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货币政策综合力度测算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华军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8,共12页
以1992-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货币政策综合力度进行测算和预测。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表现出"前期猛烈,后期平稳"的走势,并呈现出"前稳定、中波动、后趋零"的总态势,反映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日趋成熟。同时,货币政策综合力度... 以1992-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货币政策综合力度进行测算和预测。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表现出"前期猛烈,后期平稳"的走势,并呈现出"前稳定、中波动、后趋零"的总态势,反映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日趋成熟。同时,货币政策综合力度模型较好地捕捉到了"南巡讲话"、"亚洲金融风暴"前的"软着陆"、新一轮经济周期、美国的"金融风暴"、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后的影响等国内外重大事件;进一步分析发现货币政策综合力度是影响产出和物价水平的首要因素。在坚持综合力度的情况下,预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在4-5年后恢复稳定增长水平,并且物价将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综合力度 测算 预测 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货币政策理论变革的系统思考
2
作者 冯春阳 赵晓辉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3,共3页
货币政策理论应随着货币政策实践、金融和经济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同学派在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等方面有着重大差别。20世纪80年代货币政策理论有了更多创新和更大发展。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而言,互联网金融发展对... 货币政策理论应随着货币政策实践、金融和经济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同学派在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等方面有着重大差别。20世纪80年代货币政策理论有了更多创新和更大发展。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而言,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信贷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和途径、货币政策内生性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 新古典综合货币政策理论 货币学派货币政策理论 货币政策理论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历史认识论的发生学基础——基于索恩-雷特尔对“先验主体”论的批判
3
作者 孔明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与康德将知识理论的发生学起源追溯于认识主体的先天综合能力不同,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认识论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索恩-雷特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一方面证明了源起于主体之行为的现实抽象的存在,同时论证了现实抽... 与康德将知识理论的发生学起源追溯于认识主体的先天综合能力不同,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认识论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索恩-雷特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一方面证明了源起于主体之行为的现实抽象的存在,同时论证了现实抽象向思维抽象过渡的可行性,由此指明了主体思维形式发端于现实抽象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另一方面,在精确把握康德先验主体之“先天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抓住货币所具有的同一性及其社会综合功能,成功地将认识主体的所谓“先天综合能力”的综合之起源链接到了货币综合。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努力,索恩-雷特尔不仅实现了对康德“先验主体”论的批判,而且深刻阐发了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微观运作机制,这一微观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认识论 现实抽象 先验主体论 货币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可持续发展运行核算方法问题——可持续发展统计学基本内容初探之二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成瑞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1年第1期4-9,共6页
运行核算方法 ,主要阐明了如何对可持续发展系统各要素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各种变量 ,进行分类、分层和综合核算 ,并有序地显示出系统运行的客观情况。本文在阐述了综合核算的瓶颈——统一计量单位问题之后 ,对货币核算方... 运行核算方法 ,主要阐明了如何对可持续发展系统各要素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各种变量 ,进行分类、分层和综合核算 ,并有序地显示出系统运行的客观情况。本文在阐述了综合核算的瓶颈——统一计量单位问题之后 ,对货币核算方法 (一般以侠义的可持续发展为对象 )与无量纲化核算方法 (一般以广义的可持续发展为对象 )这样两大类综合核算方法 ,从核算范围、度量方法、核算方法、合成方法、相对数与绝对数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核算 计量单位 货币综合核算 无纲量化核算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地位对境外中国金融资产持有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莉 李倩云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1-381,共11页
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借鉴Thimann构建的货币全球地位指标,测算出2006-2015年间22国或地区货币全球地位变化情况,发达经济体货币全球地位占比73.36%,相对2006年下降5.62%。货币... 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借鉴Thimann构建的货币全球地位指标,测算出2006-2015年间22国或地区货币全球地位变化情况,发达经济体货币全球地位占比73.36%,相对2006年下降5.62%。货币全球地位前三名依旧是美国、欧元区和英国。新兴经济体货币全球地位比例与2006年相比上涨。其中,人民币上涨幅度最为显著,由2.69%上涨为6.58%。通过Blundell-Bond的系统GMM模型进行分析与测算,结果显示:在考虑经济规模、双边汇率波动、双边利率差和投资国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全球地位提高1%将增加0.43%的境外中国金融资产持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全球地位综合指标 境外中国金融资产持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