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筛负载金属催化剂液相加氢脱芳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晓静 毛继平 +2 位作者 陈萍 马静红 李瑞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31-234,共4页
以微孔沸石(HY、HUSY、Hp及中孔分子筛(SBA-15、MCM-41)为载体制备了负载金属Ru、Pt及Pd催化剂。以0.06%苯的正己烷溶液及6^#溶剂油(苯质量分数为0.06%,S质量分数为5μg/g)为反应物,在反应温度293~353K、总压力0.5~3.0... 以微孔沸石(HY、HUSY、Hp及中孔分子筛(SBA-15、MCM-41)为载体制备了负载金属Ru、Pt及Pd催化剂。以0.06%苯的正己烷溶液及6^#溶剂油(苯质量分数为0.06%,S质量分数为5μg/g)为反应物,在反应温度293~353K、总压力0.5~3.0MPa条件下,考察了载体、金属类型及反应条件对在有/无硫存在时苯的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金属的分散度及载体的酸性共同决定着催化剂的性能,即在比表面积较大的SBA15及MCM-41上可获得较高的负载金属分散度和相应的苯加氢活性的催化剂。而在酸性较强的HUSY及Hβ上负载金属所获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硫性。Ru与Pt具有单位质量等同的加氢能力,并且Ru具有更好的抗硫性能。当反应温度为313K和压力为1.0MPa时,Ru负载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加氢活性和抗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芳烃 分子筛 负载金属催化剂 溶剂油 液相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324,共1页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催化材料研究部利用石墨烯和纳米金刚石复合的核壳结构材料(ND@G)为载体制备一种高性能的钯/碳(Pd/C)催化剂。将这种Pd/C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CO时发现,与传统sp2杂化的洋葱碳(OLC)上负载的Pd纳...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催化材料研究部利用石墨烯和纳米金刚石复合的核壳结构材料(ND@G)为载体制备一种高性能的钯/碳(Pd/C)催化剂。将这种Pd/C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CO时发现,与传统sp2杂化的洋葱碳(OLC)上负载的Pd纳米催化剂相比,ND@G负载的钯纳米催化剂(VamD@G)表现出了更加优异的催化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金属催化剂 纳米碳材料 国家实验室 材料科学 沈阳 PD/C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 催化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耀森 钱利刚 +7 位作者 帅昌辉 潘骏 聂京 王昌盛 史明 俞卫祥 万东闯 卢春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7,共9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卤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卤代苯胺反应中,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的主要方式包含调控金属粒子尺寸、制备双金属活性中心、改性催化剂载体、调变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卤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卤代苯胺反应中,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的主要方式包含调控金属粒子尺寸、制备双金属活性中心、改性催化剂载体、调变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反应溶剂的选择以及添加脱卤抑制等,但催化剂的稳定性仍然是工业应用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如何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加氢稳定性和实现工业化应用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硝基苯 催化加氢 负载金属催化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贵金属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金龙 赵文娟 +3 位作者 陈海军 徐华胜 陈爱平 安保正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在注入V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上负载贵金属,制备了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功能型光催化剂,研究在可见光和太阳光照射下丙炔的光催化水解反应,利用这些改性的二氧化钛构筑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了V/Pt光催... 在注入V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上负载贵金属,制备了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功能型光催化剂,研究在可见光和太阳光照射下丙炔的光催化水解反应,利用这些改性的二氧化钛构筑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了V/Pt光催化剂在丙炔和水的光催化水解反应中,由于贵金属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发生加氢反应;导致丙烯的生成量增加.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也和负裁贵金属所处的氧化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贵金属完全被还原到0价是提高光催化活性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金属催化剂 催化活性 丙炔 离子注入法 水解反应 二氧化钛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催化制备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 被引量:5
5
作者 阚林 李传峰 +1 位作者 左胜武 梅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采用负载型非茂金属(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制备了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sPE);通过过氧化物交联sPE、挤出成型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sPEXa)管材;考察了氢气分压和共聚单体对SS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试了s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 采用负载型非茂金属(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制备了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sPE);通过过氧化物交联sPE、挤出成型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sPEXa)管材;考察了氢气分压和共聚单体对SS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试了s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MWD)、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及sPEXa管材的交联度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过程平稳、共聚效应显著,SSTS催化剂在乙烯-己烯共聚时的活性比乙烯均聚时的活性提高了43%;sPE中不含粒径小于75μm的细粉,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296 564,MWD=4.05;sPE的流变行为呈明显的"剪切变稀",有利于挤出加工;sPEXa管材在95℃、4.8 MPa静液压力下无泄漏和无破裂的持续时间长于1 875 h,长于行业要求的1 0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 淤浆聚合 交联聚乙烯 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抗积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严前古 于作龙 远松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2-76,共5页
引起催化剂失活的众多原因中,积炭是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四十余篇文献,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例,介绍了积炭的影响因素。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份、载体、表面酸碱性、制备工艺等都影响其抗积炭性能。同时也介绍... 引起催化剂失活的众多原因中,积炭是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四十余篇文献,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例,介绍了积炭的影响因素。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份、载体、表面酸碱性、制备工艺等都影响其抗积炭性能。同时也介绍了如何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以及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防止积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负载催化剂 抗积炭性 影响因素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对煤泥水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蕾 胡伟强 +2 位作者 张磊 舒新前 赵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683,共7页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不同活性组分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系统考察不同双金属活性组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XPS和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表征,得出:1)Ⅷ族元素同ⅠB族元素作为活性组分制...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不同活性组分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系统考察不同双金属活性组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XPS和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表征,得出:1)Ⅷ族元素同ⅠB族元素作为活性组分制备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低于Ⅷ族元素作为活性组分的单金属负载型催化剂;2)两种Ⅷ族元素制备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活性较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提高;3)两种ⅠB族金属元素制成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活性比单一元素的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高;4)Ⅷ族元素和ⅥB族元素组成的Cr-Ni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比单质Cr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热解 金属负载催化剂 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非均相催化甲基橙的氧化分解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宏 张泽 冯茹月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9-883,共5页
以ZnO,Cu(NO_3)_2和MnSO_4等为原料制得ZnO负载铜锰双金属(CMZ)催化剂,并在H_2O_2/NaHCO_3体系中氧化分解甲基橙(MO),通过XPS,AAS,UV-vis等方法分析了CMZ催化剂的组成,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对MO氧化分解原理进行了初步... 以ZnO,Cu(NO_3)_2和MnSO_4等为原料制得ZnO负载铜锰双金属(CMZ)催化剂,并在H_2O_2/NaHCO_3体系中氧化分解甲基橙(MO),通过XPS,AAS,UV-vis等方法分析了CMZ催化剂的组成,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对MO氧化分解原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分解MO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 g/L,n(H_2O_2)∶n(MO)=160∶1,n(NaHCO_3)∶n(H_2O_2)=1∶1,MO质量浓度20 mg/L,初始pH=8.4,反应温度35℃。在该条件下,反应120min后MO的氧化分解率达到81.17%。该体系适合处理碱性MO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金属催化剂 H2O2/NaHCO3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原位红外和喇曼光谱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翁维正 万惠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34-536,共3页
采用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和原位显微喇曼光谱技术,对CH4/O2/Ar(2/1/45)混合气在SiO2和Al2O3负载的Rh、Ru、Ir等催化剂上反应的初级产物和催化剂表面物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改变催化剂预处理条件,脉冲反应-质谱和TPR等实验方... 采用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和原位显微喇曼光谱技术,对CH4/O2/Ar(2/1/45)混合气在SiO2和Al2O3负载的Rh、Ru、Ir等催化剂上反应的初级产物和催化剂表面物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改变催化剂预处理条件,脉冲反应-质谱和TPR等实验方法,对相应催化剂上的O2-和积碳物种浓度及其与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燃烧-重整机理是Ru/Al2O3和Ru/SiO2上CO和H2生成的主要途径,而由CH4的直接氧化生成CO和H2是Rh/SiO2上POM反应的主要途径;在新还原的Ir/SiO2上,CO是POM反应的初级产物,而在稳态条件下,催化剂表面积碳与CO2和/或H2O的反应以及未积碳表面的CH4燃烧-重整反应可能是CO生成的主要途径之一.造成Ru/SiO2、Ru/Al2O3、Rh/SiO2和Ir/SiO2等催化剂上POM反应机理差异的原因主要源于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氧物种(O2-)和积碳物种浓度的差异,而造成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氧物种浓度差异的本质可能与Ru、Rh和Ir等对氧亲合力及M-O键能的高低等因素有关.对Rh/Al2O3催化剂,POM反应的初级产物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有关.在600℃焙烧的催化剂上,CO是POM反应的初级产物,而在900℃焙烧的催化剂上,CO2是反应的初级产物,造成两催化剂上POM反应机理差异的本质可能与不同温度焙烧的催化剂上Rh物种的可还原性不同并进而影响POM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氧物种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部分氧化 合成气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 反应机理 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 原位喇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碧云 杨鹏辉 +1 位作者 刘祥 李谦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4,共6页
综述了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研究进展.将高活性的后过渡金属均相催化剂负载于SiO2、Al2O3、MgCl2、聚硅氧烷、聚苯乙烯、环糊精等无机和有机载体材料上,所形成的负载催化剂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烯烃多相聚合工业化... 综述了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研究进展.将高活性的后过渡金属均相催化剂负载于SiO2、Al2O3、MgCl2、聚硅氧烷、聚苯乙烯、环糊精等无机和有机载体材料上,所形成的负载催化剂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烯烃多相聚合工业化装置(淤浆和气相聚合),另一方面能够发挥均相催化剂高活性的优点.近年来,后过渡金属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日益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过渡金属均相催化剂:负载化:烯烃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中试研究通过中油股份公司验收
11
作者 曹建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4年第4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 中试 聚烯烃工业 金属化合物 催化剂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Q-12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乙烯淤浆聚合 被引量:3
12
作者 崇雅丽 韦少义 +3 位作者 张鹏 张平生 王海 乔彤森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3年第3期189-192,共4页
以乙烯为原料,采用自制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牌号为LHQ-12),在反应压力为1 MPa,反应温度为(83±2)℃,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采用淤浆聚合法制备了聚乙烯。结果表明,LHQ-12与进口催化剂相比,粒径分布相似,聚合活性较高。当最佳氢气... 以乙烯为原料,采用自制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牌号为LHQ-12),在反应压力为1 MPa,反应温度为(83±2)℃,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采用淤浆聚合法制备了聚乙烯。结果表明,LHQ-12与进口催化剂相比,粒径分布相似,聚合活性较高。当最佳氢气质量分数为300×10-6,最佳1-己烯/乙烯(摩尔比)为0.008时,聚合活性可达到4 000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 乙烯 1-己烯 淤浆聚合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原子催化剂研究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文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7-1268,共2页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基本结构特征,也是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氧化还原性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体系:但是由于金属粒子尺寸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氧化...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基本结构特征,也是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氧化还原性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体系:但是由于金属粒子尺寸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氧化物载体表面的各向异性,很难从原子尺度上形成对催化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明确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负载金属催化剂 单原子 粒子尺寸分布 金属纳米粒子 相互作用机制 催化剂体系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负载钯基双金属催化苯胺氧化羰基化反应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万伯顺 廖世健 余道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63-964,共2页
芳香族氨基甲酸酯(ArNHCO2R)是制备芳基异氰酸酯(ArNCO)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通常需用光气与芳胺反应,且生成大量HCl.因此,人们致力于发展一些无需光气参与的反应过程,如催化芳胺氧化羰基化生成芳氨基甲酸酯.... 芳香族氨基甲酸酯(ArNHCO2R)是制备芳基异氰酸酯(ArNCO)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通常需用光气与芳胺反应,且生成大量HCl.因此,人们致力于发展一些无需光气参与的反应过程,如催化芳胺氧化羰基化生成芳氨基甲酸酯.Pd、Pt、Rh、Ir、Ru等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负载钯基双金属催化剂 苯胺 氧化羰基化反应 协同效应 苯氨基甲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剂中Pd-Ni/γ-Al_2O_3催化剂上糠酸加氢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浙齐 丁云杰 姜文凤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1-564,共4页
制备了Pd-N i/γ-A l2O3催化剂,应用程序升温还原和程序升温脱附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与催化加氢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d-N i/γ-A l2O3催化剂表面存在两种活性中心,催化加氢反应主要在较弱的活性中心上进行。采用连续流动... 制备了Pd-N i/γ-A l2O3催化剂,应用程序升温还原和程序升温脱附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与催化加氢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d-N i/γ-A l2O3催化剂表面存在两种活性中心,催化加氢反应主要在较弱的活性中心上进行。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考察了水溶剂体系中Pd-N i/γ-A l2O3催化剂上糠酸加氢生成四氢糠酸的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2.5M Pa、200℃、氢气空速4 000h-1、糠酸水溶液的空速8.0h-1、氢气与糠酸的摩尔比50的条件下,糠酸转化率为96.8%,四氢糠酸选择性为100%,催化剂连续运转200h后催化活性没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糠酸 四氢糠酸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能化蒙脱土负载双金属催化芳香氯化物水相脱氯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玉环 孟庆朝 周长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络合双金属Pd2+、Sn4+后,再负载于用PEG400(平均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官能化的蒙脱土上,制成双金属催化剂PVP-PdCl2-SnCl4/Montk10-PEG400,用于催化难溶于水的芳香卤化物水相脱卤,芳香族氯化物转化率达100%,该... 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络合双金属Pd2+、Sn4+后,再负载于用PEG400(平均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官能化的蒙脱土上,制成双金属催化剂PVP-PdCl2-SnCl4/Montk10-PEG400,用于催化难溶于水的芳香卤化物水相脱卤,芳香族氯化物转化率达100%,该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对催化剂进行了IR及TEM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化蒙脱土 负载金属催化剂 芳香卤化物 水相脱卤 水相脱氯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5-三甲基氢醌连续合成工艺中失活催化剂的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东 陈启元 +1 位作者 杨礼义 张茂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5-609,共5页
通过对2,3,5-三甲基氢醌(TMHQ)连续合成工艺中失活催化剂活性组分、硫含量、比表面积及孔容的变化、催化剂表面形貌等进行分析以及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研究催化剂失活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运转前后活性组分含量、比表面... 通过对2,3,5-三甲基氢醌(TMHQ)连续合成工艺中失活催化剂活性组分、硫含量、比表面积及孔容的变化、催化剂表面形貌等进行分析以及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研究催化剂失活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运转前后活性组分含量、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化不大,不足以引起催化剂活性大幅度地下降;催化剂中的硫含量随催化剂运转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对于贵金属催化剂属无毒物;运转后催化剂的沉积物只是疏松地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对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影响不大。催化剂失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催化剂表面沉积了TMHQ和少量的2,3,5-三甲基苯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5-三甲基氢醌 连续工艺 负载金属催化剂 失活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固载Co-Pd催化剂的结构与活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唯平 郑修成 +3 位作者 张守民 邱晓航 李保庆 吴世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3-247,共5页
采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SMAI)法制备了几种不同金属含量的Co-Pd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磁测定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普通浸渍法(CI)制得的相同金属含量的催化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MAI法制备的催化剂金属粒度小于CI法制... 采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SMAI)法制备了几种不同金属含量的Co-Pd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磁测定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普通浸渍法(CI)制得的相同金属含量的催化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MAI法制备的催化剂金属粒度小于CI法制备的催化剂,且前者零价金属含量高于后者.SMAI法制备的催化剂Co在表面上富集,而CI法制备的催化剂Co在表面和体相的金属含量基本相同.在二丙酮醇加氢及电催化反应中,SMAI法催化剂比相同组成的CI法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化金属原子 聚合物固载Co-Pd双金属催化剂 加氢 二丙酮醇 结构 浸渍法 聚合物负载钴钯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羰化Ni-Sn/C催化剂失活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景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4-76,共3页
探讨了乙醇羰化反应活性较高的Ni Sn/C催化剂的稳定性及失活机理 ,并利用俄歇电子能谱 (AE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催化剂在高于反应条件温度及长时间反应条件下 ,由于Sn易于富集在催化剂表面上 ... 探讨了乙醇羰化反应活性较高的Ni Sn/C催化剂的稳定性及失活机理 ,并利用俄歇电子能谱 (AE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催化剂在高于反应条件温度及长时间反应条件下 ,由于Sn易于富集在催化剂表面上 ,导致积碳效应 ,堵塞催化剂孔道 ,从而使具有活性的Ni0 活性中心数量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羧化 Ni-Sn/C催化剂 失活机理 金属负载催化剂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4+)对钌铂催化剂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加氢影响
20
作者 刘新梅 陈骏如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负载型钌铂双金属催化剂R u-P t/-γA l2O3,是用乙醇-水混合溶液还原方法制备的,用它来催化不同芳香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选择性加氢,主要考察Sn4+离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往R u-P t/-γA l2O3催化的...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负载型钌铂双金属催化剂R u-P t/-γA l2O3,是用乙醇-水混合溶液还原方法制备的,用它来催化不同芳香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选择性加氢,主要考察Sn4+离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往R u-P t/-γA l2O3催化的反应体系中加入Sn4+离子,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均大幅度提高,氯代硝基苯的脱氯反应得到很好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硝基化合物 催化加氢 氧化铝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S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