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清国家转型的路径与成败——以“三重均衡态”分析为中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怀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50,165,共16页
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750年代完成疆域整合,在此期间形成了地缘格局、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的三重均衡态。这种均衡态在推动康雍乾三朝走向盛世的同时,又构成一道陷阱,使清朝失去提升对内治理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的内在需求,导致嘉道以后应...
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750年代完成疆域整合,在此期间形成了地缘格局、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的三重均衡态。这种均衡态在推动康雍乾三朝走向盛世的同时,又构成一道陷阱,使清朝失去提升对内治理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的内在需求,导致嘉道以后应对危机的能力下降。至1850年代,延续近一个世纪的均衡态被彻底颠覆。1860年代至1890年代初,三重均衡态重新建立,既成就了“同光中兴”,使晚清政权得以维持在盛世时期业已奠定的疆域格局,又延迟了政权本身的近代转型。甲午战争以后,这种均衡态再度消失,让位于三重不均衡态,导致清季十年国家转型的失败和清朝的最终覆亡。晚清国家转型因此成败参半:在维持18世纪中叶所奠定的疆域格局方面,是基本成功的;在向近代主权国家过渡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成败参半;在政治体制的近代转型方面,则以失败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均衡态
晚清
地缘格局
财政构造
政治认同
国家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国家转型的路径与成败——以“三重均衡态”分析为中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怀印
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50,165,共16页
文摘
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750年代完成疆域整合,在此期间形成了地缘格局、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的三重均衡态。这种均衡态在推动康雍乾三朝走向盛世的同时,又构成一道陷阱,使清朝失去提升对内治理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的内在需求,导致嘉道以后应对危机的能力下降。至1850年代,延续近一个世纪的均衡态被彻底颠覆。1860年代至1890年代初,三重均衡态重新建立,既成就了“同光中兴”,使晚清政权得以维持在盛世时期业已奠定的疆域格局,又延迟了政权本身的近代转型。甲午战争以后,这种均衡态再度消失,让位于三重不均衡态,导致清季十年国家转型的失败和清朝的最终覆亡。晚清国家转型因此成败参半:在维持18世纪中叶所奠定的疆域格局方面,是基本成功的;在向近代主权国家过渡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成败参半;在政治体制的近代转型方面,则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
三重均衡态
晚清
地缘格局
财政构造
政治认同
国家转型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清国家转型的路径与成败——以“三重均衡态”分析为中心
李怀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