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用衍生产品对冲、货币市场波动与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其安 杜方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52,共10页
文章基于信用衍生产品对冲的实质构建理论模型并得到理论结论与推论,利用GMM方法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回购利率互换对冲时,中国银行贷款总额随对冲程度的提升先减后增,与货币市场波动负相关;在存款利率互换对冲... 文章基于信用衍生产品对冲的实质构建理论模型并得到理论结论与推论,利用GMM方法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回购利率互换对冲时,中国银行贷款总额随对冲程度的提升先减后增,与货币市场波动负相关;在存款利率互换对冲时,贷款总额随对冲程度的提升而增大,与货币市场波动正相关;在隔夜利率互换对冲时,贷款总额随对冲程度的提升先增后减,与货币市场波动正相关。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因同样存在于中国商业银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对冲 货币市场波动 贷款行为 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演化和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1 位作者 陈峥嵘 陈新明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7,共13页
文章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形成机制从单一行政管制... 文章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形成机制从单一行政管制向双轨制过渡,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已初步实现了从准备金总量程序向利率程序演化。在利率双轨制约束的操作程序下,人民银行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有效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演化 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CG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演化和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3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1 位作者 陈峥嵘 陈新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2,共20页
文章试图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同时还基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通过设计实证框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 文章试图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同时还基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通过设计实证框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形成机制从单一行政管制向双轨制过渡,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已初步实现了从准备金总量程序向利率程序演化。并且,在利率双轨制约束的操作程序下,人民银行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有效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演化 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CG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