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本底因素贡献率权重叠加模型的滑坡危险度区划 被引量:3
1
作者 苏琴 张文君 王卫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15-2516,2521,共3页
从滑坡的内部因素中确定本底因子,反演计算研究区环境本底因子对滑坡的贡献率及本底因子的权重,并将其相乘叠加得出滑坡危险度区划,此方法即为贡献率权重叠加法。介绍了基于贡献率叠加模型对东南沿海滑坡危险度进行区划的方法和过程,结... 从滑坡的内部因素中确定本底因子,反演计算研究区环境本底因子对滑坡的贡献率及本底因子的权重,并将其相乘叠加得出滑坡危险度区划,此方法即为贡献率权重叠加法。介绍了基于贡献率叠加模型对东南沿海滑坡危险度进行区划的方法和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物理意义清楚,计算统计简便,结果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本底因素贡献率权重叠加模型 危险度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子贡献率权重的城市精细人口空间化方法: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董海燕 潘耀忠 +1 位作者 朱秀芳 王金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2,共8页
以北京市作为研究区,以土地覆盖、河流道路、DEM、珞珈一号夜间灯光以及兴趣点各数据作为影响因子建立人口指标体系,针对人口空间化中多源数据权重确定方法复杂且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以主成分分析法挖掘各项数据特征,以因子对指标评价... 以北京市作为研究区,以土地覆盖、河流道路、DEM、珞珈一号夜间灯光以及兴趣点各数据作为影响因子建立人口指标体系,针对人口空间化中多源数据权重确定方法复杂且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以主成分分析法挖掘各项数据特征,以因子对指标评价体系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多因子加权融合,实现北京市30 m×30 m精细人口空间化.与Worldpop数据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精细空间化结果的精度(R^(2)=0.85、E_(MR)为0.28)优于Worldpop数据的精度(R^(2)=0.67,E_(MR)为0.48);2)北京市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心主城区内,且向外呈现波动性递减趋势,在外围出现多个郊区次中心,与兴趣点密度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3)各类兴趣点因子被赋予了较高的权重,可作为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指示性因子.该研究方法可为其他城市精细人口空间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化 贡献率权重 多源数据融合 珞珈一号 兴趣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贡献率模型的汶川县滑坡灾害的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森 张占成 +2 位作者 周光红 吴彩燕 陈国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69-74,共6页
地质灾害的易损性主要是指受灾体发生损坏的难易程度与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机率.贡献率模型是评价作用程度的一种指标模型,它通过贡献率均值化、归一化处理,利用权重转换模型建立贡献率转化的权重关系.以汶川县为例,综合考虑汶川县自身... 地质灾害的易损性主要是指受灾体发生损坏的难易程度与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机率.贡献率模型是评价作用程度的一种指标模型,它通过贡献率均值化、归一化处理,利用权重转换模型建立贡献率转化的权重关系.以汶川县为例,综合考虑汶川县自身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结合四川统计年鉴(2010年),以及利用GIS技术获取区域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因子时功能约束等条件,选取人口密度、林地密度、耕地密度、滑坡灾害密度、居民点密度、道路密度等6个因子作为汶川县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因子.将汶川县14个乡镇作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贡献率模型进行汶川县滑坡灾害易损性等级区划,划分为5个等级:极高易损区、高易损区、中易损区、低易损区、极低易损区.分析结果显示易损性分布基本上与人口密度、道路密度、林地密度分布相一致,体现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滑坡 贡献率权重 易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