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价方法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浩 周万怀 +2 位作者 周森鑫 梁后军 张雪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9-283,共5页
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估是高校对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教学等工作优劣评价的重要手段。结合地方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及教学实验室的现状和新特点,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针对地方财经类高校教学实验室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针对目... 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估是高校对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教学等工作优劣评价的重要手段。结合地方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及教学实验室的现状和新特点,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针对地方财经类高校教学实验室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针对目前地方财经类高校实验室评估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的财经类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快速确定各待评实验室的等级,且能较好地对待评实验室进行排序。通过应用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高校实验室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经类高校 实验室 模糊物元 熵权法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类高校学术型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兰娟 朱红军 +1 位作者 林芳 毛佳韵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31,共6页
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本科人才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但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财经类高校如何培养学术精英,是长期困扰各财经类高校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以依托于各个二级学院的实验班为载体,借助一流的师资、科学的管理,形... 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本科人才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但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财经类高校如何培养学术精英,是长期困扰各财经类高校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以依托于各个二级学院的实验班为载体,借助一流的师资、科学的管理,形成了有特色、有成效的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总结经验,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供其他财经类高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类高校的“大商科”办学特色分析——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申作青 李靖华 张绪忠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6期5-13,共9页
高校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大商科"体现了以现代商科为主体,多学科兼容并包、交叉融合发展的财经类高校的办学特色。本文以浙江工商大学的办学实践为例,对"商&qu... 高校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大商科"体现了以现代商科为主体,多学科兼容并包、交叉融合发展的财经类高校的办学特色。本文以浙江工商大学的办学实践为例,对"商"和"商科"的起源、"大商科"办学特色的内涵和外延、"大商科"理念提出的依据以及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本文的结论是:"大商科"是指围绕现实世界商务活动所有直接和间接的需要,高校倾其所能为其培养人才、发展知识、提供服务、传承文化而形成的办学特色。浙江工商大学的"大商科"办学特色集中体现为"工商融和、以文化人",并在上述四个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大商科"将是具有一定文理或综合实力的财经类高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财经类高校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商科” 办学特色 财经类高校 浙江工商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财经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以省属财经类高校为例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艳梅 朱慧敏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76,共8页
本文以省属财经类高校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1500名大一至大四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未能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学生对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更注重应用性和专业性;3)低... 本文以省属财经类高校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1500名大一至大四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未能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学生对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更注重应用性和专业性;3)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财经专业与非财经专业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包括六大类别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并对课程性质、课程学分、开课学期及开课教师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需求分析 财经类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类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特色培养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启刚 陈丹 +3 位作者 马泽忠 张晓嫒 陈倩 王福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6016-16018,共3页
以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特色培养方案、培养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具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特色培养模式,以期为具有其他特色背景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财经类高校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部直属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发展策略——基于学科评估的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兴国 赵晓冬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59,共4页
通过对教育部直属五所财经类高校的七个核心主干学科2012年评估结果和高端办学资源进行分析,认为其学科建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经济学科强、管理学科弱;二是应用经济强,理论经济弱;三是存在"强校趋强,弱校趋弱"的马太效应。重... 通过对教育部直属五所财经类高校的七个核心主干学科2012年评估结果和高端办学资源进行分析,认为其学科建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经济学科强、管理学科弱;二是应用经济强,理论经济弱;三是存在"强校趋强,弱校趋弱"的马太效应。重点财经高校的学科建设不宜贪大求全,应遵循"少而精"原则,其学科发展策略如下:一是高度重视,科学谋划;二是强制参评,以评促建;三是经管互动,协调发展;四是加强交流,合作共赢;五是立足行业,保持特色;六是开放办学,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直属高校 财经类高校 学科评估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互联网条件下财经类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红 邱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5-147,共3页
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相对薄弱,困难和挑战度相比综合性大学更高,在互联网条件下,我们如何趋"互联网+教学"发展之势,助推通识课程教学改革,让通识课程长上互联网的翅膀,以此缓解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资源的不足,文章做了积极的探... 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相对薄弱,困难和挑战度相比综合性大学更高,在互联网条件下,我们如何趋"互联网+教学"发展之势,助推通识课程教学改革,让通识课程长上互联网的翅膀,以此缓解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资源的不足,文章做了积极的探索,并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财经类高校 通识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程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实践——以财经类高校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为付 李逢春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65,共3页
微课程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具有内容精炼、目标明确、短小精悍等特点。文章在研究微课程肇始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微课程情境下财经类人才培养课程的特征,最后提出了推动微课程教学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微课程 教学 财经类高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类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汪利 蔡则祥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4-36,共3页
产学研合作是重构大学适切性的最重要形式,是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重要内容,财经类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具有必然性。本文对财经类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内容、模式以及制度体系构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介绍了南京审计学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产学研合作 内容 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经类高校学科布局和学科实力比较研究——基于对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宁洁 姚东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学科布局决定了高校的学科结构、功能、特色,学科实力反映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依据第三轮学科评估相关信息和数据,对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和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与学校定位基本一致;经管类学... 学科布局决定了高校的学科结构、功能、特色,学科实力反映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依据第三轮学科评估相关信息和数据,对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和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与学校定位基本一致;经管类学科是财经类高校的主干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实力最为突出;高校层次越高,学科实力越强;有博士点或国家重点学科都将对评估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学校要重视学术环境、战略思维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工作,学科内部人要对学科定位和目标、前沿、方向、带头人、团队等无法用数据衡量的理念性问题有着很好的思考和把握。只有在同时满足内部学术发展需要和外部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学科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 财经类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文化视域下的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特色化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亚芳 陈燕 魏善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140-141,共2页
当前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存在制度化僵硬、专业化过度、功利化严重、承续化越轨等方面的问题。文章立足大学文化视阈,提出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建设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导向性和内发性、适宜性和实效性以及传承性和创新性原则,探讨了特色发... 当前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存在制度化僵硬、专业化过度、功利化严重、承续化越轨等方面的问题。文章立足大学文化视阈,提出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建设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导向性和内发性、适宜性和实效性以及传承性和创新性原则,探讨了特色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包括科学规划,将之纳入高校文化竞争战略;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目标责任;创新教育载体,完善教育模式;建立CI系统,注重实体文化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财经类高校 艺术教育 特色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SWOT分析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华平 赵赟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13-15,共3页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通过SWOT方法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果表明,"互联网+"时代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通过SWOT方法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果表明,"互联网+"时代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构建以"通工程技术、精管理方法、专数据分析、强风险意识、重社会责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投融资管理、工程咨询与监理等为培养方向,以面向大数据能力培养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重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创新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财经类高校 工程管理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类高校教学研究的现状、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春根 钟琴 邹艳芬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84,共6页
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以十所财经类高校为样本,从各高校教改课题、教改论文和教学成果奖的获得情况,描述财经类高校教学研究存在量质偏低的现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探索解决方案。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教学研究 双因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类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玲 杨文友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8-110,F0003,共4页
高校产学研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创新的产物,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科学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但财经类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强与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有关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高校产学研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创新的产物,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科学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但财经类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强与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有关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积极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财经类高校 联合攻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财经类高校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芊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5-98,共4页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实践教 学模式已很难适应不断"升级"的人才培养方式和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本文从高校教学管理的中观层面,循 着实践目标、框架、要素...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实践教 学模式已很难适应不断"升级"的人才培养方式和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本文从高校教学管理的中观层面,循 着实践目标、框架、要素、保障这一脉络,探索财经类高校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实践教学 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类高校统计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作廪 向蓉美 周光大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0年第3期45-50,共6页
文章提出了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财经类高校统计学专业的总目标是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统计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应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突出自身特点的原则 ,在此原则下构造了课程体系 ... 文章提出了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财经类高校统计学专业的总目标是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统计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应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突出自身特点的原则 ,在此原则下构造了课程体系 ,提出了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专业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财经类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凯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3,共4页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2001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在高等学校各专业开设一定比例双语课程。之后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会计教育的现实环境要求中国会计走向世界,会计教...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2001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在高等学校各专业开设一定比例双语课程。之后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会计教育的现实环境要求中国会计走向世界,会计教育也必然要走国际化道路。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双语教学是其中一个热点和必然的发展趋势。纵观国外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双语能力与认知发展关系经历了100多年漫长的研究历程,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双语教学实践,尽管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有关双语教学的论文和专著也陆续发表和出版,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必要的理论提升与整合。我国目前尚没有形成有组织的、有系统的双语教学理论研究及双语教学理论体系,双语教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还有待深入探讨。从双语教学实践来看,绝大部分学校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虽然基本达标,但关于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师资、教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重大问题尚待解决。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目前都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实践 财经类高校 会计专业 南京财经大学 20世纪90年代初 国际化道路 专业教学改革 教学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财经类高校科学素质教育保障体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洪元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4期152-155,139,共5页
财经类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迫切需要的科学文化基础宽、科技创新能力强、科学素质高的综合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如何构建财经类高校科学素质教育的保障体系问题,从... 财经类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迫切需要的科学文化基础宽、科技创新能力强、科学素质高的综合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如何构建财经类高校科学素质教育的保障体系问题,从加强学科建设、坚持学分导向、扩大校际联合、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师资水平和完善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质教育 保障体系 财经类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视野中的北京市高校学科发展与建设研究——基于首都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的问卷调查
19
作者 李爱民 张婕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2,共8页
通过对北京四所财经类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学科建设的推进情况、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学科发展建设的政策及路径走向,并对首都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提出政策建议:首都财经类高... 通过对北京四所财经类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学科建设的推进情况、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学科发展建设的政策及路径走向,并对首都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提出政策建议:首都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要淡化高校所属性质,继续推进学科群建设,调动科研工作者内在驱动力,统筹首都的高校资源与学科资源,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 财经类高校 学科发展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活动在财经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
作者 张嘉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4-185,共2页
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推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学术与思维创新,从而在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开展学术活动 财经类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思维 思维创新 高校创新人才 科研活动 高校学生 学术交流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