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之比较分析
1
作者 杨春学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8年第3期58-62,共5页
一、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西方的货币需求理论最初反映在剑桥交易方程之中。以A·马歇尔和C·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货币数量理论家认为,货币是一种给其持有者提供流动性效用的资产;持有货币的动机在于弥补收入的获得与购买商... 一、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西方的货币需求理论最初反映在剑桥交易方程之中。以A·马歇尔和C·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货币数量理论家认为,货币是一种给其持有者提供流动性效用的资产;持有货币的动机在于弥补收入的获得与购买商品的支出之间的缺口。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需求分析 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数量理论 金融资产 凯恩斯主义者 价格水平 决定因素 通货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货币供给理论及其实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隋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4-116,共3页
一、理论基础 货币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货币数量理论(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货币数量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法学家鲍鲁斯(Julius paulus)。但一般认为,法国重商主义者吉恩·鲍丁(Jean Bo... 一、理论基础 货币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货币数量理论(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货币数量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法学家鲍鲁斯(Julius paulus)。但一般认为,法国重商主义者吉恩·鲍丁(Jean Bodin)第一次明确地将价格与货币数量联系起来并正式创立了货币数量论。但货币理论研究中将其系统化并形成货币需求模型的则是马克思、费雪(Irving Fisher)、马歇尔(A.Marshall)、庇古(A.e.Pigou)、凯恩斯(J.M.Keynes)、弗里德曼(M.Friedman)和麦金(R.I.Mckinnon)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给理论 实证分析 货币数量理论 货币数量 中国 货币需求模型 货币理论 重商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货币数量论
3
作者 凯恩·卡斯伯森 汤明远 张云平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70-73,共4页
货币数量论的创始人是古典经济学家欧文·费雪、马歇尔和皮古。后两位经济学家系货币数量理论中的所谓剑桥学派。费雪和剑桥经济学家主要关心货币作为交换手段,因而提出了货币交易需求模型。费雪分析了支付机制制度上的详细请况,... 货币数量论的创始人是古典经济学家欧文·费雪、马歇尔和皮古。后两位经济学家系货币数量理论中的所谓剑桥学派。费雪和剑桥经济学家主要关心货币作为交换手段,因而提出了货币交易需求模型。费雪分析了支付机制制度上的详细请况,因而注重货币的流通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数量 古典经济学家 西方 货币数量理论 剑桥学派 需求模型 货币交易 支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资产阶级货币理论的某些动向
4
作者 厉以宁 《社会科学研究》 1980年第1期30-38,共9页
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曾经有过五次较大范围内的关于货币问题的争论。第一次争论发生在重商主义阶段,即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者关心的中心问题是:在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的前提下,国家要想致富,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来增加国内... 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曾经有过五次较大范围内的关于货币问题的争论。第一次争论发生在重商主义阶段,即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者关心的中心问题是:在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的前提下,国家要想致富,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来增加国内货币存量?是着重一国的货币差额呢,还是应当着重贸易差额?第二次争论发生在十八世纪后半期,即古典政治经济学兴起时期。这时的中心问题是货币数量论者(其中包括古典派经济学家),对重商主义者的挑战。货币数量论者认为,货币的数量同它所代表的价值是成反比例的,如果商品总量不变,那么货币数量越大,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观点 货币理论 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 经济危机 货币数量 货币数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周期与货币调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五常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7,共4页
在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中,商业周期中的经济波动在时间上是没有规律的,这种上下波动大多是人为政策的结果。经济萧条的必要前提是信贷膨胀,而经济盛衰往往与货币无关。调控经济有三种方法,一是调整权利界定结构,即调整竞争的约束;二是财... 在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中,商业周期中的经济波动在时间上是没有规律的,这种上下波动大多是人为政策的结果。经济萧条的必要前提是信贷膨胀,而经济盛衰往往与货币无关。调控经济有三种方法,一是调整权利界定结构,即调整竞争的约束;二是财政政策,但政府投资存在着挤出效应和浪费现象;三是货币政策,即调整货币量和利息率。电子科技的发展、国际化的银行业务和国际强势货币的存在是货币数量理论失灵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周期 货币数量理论 信贷膨胀 经济调控 无锚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货币学派”下个定义
6
作者 米尔顿·弗里德曼 阚岳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2年第12期16-17,共2页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被某些人批评为卑躬屈膝的奴性十足的货币学派;但又被另外一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批评为不遵循货币学派的政策。到底怎么回事?"货币学派"有两种很不同的形态,科学分析的形态与政策规定的形态。科学分析;货币...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被某些人批评为卑躬屈膝的奴性十足的货币学派;但又被另外一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批评为不遵循货币学派的政策。到底怎么回事?"货币学派"有两种很不同的形态,科学分析的形态与政策规定的形态。科学分析;货币学派是古老的众所周知的货币数量理论的经验概括的新术语。货币数量理论的根本原理是名义货币数量(作为货币的钱数)与实际货币数量(商品与劳务所值)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货币数量理论 货币学派 货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