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支农效率研究中的实证性解析与方法论思考--基于50篇高质量成果的深入解读
1
作者 关鑫 魏琨翔 +1 位作者 张帆 谢能付 《农业展望》 2024年第9期9-20,共12页
近年来,中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正趋向“理想”,支农的核心问题已从“提量”向“提质”演进,如何提升财政支农效率是当前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依托中国财政支农效率研究中的50篇高质量成果,开展文献对话,从区域层次、核心方法、数... 近年来,中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正趋向“理想”,支农的核心问题已从“提量”向“提质”演进,如何提升财政支农效率是当前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依托中国财政支农效率研究中的50篇高质量成果,开展文献对话,从区域层次、核心方法、数据源、时间序列、指标体系方面进行较系统的解读与计量,归纳研究规律如下:研究多集中于省域层次,县域层次存在空白;研究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为核心;相关研究趋向“短时间—多样本”;引证趋向“长时间—少样本”等特点。基于规律特点与发展趋势研判,开展领域内方法论的新思考,涉及内容包括研究思路、体系构建原则、研究区域与数据选择、研究模型设计、研究时间与样本、研究指标设计6个方面,并提出如下思考:以多维政策为导向,以多维因素为范畴,重心聚焦作用机制;逻辑严谨合理,结构科学规范;聚焦县域层次,挖掘多元数据;算法层次逻辑递进,检验方法需丰富有效;优先选择中长期时序数据,样本选择县域层次;遵循“三农”产出的核心理念,扩展特色指标。研究形成的结果与结论,可以为财政支农效率研究开展提供思路,为相关政策效率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效率 方法论 实证研究 文献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支农效率、农业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战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勇 田杰 +1 位作者 李志平 易法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74-76,共3页
文章首先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1980~2004年全国25个省市的地方财政支农与地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截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效率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结合各地区的农业区位商值,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分... 文章首先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1980~2004年全国25个省市的地方财政支农与地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截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效率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结合各地区的农业区位商值,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分成四类农业竞争力地区。相应的提出三种农业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效率 农业比较优势 PANEL DATA模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财政支农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翰林 《农业展望》 2023年第3期33-39,共7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财政支农支出则是农业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利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财政支农支出的面板数据,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进行静态效率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财政支农效率值虽高,但并未达到完全有效,其发展表现...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财政支农支出则是农业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利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财政支农支出的面板数据,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进行静态效率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财政支农效率值虽高,但并未达到完全有效,其发展表现出一定的“U”型态势,在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后表现出增长趋势;中游的财政支农资金利用率最高,其次是上游,下游最低,但三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大;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该区域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外部因素发现,各因素对长江经济带财政支农效率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农村人均GDP、城镇化率对长江经济带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机械化水平和财政支持度则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化肥使用强度的负向作用不显著。基于此,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积极优化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完善资金管理体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科技带动农业发展;完善外部机制,降低外部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财政支农支出效率 效率SBM模型 TOBIT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测度与区域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永江 袁俊丽 刘雨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6-243,共8页
为分析乡村振兴期间我国财政支持乡村发展效率,基于2015—2019年全国30个省份(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评价指标,通过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Malmquist生... 为分析乡村振兴期间我国财政支持乡村发展效率,基于2015—2019年全国30个省份(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评价指标,通过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1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估,并运用Tobit模型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静态视角看,2015—2019年间,我国整体财政支农支出综合技术效率较低,规模效率相对较低是关键制约因素。比较地区差异发现,中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综合技术效率指数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2)从动态视角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降低了0.7%,技术效率指数降低0.6%,技术进步指数降低0.2%。(3)综合技术效率及分解效率回归结果显示,财政自给度、农户投资水平、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村金融活跃度对综合技术效率有积极影响,财政支农比重、城镇化水平对其有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率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是影响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论对优化财政支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财政支农效率 效率SBM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补贴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效应检验
5
作者 王一西 余陈稀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202-208,共7页
在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选取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财政支农补贴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 在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选取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财政支农补贴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关系,这一结论在改变计量方法、替换解释变量、考虑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分区域看,二者的拐点在东部地区来得最早,在西部地区来得最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能够推动财政支农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拐点右移,促进财政支农使用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补贴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科技投入 财政支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