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紧缩财政政策下增收节支的几个问题
1
作者 杨光明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0-42,共3页
今年是全面贯彻行治理整顿方针的第二个年头,也是中央财政进入偿债高峰、整个国家财政困难比较突出的一年。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指出:“在治理整顿期间,要继续实行紧缩的政策,包括缩的财政政策”。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把握紧缩性财... 今年是全面贯彻行治理整顿方针的第二个年头,也是中央财政进入偿债高峰、整个国家财政困难比较突出的一年。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指出:“在治理整顿期间,要继续实行紧缩的政策,包括缩的财政政策”。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把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含义,如何把财政增收节支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努力摆脱财政困境呢?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整顿 财政政策 紧缩财政政策 增收节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目前财政政策面临的两难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26-29,共4页
1999年,我国仍然面临通货紧缩的困难,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才是政府财政政策的最佳选择,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又受到我国税收、国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面对财政政策的两难选择,除采取一些常规的对... 1999年,我国仍然面临通货紧缩的困难,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才是政府财政政策的最佳选择,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又受到我国税收、国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面对财政政策的两难选择,除采取一些常规的对策措施外,能否适当采用透支(即通货膨胀)手段来解决目前的困难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通货紧缩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财政政策 国债 税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宏观财政政策的抉择初探
3
作者 黄宗福 孙立东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6期26-30,共5页
目前,我们面临着各种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宏观经济环境,其特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与此同时,由于抑制需求在供给方面,又遇到了一系列现实的矛盾和冲突: 其一,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基金增长和货币投放鉤失控局面1989年仍难以改变,积累... 目前,我们面临着各种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宏观经济环境,其特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与此同时,由于抑制需求在供给方面,又遇到了一系列现实的矛盾和冲突: 其一,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基金增长和货币投放鉤失控局面1989年仍难以改变,积累和消费膨胀的同时并发,是近年来宏观控制有别于以往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二,就财政趋势而言,1988年的赤字仍未弥补,1989年的形势仍是严峻的,在财政赤字不能向银行透支借款和国库券发行数额已定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机制 紧缩财政政策 宏观财政政策 财政结构 财政支出总量 财政支出结构 社会总需求 宏观控制 财政赤字 财政收支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经济波动中的财政货币政策
4
作者 王方金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5期11-15,共5页
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缓慢与艰难一直困挠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理构造与科学运用不仅是抑制经济波动,避免经济震荡的需要,而且也是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良性增长的关键所在。... 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缓慢与艰难一直困挠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理构造与科学运用不仅是抑制经济波动,避免经济震荡的需要,而且也是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良性增长的关键所在。一、改革开放以来四次经济波动的特征分析 1979年以来,国民经济发生了四次大波动,分别出现在1980年末,1984年末,1988年和1992年—1993年上半年,尽管人们在原则上都接受经济发展呈波浪式运动的观点和历次经济波动事实上出现的共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不同发展阶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波动 财政货币政策 经济的 通货膨胀 固定资产投资 国民经济 过程特征 地方政府 经济增长 紧缩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F拯救东亚金融危机的方案及其争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留禄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3-75,共3页
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并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推动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这是IMF拯救东亚金融危机方案中的主要措施。左翼经济学家认为东亚金融危机只是一场流动性危机,紧缩政策只会使危机国家雪上加霜,而右翼经济学家则认为... 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并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推动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这是IMF拯救东亚金融危机方案中的主要措施。左翼经济学家认为东亚金融危机只是一场流动性危机,紧缩政策只会使危机国家雪上加霜,而右翼经济学家则认为IMF拯救行动加剧了道德风险问题,使国际金融更加动荡。IMF拯救方案引发的争议正在深入,并向国际金融领域的其他层面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F 东亚金融危机 拯救方案 利率 紧缩财政政策 结构性经济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债务危机对欧洲人权发展造成的冲击
6
作者 齐明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2,共8页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对民众人权状况造成的严重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危机直接导致的经济形势恶化,欧...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对民众人权状况造成的严重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危机直接导致的经济形势恶化,欧洲国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普遍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以及欧洲层面的危机应对机制等。对人权造成的冲击涵盖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等方面。危机还使得欧洲国家人权机构的运行受到了很大局限,使本已相当复杂的难民危机更加难解。更有甚者,危机造成的人权侵犯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使长期以来状况不断的西方民主制度和人权发展模式愈发显现出自身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财政紧缩政策 欧洲人权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投资规模膨胀现象的反思及几点对策
7
作者 宋炜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24-27,共4页
1986—1988年的投资、消费规模双膨胀,是导致中央实行目前的财政、信贷紧缩政策的直接原因之一。尤其是投资规模的膨胀,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1981年的961亿元增长至1987年的3641亿元及1988年的4206亿元。投资规模的膨胀不仅占用... 1986—1988年的投资、消费规模双膨胀,是导致中央实行目前的财政、信贷紧缩政策的直接原因之一。尤其是投资规模的膨胀,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1981年的961亿元增长至1987年的3641亿元及1988年的4206亿元。投资规模的膨胀不仅占用了大量生产急需的物资,拉开了物资的供需缺口,而且也拉大了已经十分严重的消费品供需缺口,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从而使企业盲目追求生产的高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紧缩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膨胀 财政紧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元区经济驶入正轨
8
作者 张迎红 《国际展望》 1999年第19期18-19,共2页
欧元自今年年初诞生以来,上半年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下半年才开始止跌回升。欧元是于元月4日进入国际市场的,开盘时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为1:1.17美元,数小时后即升至1:1.19美元,出现强劲升势,但时隔不久,竟一撅不振,不断下滑,至7月12日... 欧元自今年年初诞生以来,上半年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下半年才开始止跌回升。欧元是于元月4日进入国际市场的,开盘时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为1:1.17美元,数小时后即升至1:1.19美元,出现强劲升势,但时隔不久,竟一撅不振,不断下滑,至7月12日跌至低谷,为1:1.014美元。转机出现在8月,从8月份开始至目前(10月)的汇率基本保持在1:1.07美元,虽然与开盘时相比还有距离,但毕竟已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半年欧元币值低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元区经济 爱尔兰 西班牙 芬兰 紧缩财政政策 葡萄牙 扩大内需 币值 暗花 欧洲中央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