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广东的对外贸易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龙潜 《文史哲》 1982年第2期60-68,共9页
在明代,广东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区之一。明代广东的对外贸易,若从贸易的方式看,可以分为市舶贸易和商舶贸易两种。明人王圻说:“贡舶与市舶一事也。……贡舶者王法之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 在明代,广东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区之一。明代广东的对外贸易,若从贸易的方式看,可以分为市舶贸易和商舶贸易两种。明人王圻说:“贡舶与市舶一事也。……贡舶者王法之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私也。”①这种解释,在严格执行海禁时期,从法的观点来划分,分为合法贸易,即贡舶贸易,非法贸易,即商舶贸易,是对的。但隆庆以后,海禁松弛,允许海商出洋贸易,商舶贸易不再是非法而是合法的了。因此,本文所说的贡舶贸易,以王圻所说为据,商舶贸易则包括海商的合法非法贸易在内,并不拘泥于海商的非法贸易的叙述。今为便于叙述起见,先从贡舶贸易谈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舶贸易 市舶司 明政府 海商 牙行 商品经济 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 嘉靖 对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海外朝贡贸易中的华籍使者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金明 《南洋问题研究》 1986年第4期107-118,共12页
明代对海外诸国的贸易采用了一种“朝贡贸易”制度,即寄市舶于贡舶,“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这种朝贡贸易有不少是由华籍使者来承担的。这些华籍使者为什么到国外定居呢?他们在朝贡贸易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明政府对他们... 明代对海外诸国的贸易采用了一种“朝贡贸易”制度,即寄市舶于贡舶,“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这种朝贡贸易有不少是由华籍使者来承担的。这些华籍使者为什么到国外定居呢?他们在朝贡贸易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明政府对他们采取了什么政策呢?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本文拟以史籍中明确记载为华籍的使者为例,作一初步的论述,以求为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提供点滴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贸易 贡舶 市舶 琉球 道渊 明宣宗 廷美 福建巡抚 大内氏 厚往薄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广州对外贸易试探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庆新 《广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明代广州对外贸易,可分为贡舶贸易和商舶贸易两种形式.按照明人王圻在《续文献通考》一书中的说法,贡舶贸易,“为王法所许,司于市舶,贸易之公也”,亦即合法的官方贸易;它确立于洪武间,永乐、宣德间臻于鼎盛,但正德之后就趋于衰微.商舶贸... 明代广州对外贸易,可分为贡舶贸易和商舶贸易两种形式.按照明人王圻在《续文献通考》一书中的说法,贡舶贸易,“为王法所许,司于市舶,贸易之公也”,亦即合法的官方贸易;它确立于洪武间,永乐、宣德间臻于鼎盛,但正德之后就趋于衰微.商舶贸易,“为王法所不许,不司于市舶,贸易之私也”,亦即私人贸易;在隆庆改元之前,这种贸易形式是非法的,受到明廷的禁止,但在此之后,开放海禁,这种贸易勃兴而居广州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可以隆庆改元为界标,把明代广州对外贸易分为前后二个时期:前期:洪武至隆庆改元,为贡舶贸易时期.后期:隆庆改元后至明终,为商舶贸易时期.本文要探讨的,就是这二大时期广州对外贸易两种形式的发展、内容、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贡舶贸易 广州 私人贸易 文献通考 贸易形式 于洪武 王法 界标 永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至十九世纪前期的中暹海上贸易
4
作者 俞云平 《南洋问题研究》 1990年第2期59-68,共10页
在中国海上贸易史上,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贸易往来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暹罗一直是中南贸易中的一个主要国家。本文拟就十八至十九世纪前期的中暹贸易情况作一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其性质及影响贸易发展的因素加以分析,以期有助于中国海... 在中国海上贸易史上,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贸易往来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暹罗一直是中南贸易中的一个主要国家。本文拟就十八至十九世纪前期的中暹贸易情况作一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其性质及影响贸易发展的因素加以分析,以期有助于中国海外贸易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贸易 贸易史 贸易情况 八至 十九世纪 东南亚诸国 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 贡舶 贸易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