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物价应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德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5-59,96,共6页
国家调控市场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来实现的。在这个政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货币政策。也就是说,在国家调控市场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发挥着比其他政策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和更... 国家调控市场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来实现的。在这个政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货币政策。也就是说,在国家调控市场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发挥着比其他政策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和更为重要的作用,处于更为关键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手段 稳定物价 我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 微观经济组织 中央银行 通货膨胀 物价稳定 专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三次利率上调的货币政策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维俊 《金融与经济》 1994年第5期28-29,共2页
从1979年至1993年,我国对银行利率已经进行了12次全面调整。其中上调利率共9次,下调利率仅为3次。这一利率的调整变动,基本上概括和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金融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对利率政策的要求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如... 从1979年至1993年,我国对银行利率已经进行了12次全面调整。其中上调利率共9次,下调利率仅为3次。这一利率的调整变动,基本上概括和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金融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对利率政策的要求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如果我们考察的是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手段加以运用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依货币政策的需要而上调利率只有三次,这三次分别为1985年、1988年和1993年。现就这三次利率上调的货币政策进行综合考察。 1、1985年的利率上调,是我国第一次把上调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的手段加以运用。其经济背景和政策原因是为了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从1979年算起,若以社会零售物价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率指标加以考察,到1984年这一期间的物价水平相当低且相当稳定,社会零售物价指数一直保持在1.5%~6%范围。名义利率(一年期储蓄存款年利率)减通货膨胀率(当年零售物价指数)后的实际利率,除1980年为负利率0.6个百分点外,其他各年均为正利率;而且最高的1983年正利率高达4.26个百分点。但是,1985年通货膨胀率陡然上升,社会零售物价指数由上年的2.8%急剧上升到8.8%。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稳定金融与币值,1985年4月和8月,国家先后两次批准银行上调利率,如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由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通货膨胀 政策考察 零售物价指数 货币政策手段 平均年利率 通货膨胀率 居民储蓄存款 中央银行 利率政策 名义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方式转变后的货币政策效应析论
3
作者 王晓春 郑宇明 《山东金融》 1996年第9期15-17,共3页
调控方式转变后的货币政策效应析论王晓春,郑宇明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向市场体制和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金融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发生了相应转变,同时,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也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 调控方式转变后的货币政策效应析论王晓春,郑宇明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向市场体制和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金融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发生了相应转变,同时,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也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扬弃的、渐进的、有机的转变,是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效应 调控方式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手段 间接调控手段 人民银行 国有大中型企业 银行间同业拆借 政策性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比较研究
4
作者 高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2期44-50,共7页
一、货币政策目标所谓货币政策,就姓作为(货币)政策主体的中央银行(或有关货币管理当局)运用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一种经济管理行为。货币政策目标,即最终目标。目前在西方国家比较公认的主要目标有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一、货币政策目标所谓货币政策,就姓作为(货币)政策主体的中央银行(或有关货币管理当局)运用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一种经济管理行为。货币政策目标,即最终目标。目前在西方国家比较公认的主要目标有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 西方主要国家 商业银行 中间目标 比较研究 货币供给量 货币政策手段 公开市场业务 国际收支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公债和货币管理
5
作者 尹小健 《企业经济》 1994年第7期57-59,共3页
协调公债和货币管理(巴西)塞吉奥·珀爱拉·利蒂著尹小健译金融体制改革和公债管理的相互影响强烈地表明,对公债问题不经过适当的考虑就进行金融改革是不慎重的,同时,制订忽视债务管理对发展金融市场重要性的财政政策是不... 协调公债和货币管理(巴西)塞吉奥·珀爱拉·利蒂著尹小健译金融体制改革和公债管理的相互影响强烈地表明,对公债问题不经过适当的考虑就进行金融改革是不慎重的,同时,制订忽视债务管理对发展金融市场重要性的财政政策是不明智的。当许多国家,包括一些以前依靠中央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公债市场 货币政策手段 金融改革 公债管理 货币管理 初级阶段 财政部 金融体制改革 中间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