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共享消费悖论”:财务稀缺心态阻碍共享消费
- 1
-
-
作者
刘晓敏
王雪
向虹宇
陈增祥
苏凇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
出处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1-1294,I0007-I0010,共1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203024,72402011,721721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0422147)。
-
文摘
基于资源稀缺的自我调节模型,本文探索了财务稀缺心态对共享消费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通过6项研究发现,尽管共享消费具有单次花费低、效用多样化的优势,能够为财务稀缺个体带来诸多益处,但是具有财务稀缺心态的个体更不愿意参与共享消费,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共享消费悖论”。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稀缺心态主要激活控制恢复路径,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心理所有权需求,从而阻碍共享消费。本文还发现“强调产品归属性”可以消除财务稀缺心态对共享消费的负面影响,以及当共享产品的价格优势凸显或个体作为共享物品的提供者时,这种负面影响也会被削弱。
-
关键词
财务稀缺
共享消费
资源稀缺的自我调节模型
心理所有权需求
-
Keywords
financial scarcity
shared consumption
self-regulation model of resource scarcity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F713.55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