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税金融政策协同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旭 张普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中共二十大报告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增强财税金融政策的协同水平,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在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上的具体体现,也内生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二十大报告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增强财税金融政策的协同水平,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在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上的具体体现,也内生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要求。精准支持实体经济、持续优化多方结构、统筹监管各类风险,既是衡量财税金融政策协同效率、协同能力和协同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进一步提升政策协同水平的关键策略。未来,应基于风险防范责任前置、政策主导角色后置、疏通经济循环阻滞、完善综合评价机制的推进原则,实现财税金融政策更高水平的协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经济环境和宏观治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政策协同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魏乾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1-13,共3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金融政策 区域经济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京津冀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朱逸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99,共6页
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的频发促使社会反思经济增长发展方式,倒逼政府、企业选择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财税金融创新是有效推进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京津冀地区财税金融创新要坚持主体多元化、工具多元化与融... 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的频发促使社会反思经济增长发展方式,倒逼政府、企业选择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财税金融创新是有效推进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京津冀地区财税金融创新要坚持主体多元化、工具多元化与融资方式多元化原则,重点实施财政投入、税收增减、金融债券、融资租赁、社会资本合作等创新内容,以构建综合有效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快节能环保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节能环保服务业 财税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现状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魏乾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92-93,共2页
2009年,国家把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并论,确立了江海互动的发展思路。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分析"西江经济带"五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对比... 2009年,国家把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并论,确立了江海互动的发展思路。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分析"西江经济带"五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对比北部湾经济区优惠政策,分析研究"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研究探讨"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经济带” 发展总体规划 财税金融政策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企业跨国经营财税金融支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光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5,共5页
矿产资源全球化配置和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的不断降低,使得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经营显得日益紧迫。在分析对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战略进行财税金融支持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总结了矿业对外投资大国在风险勘探、矿企组建、开采运营... 矿产资源全球化配置和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的不断降低,使得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经营显得日益紧迫。在分析对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战略进行财税金融支持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总结了矿业对外投资大国在风险勘探、矿企组建、开采运营三阶段所采取的财政补贴、融资便利化、税收优惠等经验做法。最后从加大海外矿产风险勘查的财政投入、优化国内融资环境与完善税收制度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跨国经营 财税金融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税金融政策孕育着三大突破
6
作者 陈永昌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25-127,共3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市场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还没有彻底摘掉,这已成为海内外华人普遍关注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目前,在财税金融领域加快市场经济转轨存在着突破税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市场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还没有彻底摘掉,这已成为海内外华人普遍关注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目前,在财税金融领域加快市场经济转轨存在着突破税制、突破旧财政思路、突破金融监管模式三个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金融政策 分税制 公共财政 金融监管 混业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财税金融政策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哲宇 许凤冉 +3 位作者 崔巍 李想 穆祥鹏 高慧忠 《水利经济》 2022年第1期55-58,64,87,共6页
我国节水管理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较为薄弱。节能与节水同样具有显著公益性和外部性,其财税金融政策经验可供节水领域借鉴。从政策手段、支持目标和实施效果等政策要素角度,对比分析我国节水与节能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差距。在政策手... 我国节水管理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较为薄弱。节能与节水同样具有显著公益性和外部性,其财税金融政策经验可供节水领域借鉴。从政策手段、支持目标和实施效果等政策要素角度,对比分析我国节水与节能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差距。在政策手段上,支持节水的财政、税收、贷款、基金、债券等政策工具尚未得到系统应用,上市融资、保险、证券等金融手段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政策目标上,对节水灌溉设施运行维护、节水技术与产品研发及推广、节水示范等支持较弱。在政策效果上,节水行业发展规模和效率水平都明显落后于节能行业。基于政策要素对比,将所需完善的政策手段和支持目标进行组合,得到需要创新实施的10项节水财税金融政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管理 节能管理 财税金融政策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税金融政策如何驱动科技创新发展——基于上海1979—2020年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响 殷林森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40,共9页
本文以上海1979—2020年颁布的支持科技创新财税金融政策为样本,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和共词聚类分析技术考察财税金融政策工具选择特征及其演进规律。研究发现,上海形成了以专项投入、税收减免和基金引导为主线的直接刺激型政策架构体系... 本文以上海1979—2020年颁布的支持科技创新财税金融政策为样本,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和共词聚类分析技术考察财税金融政策工具选择特征及其演进规律。研究发现,上海形成了以专项投入、税收减免和基金引导为主线的直接刺激型政策架构体系;驱动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工具应用存在环境面供给过溢而需求面拉动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政策工具对创新价值链中研发和产业化两端环节的激励与牵引拉动效应明显,中试生产阶段政策推动力较弱;各演进阶段政策着力点分散且政策主体协同关联度不高。未来应注重优化财税金融配套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加强政策工具在需求面的均衡配置,开发基于创新价值链的综合政策工具组合,完善跨部门政策协同机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科技创新 财税金融政策 政策工具 创新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企业财税金融支持体系的协同机制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紫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31,共6页
科技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行为主体,财税金融体系是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因财税与金融体系各自不同的运行规则和功能属性,构建支持科技企业的财税金融协同机制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长期战略、功能配置和提质增效的内在需求... 科技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行为主体,财税金融体系是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因财税与金融体系各自不同的运行规则和功能属性,构建支持科技企业的财税金融协同机制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长期战略、功能配置和提质增效的内在需求。当前财税与金融体系之间的联动性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和割裂,尤其是基于科技企业成长的要素投入链、创新流程链和产业发展链的协同整合度不够,构建科技企业的要素链、流程链、产业链的三维传导路径,能够提升财税金融体系分阶段协同支持、精准施策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要素引导、风险分担和产出杠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企业 财税金融体系 协同机制 传导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加强乡镇国库建设
10
作者 邹莉君 王佑元 刘书文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乡镇国库 农村信用社 商业银行 金融体制改革 人民银行 财税金融 乡镇国库工作 代理 乡镇政府 组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财税金融政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博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8-104,共7页
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关键之所在。本文选取辽宁省内多家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对现行财税与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严谨、细致、深入的研究,以此找出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 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关键之所在。本文选取辽宁省内多家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对现行财税与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严谨、细致、深入的研究,以此找出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政策建议,旨在发挥财税与金融政策合力,达到"1+1>2"的实际效果,以更好支持辽宁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财税金融政策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优化研究
12
作者 迟考勋 王森强 +1 位作者 王建平 宋晓 《会计之友》 2025年第12期75-82,共8页
当前,政府虽然制定了诸多财税金融政策,但中小企业的资金约束问题却依然显著存在,因而有必要对相关政策加以进一步优化。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围绕政策工具和政策客体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开展内容分析整合模式的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山东省... 当前,政府虽然制定了诸多财税金融政策,但中小企业的资金约束问题却依然显著存在,因而有必要对相关政策加以进一步优化。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围绕政策工具和政策客体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开展内容分析整合模式的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山东省中小企业对不同财税金融政策的享受情况与重要性评价存在差异;第二,“不了解”和“门槛高,企业不适合”是中小企业未享受到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的最主要原因;第三,“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科技创新财政补贴”“创业投资与股权融资”存在具体政策种类少、落实效果不理想的状况;第四,银行信贷和股权融资两类政策对山东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金融政策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有效性 内容分析整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部: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
13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2,共1页
商务部副部长陈健表示,世界投资和贸易将在调整中逐步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周期,企业应抓住走出去的良机,政府也将继续研究完善财税金融政策以支持企业走出去。今后将着重以下方面推动企业走出去:完善管理体制完善、加强公共服务和加强... 商务部副部长陈健表示,世界投资和贸易将在调整中逐步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周期,企业应抓住走出去的良机,政府也将继续研究完善财税金融政策以支持企业走出去。今后将着重以下方面推动企业走出去:完善管理体制完善、加强公共服务和加强多边双边机制建设,并继续完善各项财税支持政策,加大外汇金融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金融政策 支持力度 走出去 金融 商务部 企业 体制完善 机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财税研究中心
14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金融财税研究中心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型智库研究中心之一,是根据河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效、精准服务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而设置的非编制学术研究中心机构。该中心实施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模式,实行首席专...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金融财税研究中心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型智库研究中心之一,是根据河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效、精准服务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而设置的非编制学术研究中心机构。该中心实施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模式,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模式 金融财税 精准服务 中共河北省委 全面深化改革 学术研究 新型智库 首席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风险检视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琦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4,共11页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其旨在扩张财政调控空间和扩大社会总需求,然而滥用货币发行权则可能引发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风险。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诸多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均有...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其旨在扩张财政调控空间和扩大社会总需求,然而滥用货币发行权则可能引发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风险。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诸多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均有所实践,财政部与中央银行体制关系不畅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缺位是其内生性风险的生成根源。财政赤字货币化本质上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耦合,应当严格禁止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直接融资模式,同时其间接融资模式仍然存在实施空间。需要遵循风险防控的整体主义观念,构建中央银行法和货币宪法的双重规制路径,明确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特定应用场景和法律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赤字货币化 货币发行权 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中央银行法 货币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现实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蓝庆新 汪春雨 郑学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45,共14页
国外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和升级,叠加以美国"科技脱钩"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倾向愈演愈烈,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不断加大。我国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和升级,叠加以美国"科技脱钩"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倾向愈演愈烈,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不断加大。我国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疫情对我国部分进口依赖行业上游链条输入带来不确定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我国外向型供应链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步伐。我国具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本土市场规模优势,多年技术创新沉淀潜力蓄势待发,尤其疫情期间出现的企业敢用和愿意用国产产品的好苗头,国产化替代有望迎来历史性拐点。进一步建议,我国要抓住率先控制疫情和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关键窗口期,以稳定供应链、保障要素链、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思路,充分发挥财税金融政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快形成自主可控技术,乘势推进关键环节、核心领域和重点产品的国产化应用和迭代升级,做深、做长、做实产业链,打造"进可攻、退可守"的产业生态体系,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 产业链供应链 国产化替代 财税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德、日三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盛立强 罗国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7-60,共4页
美、德、日等国充分重视中小企业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纷纷制定各种鼓励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以发挥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以及 2 0 0 3年 1月 1日我国《... 美、德、日等国充分重视中小企业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纷纷制定各种鼓励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以发挥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以及 2 0 0 3年 1月 1日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因此研究欧美等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对于我国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法律环境 管理机构 财税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战略转型与推进改革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天勇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63-75,2,共13页
传统的增长模式动力渐失,中国经济增长到了一个转折时期,需要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型,关键是要调整发展战略思路,转变宏观调控方式,在干部考核导向、创业准入和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土地制度以及围绕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方... 传统的增长模式动力渐失,中国经济增长到了一个转折时期,需要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型,关键是要调整发展战略思路,转变宏观调控方式,在干部考核导向、创业准入和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土地制度以及围绕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方面进行配套和深入的改革。要通过改革克服增长的阻力并获得新的增长动力,主要是减税清费、改革财税体制、实行新的财政政策,在放宽创业及小微企业准入上清除行政阻力,搞好创业及小微企业融资和银行业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和出台政策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形成促进增长模式转型的土地房屋制度,建立适应更高层次开放的新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就业 创新驱动 新型城市化 干部考核 创业准入 行政审批 财税金融 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宗成 王郧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是对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相关问题研究。本文首先引用大量数据,回顾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财税金融扶持政策支持的思路,并做了具体细化;再次提出了强化开发性金融支持的思路并做了具... 本文是对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相关问题研究。本文首先引用大量数据,回顾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财税金融扶持政策支持的思路,并做了具体细化;再次提出了强化开发性金融支持的思路并做了具体细化;最后的结论认为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思路有助于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投融资机制 财税金融 开发性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距和对策: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包明齐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94,共5页
中国是全球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缺乏重要产品的定价权、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和贸易活动的主导权。与贸易强国具有的营商环境优越、出口产品附加值高、知名跨国企业众多、投资与贸易更均衡等特点相比,中国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营商... 中国是全球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缺乏重要产品的定价权、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和贸易活动的主导权。与贸易强国具有的营商环境优越、出口产品附加值高、知名跨国企业众多、投资与贸易更均衡等特点相比,中国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营商环境、话语权以及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应采取营造更加健全有利的法制环境、加快外贸战略和外贸政策创新、加强建设贸易强国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优化对外贸易与投资环境、提升中国在国际经贸新规则构建中的话语权等措施,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大国 贸易强国 财税金融政策 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