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塑料在土壤和作物体内的迁移转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亚萱 刘慧 +3 位作者 王为木 董姝楠 张晓瑾 齐张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62-1876,共15页
农业活动中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大量积累,这些微塑料可能被农作物吸收和转运,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危害。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微塑料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微塑料在土壤和作物体内的迁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农田中的... 农业活动中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大量积累,这些微塑料可能被农作物吸收和转运,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危害。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微塑料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微塑料在土壤和作物体内的迁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农田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如使用薄膜,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施用污泥和有机肥等。微塑料在土壤中的迁移既受土壤质地、pH、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也与微塑料自身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微塑料可通过叶片和根系进入作物,并经质外体和共质体途径迁移。微塑料在作物体内的吸收和运输与微塑料性质(种类、粒径、浓度)和作物种类有关;土壤中的微塑料延缓作物种子萌发,干扰光合作用,改变抗氧化酶活性并影响基因表达。微塑料可能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如团聚体结构、含水量、有机质、矿物质含量、pH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间接影响作物生长,并与其他环境因素交互对作物产生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微塑料的形态效应、降解效应、老化效应、田间尺度效应、与其他污染物的交互作用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响应等,从而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理化性状 质外体和共质体途径 植物生理生化 复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