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乘数模型及在中国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文章建立了基于宏观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区域货币乘数模型和区域货币政策乘数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得出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中国基础货币区域投放差异、区域货币乘数差异、区域货币政策乘数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文章建立了基于宏观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区域货币乘数模型和区域货币政策乘数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得出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中国基础货币区域投放差异、区域货币乘数差异、区域货币政策乘数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货币乘数和区域货币政策乘数的双重差异下,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将显著大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些结论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区域货币乘数 区域货币政策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实证研究——基于苏皖两省的VAR模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何丽娜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60,共4页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必须面对的问题,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存在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本文以安徽省和江苏省为例,分析了两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两个省份对统一货...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必须面对的问题,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存在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本文以安徽省和江苏省为例,分析了两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两个省份对统一货币政策存在的不同反映。建议在统一货币政策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制定适度差别的货币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非对称性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戴逸飞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1-183,共3页
本文采用1990-2006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对货币政策响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在统一的货币政策目标前提下,采取可行措施缩小货币政策... 本文采用1990-2006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对货币政策响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在统一的货币政策目标前提下,采取可行措施缩小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从而使各区域间的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GE模型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段胜军 李云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37-141,共5页
文章引入主观时间偏好因子β,建立DSGE模型用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出、通货膨胀率、投资、消费受到一个单位标准差的货币供给量正向冲击时,在各区域间呈现明显的区域效应。β较高的地区,产出、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较强;... 文章引入主观时间偏好因子β,建立DSGE模型用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出、通货膨胀率、投资、消费受到一个单位标准差的货币供给量正向冲击时,在各区域间呈现明显的区域效应。β较高的地区,产出、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较强;β较低的地区,产出、工资的脉冲响应较弱。扩张性货币政策使经济变量在东北地区表现出较高的波动性,而华南地区保持相对稳定;各经济区应深入探索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实施方案,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偏好因子 DSGE模型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效应的两种货币政策反应规则的模拟比较
5
作者 李璐 陈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49-153,共5页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指同一货币区内,货币政策对细分区域的不对称影响。文章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建立最优货币政策反应规则模型,模拟比较了考虑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和不考虑区域效应的两种货币政策反应规则。结果表明:最优的货币政策反应规则,...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指同一货币区内,货币政策对细分区域的不对称影响。文章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建立最优货币政策反应规则模型,模拟比较了考虑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和不考虑区域效应的两种货币政策反应规则。结果表明:最优的货币政策反应规则,除了对通胀变化有反应外,还应该考虑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东、中、西部地区相同幅度的产出波动有不同幅度的反应,而不是仅盯住全国总产出产生反应,这种对细分区域产出进行差别化反应的货币政策能更有效地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货币政策反应规则 产出波动 福利损失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统一调控下货币政策内部传导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何丽娜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5,共5页
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张,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发达区域不仅基础货币投放量远远超过其他区域,其区域货币乘数也高于其他区域,导致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实证分析认为... 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张,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发达区域不仅基础货币投放量远远超过其他区域,其区域货币乘数也高于其他区域,导致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基础货币变化对开放程度最高的东部发达区域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不发达的中部区域,对开放程度低的西部不发达区域的影响最小。建议采取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缓解区域货币供给的非均衡性,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内部传导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来自信用观点的解释 被引量:23
7
作者 索彦峰 陈继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共9页
本文以货币政策的"信用观点"为理论前提,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直接融资还不发达、东、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体系特征还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通... 本文以货币政策的"信用观点"为理论前提,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直接融资还不发达、东、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体系特征还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通过各地区的银行体系进行传导时,将通过影响各地区银行系统提供信贷的能力而影响各地区私人部门的信用可得性,从而导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最终表现为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为此中央银行必须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信用观点 信用可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金融结构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晓夏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8,共7页
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表现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找到矛盾的成因,在形成这一效应的多个因素中,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原因尤为突出。借助国内新近的乘数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模型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其中... 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表现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找到矛盾的成因,在形成这一效应的多个因素中,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原因尤为突出。借助国内新近的乘数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模型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其中的金融结构因素,从而论证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 金融结构 乘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在区域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策略选择——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秦雪丽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67,共6页
振兴东北是从传统到现代、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制度变迁过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使银行业在东北这一特定区域市场化进程中有了采取区域性策略的可能。在分析东北的区域性经济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银行业自身改制和振兴东北的企业问题,本文... 振兴东北是从传统到现代、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制度变迁过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使银行业在东北这一特定区域市场化进程中有了采取区域性策略的可能。在分析东北的区域性经济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银行业自身改制和振兴东北的企业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东北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区域性银行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市场化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金融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1-12期主要文章目录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8-120,F0003,共4页
关键词 金融 财政金融 银行 金融机构 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价 理论与实践 股指期货 非对称性 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