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工资和价格下调刚性下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小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20,共9页
为考察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本文将工资下调刚性与价格下调刚性特征构建于宏观结构模型,并利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模拟矩方法对上述结构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利用估计得到的参数对模型进行随机动态模拟分析。模型参数的... 为考察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本文将工资下调刚性与价格下调刚性特征构建于宏观结构模型,并利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模拟矩方法对上述结构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利用估计得到的参数对模型进行随机动态模拟分析。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明显的下调刚性特征。基于估计得到的参数对模型的动态模拟分析说明,信贷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以及存贷利差政策在执行方向和力度上对经济系统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非对称性效应,并且不同种类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效果。本文的研究对我国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状况选择恰当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确定政策工具在数量上的执行力度都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下调刚性 价格下调刚性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线性DSGE S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基于前景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国华 袁仕陈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2,共5页
利用前景理论及其扩展研究不同货币政策下人们的行为选择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货币政策下,收入水平和边际利得的不同会促使人们相应地调整参考点和权重,使总价值函数处于不同的位置(税收和通胀也都对参考点和总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 利用前景理论及其扩展研究不同货币政策下人们的行为选择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货币政策下,收入水平和边际利得的不同会促使人们相应地调整参考点和权重,使总价值函数处于不同的位置(税收和通胀也都对参考点和总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理论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价值函数 风险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及宏观政策的有效组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国疆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2-16,共5页
中国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反通货紧缩过程中,引伸出两个政策问题:一是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二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怎样组合有利于反经济周期。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逻辑出发,系统阐述了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基本原因... 中国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反通货紧缩过程中,引伸出两个政策问题:一是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二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怎样组合有利于反经济周期。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逻辑出发,系统阐述了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公众预期的非对称性。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是反通货紧缩的有效政策组合。在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9.1%从而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后,中性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符合理论与现实逻辑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预期对称性 财政货币政策有效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非对称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姝怡 陈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6-169,共4页
文章通过构建以消费者信心、消费支出和货币增速三个变量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通过消费方程、脉冲响应等方式考察了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确实存在非对称效应。经济前景乐观状态下,货币政... 文章通过构建以消费者信心、消费支出和货币增速三个变量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通过消费方程、脉冲响应等方式考察了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确实存在非对称效应。经济前景乐观状态下,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调控效应最强。经济前景悲观状态下,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不仅减弱,政策时滞也会拉长,从而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消费支出 消费者信心指数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以产业传导渠道为视角 被引量:10
5
作者 卢盛荣 李文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4,共8页
中国货币政策存在地区间和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双重非对称性。运用面板数据—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可估计货币政策的产业传导效应,进而探讨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与区域的效应非对称性原因。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应在经济... 中国货币政策存在地区间和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双重非对称性。运用面板数据—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可估计货币政策的产业传导效应,进而探讨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与区域的效应非对称性原因。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应在经济衰退时要比繁荣时的更大,且这种经济周期性的非对称性程度存在区域差异。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产业特性,因而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导致中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央行应根据产业分布特点,在保持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同阶段因产业而导致的区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双重对称性 产业结构 经济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顺差、冲销操作和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
6
作者 赵太银 曹家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0期66-68,73,共4页
文章利用"G—R"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非对称性,通过我国汇改前后的比较得出,汇改之前货币政策独立性小于汇改之后,但汇改后,为保持汇率稳定而进行的冲销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货币... 文章利用"G—R"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非对称性,通过我国汇改前后的比较得出,汇改之前货币政策独立性小于汇改之后,但汇改后,为保持汇率稳定而进行的冲销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通过江苏、山东和四川三省的实证分析得出,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模型 结构向量自回归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统一调控下货币政策内部传导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何丽娜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5,共5页
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张,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发达区域不仅基础货币投放量远远超过其他区域,其区域货币乘数也高于其他区域,导致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实证分析认为... 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张,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发达区域不仅基础货币投放量远远超过其他区域,其区域货币乘数也高于其他区域,导致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基础货币变化对开放程度最高的东部发达区域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不发达的中部区域,对开放程度低的西部不发达区域的影响最小。建议采取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缓解区域货币供给的非均衡性,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内部传导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称性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对区域房价的非对称性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小倩 王国松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66-68,共3页
本文依据1999-2011年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水平,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商品房分为高、中、低房价地区三类,并根据房地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代理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上述三类地区的... 本文依据1999-2011年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水平,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商品房分为高、中、低房价地区三类,并根据房地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代理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上述三类地区的房价非对称性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非对称性,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对称性影响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微调”能实现预期效果吗——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调整模式优化研究
9
作者 张小宇 黄沁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73,共14页
在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探究如何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与有效性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基于菜单成本和信息效应理论,构建平滑局部投影(SLP)模型评估不同规模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与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效应... 在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探究如何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与有效性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基于菜单成本和信息效应理论,构建平滑局部投影(SLP)模型评估不同规模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与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冲击规模的非对称性,小规模货币政策冲击的实际产出效应更大;大规模货币政策冲击会在短期内产生更大的价格效应,而在长期其价格和实际产出效应均更小;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明显的利率相依性,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冲击的实际效应更强。因此,央行在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时应坚持“高频、微调”的货币政策调整模式,现阶段中国尚未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有效性未受影响,但货币当局仍需充分利用央行沟通引导私人部门形成理性预期进而降低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局部投影 菜单成本 信息效应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