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提升困境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德昭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72,共7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科学的地方财政治理评估体系等途径入手,提出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治理能力 财政善治 财政治理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测度及时空演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德昭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基于2009—2019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对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综合特征、时空格局、空间相关性、空间聚类和热点区域演化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2009—2019年全国各省域治理能力均出现大幅提升,但财政治理水平的相对差异呈不断扩大趋... 基于2009—2019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对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综合特征、时空格局、空间相关性、空间聚类和热点区域演化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2009—2019年全国各省域治理能力均出现大幅提升,但财政治理水平的相对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各省域财政治理能力在空间上聚类不显著,无大范围的高值或低值集聚区,但仍然出现了小范围的高聚类区,空间近邻效应逐渐显现。从空间格局上看,热点区、次热点区分布格局变化较大。热点区域、次热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华中地区,其中热点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演化的趋势。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仍居高位的情况下,应充分重视财政治理能力的科学测度、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化特征,构建财力协调和区域均衡的地方财政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治理能力 空间聚类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财政与国际接轨的路径和范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我在二十多年前首次提出清代财政的“近代转型”或财政的“近代化”以后,陆续有多篇文章探讨相关问题(1)。这些探讨集中在两个时段:一是2000年前后,主要是提出问题和建构框架;二是在近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财政转型与国家... 我在二十多年前首次提出清代财政的“近代转型”或财政的“近代化”以后,陆续有多篇文章探讨相关问题(1)。这些探讨集中在两个时段:一是2000年前后,主要是提出问题和建构框架;二是在近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财政转型与国家财政治理能力研究”前后,主要是对一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揭示。近十年来,晚清财政的转型或近代化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学界有不少研究成果,有些成果可以参考。晚清财政的转型或近代化,就其实质而言,是在传统社会内在变化的基础上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转型 晚清财政 内在变化 近代转型 与国际接轨 财政治理能力 清代财政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财政治理对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德昭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7,共11页
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影响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中西部... 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影响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U型"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力资本的平均"门槛值"为8.63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门槛值"分别为8.13年和9.17年,跨越人力资本门槛值对就地城镇化极其重要。其政策内涵在于,在就地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不仅应重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的提升,而且应注重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综合扶智"比"单纯输血"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治理能力 就地城镇化 系统G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助之手”存在吗?--地方财政治理的就地城镇化效应检验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德昭 尚瑶瑶 韩宁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40,共12页
基于大国转型经济体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国情,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在系统构建财政治理影响就地城镇化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测度各省份的财政治理能力和就地城镇化... 基于大国转型经济体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国情,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在系统构建财政治理影响就地城镇化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测度各省份的财政治理能力和就地城镇化水平,并对其影响效应进行详细的实证检验。整体样本估计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好地发挥了“援助之手”的重要作用。分地区样本估计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援助之手”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演进态势。分系统估计结果表明,三大子系统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社会治理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财政能力和风险治理能力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在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推动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应重视“援助之手”总体作用的发挥,还应充分重视“援助以何手”,从而实现就地城镇化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治理能力 援助之手 就地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财与理政:传统文教模式下清代官员财政能力的养成
6
作者 张逸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08,共9页
财政事务是清代官员的重要政务之一,其财政能力的养成来源于作为士子学习时的培养及其为官后的再教育,遵循传统的文教方式与文化价值,以科举考试为选拔方式,多以经验主义为导向,针对实际问题,未形成专门学科。官员上任后,主要依靠参考... 财政事务是清代官员的重要政务之一,其财政能力的养成来源于作为士子学习时的培养及其为官后的再教育,遵循传统的文教方式与文化价值,以科举考试为选拔方式,多以经验主义为导向,针对实际问题,未形成专门学科。官员上任后,主要依靠参考成案、官箴,或引入僚属协助处理财政事务,仍遵循经验主义的治理方式,但弊端逐渐显现,影响清朝统治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官员 财政治理能力 传统文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基预算改革的要义、重点问题与政策建议
7
作者 陈龙 陈同辉 郑梓若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1,33,共9页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认为,零基预算改革应包含从“增量思维”到“零基思维”、从“重产出”到“重绩效”、从“固定计划”到“动态排序”、从“重局部”到“重全局”等要...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认为,零基预算改革应包含从“增量思维”到“零基思维”、从“重产出”到“重绩效”、从“固定计划”到“动态排序”、从“重局部”到“重全局”等要义。提升零基预算改革的成效需要解决好治理成本控制与技术支撑、支出标准与排序机制建设、预算与绩效管理融合、年度预算审查及中期治理、部门利益与预算分配权等五个重点问题。为此,本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便为我国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体系化与高效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基预算 预算绩效管理 财政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错配与匹配 被引量:23
8
作者 卢洪友 张楠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0,共7页
现代国家治理普遍采取的是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维"合作共治制度安排,在政府责任清单里列举的只是市场与社会不能有效处理的公共事务,即所谓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在此基础上,大国治理中通常要将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在政府不同... 现代国家治理普遍采取的是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维"合作共治制度安排,在政府责任清单里列举的只是市场与社会不能有效处理的公共事务,即所谓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在此基础上,大国治理中通常要将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在政府不同层级之间加以具体划分,并保持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相匹配,进而分享税收、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建立起规范稳定的分税制体制。在上述逻辑链条中,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是分税制体制的根基。中国现行分税制体制是在1994年以提高"两个比重"为目标建立的,迄今已过去了20多年,期间,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财政体制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使得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错配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财政风险日益显现,削弱了财政治理能力,由错配转为匹配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治理能力 事权 支出责任 错配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