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抵押财产转让规则的模式选择——我国《物权法》第191条抵押物限制转让模式的解释论证成 被引量:10
1
作者 麻锐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95,共7页
无论是民法理论还是立法例都基本认同抵押财产的自由转让,但看似合理的自由转让模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自由转让模式过分强调抵押人的处分权,忽视了存在复杂法律关系的抵押财产在实际流通中的困难,并且造成当事人在抵押财产转让前... 无论是民法理论还是立法例都基本认同抵押财产的自由转让,但看似合理的自由转让模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自由转让模式过分强调抵押人的处分权,忽视了存在复杂法律关系的抵押财产在实际流通中的困难,并且造成当事人在抵押财产转让前后法律地位的严重差异。通过将"抵押权人同意"缩小解释为对抵押财产转让价格的认可,避免了对抵押权人的过度保护,还能达到受让人和抵押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将对抗抵押权人的成本负担由受让人转移到抵押人,此外需要其实体和诉讼法律效力,特别是在抵押权的司法实现中的效力,防止抵押人与受让人恶意串通,通过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妨害抵押权人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权 抵押财产转让 价金物上代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押财产转让规则的适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28,共11页
在当事人约定禁止或限制转让抵押财产且已登记的情形下,仅在抵押财产转让会影响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人才应有权主张转让对其不发生物权效力,且该约定的登记不应影响抵押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登记。与此同时,有必要将我国《民法典》第406条第... 在当事人约定禁止或限制转让抵押财产且已登记的情形下,仅在抵押财产转让会影响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人才应有权主张转让对其不发生物权效力,且该约定的登记不应影响抵押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登记。与此同时,有必要将我国《民法典》第406条第2款规定的抵押权人的权利解释为物上代位权,除抵押财产转让有可能损害抵押权的情形外,只要抵押权人愿意,就应允许其进行物上代位。此外,受让人可以依据我国《民法典》第524条而代为履行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但这不同于域外法上的涤除权,通常仅在抵押财产的市场估价高于其所担保的债权总额时,才会成为受让人的选择。否则,除抵押权人主动选择物上代位之外,只能通过抵押权人、抵押人与受让人的三方协议才能消灭抵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财产转让 相对无效 追及力 物上代位 代为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取得财产转让等所得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
3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2,共1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现就企业以不同形式取得财产转让等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公告如下: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法 财产转让 所得税处理 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产转让税制的国际比较
4
作者 刘忠益 《税收经济研究》 1997年第3期17-19,8,共4页
财产转让税制发展到现代,各国多把它作为平均社会财富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此,财产转让税制的主要税种已由原先单一的继承税,发展为遗产税、继承税、赠与税三种形式,并且这三个主要税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组合形式。
关键词 财产转让税制 遗产税 继承税 赠与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抵押物转让时抵押权损害风险之认定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清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39,共9页
《民法典》第406条第2款中“可能损害抵押权”的抽象表述致使其认定标准不明,存在授权式法律漏洞。既往之司法裁判对其认定主要存在三种标准:转让行为本身有损抵押权、转让行为违反禁止让与特约、转让抵押财产未通知抵押权人。但在解释... 《民法典》第406条第2款中“可能损害抵押权”的抽象表述致使其认定标准不明,存在授权式法律漏洞。既往之司法裁判对其认定主要存在三种标准:转让行为本身有损抵押权、转让行为违反禁止让与特约、转让抵押财产未通知抵押权人。但在解释论层面均存在无法消弭的解释障碍。合理之认定方式在于,构造出抵押权的行使与抵押权受偿范围的基本框架,对可能损害抵押权这一要件进行要素化解构,提取抵押权实现成本与担保权益范围的比例性、抵押权追及力的限度、抵押权的受偿范围等弹性化的评价要素。抵押权损害风险的认定应自两个层次展开:一是抵押权的行使障碍,表现为抵押权追及力消灭与抵押权追及力受阻;二是抵押权的受偿范围减损,表现为抵押财产价值严重减损以及抵押财产以无偿或不合理低价的方式转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财产转让 可能损害抵押权 认定标准 抵押权的行使障碍 抵押权受偿范围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规定
6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78,共1页
一、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关键词 财产转让所得 个人所得税 上市公司 征收 比例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7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I0045-I0046,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个人转让住房,以其转让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发展需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个人转让住房,以其转让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发展需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建设部关于个人出售住房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8号)对个人转让住房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和换购住房的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做了具体规定。目前,在征收个人转让住房的个人所得税中,各地又反映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为完善制度,加强征管,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精神,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 财产转让所得 个人住房 应纳税所得额 国家税务总局 实施条例 合理费用 发展需要 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利所得不应纳入“年所得”申报范畴
8
作者 黄建中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59,共1页
2006年11月8日,国税总局发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明确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的5种情形,其中需申报的“年所得”包含工资、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 2006年11月8日,国税总局发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明确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的5种情形,其中需申报的“年所得”包含工资、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11项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税申报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个人所得税 范畴 股利 财产转让所得 国税总局 申报纳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不动产抵押权追及效力规则的解释论 被引量:32
9
作者 高圣平 罗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37,共11页
《民法典》第406条对《物权法》第191条做了全面修正,承认了抵押权追及效力。抵押权追及效力规则的适用须满足抵押财产发生权利移转、抵押权有效存在及抵押财产不消灭等条件。“抵押财产的转让”在解释上包括抵押财产发生权利移转的所... 《民法典》第406条对《物权法》第191条做了全面修正,承认了抵押权追及效力。抵押权追及效力规则的适用须满足抵押财产发生权利移转、抵押权有效存在及抵押财产不消灭等条件。“抵押财产的转让”在解释上包括抵押财产发生权利移转的所有情形,至于是否基于法律行为发生,则在所不问。抵押合同当事人之间关于禁止或附条件转让抵押财产的约定,仅在抵押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无论第三取得人是否善意,抵押权均不受影响。抵押人未尽抵押财产转让通知义务不影响抵押权追及效力。依体系解释,不动产消费者买受人的优先保护、抵押权行使期间届满和发生物上代位均属阻断抵押权追及效力情形。不动产消费者买受人的优先保护规则具有产生消除不动产上设定的权利负担的效果,抵押权人此际可借助价金物上代位保护其权利。抵押财产的第三取得人代为清偿债务以消灭抵押权的,应予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权追及效力 物尽其用 抵押财产转让 价金物上代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权转换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卫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3-36,共4页
在当前和今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确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法人地位是一个势在必行而又难度很大的课题。确立企业的法人地位,一个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所有权人 转换机制 法律地位 法人地位 国家所有权 财产转让 法人所有权 财产 全民所有制企业 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11
作者 张燕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36-40,共5页
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财产权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动产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动产让与人以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移转或设定为目的而让与该动产,即使没有让与权,但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动产... 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财产权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动产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动产让与人以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移转或设定为目的而让与该动产,即使没有让与权,但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民法上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由来已久。它最早源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Handmuss Hand Wahren)原则。据此,权利人将自己的财产让与给他人占有时,只得向占有人请求返还占有物,如果占有人将财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原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请求返还原物,而只得向占有人(转让人)请求赔偿损失。这一原则,后来便演进为近现代民法广为接受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不动产 善意受让人 动产所有权 善意占有 他物权 转让 赔偿损失 返还原物 财产转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证券市场动态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78,共1页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在深沪证交所转让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动态 免征个人所得税 财产转让所得 证券 国内 上市公司 国家税务总局 比例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问题解答之五
13
作者 郭黎 熊媛 +1 位作者 喻辉 穆云犀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28,共2页
1.销售方向购买方收取的延期付款罚息是否应当缴纳增值税?销售方出具什么发票给购买方?发票上应开具什么项目?答:假定销售方的销售行为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则应将收到的延期付款罚息作为价外费用处理。
关键词 购买方 增值税政策 价外费用 销售行为 纳税人销售 问题解答 罚息 延期付款 财产转让所得 进项税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因购买和处置债权取得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14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国家税务总局 债权 文件 国税 征收 处置 购买 财产转让所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收益征税可行吗
15
作者 向进 温万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9-40,共2页
股票收益征税可行吗文/向进,温万虎今年10月31日颁布并将于明年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征收所得税,税率为20%。... 股票收益征税可行吗文/向进,温万虎今年10月31日颁布并将于明年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征收所得税,税率为20%。“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收益 收益所得税 征收所得税 境外投资者 国家股 财产转让 财政收入 法人股市场 广东金融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以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如何纳税
16
作者 纪宏奎 赵辉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以技术成果为主体的无形资产入股问题,是创业者和投资者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创业者具有相应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或者智力资本、创意等无形资产,但往往缺乏货币资本和其它实物资本,需要从风险投资、大... 以技术成果为主体的无形资产入股问题,是创业者和投资者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创业者具有相应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或者智力资本、创意等无形资产,但往往缺乏货币资本和其它实物资本,需要从风险投资、大企业或者其它外部投资机构获得投资,共同组建创业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资本 实物资本 货币性资产 国家税务总局 财产转让所得 产权转移书据 主管税务机关 递延 产业化过程 技术转让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7
《中国注册会计师》 1993年第12期29-32,共4页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税义务人 劳务报酬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稿酬所得 每次收入额 经营所得 扣缴义务人 减除 税务机关 应纳税所得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税制改革后个人所得税的问答
18
作者 徐新灶 《农村科技》 1994年第5期10-10,共1页
1.什么叫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劳动和财产所取得的超过一定标准的收益征收的一种税。2.哪些人属纳税人范围?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确定的纳税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1.什么叫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劳动和财产所取得的超过一定标准的收益征收的一种税。2.哪些人属纳税人范围?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确定的纳税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他们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要依法纳税。另一种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他们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要依法纳税。上面所说的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实际上指的是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他们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都要按税法征税。至于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只限于对来华居住满一年的才征税。3.征税对象(应税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征税对象 外籍人员 个人劳动 应税项目 比例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 每次收入额 超额累进税率 财产转让所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特别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思考
19
作者 王勇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4-25,共2页
对特别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思考上海东方航空公司企管处 王勇亮国有资产流失,除了存在于一些较易察觉的领域以外,还存在于一些常常被人忽视的环节中.那就是在一些合法的外衣掩盖下,国有资产悄悄地流失.如募捐、赞助、赠送、... 对特别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思考上海东方航空公司企管处 王勇亮国有资产流失,除了存在于一些较易察觉的领域以外,还存在于一些常常被人忽视的环节中.那就是在一些合法的外衣掩盖下,国有资产悄悄地流失.如募捐、赞助、赠送、商业广告和贷款.前三种是一种非对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 募捐款 非经营性支出 法律思考 所有权转移 东方航空公司 财产所有权转让 商业行为 广告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清算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20
作者 张淑缓 《会计之友》 1995年第1期13-14,共2页
企业清算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文/张淑缓实际工作中,在进行企业清算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企业在终止前。隐匿、私分或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处理、出售、变卖企业财产;放弃自己的债权;利用帐号转移企业资... 企业清算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文/张淑缓实际工作中,在进行企业清算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企业在终止前。隐匿、私分或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处理、出售、变卖企业财产;放弃自己的债权;利用帐号转移企业资金。二、清算开始后,清算机构没有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清算 采取的措施 估价方法 固定资产 无偿转让财产 估价法 债权债务 企业财产 西北水利 财产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