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财税适度分离”的增值税费用化会计处理模式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琴 李岩岩 苑振前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国内外研究发现"财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无法反映纳税人的真实税负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文章从累计造假千亿的康美药业舞弊案出发,说明全面实行"营改增"后,当前采用的"财税合一"增... 国内外研究发现"财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无法反映纳税人的真实税负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文章从累计造假千亿的康美药业舞弊案出发,说明全面实行"营改增"后,当前采用的"财税合一"增值税会计没有对增值税费用化,使增值税在利润表外循环,无法成为预测利润的费用项目,给舞弊提供机会。因此文章提出构建"财税适度分离"的增值税费用化会计处理模式,分离的程度应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财税差异程度和协调成本决定。"适度"体现在,对进项税额差异不进行确认,而对于销项税额差异进行会计确认。该模式实务操作简单,应用性强,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可以提高企业采用费用化模式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财税适度分离 费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后的增值税费用化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28
2
作者 盖地 梁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增值税的费用实质及其会计目标为起点,借鉴所得税会计的有关原则,采用"财税适度分离"的会计模式和"价税并流、账内循环"的方法,设计了"消费型增值税"费用化处理的基本框架...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增值税的费用实质及其会计目标为起点,借鉴所得税会计的有关原则,采用"财税适度分离"的会计模式和"价税并流、账内循环"的方法,设计了"消费型增值税"费用化处理的基本框架,旨在促进增值税会计的改革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增值税会计 财税适度分离 增值税费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用化模式下的增值税税会差异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琴 程丽丽 汪锦丽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3,共5页
增值税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其会计核算对国家、纳税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至关重要,但目前"财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不能适应当前的改革环境。随着我国财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财税分离"已成必然,与此相适应,将增值税... 增值税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其会计核算对国家、纳税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至关重要,但目前"财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不能适应当前的改革环境。随着我国财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财税分离"已成必然,与此相适应,将增值税作为价内税,进行费用化核算是大势所趋。然而,增值税费用化的核心问题是税会差异的处理。结合税会关系及我国财税改革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财税适度分离"的增值税税会差异处理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费用化 财税适度分离 税会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