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慧 王世杰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86,共17页
数字经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的影响及机制。研... 数字经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增强作用在财政透明度高、土地财政依赖度高、处于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区域和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区域的地级市中的效果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增加税收收入、缓解债务压力和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使用空间杜宾模型(SDM)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对相邻地区的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也有增强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升数智化政府治理水平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区域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财政可持续性的驱动路径及多元模式研究
2
作者 王震 张曙阳 霍佳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1,共12页
财政可持续性关系到国家财政安全及政府职能履行,进而影响到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影响财政可持续性因素的联动机制,进而探究实现高水平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路径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基于组态视角以我国30个省级... 财政可持续性关系到国家财政安全及政府职能履行,进而影响到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影响财政可持续性因素的联动机制,进而探究实现高水平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路径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基于组态视角以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影响财政可持续性因素的联动机制以及实现高水平财政可持续性的驱动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并不构成实现高水平财政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这充分表明财政可持续性水平是多因素联动作用的结果。(2)3种路径可以实现高水平财政可持续性。这反映出不同省级地方政府实现高水平财政可持续性的驱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3)在实现高水平财政可持续性的3种路径中,有2种路径包含了高人口老龄化。这说明在现阶段,相比于其他因素,人口老龄化对实现高水平财政可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组态分析 驱动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平台开放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来自市级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李佳昌 章力丹 蔡晓燕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3,共11页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和切实防范财政风险的关键环节,事关政府职能履行与国家财政安全。本文基于市级政府公共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公共数据平台开放对地方财政...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和切实防范财政风险的关键环节,事关政府职能履行与国家财政安全。本文基于市级政府公共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公共数据平台开放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平台开放能够有效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平台开放可通过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财政支出效率和缓解政府债务压力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呈梯度差异:公共数据平台开放在地理区位维度上对中西部地区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在债务负担维度上对高负债区域展现出显著的财政可持续性提升效应,在治理效能维度上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效率和低水平地区的财政可持续性。据此,提出以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为目标加快推动公共数据平台开放建设、以公共数据平台开放为导向推动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以政策实施效果差异为维度发挥公共数据平台开放辐射作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平台开放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陈晓 冯倩 +1 位作者 李滕 翟晓杰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9,共9页
近年来,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带动了资金、信息、数据等要素的加速流动和有效配置,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18—2023年中国331个地市为研究样本,从影响路径、非线性效应等方面分析了数字... 近年来,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带动了资金、信息、数据等要素的加速流动和有效配置,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18—2023年中国331个地市为研究样本,从影响路径、非线性效应等方面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通过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有效性和金融市场效率等路径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同时,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无明显影响;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其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提升效应开始显现,且该效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因此,建议持续深化数字金融发展,着力提升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紧抓数字化转型机遇,优化财税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中介效应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老龄化与财政可持续性:理论分析与展望
5
作者 龚灵枝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5,共13页
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低生育率和寿命延长使得老龄化持续加深。老龄化成为中国人口发展新特征,财政可持续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维护财政可持续性方面展现出独特且多... 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低生育率和寿命延长使得老龄化持续加深。老龄化成为中国人口发展新特征,财政可持续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维护财政可持续性方面展现出独特且多元的作用机制。在财政收入端,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和消费需求四种机制应对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在财政支出端,人工智能主要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公共服务资源支出和技术创新支出三种机制应对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从中国财政收支两端深入剖析,旨在揭示人工智能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机制,为缓解老龄化给财政带来的压力、促进中国财政长期稳健运行提供新思路与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口老龄化 财政可持续性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升 被引量:16
6
作者 洪源 万里 +1 位作者 秦玉奇 单昱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3,共13页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阶段改革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开前门”和“关后门”阶段改革分别通过财政收支巩固和债务规模控制来发挥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作用;异质性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激励较弱和财政监管力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效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推进债务预算硬约束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预算硬约束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垂直非对称性、财政可持续性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倾向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 邓微达 王智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5,共13页
在新时代我国明显加快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的背景下,关注当前地方政府在平衡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要求下的支出倾向,对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收支责任划分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在影响地方政府民生... 在新时代我国明显加快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的背景下,关注当前地方政府在平衡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要求下的支出倾向,对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收支责任划分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在影响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倾向的财政分权体制因素中,财政垂直非对称性对民生支出存在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其作用机制在于,财政垂直非对称性引致的财政收支矛盾,将增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风险,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减少民生支出来缓解财政压力。由此,新发展阶段要在加快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持续探寻能够兼顾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要求、平衡政策效应与财政可持续的政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垂直非对称性 财政可持续性 支出倾向 政府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彩虹 梁宏志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8,共10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及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双重背景下,从财政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2016年全国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作为数字经济的代理变量,利用2013—2022年31个... 在数字经济时代及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双重背景下,从财政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2016年全国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作为数字经济的代理变量,利用2013—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财政可持续能力指数,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能力的影响及差异。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明显促进了地方财政可持续能力的提升,在进行了安慰剂检验和替换被解释变量后,结论仍然成立。作用机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财政依存度和财政自给率来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改善和提升西部地区、政府负债率高水平地区和政府效率低水平地区的财政可持续能力,有助于减少财政失衡和地区差距。因此,本文建议政府应持续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使地方财政更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大数据试验区 财政可持续性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明源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9,共13页
我国当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政府财政靠前发力,而财政可持续性问题成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最大阻碍。本文的研究表明,虽然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持续走低,但是政府财政仍然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关键角... 我国当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政府财政靠前发力,而财政可持续性问题成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最大阻碍。本文的研究表明,虽然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持续走低,但是政府财政仍然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关键角色。基建投资不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较高、影响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根源。从估算结果来看,虽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是2020—2022年政府资金的平均资金撬动效应高达2.7倍,民间资金依赖政府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带动作用。预计至2035年,我国每年基建财政支出空间在5.5万亿—7.3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政府资金预计平均每年拉动其余资金16.2万亿元。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开展基建投资的关键在于优化专项债使用机制、提升政府投资决策能力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建立健全政府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财政预算资金撬动民间投资,带动经济系统整体健康平稳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预算 政府投资 政府补贴 专项债 地方政府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债务、财政可持续性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60
10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张旭涛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90,共8页
各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种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长期低水平的基本赤字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其经济... 各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种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长期低水平的基本赤字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其经济增长效应与公共债务水平息息相关,二者呈倒U型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关系。因此,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维持合理的赤字水平与国债规模,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债务 财政可持续性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扭曲效应与财政可持续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邱国庆 杨志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30,共12页
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削弱成为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重大隐患。利用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 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削弱成为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重大隐患。利用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机制识别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劳动参与率、抑制居民消费率和增加养老负担等路径实现;(3)进一步讨论发现,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较高的税收分成激励程度,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在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增强纵向税收分成激励,健全政府间基本养老事权共同负责机制和增强经济可持续性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建设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财政可持续性 地方政府 税收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期预算约束条件下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军 聂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8,共8页
在全球经济波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引致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的财政可持续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总结财政可持续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本文基于跨期预算约束条件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计量模型,并利用1978-2012年的财... 在全球经济波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引致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的财政可持续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总结财政可持续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本文基于跨期预算约束条件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计量模型,并利用1978-2012年的财政收支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整体和省级层面的财政状况具备可持续性。结合我国的财政体制和当前的中央 地方财政关系,本文提出了对财政安全性的关注应定位于省级以下政府、构建公共投资项目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以及设立跨期性的财政警戒线指标等具体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我国财政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预算约束 财政可持续性 地方债 财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研究——基于财政缺口的视角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东旻 王东平 陈珏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3,共8页
本文从财政缺口(Fiscal gap)这一框架出发,试图较为严格地测算中国未来30年财政缺口的规模和比例。在基本假设下,合理的预测数据则是我们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所在,我们将会详细阐述如何尽量科学地预估相关数据。笔者认为:中国未来30年财政... 本文从财政缺口(Fiscal gap)这一框架出发,试图较为严格地测算中国未来30年财政缺口的规模和比例。在基本假设下,合理的预测数据则是我们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所在,我们将会详细阐述如何尽量科学地预估相关数据。笔者认为:中国未来30年财政缺口约为2.18%,总量大概为30.74万亿元。结合敏感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结论:首先,中国未来将面临严重的财政缺口,财政可持续性存在一定风险;其次,未来30年财政收支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财政缺口的变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赤字 财政可持续性 财政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债务货币化与财政可持续性的互动影响关系研究——基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视角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8,共14页
根据财政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内在关联性建立公共部门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研究债务货币化与财政可持续性的互动影响机理,发现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及其合理组合关系决定央行债务货币化空间的选择;央行债务货币化又通过影响宏观变量的途... 根据财政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内在关联性建立公共部门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研究债务货币化与财政可持续性的互动影响机理,发现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及其合理组合关系决定央行债务货币化空间的选择;央行债务货币化又通过影响宏观变量的途径反过来影响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状况,并以美国1949-2011年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揭示对我国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国债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债务货币化 财政可持续性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延迟退休与财政可持续性 被引量:24
15
作者 魏瑾瑞 夏宁潞 陈子昂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88,共8页
本文利用2006-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是否导致财政负担加剧。首先构造跨期迭代模型发现,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与老龄人口负担的所得税率有关,当所得税率低于临界值时,老龄化率提高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 本文利用2006-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是否导致财政负担加剧。首先构造跨期迭代模型发现,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与老龄人口负担的所得税率有关,当所得税率低于临界值时,老龄化率提高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而当所得税率高于临界值时,老龄化率提高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正面影响。因此,以老年人相对工资水平为门槛变量,进一步建立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并非简单线性,而是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并且区域差异明显。延迟退休的直接效应是通过增收减支来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然而更重要的是,延迟退休通过延长老年人的工作时长来拓展其创造的生产价值,并通过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来增加老年人缴纳的所得税,间接促进财政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门槛效应 延迟退休 财政可持续性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减税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基于“营改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邓晓兰 许晏君 刘若鸿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9,共15页
结构性减税虽然有着拓宽税基和涵养税源的作用,但也给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笔者选取2010—2014年全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财政反应函数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进行量化,以“营改增”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 结构性减税虽然有着拓宽税基和涵养税源的作用,但也给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笔者选取2010—2014年全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财政反应函数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进行量化,以“营改增”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提升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并且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在政策实施当期表现为微弱的促进作用,而后逐渐增强。异质性检验表明,“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在东部地区及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城市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存在抑制作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营改增”主要通过企业生产激励效应和地方政府行为扭曲效应两种作用渠道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在推进减税政策过程中切实保障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性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减税 财政可持续性 营改增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匡小平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80,共4页
考察可持续的税率水平与实际税率水平之间的差异 ,是衡量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基本方法。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债务利息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对大小 ,预期的经济增长率越高 ,政府就可以维持更高的、可持续的赤字水平。... 考察可持续的税率水平与实际税率水平之间的差异 ,是衡量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基本方法。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债务利息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对大小 ,预期的经济增长率越高 ,政府就可以维持更高的、可持续的赤字水平。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无需政府实行平衡预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 财政可持续性 政府债务 财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可持续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晓霞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27,共5页
本文分析了财政可持续性的含义和本质,并阐释财政可持续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非蓬齐博弈条件只是动态有效经济下的偿债增长标准,它是隐含于该条件下的。而马约的债务负担率指标也以该条件为理论基础。作者进而介绍了近年来跳出... 本文分析了财政可持续性的含义和本质,并阐释财政可持续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非蓬齐博弈条件只是动态有效经济下的偿债增长标准,它是隐含于该条件下的。而马约的债务负担率指标也以该条件为理论基础。作者进而介绍了近年来跳出单纯债务研究的财政可持续性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债务清偿能力 非蓬齐博弈 财政持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余红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0-109,共10页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动态效应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存在财政疲劳现象,但地方政府尚存可调整的财政空间,30个省份负债率理论上限值的区间为[67.23%,82.47%],地方...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动态效应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存在财政疲劳现象,但地方政府尚存可调整的财政空间,30个省份负债率理论上限值的区间为[67.23%,82.47%],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差距显著,且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人口老龄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极为显著;人口老龄化通过消费需求、劳动供给和社会保障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中介效应显著。鉴于此,笔者提出,中国亟待创新人口老龄化正向应对机制,形成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优化“同步推进—市场规范—潜力释放”的老年消费路径,深化职业教育与延迟退休政策并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财政空间 财政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优惠、产业结构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被引量:15
20
作者 崔惠玉 徐颖 张嘉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95,255,共9页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受到广泛关注。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提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从长期来看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引导企业经营行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入,提升地方...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受到广泛关注。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提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从长期来看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引导企业经营行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入,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但短期内也可能降低财政收入增速,加大地方财政压力。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一二线城市中更为明显;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因此,必须兼顾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优惠 产业结构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