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医疗侵权方责任程度的确定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赵新河
-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出处
《学习论坛》
2006年第7期78-80,共3页
-
文摘
医疗纠纷中侵权方责任程度的确定应贯彻“主客观相统一”的民法原则。医疗事故鉴定书中的责任程度是单纯对原因力的界定,不能直接视同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或程度,医疗风险应通过医疗责任保险分散,而不宜作为减轻医疗方的责任程度的当然理由。
-
关键词
责任程度
主客观相统一
因果关系
参与度
-
分类号
D923.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的法律责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万晶
-
机构
复旦大学会计学系
-
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1999年第7期51-53,共3页
-
文摘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证明,注册会计师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鉴证影响的广泛性,客观上促成了法律责任界定的复杂性。本文拟就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的法律责任进行讨论。
-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第三者责任
承担法律责任
审计人员
责任对象
成文法
责任程度
司法体制
民事责任
《证券法》
-
分类号
D922.26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医疗纠纷中损害参与度具体划分的探讨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高淑红
谭秋丰
黄飞骏
-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
出处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第1期10-1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中损害参与度与赔偿之间的关系,为公平解决医疗纠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0年1月-2005年7月受理的各级人民法院委托的215例医疗纠纷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有医疗过错的为121例,其中负完全责任的3例,参与度为100%;负主要责任的24例,参与度为60%~90%;负次要责任的36例,参与度为20%-40%;负轻微责任的58例,参与度为10%;无医疗过错或者有医疗过错但与损害后果无因果关系的为85例,有9例因送检材料不齐而未评。结论:在医疗纠纷中,客观而具体的划分医疗过错在损害后果中的参与度,是明确法律责任、解决医疗纠纷赔偿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量化评定体系,是具体划分参与度的基础。
-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疗过错
责任程度
损害参与度
赔偿
-
分类号
R-051
[医药卫生]
-
-
题名“过失严重度”及其在医疗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王有民
张秦初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
-
出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
文摘
目的建立“过失严重度”这一描述医疗事故或纠纷综合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方法“过失严重度”以事故级别系数乘以责任大小系数表示。结果经计算,共产生了15个级别的“过失严重度”,从最重的1到最轻的20。结论“过失严重度”可对不同等级、不同责任程度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序,按照这一排序,可使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处理更具操作性与合理性。
-
关键词
过失严重度
医疗事故
事故级别
责任程度
-
Keywords
severe degree of negligence
medical malpractice
grade of medical malpractice
responsibility degree
-
分类号
R197.3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心理契约构建中的效率研究
- 5
-
-
作者
张玮
杨永康
-
机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74-177,共4页
-
文摘
随着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转变,管理重点也聚焦在一些内在的、不易把握的、不好测量的活动上。心理契约就是在文化管理的背景下,受到了管理界的重视。文章在前人对心理契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效率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契约的研究中,并通过对心理契约构建中效率问题的研究,探索管理者与员工心理契约的动态变化,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希望管理者能把握这些影响因素,减少双方心理契约的违背和破裂。
-
关键词
心理契约
效率
责任程度
-
分类号
F213.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论内部审计处理处罚权
- 6
-
-
作者
王淼
孙丽丽
钱琨
吕君杰
郑石桥
-
机构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
南方电网公司
南京审计大学社会审计学院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科学院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8-42,共5页
-
文摘
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要进行责任追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进行责任追究,另外一种观点主张不进行责任追究。文章认为,责任追究会有积极效果,但也会有一些消极后果,权衡利弊,还是应该进行责任追究,没有责任追究,内部审计终极目标难以实现。关于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由哪个机构来进行责任追究,有多种模式。相对来说,发起责任追究模式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的效率高、效果好。关于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如何进行责任追究,需要单独制定《内部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追究办法》。要区分不同类型的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不同的责任程度,分别制定处理处罚条款,并要与本单位其他领域的处理处罚规定相协调。
-
关键词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
内部审计责任追究
内部审计处理处罚
问题严重程度
问题责任程度
内部审计终极目标
-
分类号
F239.44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