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品种资源对质型多角体病毒抵抗性的初步比较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安英 李木旺 +2 位作者 林昌麒 张月华 侯成香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初步对 2 81个家蚕品种资源进行了抗质型多角体病毒比较试验。 2 81个蚕品种中 ,抗性品种占12 4 5 % ,较抗性品种占 32 74 % ,较感性品种占 33 81% ,感性品种占 2 1 0 0 %。不同品种间抵抗性差异较大 ,最高达到千倍以上。不同地理系... 初步对 2 81个家蚕品种资源进行了抗质型多角体病毒比较试验。 2 81个蚕品种中 ,抗性品种占12 4 5 % ,较抗性品种占 32 74 % ,较感性品种占 33 81% ,感性品种占 2 1 0 0 %。不同品种间抵抗性差异较大 ,最高达到千倍以上。不同地理系统间抵抗性差异数百倍 ,其强弱依次为热带多化性品种 >中系二化种 >日系一化种 >中系一化种 >日系二化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试验 家蚕 品种资源 质型多角体病 抵抗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卵黄液特异性阻断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琼 吴福泉 +3 位作者 唐翠明 林克义 方定坚 郑祥明 《广东蚕业》 2007年第3期34-38,共5页
用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病病原(CPV)为抗原免疫蛋鸡,对收集的卵黄液开展了体外中和和体内中和生物试验、不同免疫次数的卵黄液的阻断效果试验等,测定免疫卵黄液对CP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免疫的鸡卵黄能特异性阻断CPV感染家蚕,达到预防... 用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病病原(CPV)为抗原免疫蛋鸡,对收集的卵黄液开展了体外中和和体内中和生物试验、不同免疫次数的卵黄液的阻断效果试验等,测定免疫卵黄液对CP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免疫的鸡卵黄能特异性阻断CPV感染家蚕,达到预防发病的目的,而非免疫卵黄未表现有阻断作用。结果提示,本研究获得的的鸡免疫卵黄中含有抗CPV的有效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质型多角体病 免疫卵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级节蚕质型多角体病
3
作者 张势 韦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3年第8期48-48,共1页
蚕病型多角体病俗称蚕中肠型脓病,多发于夏秋蚕期,是蚕茧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关键词 夏秋季节 家蚕 质型多角体病 中肠 症状 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质型多角体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施林芳 《农家致富》 2006年第17期33-33,共1页
蚕质型多角体病俗称蚕中肠型脓病.多发于秋蚕期,是我地蚕茧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重的张种产茧量只有20~30公斤,严重影响秋茧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质型多角体病 秋蚕期 防治 中肠 张种产茧量 蚕茧生产 俗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孢灵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病毒粒子灭活作用的探讨研究
5
作者 郑燕 《广东蚕业》 2012年第2期31-35,共5页
质型多角体病是一种家蚕病毒性传染病,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食下传染。质型多角体病多发于秋蚕期,是我国蚕茧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继家蚕微粒子病之后又一被国家列为动物疫病的蚕病,是每年秋蚕生产的一大隐患。故研究开发对质型多角体病... 质型多角体病是一种家蚕病毒性传染病,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食下传染。质型多角体病多发于秋蚕期,是我国蚕茧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继家蚕微粒子病之后又一被国家列为动物疫病的蚕病,是每年秋蚕生产的一大隐患。故研究开发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具有安全、高效、快速、环保的消毒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克孢灵的有效成分是稳定态ClO2。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导致微生物死亡;同时ClO2对细胞壁有较好吸附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克孢灵对家蚕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高效、广谱的灭活作用,其除了对家蚕微孢子虫有非常灵敏的作用外,对家蚕病毒病病原(NPB、CPB、DNV)、细菌病病原(灵菌、卒倒杆菌等)、真菌病病原(白僵菌、曲霉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通过用不同浓度克孢灵处理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悬液后桑叶接种、饲育,从而进一步考察了其对家蚕质型多角体裸露病毒粒子的灭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克孢灵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的灭活作用灵敏,用75mg/l作用15min就可以将发病率降低至5%,用100mg/l作用15min,就可以达到完全灭活的效果。试验表明ClO2对CPV病毒多角体和CPV病毒粒子的灭活效果相差很远。本研究为大田生产蚕用消毒药物的选择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孢灵 CLO2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 毒粒子 灭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的发生流行与防治对策
6
作者 周天祥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S2期66-68,共3页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是彝良县蚕区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蚕病。在阐述该病病症、病变、病程和病原的基础上,分析出该病发生的原因有蚕体蚕座消毒不严、病蚕及带病蚕沙处理不当等5种,并结合该县实际提出了建立健全消毒制度、隔离饲养加药物防治...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是彝良县蚕区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蚕病。在阐述该病病症、病变、病程和病原的基础上,分析出该病发生的原因有蚕体蚕座消毒不严、病蚕及带病蚕沙处理不当等5种,并结合该县实际提出了建立健全消毒制度、隔离饲养加药物防治等4项防治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质型多角体病 发生危害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病毒病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瑞娜 《北方蚕业》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家蚕病毒病的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危害程度高。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浓核病病毒和软化病病毒方面的抗性品种选育、抗性功能基因、抗性功能蛋白、表观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运用多手段进... 家蚕病毒病的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危害程度高。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浓核病病毒和软化病病毒方面的抗性品种选育、抗性功能基因、抗性功能蛋白、表观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运用多手段进行家蚕病毒病防治和抗性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为抗病毒药物、抗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型多 质型多角体病 软化 浓核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抗CPV病性和抗DNV病性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芳 黄龙全 《广东蚕丝通讯》 1989年第3期51-52,共2页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简称CPV病)和脓核病(简称DNV病)是目前在蚕业生产上危害最烈的两种病毒病。有关家蚕对质型多角体病和脓核病抵抗性的遗传和育种已有广东农科院蚕研所抗病品种选育组,黄龙全,张志芳等进了研究。但有关两种抗病性相互之...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简称CPV病)和脓核病(简称DNV病)是目前在蚕业生产上危害最烈的两种病毒病。有关家蚕对质型多角体病和脓核病抵抗性的遗传和育种已有广东农科院蚕研所抗病品种选育组,黄龙全,张志芳等进了研究。但有关两种抗病性相互之间的遗传相关研究则未见报道,而两种抗病性的遗传相关研究对于兼抗品种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把有关两种抗病性的遗传相关分析工作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选用大造,武一,3C,72秋,新九,7532,306等19个品种作为材料。按单因子遗传相关设计要求,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相关 CPV DNV 质型多角体病 蚕业生产 单因子遗传 品种选育 广东农科院 随机区组设计 添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高温蚕造的多发蚕病及其防治
9
作者 方定坚 疗森泰 +2 位作者 郑祥明 卢铿明 徐兴耀 《广东蚕丝通讯》 1991年第3期61-65,共5页
广东高温蚕造一般从芒种开始到寒露前结束,即6月开始到10月上旬结束的第四、五、六造,是蚕病盛发季节。认识高温期养蚕的蚕病发生特点及其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蚕病危害,对于提高高温蚕造的蚕茧产量有重要意义。一、广东高温... 广东高温蚕造一般从芒种开始到寒露前结束,即6月开始到10月上旬结束的第四、五、六造,是蚕病盛发季节。认识高温期养蚕的蚕病发生特点及其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蚕病危害,对于提高高温蚕造的蚕茧产量有重要意义。一、广东高温蚕造的蚕病发生状况。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期 质型多角体病 蚕茧产量 养蚕环境 型多 程度表 蚕药 贮桑室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病毒病的发生及早期诊断
10
作者 钱元骏 郭锡杰 《北方蚕业》 1989年第1期7-15,共9页
家蚕病毒病是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特别是寄生在蚕的肠道细胞内的病毒,为害尤甚,在夏秋蚕期发病更多,往往占全部蚕病的70%以上。家蚕病毒病已发现的有四种、即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传染性软化病和浓核病。除核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病毒病是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特别是寄生在蚕的肠道细胞内的病毒,为害尤甚,在夏秋蚕期发病更多,往往占全部蚕病的70%以上。家蚕病毒病已发现的有四种、即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传染性软化病和浓核病。除核型多角体病毒主要寄生在体皮、血液、脂肪等组织细胞内,因此发病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型多 质型多角体病 中肠 多角 夏秋蚕 血液 肠道细胞 衣壳 添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蚕病的症状介绍
11
《农村实用技术》 2014年第1期19-20,共2页
1、病毒病 由病毒引起的蚕病,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浓核病等。
关键词 症状 型多 质型多角体病 毒性软化 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研究文摘
12
作者 万国富 章新愉 《广东蚕业》 1992年第4期54-56,共3页
关于在印度karntaka地区蚕病的发生率进行了三年的调查,调查最初是在1983年3月在五个地方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有3032组不同的蚕业专家用30286个幼虫标本(都已感病)对血液和中肠涂片中不同病原体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细菌病具有很... 关于在印度karntaka地区蚕病的发生率进行了三年的调查,调查最初是在1983年3月在五个地方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有3032组不同的蚕业专家用30286个幼虫标本(都已感病)对血液和中肠涂片中不同病原体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细菌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占总病的57.22%,质型多角体病次之,占27.88%,核型多角体病占5.00.%,原虫病占2.32%,白僵病占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 质型多角体病 型多 白僵 原虫 家蚕微粒子虫 中肠 蚕微粒子 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