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世界贡献
1
作者 徐志民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161,F0002,共9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凝聚了战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凝聚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磅礴合力。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与其他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坚持抗战,成为打败法西斯国家,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中流砥柱。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纷纷筹款筹物,支援祖国抗战,积极开辟“海外战场”,全力配合侨居国或侨居地的反法西斯战争。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东方主战场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华侨华人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理论内涵、内在特质与世界贡献 被引量:4
2
作者 钟贞山 赵晓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6,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其核心理念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在实践形态上表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其核心理念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在实践形态上表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同发展观,在根本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在致思方式上体现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在治理方略上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具有独特的文化根基、理论根源、思维方法和使命意识等内在特质,正有机融入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拓宽了对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认识,开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为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提供价值启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为推动全球环境共治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独特生态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十年会计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评价——中国的努力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连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4-7,共4页
中国30年来会计理论研究的路径已经发生积极变化。研究方向日趋理性而科学,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在适逢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总结这些成就和不足,对于促进我国的会计理论进步非常必要... 中国30年来会计理论研究的路径已经发生积极变化。研究方向日趋理性而科学,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在适逢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总结这些成就和不足,对于促进我国的会计理论进步非常必要,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理论 历史回顾 研究成就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蕴和世界贡献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6,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大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全局设计。这一伟大思想立足于当代世界的深刻变革,直面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人类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大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全局设计。这一伟大思想立足于当代世界的深刻变革,直面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视野,推动世界科学社会主义由"真理引领"迈向"真理与价值统一引领"、由单一和局部优势迈向体现全面优越性和整体先进性、由关注自身命运迈向关注人类整体命运的崭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代意蕴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与中国意义
5
作者 林季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9,共6页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美学界以意识形态色彩极浓的政治立场切入康德美学研究,曾经导致极其严重的对于康德美学的误读与扭曲,也因此导致现有康德美学研究没有很好地把握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与中国意义。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在于他能从经验论...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美学界以意识形态色彩极浓的政治立场切入康德美学研究,曾经导致极其严重的对于康德美学的误读与扭曲,也因此导致现有康德美学研究没有很好地把握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与中国意义。康德美学的世界贡献在于他能从经验论美学和唯理论美学所遭遇的近代美学困境出发,反思并突破了在人类美学史上延续已久的主体性思维,最终对"愉快的感觉如何分享理性的性质"这一焦点问题给予了美学解决。而这一贡献对于长期局限于主客二分思维之中的中国当代美学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美学 世界贡献 中国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及世界贡献 被引量:10
6
作者 姜秀敏 陈麒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42,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文化思想理论,具有超越地域、民族和意识形态的世界眼光。从生成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兼具东西方文化理论的视野优点,延续了党历代领导人对文化时代判断的世界视野,...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文化思想理论,具有超越地域、民族和意识形态的世界眼光。从生成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兼具东西方文化理论的视野优点,延续了党历代领导人对文化时代判断的世界视野,对人和文化主体性的重视超越了西方对资本的重视,具有宏大的世界视域。从内涵体系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发轫于中国,对文化与社会关系、文化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趋势及文化时代使命的判断是世界性的,具有浓厚的世界意蕴。从实践关照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解决世界多重交织的文化矛盾提供了文化建设的新理论、文明发展的新方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新方法及巩固文化安全的新策略,具有突出的世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世界贡献 文化发展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及其世界性贡献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红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8,F0002,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执政基础、精神需求和人民立场三个层面深化了共同富裕概念的语义内涵。概念语义深化带动了话语重心转移与方法路径的多维度创新,主要体现为在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中实现对共同富裕的话语重构、在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执政基础、精神需求和人民立场三个层面深化了共同富裕概念的语义内涵。概念语义深化带动了话语重心转移与方法路径的多维度创新,主要体现为在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中实现对共同富裕的话语重构、在减贫与致富的双重效应中拓展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在制度保障与技术行动的双重作用中提升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见性等。审视世界各国发展的现实境遇,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仍面临着诸多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世界其他国家消灭贫困,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共同富裕 理论创新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运思理路
8
作者 徐艳玲 宋德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胸怀天下”原为描摹胸襟的修辞说法,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流变中,逐渐纳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纵横交织的世界坐标中调适中国角色,在新旧变革的世界转型中坚守中国立场,在内外互动的运行机制中彰显中... “胸怀天下”原为描摹胸襟的修辞说法,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流变中,逐渐纳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纵横交织的世界坐标中调适中国角色,在新旧变革的世界转型中坚守中国立场,在内外互动的运行机制中彰显中国力量,在明责担责的初心驱动中做出中国贡献,从而彰显了坚守政党本质、立足自身发展、尊重世界一体、动态分析时局、积极维护与调整国际秩序等多维一体的先进政党形象,体现了推己及人、以己度人、立己达人的高尚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胸怀天下 独立自主 公平正义 贡献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重世界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晓泉 刘方玮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8,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一世界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中国式”的现代化突破“西方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路径;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超越“少数人富裕”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一世界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中国式”的现代化突破“西方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路径;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超越“少数人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均衡共享的现代化新路径;以“物质与精神相协调”的现代化超越“物质单向度”的现代化,提供了全面协调的现代化新路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超越“人与自然割裂”的现代化,提供了包容持续的现代化新路径;以“和平、共赢”的现代化超越“殖民、掠夺”的现代化,提供了合作发展的现代化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独立自主 均衡共享 全面协调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历史意义与世界贡献
10
作者 黄承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0,共9页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同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与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到历史性地解决。总结脱贫攻坚的世界历史意义显得必要而紧迫。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同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与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到历史性地解决。总结脱贫攻坚的世界历史意义显得必要而紧迫。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伟大意义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梳理国内外论述脱贫攻坚意义贡献的主要观点,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进程、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及其乡村治理能力、培育脱贫人口的可持续脱贫能力、彰显政治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等方面提炼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意义,从增强全球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减贫目标的信心、贡献中国减贫智慧、提供中国减贫方案等方面阐述了脱贫攻坚的世界贡献,旨在为脱贫攻坚总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减贫方案 贫困治理 历史意义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内涵解读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士海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2,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概括,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性,明确设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战略规划,集中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视野和世界性贡献,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概括,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性,明确设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战略规划,集中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视野和世界性贡献,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最新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 内涵 战略规划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道路驳西方“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崇温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6,共5页
在批驳西方"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的典型代表索罗斯把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曲解为中国经济崩溃的过程中阐明了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国内外原因,指出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 在批驳西方"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的典型代表索罗斯把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曲解为中国经济崩溃的过程中阐明了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国内外原因,指出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由于经济增速的放缓并未改变我国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并未改变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因而它在国内并未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国际上并未改变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压舱石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正在悄然发生结构性变化,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结构性难题和对发展导向进行重大调整的结果是使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国内消费与投资和出口相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增加,为中国经济日后的强劲增长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中国债务问题方方面面的细致分析可以批驳索罗斯所谓的负债累累的中国经济很快会陷入一场债务危机的谬论;他不顾中国经济的客观实际,主观臆断,妄图"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这说明他是"一架发了疯的钢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速放缓 结构性变化 债务危机 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叙事结构分析——以格雷马斯矩阵理论为介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志忠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研究,层层累积,论著多多,但也存在大量研究成果陈陈相因,理论视角单一,研究思路僵化,许多结论属于同义反复的重复性研究。面对新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新动态、新格局,今人应该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借鉴普罗普、格雷马斯... 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研究,层层累积,论著多多,但也存在大量研究成果陈陈相因,理论视角单一,研究思路僵化,许多结论属于同义反复的重复性研究。面对新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新动态、新格局,今人应该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借鉴普罗普、格雷马斯、海登·怀特诸家方法和恩格斯的历史合力理论,对乡土小说“乡村故事的视角、立场与态度”“示众、‘看与被看’和复仇”“还乡、入乡与进城”“乡村政治伦理与权力结构分殊”等叙事结构进行考察,意在建构中国乡土小说的叙事模型,把中国乡土小说的创生、变革经验研究和乡土小说理论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彰显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丰富多彩、廓大境界和中国经验,凸现其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乡土文学 格雷马斯矩阵 叙事模型 中国经验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