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犯罪
1
作者 董杰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9-103,共5页
贿赂犯罪侵害的法益存在不同学说,其中"公正性"和"信赖"作为贿赂犯罪侵害的混合型法益更符合国情,基于此,非财产性利益成为贿赂犯罪侵害对象具有合理性。"感情投资""网络虚拟财产贿赂"等认定... 贿赂犯罪侵害的法益存在不同学说,其中"公正性"和"信赖"作为贿赂犯罪侵害的混合型法益更符合国情,基于此,非财产性利益成为贿赂犯罪侵害对象具有合理性。"感情投资""网络虚拟财产贿赂"等认定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出现严重困难,非财产性利益定量机制具有可行性,"情节"式立法应当逐步成为贿赂犯罪的定罪模式,应设立非财产性利益定量评价标准,建立非财产性利益定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犯罪 贿赂 法益 财产性利益 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盗窃财产性利益的探讨
2
作者 常小永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在日常生活中,盗窃行为的发生相对来讲较为普遍,但是财产性利益盗窃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行为,对他人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对这一行为作出针对性应对。
关键词 盗窃行为 财产性利益 肯定说 否定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产性利益型贿赂之实证探究
3
作者 雷娜 《新经济》 2019年第11期94-99,共6页
财产性利益伴随着两高司法解释的出台被明确纳入到贿赂对象范围之中,通过对160例相关裁判文书的梳理与分析,获知在司法实务中财产性利益型贿赂的主要类型,并从中发现裁判者在进行司法裁判时存在对其表述用语的杂乱无章、停止形态的判定... 财产性利益伴随着两高司法解释的出台被明确纳入到贿赂对象范围之中,通过对160例相关裁判文书的梳理与分析,获知在司法实务中财产性利益型贿赂的主要类型,并从中发现裁判者在进行司法裁判时存在对其表述用语的杂乱无章、停止形态的判定分歧以及涉及具体内容的认定不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刑法文本规范并未明晰财产性利益的内涵与外延而导致司法适用混乱,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为了避免因财产性利益型贿赂适用的无序而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应尽快通过明晰内涵与外延、出台相关指导性案例等路径加强对财产性利益型贿赂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性利益 财物 贿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中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久生 管亚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8,共9页
盗窃罪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均无法为盗窃虚拟财产行为规制提供一揽子方案。我国学者将虚拟财产分为三类。账号类虚拟财产可以作为计算机信息数据,盗窃货币类虚拟财产可以用盗窃罪进行处罚。盗窃物品类虚拟财产行为如何规制... 盗窃罪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均无法为盗窃虚拟财产行为规制提供一揽子方案。我国学者将虚拟财产分为三类。账号类虚拟财产可以作为计算机信息数据,盗窃货币类虚拟财产可以用盗窃罪进行处罚。盗窃物品类虚拟财产行为如何规制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物品类虚拟财产不是刑法认可的财产性利益,但针对其进行的盗窃行为损害了用户对网络服务的信赖利益,该利益受到了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认可,也符合网络空间运行的诉求,待时机成熟,可以制定专门刑事法律对此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 财产性利益 网络空间 法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贿赂审计治理若干问题探究
5
作者 李传双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2-163,共2页
一、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虚假会计处理 (一)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1.“财物”是指货币、有价证券和实物。具体包括:①货币:包括人民币和外币;②各种商品:如烟、酒、贵重首饰、住房、汽车等;③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等;④... 一、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虚假会计处理 (一)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1.“财物”是指货币、有价证券和实物。具体包括:①货币:包括人民币和外币;②各种商品:如烟、酒、贵重首饰、住房、汽车等;③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等;④其他财产性利益:如设定债权、装修住房等。利用财物行贿的方式还包括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贿赂 问题探究 治理 审计 有价证券 财产性利益 会计处理 人民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受贿罪几个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振东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8-51,共4页
受贿罪在我国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中有很多问题都存在着争议。受贿罪的客体应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受贿罪的犯罪对象应当包括财物之外的财产性利益。客观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必须是为请托人谋取具体特定的利益。如果行为人... 受贿罪在我国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中有很多问题都存在着争议。受贿罪的客体应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受贿罪的犯罪对象应当包括财物之外的财产性利益。客观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必须是为请托人谋取具体特定的利益。如果行为人虽然承诺或者已经为他人谋利益,但尚未收受到贿赂,那么应该认定为未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廉洁性 财产性利益 客观方面 未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法中关于敲诈勒索罪的立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吕俊玲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1-62,共2页
我国刑法对于敲诈勒索罪在理论上还有若干问题没有解决,在立法上还存在某些不合理性。敲诈勒索的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物,还应该包括财产性利益,另外还建议增设财产刑,增加一个量刑档次。
关键词 敲诈勒索 财产性利益 刑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医药企业的合规之路 被引量:2
8
《中国内部审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79,共2页
现阶段中国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回扣、为销售目的以“捐赠、赞助费、宣传费等”名义给予医院和医生的款项;免费娱乐、旅游、考察等财产性利益以及就学、荣誉、特殊待遇等非财产性利益;还包括以过度附赠的样品、年度... 现阶段中国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回扣、为销售目的以“捐赠、赞助费、宣传费等”名义给予医院和医生的款项;免费娱乐、旅游、考察等财产性利益以及就学、荣誉、特殊待遇等非财产性利益;还包括以过度附赠的样品、年度奖励、价格支持等方式存在的价格折扣,都被认为是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虚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企业 财产性利益 商业贿赂 医药行业 特殊待遇 价格折扣 价格支持 价格虚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贿罪客观要件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克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1期50-56,64,共8页
本文评述了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各种不同意见,提出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两种情况,(一)利用职权的便利,(二)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并分析了后一种情况构成受贿罪必须具备的条件。对贿赂的内容,评析了财物说。金钱估价... 本文评述了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各种不同意见,提出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两种情况,(一)利用职权的便利,(二)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并分析了后一种情况构成受贿罪必须具备的条件。对贿赂的内容,评析了财物说。金钱估价说。非财产利益说,提出了在我国如何理解贿赂内容的四点意见,其中特别就性贿赂作了专门分析,说明了不赞成性行为作为贿赂的理由。在受贿罪的基本方式——索取和收受上,就索取是否包括勒索,阐明了同意肯定说的观点,并论述了如何划分受贿罪的勒索与敲诈勒索罪的勒索的界限。最后论证了“为他人谋取利益”当属于受贿罪的主观要件,并认为索贿也应具备这一要件,建议修改刑法时对此作适当的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客观要件 行为人 主观要件 敲诈勒索罪 财产性利益 补充规定 性贿赂 肯定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买短乘长”铁路逃票罪与非罪问题研究
10
作者 杨旭涛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3-27,44,共6页
针对“买短乘长”铁路逃票现象,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有观点认为需要对该类行为中逃票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情形以诈骗罪或者盗窃罪定罪处罚。由于“有偿服务”本身不能成为取得型财产犯罪的行为对象,在这类案件中只有相应的对价请求权... 针对“买短乘长”铁路逃票现象,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有观点认为需要对该类行为中逃票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情形以诈骗罪或者盗窃罪定罪处罚。由于“有偿服务”本身不能成为取得型财产犯罪的行为对象,在这类案件中只有相应的对价请求权能够成为可能的行为对象。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语境下难以对此类行为做出诈骗罪或者盗窃罪的认定,而是应当做出无罪的认定,并由前置部门法予以预防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短乘长 诈骗罪 盗窃罪 有偿服务 财产性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诈骗罪中被害人处分意识必要说的教义学展开
11
作者 支海宇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2-26,共5页
客观层面被害人转移狭义财物或财产性利益占有的行为得以成立诈骗罪中处分行为均需要依靠主观层面处分意识的判断。处分意识的内容应区分为处分意识的范围和程度予以探讨。对狭义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处分意识的范围具有一致性,均包含对财... 客观层面被害人转移狭义财物或财产性利益占有的行为得以成立诈骗罪中处分行为均需要依靠主观层面处分意识的判断。处分意识的内容应区分为处分意识的范围和程度予以探讨。对狭义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处分意识的范围具有一致性,均包含对财产占有或支配的认知、对转移占有的认知和对财产受领人的认知。对财产的认知应区分狭义财物和财产性利益进行讨论,前者应强调认识到财产存在且特定,后者应强调认识到确定的财产数额,对财产受领人的认识不要求认识到财产受领人的身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罪 处分意识 财产性利益 狭义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间借贷关系中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探讨——以利息形式受贿案件为例
12
作者 豆忠娟 李菲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46,共4页
对以利息形式受贿的案例分析被告人李甲是某市市委书记,于2009年至2014年间5次借款给张乙。根据张乙供述,当地民间借贷一般年利率为24%~36%,他向其他人借款的年利率也一般如此。在向李甲借第一、二笔借款时,他因急需资金且为与李甲搞好... 对以利息形式受贿的案例分析被告人李甲是某市市委书记,于2009年至2014年间5次借款给张乙。根据张乙供述,当地民间借贷一般年利率为24%~36%,他向其他人借款的年利率也一般如此。在向李甲借第一、二笔借款时,他因急需资金且为与李甲搞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受贿案件 李甲 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行为 案例分析 财产性利益 受贿数额 银行贷款利率 民法通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偷换二维码的刑法定性
13
作者 宁东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1-46,共6页
针对偷换二维码案件定性问题,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构成三角诈骗,但三角诈骗说的缺陷在于,其弱化了商家与顾客的互动关系中商家的作用,忽视了商家对顾客支付行为的影响力。商家由于行为人的置换行为陷入认识错误,而顾客并不具有重要的认识... 针对偷换二维码案件定性问题,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构成三角诈骗,但三角诈骗说的缺陷在于,其弱化了商家与顾客的互动关系中商家的作用,忽视了商家对顾客支付行为的影响力。商家由于行为人的置换行为陷入认识错误,而顾客并不具有重要的认识错误。在二维码案件中,行为人的置换行为导致商家作出错误的指示行为,商家的指示行为支配顾客的扫码支付行为。置换行为属于实行行为,指示行为属于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而扫码支付行为并不因二维码的置换而产生影响,因而并不具有规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诈骗 财产处分 处分意识 财产性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薅羊毛”行为的刑法规制--以肯德基“薅羊毛”案为例
14
作者 孙承程 苑嘉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2-66,共5页
“羊毛”为商家为薄利多销而提供的各类优惠,可以视为刑法中的财产性利益,随着实践中恶意“薅羊毛”的行为层出不穷,对该种行为进行分类并且予以规制势在必行。目前学界有三种观点:如果认为该种行为违背了被害人的意志,则构成盗窃罪;如... “羊毛”为商家为薄利多销而提供的各类优惠,可以视为刑法中的财产性利益,随着实践中恶意“薅羊毛”的行为层出不穷,对该种行为进行分类并且予以规制势在必行。目前学界有三种观点:如果认为该种行为违背了被害人的意志,则构成盗窃罪;如果认为没有违背被害人的意志,则构成诈骗罪;为该种行为拟定新罪名。机器能否被骗?为该种行为设定新罪名并无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性利益 机器被骗 预设的同意 盗骗交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创作物适用著作权法的合理性
15
作者 孙晶玲 《艺术科技》 2019年第22期43-44,共2页
人工智能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创作物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人工智能创作物被称为作品是其能获得保护的重要前提,研究其权利归属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举措.让人工智能成为法律主体并不意味着它与人享有同等权利,而是根据其作品的价值规定其权... 人工智能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创作物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人工智能创作物被称为作品是其能获得保护的重要前提,研究其权利归属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举措.让人工智能成为法律主体并不意味着它与人享有同等权利,而是根据其作品的价值规定其权利的多少,保护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自然人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创作物 著作权 财产性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