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宇宙空间虚拟财物的孪生耦合与刑法解构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魏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6,共17页
技术嵌入使元宇宙虚拟物到虚拟财物的转化加速,价值、支配与流动性在助力虚拟“财物”摆脱中心化弊端的同时,也赋予虚拟物财产性表象。虚拟泛化加强了虚拟物与虚拟财物的孪生耦合,单一路径已然无法消解虚拟“财物”的强复合性涉罪困局... 技术嵌入使元宇宙虚拟物到虚拟财物的转化加速,价值、支配与流动性在助力虚拟“财物”摆脱中心化弊端的同时,也赋予虚拟物财产性表象。虚拟泛化加强了虚拟物与虚拟财物的孪生耦合,单一路径已然无法消解虚拟“财物”的强复合性涉罪困局。在元宇宙统一度量衡阙如及共识瓦解下,内部秩序不能仅停留于镜像模仿和企图径直移植来促成标准的数字化蜕变。为了实现价值体系的跨场域联动,需在外部鉴定中结合技术嬗变、规范保护能力及必要性综合限缩虚拟财物入罪口径。凭借多元标准的回溯限定,能够在剥离元数据与虚拟物后更新财物认定模型,通过法益内容的分层解构完成财产型数据与虚拟型财产等内容的刑法考察,在超拟像样态中落实规范的分块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区块链 虚拟财物 财产犯罪 财产权属性 复合性法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货币的私法性质--以日本Bitcoin.Cafe数字货币交易所破产案为中心 被引量:21
2
作者 罗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数字货币,是一种具有财产性价值属性的电磁记录型数据。数字货币在其依存的区块链体系中所彰显的与不特定者之间的支付对价性、与法定货币之间的互换性、使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转移的在线转移性等特点,得以从数据说的角度,将其作为... 数字货币,是一种具有财产性价值属性的电磁记录型数据。数字货币在其依存的区块链体系中所彰显的与不特定者之间的支付对价性、与法定货币之间的互换性、使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转移的在线转移性等特点,得以从数据说的角度,将其作为一种数据性财产权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其私法性质进行讨论。有鉴于我国民法总则已将数据纳入保护客体的范畴,数字货币作为数据之一种,理应成为一种新型法律客体,在得到法律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获得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私法性质 数据说 财产权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侮辱网络虚拟身份的刑法规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夏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5-170,共6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侮辱网络虚拟身份的案件层出不穷。网络虚拟身份是在网络虚拟世界进行网络生存、开展互动与社交的关系定位,具有匿名性、现实性与多元性等特征。网络虚拟身份虽然没有独立人格,却能够映射、关联现实主体的人格,是使...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侮辱网络虚拟身份的案件层出不穷。网络虚拟身份是在网络虚拟世界进行网络生存、开展互动与社交的关系定位,具有匿名性、现实性与多元性等特征。网络虚拟身份虽然没有独立人格,却能够映射、关联现实主体的人格,是使用者自身的"电子延伸",值得法律予以保护。侮辱网络虚拟身份的行为必须具有公然性,且他人能够根据虚拟身份推断出被害人的现实身份,并可能降低其外部名誉或贬损内部名誉时,方可成立侮辱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身份 名誉权属性 财产权属性 侮辱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确权与国家德性——基于《宪法》第10条的法理分析
4
作者 王进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53-60,共8页
土地问题是中国当前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1982年宪法第10条关于土地性质的城乡二元划分之规定,在法律层面上便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城市界限不明确,存在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二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因行政权力介入而处于不稳定状态,... 土地问题是中国当前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1982年宪法第10条关于土地性质的城乡二元划分之规定,在法律层面上便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城市界限不明确,存在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二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因行政权力介入而处于不稳定状态,导致基于集体土地成员身份而产生的身份权利保障丧失。所以,必须摒弃土地国有与私有的分析框架,而以土地的财产权利属性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突出身份权利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土地的财产权利属性来弥补其所有权属性的不足,进而构建新的公民身份权利体系,实现国家德性维度的政治合法性和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确权 财产权属性 身份权利 国家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