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资产负债表机理看信用货币创造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刚 方明浩 潘登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7,共17页
“存款创造贷款、贷款创造存款”是主流货币理论的重要基础。英国学者乔西·瑞安-柯林斯等人和中国学者孙国峰等人认为,“存款创造贷款”的原理存在根本性错误,用于存款的货币均为贷款的产物,因此,不是“存款创造贷款”而是“贷款... “存款创造贷款、贷款创造存款”是主流货币理论的重要基础。英国学者乔西·瑞安-柯林斯等人和中国学者孙国峰等人认为,“存款创造贷款”的原理存在根本性错误,用于存款的货币均为贷款的产物,因此,不是“存款创造贷款”而是“贷款创造存款”,银行可以无限地凭空创造贷款。本文对这一认识寻根溯源,指出其中的偏颇之处。“贷款创造存款”的认识,从麦克鲁德算起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但它并不符合信用货币创造和资产负债表复式记账的内在机理。商业银行贷款以有款可贷为前提;在无款可贷条件下,贷款合同只是一纸空文。在实施贷款行为中,资金应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账户划到客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从资金流程角度看,这是“存款创造存款”过程。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不论是“发行货币”还是收取“存准”、吸收超额存款准备金都是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有了资金来源,才能有效地开展贷款、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资金使用”,这一切操作都建立在真实资金的基础上,并非无中生有的“贷款创造存款”。“存款创造贷款”与“贷款创造存款”之争在理论逻辑中无解,要解开这一死结,需要回到历史起点。人民币最初入市是与边币和旧币的兑换,初始信用货币并非来自贷款;银行券的问世建立在贵金属货币准备的基础上,并非来自贷款。如果银行可以凭空创造贷款,则不存在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也不存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同时,利率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表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汇率理论等均将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货币创造 资产负债表 存款 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绥抗日根据地西农币的信用构建
2
作者 何家伟 常琛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157,共12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晋绥根据地成立银行,发行西农币并不断尝试构建其信用。前期,根据地将西农币作为法币的辅币逐步推行,但因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面临信用危机。此后,根据地不断进行尝试,首先实行单一币制,而后转向复币制,但...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晋绥根据地成立银行,发行西农币并不断尝试构建其信用。前期,根据地将西农币作为法币的辅币逐步推行,但因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面临信用危机。此后,根据地不断进行尝试,首先实行单一币制,而后转向复币制,但均遭失败,并因政策的摇摆不定引发通胀,使西农币信用不断滑落。总结经验后,根据地开始重构西农币信用,思想先行并加强基层治理,坚定西农币领导权,而后将清理非本位币与扩大西农币阵地相结合,建立西农币货币市场,并将调控物资与发展商业作为巩固西农币信用的重要手段,最终稳定西农币信用。西农币信用建设的成功作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代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亦体现其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绥根据地 西农币 货币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的商品论与信用论之争及其演进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志刚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113,共9页
在货币本质认识的商品论与信用论之争中,商品论是主流经济学的隐含立场,但货币本质问题逐渐在主流均衡研究范式之中消失。信用论则主要是非主流货币思想,它随着现代经济虚拟化和货币符号化的现实发展而逐渐得到更多认可。奥地利学派主... 在货币本质认识的商品论与信用论之争中,商品论是主流经济学的隐含立场,但货币本质问题逐渐在主流均衡研究范式之中消失。信用论则主要是非主流货币思想,它随着现代经济虚拟化和货币符号化的现实发展而逐渐得到更多认可。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立场的货币理论为货币信用论与货币商品论的统一理解提供了启发性的现代思路。与现代货币信用论者不同,奥地利学派将货币的商品属性与信用属性统一到商品框架之下,货币本质仍然是商品,而信用货币本质仍然不过是商品概念的虚拟化拓展。货币的信用和价值,与一般商品一样,都是主观主义立场上的“信用共识”和“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本质 货币信用论 货币商品论 主观主义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供给及传统信贷的影响——从信用货币创造到央行升级宏观审慎管理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84,共12页
通过构建2011年1月—2017年9月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验证了我国银行主导型影子银行及其主要业务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及传统信贷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广义信贷考核与影子银行信用货币创造的关系。研究结... 通过构建2011年1月—2017年9月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验证了我国银行主导型影子银行及其主要业务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及传统信贷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广义信贷考核与影子银行信用货币创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影子银行业务扩张及其信用创造功能总体上促使了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而银行贷款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货币供给渠道。其二,与其他业务相比,影子银行业务中债券投资、同业业务对金融机构银行信贷总额具有挤出效应,而在货币供应中两者信用创造功能较强。其三,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广义信贷考核对影子银行业务及其信用货币创造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供给 信用货币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货币、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合作 被引量:5
5
作者 蔡强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的以美联储为主导的金融调控方式及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固有缺陷。化解本次金融危机的出路在于,各国之间要加强政策协调和... 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的以美联储为主导的金融调控方式及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固有缺陷。化解本次金融危机的出路在于,各国之间要加强政策协调和进行国际货币体制改革,各国央行要采取协调合作的干预措施,共同制订新的国际金融条例,建立广泛的国际金融合作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货币的发展及其监管困境,接着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制度 国际金融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与浮动汇率制度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泽民 陆文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2,共5页
对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比较分析可知,由构成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商品在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的同质性与非同质性,决定了国际汇率制度的安排。在现代信用本位制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具有易变性、不稳定性等特征,而影... 对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比较分析可知,由构成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商品在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的同质性与非同质性,决定了国际汇率制度的安排。在现代信用本位制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具有易变性、不稳定性等特征,而影响其价值基础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可以把现代信用货币视为一个全息系统,并且不同的信用货币从本质上讲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性是国际浮动汇率制的根本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信用本位制 信用货币 货币本位制度 价值基础 浮动汇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信用制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度保障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共3页
在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套健全的信用制度,因为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都以健全的信用制度为基础。在转轨时期,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严重地制约... 在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套健全的信用制度,因为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都以健全的信用制度为基础。在转轨时期,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严重地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只有尽快健全信用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宏观功能,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制度 货币政策 信用货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货币信用制度与交易成本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武俊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48,共2页
制度与交易成本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从分析交易成本的定义入手,进而分析了货币信息制度与交易成本的关系。为节约交易成本,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完善信用制度。
关键词 货币信用制度 交易成本 市场信用体系 产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政策、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基于银行业异质性研究
9
作者 王飞 郑霄鹏 翁伟斌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3,共6页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 基于国内1999—2014年134家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利率水平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运行以及监管政策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是否对银行的信贷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利率条件下,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存在。(2)对大型银行来说,不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变化,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不会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限制;对城商银行来说,当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监管政策趋严不会对信贷产生影响,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此时若监管政策也趋紧对银行的信贷时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3)不管存款利率水平如何变化,监管政策不会对银行信贷产生限制。(4)对大型银行来说,在同一贷款利率水平下,监管趋严会降低信贷规模,对城商银行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启示政策当局应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资本充足率 银行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石与沈括的货币信用思想——兼论中国唐宋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泽宇 雷从胜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58-63,共6页
王安石(1021~1086年)与沈括(1038~1095年)同是北宋末期的革新派政治家。他们的经济思想相辅相承,各有建树。尽管变法由于诸种原因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经济思想尤其是货币信用思想却并不随历史远逝而失去其价值... 王安石(1021~1086年)与沈括(1038~1095年)同是北宋末期的革新派政治家。他们的经济思想相辅相承,各有建树。尽管变法由于诸种原因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经济思想尤其是货币信用思想却并不随历史远逝而失去其价值,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仅就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沈括 货币信用思想 中国 唐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用货币化与小企业信贷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安国 《征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0,共5页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影响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原因以及导致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根源,结合实际从关系型融资和关系型担保角度分析解决路径,认为基于担保公司的个人信用货币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企业 关系型贷款 关系型担保 个人信用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信用创造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霍强 蒋冠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4-69,共6页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越来越复杂,定性定量地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信用创造的影响尤为重要。文章运用货币供给理论和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越来越复杂,定性定量地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信用创造的影响尤为重要。文章运用货币供给理论和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信用创造的影响机理,国际资本流动通过外汇占款进出银行资产负债表形成对基础货币的投放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文章借助VAR模型分析影响程度,运用2002年1月-2015年3月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货币信用创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供给具有显著影响,汇率改革有利于货币当局提高货币供给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 资本流动 货币信用 人民币汇率 汇率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信用与中国股票市场资金供给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丁君风 施国庆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通过对1990年至2001年中国股票市场的系列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每次启动大的行情前,构成的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相连接的政策环境具有完全相似的特点。中国货币信用扩张—收缩的周期性运行与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具有较高的... 通过对1990年至2001年中国股票市场的系列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每次启动大的行情前,构成的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相连接的政策环境具有完全相似的特点。中国货币信用扩张—收缩的周期性运行与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具有较高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股票市场 货币市场 货币信用 市场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银行运行与信用货币流通——法意货币流通学派(Money Circulation Approach)理论概述
14
作者 曾刚 何映昆 《太平洋学报》 2003年第1期84-90,共7页
长久以来,货币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存在分歧最多的领域之一。经济学家们从对经济的不同认识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了各式各样的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了我们对现实经济的认识。其中,法意货币流通学派... 长久以来,货币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存在分歧最多的领域之一。经济学家们从对经济的不同认识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了各式各样的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了我们对现实经济的认识。其中,法意货币流通学派就是一种相当独特的货币理论,它以商业银行的运行和信用货币的流通过程为主线,以时序分析(即关注经济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主要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现实经济过程提出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研究的理解。这种理论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由于其研究成果大都以非英文发表,因而长期以来,未被人们所认识。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和引进这种分析方法,希望能为我国货币理论研究的繁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银行 法意货币流通学派 信用货币 时序分析 货币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信用起源以及与货币的关系——《货币银行学》教学研究之二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则祥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71-73,共3页
在《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要解答学生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怪问题”.最近,有学生问我:到底是先有货币还是先有信用?他认为是先有信用.他说:“既然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那末,它必然具有高度的信誉... 在《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要解答学生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怪问题”.最近,有学生问我:到底是先有货币还是先有信用?他认为是先有信用.他说:“既然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那末,它必然具有高度的信誉性、社会性和流通性.而这种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的信誉恰恰是人们对货币的信任,这种信任就是信用.因此,可以说货币是信用的产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先有信用而后有货币.”同时,这位学生还举证说《金融研究》上发表过这类文章,他很赞成作者的观点.为此,我找到了那位同学所说的文章,是孔晖同志撰写的题为《信用起源以及与货币的关系》(刊于《金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银行学》 物物交换 扩大价值形态 一般等价物 教学研究 信用货币 信用产生 生产周期 起源 实物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的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刘颖 刘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0-75,共6页
文章结合索洛模型和资产负债表思想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问题。文章发现,国际储备和中心国家政府债务与中心国家GDP之比必定小于某个常数,因此现有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文献以国际储备与中心国家GDP之比是否趋于有限数作为判断... 文章结合索洛模型和资产负债表思想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问题。文章发现,国际储备和中心国家政府债务与中心国家GDP之比必定小于某个常数,因此现有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文献以国际储备与中心国家GDP之比是否趋于有限数作为判断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标准仍有缺陷。文章进一步在资产负债表框架中引入GDP波动,构建了宏观金融风险分析框架。外围国家过量积累外汇储备,在减少储备收益的同时降低了宏观金融风险。中心国家享受了以低成本融资的利益,却可能增大本国资产负债率并引发金融风险。而且过低的融资成本可能引起中心国家的资产泡沫,并进一步增大中心国家金融风险。因此现有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对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都有不利之处,促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增加外围国家的储备收益,降低中心国家的宏观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主权信用货币 特里芬难题 国家资产负债表 宏观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宾悖论”的谜底与修正——信用货币经济增长模型中的资本集中和经济加速功能
17
作者 汪祖杰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8-32,61,共6页
美国经济学家托宾的货币经济增长模型在传统的货币定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追加的实质货币在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后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得出货币对经济增长是不利因素的结论。随后 ,有些学者按照托宾的方法和思路修补了托宾模型。笔者认... 美国经济学家托宾的货币经济增长模型在传统的货币定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追加的实质货币在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后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得出货币对经济增长是不利因素的结论。随后 ,有些学者按照托宾的方法和思路修补了托宾模型。笔者认为 ,托宾及其模型的修补者的根本问题是忽略了货币与信用一体化下的金融内涵与功能的质变、信用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根本质变。笔者对托宾模型提出了进一步修正的方法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宾悖论 货币经济增长模型 信用货币经济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信用制度: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度保障
18
作者 陈涛 《济南金融》 2005年第3期14-15,19,共3页
在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套健全的信用制度,因为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都以健全的信用制度为基础。在转轨时期,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严重地制约... 在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套健全的信用制度,因为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都以健全的信用制度为基础。在转轨时期,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严重地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只有尽快健全信用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宏观功能,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制度 货币政策 信用货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有制条件下的货币和信用
19
作者 花永兴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66,共3页
虽然货币和信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的,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阶段仍然存在货币和信用。从货币和信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出发,货币和信用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关系,这和公有制这种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有着天然的兼容性。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经济 商品流通 纸币流通 货币流通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信用货币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振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6,共3页
网络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职能和支付职能。它仍然遵循着信用货币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保持着信用货币的一般性质——可兑换性,即兑换成价值物的能力。而信用等级越强的货币,社会兑现的可能性越大。网络信用货币的产生对于纸币、银... 网络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职能和支付职能。它仍然遵循着信用货币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保持着信用货币的一般性质——可兑换性,即兑换成价值物的能力。而信用等级越强的货币,社会兑现的可能性越大。网络信用货币的产生对于纸币、银行信用和银行监管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 信用货币 网络信用货币 可兑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