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性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952-2013年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
作者 唐东会 唐珊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依据我国1952—2013年数据,分别利用VAR和bootstrap滚动视窗方法实证检验财政性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从VAR实证结果看,财政性教育支出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格兰杰原因,"生均财政性教育支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效果更加显... 依据我国1952—2013年数据,分别利用VAR和bootstrap滚动视窗方法实证检验财政性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从VAR实证结果看,财政性教育支出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格兰杰原因,"生均财政性教育支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效果更加显著,长期成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从bootstrap滚动视窗实证结果看,"生均财政性教育支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效果更加明显。基于实证结论,提出政府应确保生均财政性教育支出增长,并应重点关注教育质量提高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均财政性教育支出 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 全要素生产率 VAR Bootstrap滚动视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 被引量:32
2
作者 詹新宇 刘文彬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7,共12页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研究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对于探讨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了财政性教育支出...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研究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对于探讨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了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来看,财政性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分指标来看,财政性教育支出对绿色、开放和共享的边际效应均显著为正,但对创新和协调的边际效应不显著;分地区看,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1) 2012年以来,伴随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持续提高,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却有所弱化;(2)探究其影响机制发现,财政性教育支出通过有效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这一途径显著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因此,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继续增加财政性教育支出规模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大力提升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财政性教育支出 "五大发展理念" 双向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财政性教育支出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4%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元武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根据我国国情 ,阐述了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一直未达到 4 %指标要求的原因 ,并提出了如何实现这一指标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财政性教育支出 GDP 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教育事业 校办产业 教育经费 教育投入 财政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锐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10,40,共6页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中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尤其严重。如果在2030年中国要迈入初等发达国家行列,其财政性教育支出与GDP比重应该达到5-6%,年均增长应高...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中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尤其严重。如果在2030年中国要迈入初等发达国家行列,其财政性教育支出与GDP比重应该达到5-6%,年均增长应高于0.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在带动教育经费增长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调整现有的财政税收制度,并且增强对地方政府办教育的考核力度。在财政性教育支出较低的情况下,应该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对财政性教育支出实现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性教育支出 国际比较 地方政府 私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5
作者 丁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3,共4页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在绝对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仍然存在着财政性教育支出所占GDP的比重偏低、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及预算管理体制。由此,必须改善我国财政性...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在绝对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仍然存在着财政性教育支出所占GDP的比重偏低、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及预算管理体制。由此,必须改善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配置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性教育支出 配置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产业的多元融资决策 被引量:1
6
作者 丁骋骋 钱建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且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为发展教育 ,我们在增加国家财政支出外 ,应积极吸收民间资金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教育产业化是融资体系多元化的前提 ,而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则是教育产业化的核心。
关键词 教育产业 多元融资体系 教育产业化 中国 教育投入 财政性教育支出 资本市场 教育募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教育投入对民众可支配收入提升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999年至2017年的省际实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培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7,共11页
在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规模始终位列首位,无论总量与生均支出均与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提升。研究使用固定面板对28个省市自治区1999年至2017年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数据与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财政性教育支出对地... 在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规模始终位列首位,无论总量与生均支出均与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提升。研究使用固定面板对28个省市自治区1999年至2017年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数据与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财政性教育支出对地区收入具有正面促进作用,但其表现为倒U型,即过多投入可能会降低投入资金效率。以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不同层级生均费用为研究比较对象,发现财政对基础教育支持对居民收入的推动作用最大,并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回报递减。不合理的高生均投入和使用资金效率偏低使高校投入与贡献度呈现负相关趋势。在有限的预算内科学合理使用财政预算,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才可能从本质上提升教育对居民收入的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性教育支出 人均可支配收入 资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P4%,教育投入何时兑现 被引量:2
8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25,共6页
“4%”,一个简单的数字,却蕴含着复杂的内涵,几乎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行话。它的确切含义是指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比例—在发达国家, 它早已是个过往的里程碑,在发展中国家,它也已是个平均值,但在中国,它还是一个理想,一... “4%”,一个简单的数字,却蕴含着复杂的内涵,几乎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行话。它的确切含义是指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比例—在发达国家, 它早已是个过往的里程碑,在发展中国家,它也已是个平均值,但在中国,它还是一个理想,一个十年前就提出却尚未达到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入 财政性教育支出 发展中国家 兑现 话题 发达国家 教育 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科教兴县步伐
9
作者 王佩文 刘三虎 张自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 科教兴县 临泽县 实习基地 国民生产总值 职教中心 专业设置 科教中心 财政性教育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发展的几点理性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培瑞 《当代教育科学》 1995年第3期3-5,共3页
经济的发展硬道理。同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教育发展也是硬道理。教育发展的硬道理“硬”在何处?在许多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并不是弄得很清楚的问题,因而在指导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中也就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 经济的发展硬道理。同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教育发展也是硬道理。教育发展的硬道理“硬”在何处?在许多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并不是弄得很清楚的问题,因而在指导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中也就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甚至导致重大的失误和严重的后果。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各地的实际,研究确定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思路,进一步安排调整实施“两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 理性思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九十年代 教育决策 发展纲要 硬道理 基本实现 中国教育改革 目标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