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F改性负载铜催化剂在Heck反应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胜建 应丽艳 张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9-552,共4页
KF水溶液浸渍MgO或ZnO载体为改性载体制备了负载铜催化剂,以卤苯与丙烯酸正丁酯的反应为模型,考察了对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对碘苯与丙烯酸正丁酯的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未改性催化剂基本没有活性,而改性后,10%Cu/5%KF/ZnO、20%... KF水溶液浸渍MgO或ZnO载体为改性载体制备了负载铜催化剂,以卤苯与丙烯酸正丁酯的反应为模型,考察了对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对碘苯与丙烯酸正丁酯的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未改性催化剂基本没有活性,而改性后,10%Cu/5%KF/ZnO、20%Cu/10%KF/ZnO催化剂的催化转化率为100%和反式异构体的选择性为98%以上。改性催化剂10%Cu/5%KF/ZnO对于对-硝基溴苯与丙烯酸正丁酯的Heck反应的转化率为34.3%。该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仍有较高催化活性,如20%Cu/10%KF/ZnO为65.4%。催化剂的XRD分析表明,改性剂的加入可提高催化剂表面CuO的含量而提高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K反应 改性载体负载铜催化剂 丙烯酸正丁酯 碘苯 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铜负载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梁佳丰 李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聚碳酸酯(PC)是一种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工程塑料,在抗菌产品的应用中,改进PC材料的短效抗菌性能和耐洗刷性能,可提高其抗菌效率和使用寿命。通过液相混合和喷雾干燥工艺,在不同氧化石墨烯(GO)和硫酸铜添加比例条件下,合成了三种铜负载... 聚碳酸酯(PC)是一种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工程塑料,在抗菌产品的应用中,改进PC材料的短效抗菌性能和耐洗刷性能,可提高其抗菌效率和使用寿命。通过液相混合和喷雾干燥工艺,在不同氧化石墨烯(GO)和硫酸铜添加比例条件下,合成了三种铜负载氧化石墨烯抗菌剂(Cu@GO)。随后,将抗菌剂与PC进行混合和注塑,制备了一系列PC/铜负载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PC/Cu@GO)。测试了三种PC/Cu@GO复合材料的常规抗菌性能、高效抗菌性能和耐洗刷性能。结果表明,Cu@GO抗菌剂能够显著提升PC的抗菌性能,当GO与硫酸铜添加比为1∶9时,对应PC的短时间抗菌性能优异,接种6h,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96.8%和70.0%。当GO与硫酸铜质量比为1∶3时,经洗刷后PC的抗菌耐久性较好,经过4次洗刷和浸泡处理后,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仍保持在68.2%和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氧化石墨烯 聚碳酸酯 抗菌性能 短时间抗菌性能 耐洗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系无Cr负载型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吴静 申延明 +2 位作者 孔令艳 刘长厚 张振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99-802,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及浸渍法制备出CuO -CaO/SiO2 负载型催化剂 ,用XRD、TEM及BET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将两种催化剂与Cu -Cr/Al2 O3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直径达到纳米数量级 ,... 采用溶胶 -凝胶法及浸渍法制备出CuO -CaO/SiO2 负载型催化剂 ,用XRD、TEM及BET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将两种催化剂与Cu -Cr/Al2 O3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直径达到纳米数量级 ,CuO高度分散于载体内 ,晶粒度小 ,催化性能高。作为一种新型的无Cr催化剂 ,无毒、无污染 ,可代替Cu -Cr催化剂用于糠醛加氢过程 ,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制取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无Cr负载 糠醛 加氢 2-甲基呋喃 系催化剂 表征 催化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负载亚铜吸附剂的制备及其脱除煤油中硫醇的研究
4
作者 明媚 陈煦 刘洁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44-48,共5页
使用超声波技术,以葡萄糖和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助剂,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将铜盐和铝盐混合溶液经水合肼还原后,制备出负载亚铜吸附剂20种,分别探讨了其对煤油中硫醇的吸附脱除性能,优选出制备负载亚铜吸附剂的理想实验条件.... 使用超声波技术,以葡萄糖和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助剂,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将铜盐和铝盐混合溶液经水合肼还原后,制备出负载亚铜吸附剂20种,分别探讨了其对煤油中硫醇的吸附脱除性能,优选出制备负载亚铜吸附剂的理想实验条件.并对负载亚铜吸附剂进行了SEM、XPS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煤油中硫醇的脱除率可达99.3800/,吸附动力学研究证明此吸附剂对硫醇的脱除可用二级吸附速率方程来描述,表观活化能Ea=-43.99 kJ/mol,吸附速度快,且以物理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负载吸附剂 硫醇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锰负载型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基活性炭制备及吸附甲苯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小斐 杜改平 +3 位作者 段潍超 孙慧 赵东风 李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04-5811,共8页
以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为碳源、4mol/L ZnCl_(2)溶液为活性剂、草酸铜和草酸锰为改性剂,采用固相共混一步煅烧技术制备了不同配比的铜锰负载型污泥基活性炭(SAC-CuMn),并将其用于甲苯气体的吸附研究。考察了不同配比SAC-CuMn样品的吸... 以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为碳源、4mol/L ZnCl_(2)溶液为活性剂、草酸铜和草酸锰为改性剂,采用固相共混一步煅烧技术制备了不同配比的铜锰负载型污泥基活性炭(SAC-CuMn),并将其用于甲苯气体的吸附研究。考察了不同配比SAC-CuMn样品的吸附性能,探究了铜锰的最优配比方案。当草酸铜和草酸锰质量配比为4∶1时,制备的SAC-CuMn样品产率为52%、比表面积617.77m^(2)/g、总孔容0.61cm^(3)/g、粒度0.5mm,吸附性能最好。同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Mapping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SACCuMn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和对比研究,并探究了SAC-CuMn样品吸附甲苯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铜锰均匀地负载在固相共混法制备的SAC-CuMn材料结构中,当吸附甲苯时,物理吸附和Cu(Ⅰ)络合吸附作用同时进行,可以有效提升污泥基活性炭的甲苯吸附性能,最优SAC-CuMn样品对甲苯的吸附量可达459.09mg/g,动态吸附穿透时间超过50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基活性炭 负载 吸附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江涛 朱光明 +4 位作者 吴海林 陈焕文 汤皎宁 曹广忠 龚晓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4-889,922,共7页
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和硫酸铜溶液为原料,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进行铜负载二氧化钛纳米带复合材料制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抑菌圈法、细菌比浊法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所制备负载纳米带复合材料... 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和硫酸铜溶液为原料,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进行铜负载二氧化钛纳米带复合材料制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抑菌圈法、细菌比浊法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所制备负载纳米带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在水热条件下可生长成纳米带,铜均匀负载在纳米带上,从而制备出铜负载二氧化钛纳米带复合材料,负载程度可以通过更改照射时间、硫酸铜浓度等条件进行微调;该负载纳米带复合材料对革兰氏菌有很好的抗菌性能,且负载程度越高,产物抗菌性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带 负载 革兰氏菌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负载率对纳米Fe/Cu双金属+维生素B_(12)体系中二氯甲烷还原速率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婷婷 孙力平 +5 位作者 林英杰 邱春生 刘楠楠 王晨晨 王栋 王少坡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24-2128,共5页
研究了铜负载率对Fe/Cu+B_(12)体系中二氯甲烷还原速率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负载率小于5%时,反应速率随铜负载率的增大而升高,铜负载率5%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铜负载率大于5%时,反应速率随铜负载率的增大而降低。从... 研究了铜负载率对Fe/Cu+B_(12)体系中二氯甲烷还原速率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负载率小于5%时,反应速率随铜负载率的增大而升高,铜负载率5%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铜负载率大于5%时,反应速率随铜负载率的增大而降低。从Fe/Cu原电池效应和铜表面的催化性能两方面,初步分析了铜负载率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双金属 维生素B12 负载 催化还原脱氯 低氯代有机物 地下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铜在萘的α-硝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8
作者 洪乾 白瑞 +4 位作者 彭欣华 孙鸣 刘珊珊 焦林郁 马晓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94-1899,共6页
目前工业上合成α-硝基萘仍然采用传统的混酸硝化法,然而该方法存在区域选择性不高、官能团耐受性差、产生过量酸性废液以及后处理费用高等诸多局限性,导致环境污染以及生产成本的提高,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鉴于α-硝基萘的应用前景,... 目前工业上合成α-硝基萘仍然采用传统的混酸硝化法,然而该方法存在区域选择性不高、官能团耐受性差、产生过量酸性废液以及后处理费用高等诸多局限性,导致环境污染以及生产成本的提高,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鉴于α-硝基萘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浸渍-焙烧-还原等步骤设计合成一系列负载型铜催化剂,实现了萘向α-硝基萘的高效、经济、绿色的催化转化。其中,以ZSM-5等为载体合成的催化剂Cu/ZSM-5催化效果最好,以较高的分离产率(高达95%)和优异的区域选择性[(α-∶β-)>(98∶2)]得到了目标产物α-硝基萘,而且在重复使用4次后依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化学反应 多相反应 选择性 负载催化剂 硝化 α-硝基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铜负载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力学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梁佳丰 郭建强 +2 位作者 李岳 李炯利 王旭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共5页
利用喷雾干燥法得到了铜负载氧化石墨烯(Cu@GO),并通过高速混合、挤出、注塑工艺成功制备了聚碳酸酯(PC)/Cu@GO抗菌复合材料。观察了Cu@GO抗菌颗粒在PC中的分散情况,探究了不同Cu@GO添加量下PC复合材料的力学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u@GO... 利用喷雾干燥法得到了铜负载氧化石墨烯(Cu@GO),并通过高速混合、挤出、注塑工艺成功制备了聚碳酸酯(PC)/Cu@GO抗菌复合材料。观察了Cu@GO抗菌颗粒在PC中的分散情况,探究了不同Cu@GO添加量下PC复合材料的力学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u@GO在PC基体中分散均匀,没有出现明显团聚。添加适量的Cu@GO能够提高PC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Cu@GO有效地提升了PC的抗菌性,当Cu@GO质量分数为0.1%时,PC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8%和99.9%,当其质量分数大于0.2%时,PC对两种细菌的抗菌率均超过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负载氧化石墨烯 聚碳酸酯 力学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负载聚酰亚胺光-芬顿降解甲基橙研究
10
作者 孟祥浩 张科 +2 位作者 王立芳 崔咏梅 冯树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81-2091,共11页
采用尿素-氯化胆碱DES辅助制备了铜负载的聚酰亚胺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光-芬顿降解甲基橙染料。其中,尿素-氯化胆碱DES可作为溶剂和去质子化试剂,使得铜能更好地负载到聚酰亚胺上。同时,通过SEM、XRD、红外光谱、EDS、TEM、XPS等手段对... 采用尿素-氯化胆碱DES辅助制备了铜负载的聚酰亚胺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光-芬顿降解甲基橙染料。其中,尿素-氯化胆碱DES可作为溶剂和去质子化试剂,使得铜能更好地负载到聚酰亚胺上。同时,通过SEM、XRD、红外光谱、EDS、TEM、XPS等手段对催化材料进行了表征,验证了铜的负载。进一步探究了催化剂用量、H_(2)O_(2)用量、pH、光照强度、初始浓度等条件对最终降解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实验条件进一步优化,得出甲基橙初始浓度为10 mg·L^(-1)、pH=3、光照强度500 W、H_(2)O_(2)加量0.15 mL、催化剂用量为0.15 g时,可达到甲基橙的几乎完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氯化胆碱DES 负载 聚酰亚胺 光芬顿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载体负载型催化剂制备及其微波辅助催化氧化甲苯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全 张浩 卜龙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将吸附材料分子筛粉末、吸波材料碳化硅粉末以及催化活性组分铜(Cu)、锰(Mn)、铈(Ce)盐溶液完全混合,通过制粒、煅烧后制得复合载体负载型催化剂;微波辐照条件下,应用该催化剂进行了甲苯废气的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复合载体... 将吸附材料分子筛粉末、吸波材料碳化硅粉末以及催化活性组分铜(Cu)、锰(Mn)、铈(Ce)盐溶液完全混合,通过制粒、煅烧后制得复合载体负载型催化剂;微波辐照条件下,应用该催化剂进行了甲苯废气的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复合载体负载型催化剂的优化制备条件为:高岭土为粘合剂,掺入3%的碳化硅,铜锰质量比为1︰1(各5%负载量),铈的掺杂量为1.67%,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8h.反应温度210℃下,优化制备的复合载体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转化率达95%,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和催化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负载铜-锰-铈催化剂 微波加热 催化氧化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O体系在载铜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 被引量:10
12
作者 居沈贵 刘晓勤 +2 位作者 马正飞 姚虎卿 时钧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79-83,共5页
用动态法测定了含CO、CO2、CH4的单组分、二元、三元混合气体在负载铜吸附剂上吸附平衡数据,实验揭示了这一体系吸附平衡的规律,为吸附过程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对测定的平衡数据进行关... 用动态法测定了含CO、CO2、CH4的单组分、二元、三元混合气体在负载铜吸附剂上吸附平衡数据,实验揭示了这一体系吸附平衡的规律,为吸附过程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对测定的平衡数据进行关联,仅用修正的纯组分模型参数就能很好地关联二元、三元的吸附平衡,满足了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吸附平衡 多组分 一氧化碳 负载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物种对Cu/Fe_2O_3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性贻 马俊涛 +2 位作者 陈崇启 詹瑛瑛 郑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3,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铜负载量不同的Cu/Fe2O3水煤气变换(WGS)催化剂,并考察了铜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Fe2O3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水煤气反应性能,当CuO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的WGS性能最优,25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铜负载量不同的Cu/Fe2O3水煤气变换(WGS)催化剂,并考察了铜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Fe2O3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水煤气反应性能,当CuO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的WGS性能最优,250°C时CO转化率高达97.2%,同时热稳定性也最好.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物理吸脱附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对Cu/Fe2O3催化剂的物相、织构特征及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Fe2O4物种的存在极大地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WGS反应活性.这是由于CuFe2O4特殊的尖晶石结构有利于Cu微晶的稳定;同时,CuFe2O4在低温下即被还原为单质铜,有利于促进催化剂体系中电子的转移.此外,通过(NH4)2CO3溶液处理,研究了独立相CuO对Cu/Fe2O3催化剂WGS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独立相CuO的存在,有利于H原子在各组分传递,从而促进催化剂的CuFe2O4的还原,改善Cu/Fe2O3催化剂的WGS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气变换 CU FE2O3 催化剂 负载 CuFez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负载金属Cu在催化甲醛水溶液制氢反应中的Y_2O_3载体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毅 李越湘 彭绍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41-1849,共9页
采用NaBH_4还原法将纳米金属Cu负载在Y_2O_3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测定氢氧根在Y_2O_3和Cu上的吸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Y_2O_3表面存在一层薄的Y(OH)3,能优先吸附OH-使其在Y... 采用NaBH_4还原法将纳米金属Cu负载在Y_2O_3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测定氢氧根在Y_2O_3和Cu上的吸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Y_2O_3表面存在一层薄的Y(OH)3,能优先吸附OH-使其在Y_2O_3表面"富集";金属Cu以纳米粒子形式负载在Y_2O_3上.在碱性甲醛溶液中考察了Y_2O_3负载Cu(Cu/Y_2O_3)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低碱度条件下,相对于未负载纳米Cu的Y_2O_3,Cu/Y_2O_3具有较高的产氢活性.当氢氧化钠浓度为0.050 mol/L时,在氮气气氛下Cu/Y_2O_3产氢量约为未负载纳米Cu的7.8倍;而在空气气氛下约为4.3倍.在2种气氛下,Cu/Y_2O_3产氢的最佳氢氧化钠浓度均为0.25 mol/L.这可归结为Y_2O_3表面对OH-的"富集"效应,使其表面产生更多的活性物种CH2(OH)O-(甲二醇负离子).相对于未负载纳米Cu的Y_2O_3,Y_2O_3负载Cu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其原因是Y_2O_3负载阻止了Cu粒子在反应过程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制氢 负载铜 Y2O3 OH-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负载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燃烧正己醛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悦 张婷婷 +3 位作者 王娟 朱圳 贾冰 余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84-2092,共9页
通过调控Cu负载量及Cu/Mn原子比,探究其对TiO_2负载Cu-Mn复合氧化物(Cu_xMn_y/TiO_2)催化材料中活性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负载量为15%(w,质量分数)和Cu/Mn原子比为1:1时有利于类铜锰尖晶石相Cu_(1.5)Mn_(1.5)O_4的形成,随... 通过调控Cu负载量及Cu/Mn原子比,探究其对TiO_2负载Cu-Mn复合氧化物(Cu_xMn_y/TiO_2)催化材料中活性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负载量为15%(w,质量分数)和Cu/Mn原子比为1:1时有利于类铜锰尖晶石相Cu_(1.5)Mn_(1.5)O_4的形成,随着Cu负载量的增加促使氧物种从晶格氧向表面吸附氧转移。复合催化材料中铜负载量的变化及Cu/Mn原子比对活性组分和催化活性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显著。结果发现Cu_(15)Mn_(15)/TiO_2在225°C时使正己醛转化率达到90%(T_(90)),材料良好的性能归因于其具有较高的Cu^(2+)与O_(ads)含量,并可与Mn^(2+)实现双还原氧化过程。结果表明,Cu_(15)Mn_(15)/TiO_2复合材料中的类铜锰尖晶石活性组分可完成redox循环,以保持催化材料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 锰原子比 CuxMny/TiO2 活性组分 催化氧化 正己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变压吸附CO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晓勤 马正飞 +1 位作者 梅华 姚虎卿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3-327,共5页
以活性炭负载Cu(I)为原料,添加适量稀土化合物制备成稀土复合吸附剂。实验测定了CO、CO2、CH4、N2在稀土复合吸附剂和5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考察了CO、N2混合体系在稀土复合吸附剂和5A分子筛上的变压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 以活性炭负载Cu(I)为原料,添加适量稀土化合物制备成稀土复合吸附剂。实验测定了CO、CO2、CH4、N2在稀土复合吸附剂和5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考察了CO、N2混合体系在稀土复合吸附剂和5A分子筛上的变压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CO有很高的选择性,能满足变压吸附的要求,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复合吸附剂 制备 变压吸附 一氧化碳 氮气 活性炭负载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CN^-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明祖 刘建 覃路燕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8-311,共4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溶液中的 Cu^(2+),Cu^(2+)改性活性炭对溶液中 CN^-的去除效果较好。Cu^(2+)改性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加入量为1 g,质量浓度为5 g/L 的 CuSO_4溶液加入量为50 mL,溶液 pH 为4,负载时间为5.0 h。在此最佳条件...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溶液中的 Cu^(2+),Cu^(2+)改性活性炭对溶液中 CN^-的去除效果较好。Cu^(2+)改性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加入量为1 g,质量浓度为5 g/L 的 CuSO_4溶液加入量为50 mL,溶液 pH 为4,负载时间为5.0 h。在此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最大 Cu^(2+)负载量为25.90 mg(以每克活性炭计)。Cu^(2+)改性后活性炭的 CN^-去除率明显提高,由22.10%提高至94.07%。Cu^(2+)改性活性炭吸附CN^-的最佳实验条件:溶液 pH 为12~13,吸附时间为9 h。Cu^(2+)改性活性炭对 CN^-的饱和吸附量为22 mg/g。Mg^(2+),K^+,Ca^(2+),Cl^-,SO_4^(2-),CO_3^(2-),AsO_3^-对 Cu^(2+)改性活性炭的 CN^-去除率基本没有影响。Cu^(2+)改性活性炭的动态吸附实验表明,开始一段时间流出液中 CN^-含量几乎为零,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活性炭 吸附 负载铜离子 含氰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芋叶柄基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妍妍 朱亚光 +2 位作者 阎琳 苏博 郑熙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4-206,共3页
采用H_2O_2-HNO_3混合液对芋叶柄基活性炭进行轻度表面氧化改性,再利用表面负载离子的方法对其表面负载Cu^(2+),制备负载铜芋叶柄基活性炭。以亚甲基蓝脱色率为评价指标,分析2次改性过程对芋叶柄基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低温N_2吸... 采用H_2O_2-HNO_3混合液对芋叶柄基活性炭进行轻度表面氧化改性,再利用表面负载离子的方法对其表面负载Cu^(2+),制备负载铜芋叶柄基活性炭。以亚甲基蓝脱色率为评价指标,分析2次改性过程对芋叶柄基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低温N_2吸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实验技术,对芋叶柄基活性炭的孔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经氧化改性后芋叶柄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增大,BET比表面积为922.600m2/g,孔容0.068cm3/g,孔径18.471nm,对亚甲基蓝脱色率为74.38%。经2次改性后负载铜芋叶柄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脱色率达93.44%,吸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叶柄基活性炭 氧化改性 负载铜离子 吸附性能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O对合成DMC用Cu- Ni/V_2O_5- 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黎汉生 钟顺和 +1 位作者 王建伟 肖秀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2-554,共3页
V2O5- SiO2(VSiO) supported Cu- Ni- K2O catalysts for the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 were prepared using isovolumic impregnation. Based on TPR,TPD, IR and micro- reactor techniques, the effect of K2O on the adso... V2O5- SiO2(VSiO) supported Cu- Ni- K2O catalysts for the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 were prepared using isovolumic impregnation. Based on TPR,TPD, IR and micro- reactor techniques, the effect of K2O on the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CO2 and CH3OH on the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tion of K2O exert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charge distribution of the active sites on Cu- Ni/VSiO catalyst,increases the intensities of CO2 horizontal adsorption state, while that of the dissociation state of methanol descends. When the ratio of K is above 15% , K2CO3 is formed on the catalyst. Moreover,the main reaction products of CO2 and CH3OH on Cu- Ni- K2O/VSiO catalyst are still DMC, H2O, CO and CH2O,and with the addition of K2O, the conversion of reactants rise, but the selectivity of by- products de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钾助剂 负载-镍催化剂 二氧化碳 甲醇 碳酸二甲酯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Cu/Ti-Al-O_x催化氧化CO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奇杰 陶兴军 +3 位作者 沈建宇 俞建忠 沈岳松 祝社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186,共5页
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系列铜铈负载钛铝氧化物(Ce-Cu/Ti-Al-Ox)催化剂,研究Ce-Cu/Ti-Al-Ox催化氧化一氧化碳(CO)的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铝(Al2O3)的掺入抑制了二氧化钛(TiO2)的颗粒长大,不仅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系列铜铈负载钛铝氧化物(Ce-Cu/Ti-Al-Ox)催化剂,研究Ce-Cu/Ti-Al-Ox催化氧化一氧化碳(CO)的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铝(Al2O3)的掺入抑制了二氧化钛(TiO2)的颗粒长大,不仅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同时提高了铜铈负载二氧化钛(Ce-Cu/TiO2)催化剂的缺陷浓度,有利于催化剂表面反应气体的吸附以及催化反应的进行,因此适量添加Al2O3能明显提升Ce-Cu/TiO2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氧化活性,拓宽其活性温度窗口,添加20%(wt,质量分数)Al2O3制得的Ce-Cu/Ti-Al-Ox催化剂具有对催化氧化CO的最好催化活性,在140℃条件下,活性达到了98%,170℃以上活性达到了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钛铝氧化物 催化氧化 一氧化碳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