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信惩戒:针对失信行为还是负面信用状况? 被引量:3
1
作者 顾敏康 周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4,共10页
关于失信惩戒的针对对象,实践和理论探讨中存在针对“失信行为”还是“负面信用状况”的分歧,其实质是惩戒措施设置理念的分歧,故有必要予以明确。文章分析发现,若认为失信惩戒针对的是“失信行为”,将与“一事不再罚”原则有所冲突,也... 关于失信惩戒的针对对象,实践和理论探讨中存在针对“失信行为”还是“负面信用状况”的分歧,其实质是惩戒措施设置理念的分歧,故有必要予以明确。文章分析发现,若认为失信惩戒针对的是“失信行为”,将与“一事不再罚”原则有所冲突,也难以解释“失信行为”与“惩戒措施”非单因对应之现象;且“失信”作“行为”认定也易导致“失信”与“违法、违约”概念混同,无助于制度构建。文章认为作为引起失信惩戒的制度原因,“失信”在词义上指代“负面信用状况”,该种信用评价表征了主体的“高风险”和“不配得”之人身属性,有必要通过惩戒措施予以限制;且“负面信用状况”随主体的社会活动而跨领域流动,惩戒“负面信用状况”对“资格罚”的跨领域联合实施亦具有足够的解释力,有助于消解失信惩戒与违法、违约责任之间的体系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惩戒 失信行为 负面信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