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3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行参数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耐久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蔡赛杰 朱昊宁 +2 位作者 张卓 陈俊宏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共11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多变工况下的耐久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了氢燃料电池电堆老化过程中的气体分配、电压恢复和电压衰减速率规律、单片电池膜电极参数之间的差异和电池老化之间的关系。基于新欧洲驾驶循环标准工况制定了耐久...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多变工况下的耐久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了氢燃料电池电堆老化过程中的气体分配、电压恢复和电压衰减速率规律、单片电池膜电极参数之间的差异和电池老化之间的关系。基于新欧洲驾驶循环标准工况制定了耐久性测试流程,在自行设计的8片PEMFC电堆上进行了80 h加速老化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电堆基准电压的平均衰减速率为1.4 mV/h,考虑重启造成的水热状态恢复引起的电压上升,电堆的平均衰减速率降低为0.55 mV/h。各膜电极老化前后的电化学反应面积变化在7%~12%,但其他膜电极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水热状态存在较大差异。从空气分配特性看,单电池空气侧的流量分布及电压衰减速率呈双峰分布,且随着流量增大,峰值差异加大,流量高点对应的电压衰减速率达到最高,表明老化速率与空气侧流量正相关。靠近端板的电池老化程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但电压衰减速率并非最大,表明其主要经历了可逆老化,较高的电压恢复速率也验证了这一点,中间电池的老化速率都在0.6 mV/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耐久性 加速老化测试 电极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变负载电流下湿度控制
2
作者 兰子剑 代晓芳 +2 位作者 刘青山 陈轶嵩 付佩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为解决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变负载电流下湿度超调大的问题,该文对电池堆阴极流场湿度和阳极流场湿度均使用模糊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根据水蒸气在电池堆内部的变化机理,建立了额定功率为150 kW的电池堆湿度模型并验证其... 为解决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变负载电流下湿度超调大的问题,该文对电池堆阴极流场湿度和阳极流场湿度均使用模糊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根据水蒸气在电池堆内部的变化机理,建立了额定功率为150 kW的电池堆湿度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随后分析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的缺陷;最后以加湿器水质量流量为控制变量,对阴极流场湿度和阳极流场湿度均采用ADRC和模糊ADRC算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流阶跃绝对幅度为50 A时,相比于PID,ADRC和模糊ADRC控制下的阴极流场湿度超调量分别减小15.5%和16.3%,阳极流场湿度超调量均减小70.3%;电流阶跃绝对幅度为100 A时,ADRC和模糊ADRC控制下的阴极流场湿度超调量分别减小45.0%和47.5%,阳极流场湿度超调量分别减小92.3%和92.4%。本研究揭示了大功率电池组湿度变化的机理,提出了保持水稳定性的方法,从而有效缓解电池组“水淹”和“膜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 湿度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PID) 模糊自抗扰控制(AD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温湿度特性自适应模糊建模与输出控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卫东 郑东 郑恩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14-120,共7页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ir-cooling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堆具有结构简单,系统自身能耗低等特点,在便携式电源研究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移动机器人为供电对象,通过实验获得最优性能输出下的最佳电堆工作...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ir-cooling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堆具有结构简单,系统自身能耗低等特点,在便携式电源研究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移动机器人为供电对象,通过实验获得最优性能输出下的最佳电堆工作温度和尾气排放周期变化规律,应用自适应模糊辨识方法建立电堆温湿度特性模型,并针对负载变化特点,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设计电堆温度和湿度控制器,在满足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基础上,获得最优性能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温湿度特性 自适应模糊辨识 自适应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运行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敏 李兴虎 +1 位作者 高有山 李旭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采用田口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利用L16(45)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在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上进行电堆性能测试。对电堆输出特性的信噪比(SN比)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气体压力和电堆温度是高度显著因素。给出了... 采用田口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利用L16(45)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在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上进行电堆性能测试。对电堆输出特性的信噪比(SN比)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气体压力和电堆温度是高度显著因素。给出了运行参数的优化值及电堆最佳性能的置信区间,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运行参数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煌 焦魁 +1 位作者 尹燕 杜青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5-1227,1288,共4页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相较于传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更快的电化学动力性,简易的水热管理以及较强的耐CO能力等优点,因此已成为燃料电池研究工作的新热点。建立了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模型,研究单电池数量、电流密度、阳极...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相较于传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更快的电化学动力性,简易的水热管理以及较强的耐CO能力等优点,因此已成为燃料电池研究工作的新热点。建立了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模型,研究单电池数量、电流密度、阳极进气湿度等因素对电池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Z型结构电池堆内阳极气体质量流量分布比较一致,阴极气体质量流量分布呈中间低,两侧高的趋势。单电池数量、电流密度的增大会引起气体分布不均匀性的增强,进而使电池堆电压不均匀性增大;阳极进气湿度的变化主要影响电池欧姆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电压不均匀性 电池数量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电气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敏 李兴虎 +2 位作者 李欣 李聪 宋凌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1-363,381,共4页
对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的电压-电流特性、温度特性、压力特性、反应气体计量比特性等进行了测试,并从电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角度初步分析了各运行参数对电堆性能的影响机理。试验表明,适当升高温度和反应气体压力有利... 对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的电压-电流特性、温度特性、压力特性、反应气体计量比特性等进行了测试,并从电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角度初步分析了各运行参数对电堆性能的影响机理。试验表明,适当升高温度和反应气体压力有利于改善PEMFC电堆的性能,氢气、空气计量比分别为1.2和2.5时,该电堆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 试验 电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最优性能输出控制 被引量:20
7
作者 卫东 郑东 褚磊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93-1300,共8页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结构简单、自身能耗低等特点,在便携式电源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环温和负载变化对电堆工作温度的影响关系,揭示温度和湿度特性对电堆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基于遗传算法优...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结构简单、自身能耗低等特点,在便携式电源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环温和负载变化对电堆工作温度的影响关系,揭示温度和湿度特性对电堆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温度特性模型,应用模糊-PID融合算法,设计电堆温度控制器,以及根据各电流输出段的湿度特性,采用不同方式控制尾气排放周期,最终保证电堆输出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型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温度特性 湿度特性 输出性能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维民 黄文迎 庞志成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组装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该电池堆的主体材料为石墨 ,由 1 3片单电池构成 ,其中每片单电池膜电极的有效面积为 2 0cm2 。以Pt/C为催化剂 ,膜电极中Pt用量为 0 .35mg·cm- 2 。以碳布为气体分散介质。电池堆的开路电压为1 2 .7... 组装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该电池堆的主体材料为石墨 ,由 1 3片单电池构成 ,其中每片单电池膜电极的有效面积为 2 0cm2 。以Pt/C为催化剂 ,膜电极中Pt用量为 0 .35mg·cm- 2 。以碳布为气体分散介质。电池堆的开路电压为1 2 .7V ,最大电流为 2 0A ,运行时的平均功率为 50W。迄今为止 ,该电池堆已平稳运行半年以上。用其驱动一台小型电动模型车 ,结果令人满意。该车平稳行驶时可承载重物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石墨 电池 电动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动态工况响应特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汪飞杰 杨代军 +1 位作者 张浩 马建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80-1386,共7页
考察了自制1.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在动态工况下的性能。研究了PEMFC电堆电压、功率、反应参数随车载工况运行出现的响应情况。发现在大电流密度下,由于各单电池的差异,电堆电压和功率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现象。在选定两个... 考察了自制1.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在动态工况下的性能。研究了PEMFC电堆电压、功率、反应参数随车载工况运行出现的响应情况。发现在大电流密度下,由于各单电池的差异,电堆电压和功率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现象。在选定两个工况周期中,电堆各单电池电压的差异系数CV最大达到4.23%,最高单电池电压和最低单电池电压相差0.106V。数据分析表明在该动态工况下,PEMFC电堆的动态响应特性受到反应物和电堆温度变化、空气局部流量过大或不足以及电堆内部阳极和阴极出现明显压降等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不仅为后续耐久性测试提供分析依据,还对PEMFC电堆实际车载运行参数与控制策略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动态工况 动态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内温湿度测量方法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新丰 董佐民 +1 位作者 章桐 孙泽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583,共8页
分析了燃料电池堆内温度及湿度测量的要求和难点,总结目前燃料电池堆内温度和湿度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其中温度(场)的测量方法包括微型热电偶(阵列)、热电阻(阵列)、红外热成像、光纤布拉格光栅及荧光测温法;湿度(场)的测量方法有气... 分析了燃料电池堆内温度及湿度测量的要求和难点,总结目前燃料电池堆内温度和湿度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其中温度(场)的测量方法包括微型热电偶(阵列)、热电阻(阵列)、红外热成像、光纤布拉格光栅及荧光测温法;湿度(场)的测量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激光吸收光谱法、小微电子式湿度传感器及光纤布拉格光栅法.通过比较各类测量方法的特点,认为微型电子式传感器及其组合测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光纤布拉格光栅由于具有信号多路复用、抗电磁/化学干扰等特点,在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内测量 相对湿度 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封装载荷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伟 蒋化南 +1 位作者 刘博 吴承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46-1549,共4页
大型燃料电池堆的封装载荷大小及其在电堆部件中的均匀化分布程度直接影响电堆的效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从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两方面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封装载荷优化及其在电堆组件中均匀化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 大型燃料电池堆的封装载荷大小及其在电堆部件中的均匀化分布程度直接影响电堆的效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从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两方面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封装载荷优化及其在电堆组件中均匀化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 封装载荷 封装压力均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温湿度特性建模 被引量:1
12
作者 卫东 褚磊民 郑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7-469,475,共4页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ir-CoolingPEMFC)电堆具有结构简单,自身能耗低等特点,在便携式电源研究领域有着更为光明的应用前景。在电堆的工作条件中,电堆工作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电堆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实验手段对空冷型电堆的温度和湿...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ir-CoolingPEMFC)电堆具有结构简单,自身能耗低等特点,在便携式电源研究领域有着更为光明的应用前景。在电堆的工作条件中,电堆工作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电堆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实验手段对空冷型电堆的温度和湿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电堆工作温度和尾气排放周期对输出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分析结果基于遗传算法建立了电堆温度和湿度特性经验模型。研究结果有助于空冷型PEMFC电堆的温度和湿度特性分析、模型优化和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型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温度和湿度特性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kW氢-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光 曹柳林 +1 位作者 刘志祥 毛宗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50-255,共6页
采用机理模型和经验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实际装置的电化学模型。利用电池堆与单电池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给出了单电池的数学描述,进而建立燃料电池堆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热力学平衡电势、活化极化电... 采用机理模型和经验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实际装置的电化学模型。利用电池堆与单电池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给出了单电池的数学描述,进而建立燃料电池堆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热力学平衡电势、活化极化电势和欧姆极化电势等表达式,以及单电池内阻的经验公式。由于难以得到机理方程中的某些关键参数,因此采用实验设计,获得燃料电池堆的实验数据,运用线性回归的数学方法获得机理模型中活化极化电势方程中的相关参数,通过模拟研究和模型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准确的描述燃料电池的极化曲线,预估出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 燃料电池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kW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里清 李拯 +2 位作者 夏建伟 吴忻 傅明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4,共4页
30kW高功率密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研制工作主要包括:(1)建立测试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或电池堆的工作站;(2)大功率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工程设计;(3)组装单电池,建立诊断、测试并改进质子交换膜 电极(三合一体... 30kW高功率密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研制工作主要包括:(1)建立测试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或电池堆的工作站;(2)大功率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工程设计;(3)组装单电池,建立诊断、测试并改进质子交换膜 电极(三合一体)效能的技术;(4)组装30kW电池堆,并建立诊断、测试、改进其效能的技术。神力公司研制成功的30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比功率达到:720W/L,708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kW高比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导流板 电极 石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繁启停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意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7,共4页
以活性面积为330 cm2的电堆为研究对象,考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经历频繁启停操作后的性能衰减。反应气体的分布不均匀,会造成单片电池电压在氮气吹扫过程中下降速率不一致,甚至出现某一片或者几片电池出现反极的现象;PEMFC电堆... 以活性面积为330 cm2的电堆为研究对象,考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经历频繁启停操作后的性能衰减。反应气体的分布不均匀,会造成单片电池电压在氮气吹扫过程中下降速率不一致,甚至出现某一片或者几片电池出现反极的现象;PEMFC电堆在经历频繁的启停循环后,性能下降,且高电流密度区的电压衰减更快;随着启停循环的增多,性能的下降会变慢。当电流为100 A时,经历500次启停循环后,前200次启停循环的平均电压衰减速率为后300次衰减速率的3倍,而电堆中单片电池的均一性并未明显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 启停循环 性能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增湿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动态传热模型
16
作者 黄敏 李兴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1-424,共4页
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传质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电堆传热的多个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内增湿式燃料电池堆建立了动态传热模型.采用Runge-Kutta-Felh-berg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电流、反应物过量系数、压强、冷却水流量等对电堆温... 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传质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电堆传热的多个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内增湿式燃料电池堆建立了动态传热模型.采用Runge-Kutta-Felh-berg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电流、反应物过量系数、压强、冷却水流量等对电堆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大于25A时电堆温度将不能自行稳定在80℃以下,采用水冷可以有效地将电堆温度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内.在额定功率为5 kW的燃料电池堆试验台架上进行了热管理试验,试验结果同模型预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动态分析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公维磊 马金花 +1 位作者 赵静 白忠权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堆的热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运行温度、气体分压和阳极流量等工作参数对燃料电池堆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气体加压,能提高热力学能效率和火用效率;温度升高时,系统性能无明显变化;阳极... 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堆的热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运行温度、气体分压和阳极流量等工作参数对燃料电池堆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气体加压,能提高热力学能效率和火用效率;温度升高时,系统性能无明显变化;阳极流量增加时,系统的热力学能效率和火用效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热力学能 能效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温板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热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柏兴应 简弃非 +2 位作者 罗立中 赵晶 黄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共8页
过低或过高的工作温度以及过大的温度变化均会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和耐久性。有效的热管理是保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稳定高效输出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将厚度为1.5 mm的均温板作为散热结构应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热管... 过低或过高的工作温度以及过大的温度变化均会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和耐久性。有效的热管理是保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稳定高效输出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将厚度为1.5 mm的均温板作为散热结构应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热管理中,通过安装在5块单电池阴极石墨板上的80个热电偶获取电池内部表面温度,探究了不同负载电流工况下电池堆的温度分布特性。实验发现在0~8 A的加载过程中,各单电池内阴极侧区域最大温差均小于1.0℃,仅在进气口附近有局部温度波动。在相同工况下运行时,应用均温板的电池堆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也更优于普通水冷电池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热管理 均温板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开发与测试
19
作者 侯向理 裴昱 +2 位作者 宁星杰 涂序国 余丽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65-768,共4页
对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开发与测试进行了研究。自制催化剂和膜电极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电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在150 kPa操作条件下,该电堆最大功率可达184.17 kW。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催化剂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极限学习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寿命预测
20
作者 陈景文 杨淇 +2 位作者 兰天一 华志广 赵冬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寿命预测。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寿命预测精度,提出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 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寿命预测。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寿命预测精度,提出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移动平均滤波法在滤除噪声和尖峰的同时,保留原始数据的主要趋势;其次,通过EEMD对原始数据进行多时间尺度分解,得到不同时间尺度下PEMFC的老化信息;最后,将分解后的本征模函数分别通过PSO优化的ELM模型进行预测,能在保证预测精度的情况下降低运算复杂度。通过与经典的极限学习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地预测PEMFC的老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