 李涛 陈明 张广安 王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31,共15页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PEMWE)制氢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氢气纯度高、电流密度大、适应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等优点,是绿色制氢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金属双极板作为PEM电解水电堆的重要组件,在运行...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PEMWE)制氢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氢气纯度高、电流密度大、适应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等优点,是绿色制氢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金属双极板作为PEM电解水电堆的重要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腐蚀等反应,引起界面接触电阻的增加,从而缩短电堆寿命以及降低水电解效率。因此,在双极板表面制备低成本、高性能的防护涂层已成为PEM制氢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该技术背景下,概述了电解水制氢技术原理及现状,介绍了PEM制氢双极板材料及其特性,系统总结了PEM制氢双极板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包括金属、金属氮化物、导电氧化物、金属磷化物和非晶碳基涂层的制备方法、结构,及其在PEM电解水模拟工况下的耐腐蚀性能、接触电阻和应用验证等数据。从制备成本、腐蚀前后接触电阻变化、耐高电位腐蚀性能等方面阐述了不同涂层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并对PEM制氢双极板涂层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今后PEM电解水制氢双极板涂层材料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质子交换 双极板 涂层 耐腐蚀性能 界面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耦合系统调控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子恒 陈志董 +3 位作者 范正兴 孔艳强 杨立军 杜小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3,共9页
建立光伏-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耦合系统仿真数学模型,开展系统流程与参数优化,并提出系统的运行调控策略:在辐照度变化时,通过调节光伏组件串并联结构以及质子交换膜电堆运行参数(入口水温与入口流量)来提高系统产氢量。对系统进行热... 建立光伏-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耦合系统仿真数学模型,开展系统流程与参数优化,并提出系统的运行调控策略:在辐照度变化时,通过调节光伏组件串并联结构以及质子交换膜电堆运行参数(入口水温与入口流量)来提高系统产氢量。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量效率随入口水温的升高而降低,最高可达11.52%。入口流量对系统能量效率的影响较小。系统效率随入口水温的升高而升高,随入口流量的升高而降低,最高可达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质子交换 制氢 运行策略 热力学分析 能量效率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0
3
作者 何泽兴 史成香 +4 位作者 陈志超 潘伦 黄振峰 张香文 邹吉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762-4773,共12页
氢能是支撑起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的最佳能源载体,而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制氢规模化的重要途径。在多种电解水制氢技术中,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由于具备电流密度大、产氢纯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吸引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 氢能是支撑起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的最佳能源载体,而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制氢规模化的重要途径。在多种电解水制氢技术中,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由于具备电流密度大、产氢纯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吸引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结构组成以及各组成的主要作用,对比分析了碱性电解池、固体氧化物电解池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技术差异,并结合电解水析氢反应以及析氧反应的机理阐释,分别介绍了两步半反应的常用催化剂;然后,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阶段到目前兆瓦级别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系统,回顾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应用现状;其次,从制氢成本、电堆性能及电堆寿命等多角度分析目前该技术面临的瓶颈问题;最后,根据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技术优势,并针对上游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以及和下游产业的联合应用,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电解 可再生能源 制氢 催化剂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波动条件下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兵 徐立军 +1 位作者 程丽娟 苏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5-38,64,共5页
在分析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可编程直流电源、氢气发生器、上位机数据采集系统搭建了波动电源条件下的电解水制氢实验平台,研究了波动电压、电流条件下PEM电解水制氢氢气流量与电压、电流、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分析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可编程直流电源、氢气发生器、上位机数据采集系统搭建了波动电源条件下的电解水制氢实验平台,研究了波动电压、电流条件下PEM电解水制氢氢气流量与电压、电流、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平台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在满足最低输入电压条件(18 V)下,额定功率内,氢气流量与输入电流成正比,与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无关。该实验研究为开展可再生能源PEM电解水制氢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电源 质子交换 电解水制氢 波动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波动电源下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历威 彭笑东 +4 位作者 侯继彪 康伟 吕洪坤 章康 侯成龙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7-247,共11页
发展具有波动性负荷跟随能力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耦合电解水制氢、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有效途径。本文梳理了风电耦合制氢、光伏发电耦合制氢等可再生电力制氢场景,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的波动特性;从风光波动电... 发展具有波动性负荷跟随能力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耦合电解水制氢、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有效途径。本文梳理了风电耦合制氢、光伏发电耦合制氢等可再生电力制氢场景,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的波动特性;从风光波动电源对电解池影响显著、风光波动电源加速电解池部件衰减、风光波动电源模拟方式三方面,详细阐述了PEM电解水制氢的基本特性以及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PEM电解槽技术研发、PEM电解槽制氢技术发展方向。在把握风光耦合制氢现状及经济性、明晰风光波动电源电解水制氢产业应用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研究高效电解池的基础科学问题和核心部件、进一步降低制氢成本、开展风光耦合制氢优化布局和制度保障研究等发展建议,以期促进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电力 风光波动电源 电解水制氢 质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碱性-质子交换膜混合电解槽的离网型风光耦合制氢系统容量配置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衍会 李冠霖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未来绿氢的规模化发展需要走工艺离网型的技术路线。为此,结合风力/光伏发电、碱性-质子交换膜(ALK-PEM)电解槽和储能设备,构建风光耦合制氢系统,对其多目标优化配置进行研究。采用密度峰值优化的近邻传播快速聚类算法得到风光联合出力... 未来绿氢的规模化发展需要走工艺离网型的技术路线。为此,结合风力/光伏发电、碱性-质子交换膜(ALK-PEM)电解槽和储能设备,构建风光耦合制氢系统,对其多目标优化配置进行研究。采用密度峰值优化的近邻传播快速聚类算法得到风光联合出力典型场景;考虑ALK-PEM电解槽的特点,提出电解制氢单元的功率分配策略,结合风光耦合制氢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式,以减小系统成本、提高系统能量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目标,构建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多机制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对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与混合电解槽-储能协同制氢系统的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协同制氢系统中的储能设备能够实现对电解槽功率的补偿,使得ALK电解槽所占比重有所提升,显著降低电解槽的启停次数,单位制氢成本和弃风弃光率分别降低了8.76%、54.01%,系统能量效率和内部收益率分别提高了34.85%、13.58%,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碱性电解 质子交换电解 风光耦合制氢系统 容量配置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稳态建模
7
作者 陶智能 邱彤 王保国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1721,共11页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AEMWE)作为一项新技术,融合了碱性电解水(AWE)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的优点,兼具高性能和经济效益。基于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及现有模型存在不足的现状,结合其他成熟的电化学模型(如AWE、PEMWE和燃料电池)和电化学...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AEMWE)作为一项新技术,融合了碱性电解水(AWE)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的优点,兼具高性能和经济效益。基于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及现有模型存在不足的现状,结合其他成熟的电化学模型(如AWE、PEMWE和燃料电池)和电化学原理,引入有效交换电流密度、气泡覆盖率以及电阻网络构建的修正因素改进交换电流密度和电极电阻的计算方法,由此建立一个精确且适用性强的半理论半经验AEMWE模型,并利用文献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使用模型对制氢重要变量进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膜厚度、温度和交换电流密度是影响电解槽性能的主要因素,更薄的膜、更高的工作温度以及更高交换电流密度的电极材料是电解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再生能源 制氢 阴离子交换 电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用氧化铱催化剂浆料稳定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吴俣 刘文昊 +5 位作者 李强 李宇峰 陈明 孙浩然 江龙 杨锦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5-1796,共12页
氧化铱(IrO_(2))膜电极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制氢技术的核心部件,其制备过程涉及IrO_(2)催化剂颗粒悬浮分散制成催化剂浆料,再经喷涂、溶液挥发、热压转印等步骤形成催化层。IrO_(2)膜电极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与IrO_(2)浆料稳定... 氧化铱(IrO_(2))膜电极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制氢技术的核心部件,其制备过程涉及IrO_(2)催化剂颗粒悬浮分散制成催化剂浆料,再经喷涂、溶液挥发、热压转印等步骤形成催化层。IrO_(2)膜电极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与IrO_(2)浆料稳定性密切相关;掌握浆料稳定性原理和调控技术可为PEMWE性能优化奠定基础。本文综述了关于制备稳定IrO_(2)浆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IrO_(2)浆料主要成份的物理性质与相互作用原理,系统分析了浆料分散方法、离聚物结构、离聚物浓度及分散介质等关键因素对催化剂浆料稳定性及催化层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总结了IrO_(2)浆料稳定分散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电解水 氧化铱 催化剂浆料 分散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三种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模型对比
9
作者 王尊博 徐超群 +4 位作者 何勇 翁武斌 李明阳 王晓丁 王智化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4,共9页
针对电解槽仿真研究过程中建模技术尚不完善,多种电解槽建模方法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划分和优缺点对比的问题,本文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3种不同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模型,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工作时的电化学现象进行解释,并对3种模型的适用... 针对电解槽仿真研究过程中建模技术尚不完善,多种电解槽建模方法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划分和优缺点对比的问题,本文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3种不同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模型,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工作时的电化学现象进行解释,并对3种模型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进行对比。本文所采用的模型一基于经验公式建模,模型二对电解槽内部不同的过电势进行区分,模型三对电解槽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一和模型二更适用于作为柔性负载与电力系统进行耦合,模型三对电解槽运行时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表达,更适用于对电解槽本身系数进行优化。本文的研究为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仿真过程中电化学机理及后续的仿真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制氢 质子交换 开路电压 欧姆过电势 活化过电势 守恒原理 电极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电制氢负荷协同储能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能力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思颖 易俊 林伟芳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2-561,I0046-I0050,共15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调节手段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有的辅助服务模式和力度已不能满足系统运行需求。而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制氢具备适应高比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快速功率跟踪调节能...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调节手段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有的辅助服务模式和力度已不能满足系统运行需求。而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制氢具备适应高比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快速功率跟踪调节能力,为调峰合理分配电能提供了一种新策略。因此,该文以PEM电解槽为核心构造并网风光互补制氢系统。为全面评估PEM电制氢的调峰能力,在全时制氢、重点填谷的方式下提出调峰多功率模式控制策略。同时,兼顾调峰经济性、技术性和灵活性指标,构造多目标优化调峰能力评估模型。基于改进的NSGA-Ⅲ(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Ⅲ)算法对算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不同调度场景下的调峰能力指标,并验证了所提策略及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PEM电制氢在最大化消纳可再生能源、提高系统下调灵活性的同时,有望通过降本增效来提升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市场竞争力,并实现其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电解 可再生能源制氢 多功率模式 调峰能力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钱圣涛 何勇 +2 位作者 翁武斌 王智化 荣峻峰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氢能是我国2060年“碳中和”的关键支撑,氢气制备又是氢能产业链“制、储、输、用”四大环节中的首要环节,绿色高效地制取氢气是氢能发展的基础。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AEMWE)作为新兴的“绿氢”技术,充分结合了碱性水电解技术与质子交换... 氢能是我国2060年“碳中和”的关键支撑,氢气制备又是氢能产业链“制、储、输、用”四大环节中的首要环节,绿色高效地制取氢气是氢能发展的基础。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AEMWE)作为新兴的“绿氢”技术,充分结合了碱性水电解技术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技术的优势,有望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对AEMWE的原理与研究现状做了简要分析,详细论述阴离子交换膜(AEM)水电解槽关键部件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包括阴离子交换膜、阳极、阴极催化剂、双功能催化剂、离聚物、膜电极、多孔传输层、双极板及电解液。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展望了AEMWE制氢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 电解水 制氢 电解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温度自适应控制的多堆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系统效率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韩鹏飞 徐潇源 +1 位作者 王晗 严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6-2248,共13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电解制氢技术的发展,基于质子交换膜(PEM)技术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氢能供应的主要手段之一。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现有多堆PEM电解制氢系统功率分配策略难以在功率波动场景下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对此,...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电解制氢技术的发展,基于质子交换膜(PEM)技术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氢能供应的主要手段之一。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现有多堆PEM电解制氢系统功率分配策略难以在功率波动场景下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对此,该文首先建立了包含主要能耗环节的制氢系统整体效率模型,探究了制氢效率与电流密度、温度的特性关系。然后,根据该效率特性提出了基于功率-温度自适应控制的多堆PEM电解制氢系统效率优化策略,包含离线优化与在线控制两部分:离线优化部分根据制氢系统效率模型预先制定不同电解总功率下的电解槽功率及温度设定方案;在线控制部分根据离线优化方案、制氢功率进行电解槽功率和温度调节。最后,采用实际风电功率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功率平均分配策略和链式分配策略,该文提出的效率优化策略将产氢量分别提高了6.4%和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电解 电解制氢 新能源发电 效率优化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内掺Pt含量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性能与氢渗透的影响
13
作者 丁文杰 张亮 +5 位作者 李俊 杨扬 黄健 付乾 朱恂 廖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588-5595,I0012,共9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中存在的氢渗透安全隐患,该文通过超声喷涂将纳米Pt颗粒负载到膜上,并经过热压制备掺Pt复合膜,以缓解运行中的氢渗透。在保持膜电极总Pt含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膜内不同掺Pt含量对性能与氢渗透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中存在的氢渗透安全隐患,该文通过超声喷涂将纳米Pt颗粒负载到膜上,并经过热压制备掺Pt复合膜,以缓解运行中的氢渗透。在保持膜电极总Pt含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膜内不同掺Pt含量对性能与氢渗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超声喷涂和热压成功将纳米Pt颗粒负载到膜中,并有效缓解了氢渗透。随着膜内掺Pt含量的增加,氢渗透通量降低,同时由于阴极Pt含量降低、欧姆损失增大,电解性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氢渗透和电解性能,最佳的掺Pt含量为0.01 mg/cm^(2),在0.1 A/cm^(2)时,氧中氢含量仅为0.82%,与无Pt复合膜相比,氢渗透降低了50.32%,而电解电压仅增加约20 mV。长时间运行电解电压和氧中氢浓度相对较稳定,氧中氢浓度低于氢气爆炸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电解水 复合 内Pt含量 氢渗透 电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水制氢用阴离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邢学奇 宋鹏翔 +3 位作者 申爱景 鲁仰辉 陈俊 刘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56-3870,共15页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融合了碱性电解水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优点,具有电解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制氢技术之一。阴离子交换膜(AEM)是提供OH-离子传导和阻隔气体交叉的关键...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融合了碱性电解水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优点,具有电解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制氢技术之一。阴离子交换膜(AEM)是提供OH-离子传导和阻隔气体交叉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影响了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然而,目前的AEM隔膜面临着离子电导率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AEM在电解槽中的作用,高性能AEM应满足的性能要求和评价参数,并重点讨论了OH-在AEM中的传输机制与影响因素。接着,本文进一步概述了AEM的结构组成,以及常见的阳离子基团和聚合物主链类型;阐述了不同阳离子基团的降解机理和聚合物主链的特点,重点阐释了阳离子官能团稳定性设计的策略,聚合物主链改性制备的方法,以及AEM性能表现。最后,展望了AEM隔膜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研究方向,指出应在设计耐碱稳定性AEM的基础上,通过交联、嵌段共聚、侧链接枝和复合膜技术等策略构建和制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高性能AEM隔膜,为AEM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电制氢 阴离子交换电解水 离子传导机理 离子电导率 耐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波动可再生能源的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最优压强运行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元 肖碧涛 +5 位作者 卢昂 刘文昕 钟治垚 方家琨 王辉 黄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0-217,共8页
为提升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在波动可再生能源输入下的制氢效率,提出面向最大效率的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最优压强运行模式。介绍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提出基于压强控制的协调运行原理;对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的压强特性和功率特性进... 为提升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在波动可再生能源输入下的制氢效率,提出面向最大效率的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最优压强运行模式。介绍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提出基于压强控制的协调运行原理;对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的压强特性和功率特性进行建模,从而建立面向最大效率的压强优化模型。在波动电流输入算例下检验最优压强运行模式的制氢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恒定压强模式,最优压强运行模式下的质子交换膜电制氢系统平均制氢能耗得到有效降低,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质子交换制氢系统 压强特性建模 最大制氢效率 最优压强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特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模型研究进展
16
作者 闫涛 房凯 惠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6-474,共9页
“电-氢”转换为能源领域低碳转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解决方案,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因具备产氢纯度高、制氢效率优、高度集成化以及与波动性电源耦合程度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模型构建是对其机理研究、特性分析、系统运行控制模... “电-氢”转换为能源领域低碳转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解决方案,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因具备产氢纯度高、制氢效率优、高度集成化以及与波动性电源耦合程度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模型构建是对其机理研究、特性分析、系统运行控制模拟的重要手段。基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化学特性和热传输特性,对国内外已有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化学模型和热传输模型建模方法进行综述,并简要分析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研究进展,对未来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建模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电化学 热传输 质子交换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涂布工艺
17
作者 路文龙 韩坤坤 吴亮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用膜电极卷对卷连续涂布工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限制膜电极量产化及国产化的制约因素之一。基于国产膜电极的批量化制备,分析了目前卷对卷连续涂布工艺的系统,介绍了涂布设备的构成及基本原理。在涂布...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用膜电极卷对卷连续涂布工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限制膜电极量产化及国产化的制约因素之一。基于国产膜电极的批量化制备,分析了目前卷对卷连续涂布工艺的系统,介绍了涂布设备的构成及基本原理。在涂布过程中,催化剂浆料是影响产品性能及均匀性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涂布工艺中的缺陷问题及优化方向。从设备装置,浆料配制工艺,工艺参数调试等方面综合解决目前涂布工艺中的产品缺陷问题,减少批量化生产工艺中的质量缺陷和性能缺陷,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电极 涂布 催化剂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王保国教授团队ACSNano:3D互锁结构的膜电极(MEA)在1.55V下实现安培级电解水制氢
18
作者 万磊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89,共1页
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器(AEMWE)作为一种高效制氢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传统AEMWE的高工作电压极大地限制了其能源效率的提升.通过在阳极催化层进行界面和空位工程,能有效降低电解电压,从而提升电解效率.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阴离子交换 制氢技术 电解电压 能源效率 电解 电解效率 A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质子交换膜水电解用Nafion/BN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泰朴 孙树成 +1 位作者 郝金凯 邵志刚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5-900,共6页
在研究高温质子交换膜水电解系统时,膜脱水引致质子传导率降低的情况是造成电解性能较低的主要问题。针对该问题,引入了氮化硼(BN)作为一种无机吸湿改性剂。通过采用掺杂浇铸技术,成功制备了Nafion/BN复合膜。氮化硼的卓越吸湿能力,以... 在研究高温质子交换膜水电解系统时,膜脱水引致质子传导率降低的情况是造成电解性能较低的主要问题。针对该问题,引入了氮化硼(BN)作为一种无机吸湿改性剂。通过采用掺杂浇铸技术,成功制备了Nafion/BN复合膜。氮化硼的卓越吸湿能力,以及其表面碱性基团与Nafion分子链上磺酸基团之间的酸碱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一个密集的氢键网络,从而推进质子的传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量散射光谱(EDS)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氮化硼在复合膜中的均匀分布。吸水率的测试结果显示,BN的引入显著增强了复合膜的水吸附能力。通过质子电导率的测试,证实BN的掺杂显著提升了复合膜的质子电导率。在130℃的高温条件下,采用Nafion/BN复合膜构建的水电解装置表现出了卓越的电解效能,尤其是在2.0 V电压下,电流密度达到2.04 A/cm^(2),表明Nafion/BN复合膜在高温质子交换膜水电解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质子交换 NAFION 氮化硼 电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池分布特性研究
20
作者 向千禧 杨小康 +2 位作者 孙嘉琦 谢峰 邵志刚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59-4368,共10页
电解水制氢的分布特性对水电解池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利用分区印刷线路板对电解水的稳态与动态过程进行电流密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原位表征,分析在水流量和表观电流密度影响下传质极化对多物理场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当水电解池... 电解水制氢的分布特性对水电解池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利用分区印刷线路板对电解水的稳态与动态过程进行电流密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原位表征,分析在水流量和表观电流密度影响下传质极化对多物理场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当水电解池处于电化学极化和欧姆极化区时,电流密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较为均匀且稳定;而当水电解池处于传质极化控制区时,电流密度分布差异明显,而且传质极化程度越大局部电流密度分布差异越大,对应温度分布的高温区随流量增大从进水侧逐渐向出水侧偏移。此外,采用归一化电流密度分布分析了动态过程中电流密度的分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造成水电解池分布均一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传质极化,传质极化发生过程中靠近下游出口区域的低电流密区逐渐增大,最终形成稳定传质极化时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电解 电流密度分布 温度分布 制氢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