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路径及贡献度分解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露 龚承柱 +1 位作者 李兰兰 帅传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97,共8页
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和清洁的能源正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关键,研究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路径可以厘清天然气供需空间迁移的发展方向和平衡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天然气供需现状,然后运用重心理论研究了中国天然气2000-2011年供需重心... 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和清洁的能源正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关键,研究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路径可以厘清天然气供需空间迁移的发展方向和平衡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天然气供需现状,然后运用重心理论研究了中国天然气2000-2011年供需重心迁移路径,进而采用Shapley分解方法计算不同区域对重心迁移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路径不存在交叉,其中生产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消费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且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量比消费重心迁移量大,消费重心变动比生产重心变动更加剧烈,天然气供需不均衡加剧。在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过程中,西北片区对产量迁移的贡献度最大,华东片区对消费量迁移贡献度最大。根据天然气供需重心的迁移方向和区域贡献度可以发现,提高国内常规气田产能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对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天然气管道和储气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平衡天然气供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供需关系 重心迁移 夏普利值 贡献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入及成本视角的全球服务贸易增长动因研究——来自40个经济体贸易增长贡献度分解方程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3,共8页
在当前经济服务化、服务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收入及成本视角,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大样本数据和Novy(2008)的贸易增长贡献度分解方程对全球1995—2011年40个经济体服务贸易增长的动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收入增加是... 在当前经济服务化、服务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收入及成本视角,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大样本数据和Novy(2008)的贸易增长贡献度分解方程对全球1995—2011年40个经济体服务贸易增长的动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收入增加是服务贸易增长的首要引擎,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降低是其第二大源泉,而多边服务贸易成本的贡献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中国的服务贸易增长动因与全球样本的结论相似,但是,三种动因的贡献程度演变趋势却不尽相同。经济收入增长的贡献表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双边服务贸易成本降低的贡献具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而多边服务贸易成本降低的贡献则表现出缓慢的弱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贸易成本 贸易增长 贡献度分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用菌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及贡献度分解 被引量:9
3
作者 洪波 李文静 张俊飚 《食药用菌》 2020年第4期217-225,共9页
近年我国食用菌生产快速发展,各地生产布局不断变化。为了解我国食用菌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厘清食用菌生产空间布局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推动机理,基于200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绘制、分析我国食用菌总体及香菇、平菇... 近年我国食用菌生产快速发展,各地生产布局不断变化。为了解我国食用菌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厘清食用菌生产空间布局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推动机理,基于200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绘制、分析我国食用菌总体及香菇、平菇、双孢蘑菇和金针菇四大菇种生产空间的变迁轨迹,并运用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计算不同区域对食用菌生产重心迁移的贡献度。结果为:我国食用菌生产重心从中东部转向北部地区;重心总体呈现向西北方向迁移的趋势;东北地区对我国食用菌生产重心迁移的贡献度最大;香菇、平菇、双孢蘑菇和金针菇的生产重心稳定性较弱。提出:地方政府应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并顺应食用菌生产布局变化的整体趋势因地制宜地进行顶层设计,合理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区域重心分析法 夏普利值 贡献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消费的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纪玉山 代栓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利用中国1965~2006年的石油消费、石油价格、石油产量、GDP与煤消费量的对数差分序列建立VAR模型分析认为,导致中国石油消费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消费本身的累积性冲击以及石油产量的增加。石油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导致石油消费... 本文利用中国1965~2006年的石油消费、石油价格、石油产量、GDP与煤消费量的对数差分序列建立VAR模型分析认为,导致中国石油消费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消费本身的累积性冲击以及石油产量的增加。石油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导致石油消费显著下降,反而在一定时间段内导致了石油消费的增加。煤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其消费增长会在短期内促使石油消费的增长,而从长期来看,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GDP增长的冲击带来的是石油消费持续的下降。因此,对中国石油消费的基本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消费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贡献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