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
1
作者 袁浩仁 周福强 孙江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43,共8页
在实际应用中,自抗扰控制器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存在面对大幅变化的负载扰动时,无法保证估计补偿精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负载转矩观测器观测到的负载扰动补偿到扩张状态观测器中来提高估测补偿精度的方案,并且使用电机中可以直... 在实际应用中,自抗扰控制器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存在面对大幅变化的负载扰动时,无法保证估计补偿精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负载转矩观测器观测到的负载扰动补偿到扩张状态观测器中来提高估测补偿精度的方案,并且使用电机中可以直接测量的角度数据作为已知量来设计负载转矩观测器,避免了将转速作为已知量引入微分误差的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相比于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转速最大调量降低了7.24%,在保证了调节速度的同时,具有更优良的抗负载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负载转矩观测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奇异负载转矩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抗扰动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彭诚 王兵 +1 位作者 郭皓源 李罗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波动及惯性负载的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采用一种非奇异负载滑模观测器实时辨识负载转矩,并将观测的负载转矩按比例转化为补偿电流值对控制系统进行前馈补偿,以降低负载扰动的影响;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辨识...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波动及惯性负载的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采用一种非奇异负载滑模观测器实时辨识负载转矩,并将观测的负载转矩按比例转化为补偿电流值对控制系统进行前馈补偿,以降低负载扰动的影响;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辨识系统的转动惯量,并将观测出的惯量输入到负载转矩观测器中,减少惯性负载扰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负载转矩和系统惯量变化时,设计的非奇异负载转矩滑模观测器补偿效果比一阶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补偿效果好,能够快速恢复到给定速度,系统的抗扰性能有很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负载转矩观测器 转动惯量辨识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观测器 被引量:90
3
作者 郑泽东 李永东 +1 位作者 肖曦 Maurice Fadel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6,共7页
负载转矩的扰动会影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测量或者观测负载转矩并用作前馈补偿,形成二自由度控制器可以减小负载转矩扰动的影响。本文研究分析了几种实用的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观测器,可以根据测量的电流、机械位置和转速等... 负载转矩的扰动会影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测量或者观测负载转矩并用作前馈补偿,形成二自由度控制器可以减小负载转矩扰动的影响。本文研究分析了几种实用的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观测器,可以根据测量的电流、机械位置和转速等准确观测负载转矩,不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全阶负载转矩观测器还可以根据机械传感器的输出量观测准确的转子位置和转速,代替了传统的转速计算方法,避免了微分计算,减小了测量噪声和离散误差的影响。以基于Kalman滤波器的负载转矩观测器为例,对观测器和前馈补偿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转矩观测器 Luenberger观测器 KALMAN滤波器 永磁同步电机 二自由度控制器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新型速度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海洋 许海平 +1 位作者 方程 熊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923-2934,共12页
为减小采用传统PI速度控制器控制时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的超调量,提出了一种新型速度控制器。同时,针对负载转矩和电机参数变化等扰动因素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并将观测的转矩值转换为负载电流引入到电流调节... 为减小采用传统PI速度控制器控制时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的超调量,提出了一种新型速度控制器。同时,针对负载转矩和电机参数变化等扰动因素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并将观测的转矩值转换为负载电流引入到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对新型速度控制器的输出进行补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速度控制器可有效减小转速的超调量,提高转速的跟踪性能和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设计的负载转矩观测器能够对负载转矩进行准确的观测;采用的负载转矩前馈补偿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验证了该文所提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新型速度控制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 超调量 新型速度控制器 负载转矩观测器 前馈补偿 负载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动机系统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忠于 朱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89,共4页
针对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负载转矩通常是变化和不易测量的特点,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来观测负载转矩,并利用负载转矩观测值对非线性状态反馈解耦控制律进行在线调整,从而保证了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解耦.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工... 针对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负载转矩通常是变化和不易测量的特点,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来观测负载转矩,并利用负载转矩观测值对非线性状态反馈解耦控制律进行在线调整,从而保证了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解耦.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工具MATLAB对负载转矩观测器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证实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状态反馈解耦 负载转矩观测器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热连轧电机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涛 方毅芳 吴达远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29,共9页
在大型热连轧机传动领域,交流电机作为传动电机取代直流电机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交流异步电机凭借低成本、质量小、易操作、结构简易、运行可靠、易于维护、能够用于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等优点,在大型热连轧机主传动领域受到广泛青睐... 在大型热连轧机传动领域,交流电机作为传动电机取代直流电机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交流异步电机凭借低成本、质量小、易操作、结构简易、运行可靠、易于维护、能够用于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等优点,在大型热连轧机主传动领域受到广泛青睐。针对大功率低转速的热连轧机异步传动电机设计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系统,并设计负载转矩观测器对速度外环控制器做前馈补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热连轧机异步传动电机进行控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异步传动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自适应滑模控制器 负载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精度编码器的异步电动机二阶滑模负载转矩观测方法
7
作者 谢燕朋 冯喜军 +2 位作者 但汉兵 蒋罗庚 粟梅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1,共8页
在电动工业车辆领域,为节省成本同时保证电机驱动性能,常采用低精度编码器。低精度编码器可获取转子的准确机械位置,但对于转速测量存在较大时滞和误差,因此传统负载转矩观测器不能得到准确的负载转矩信息。采用该信息作为电流环前馈控... 在电动工业车辆领域,为节省成本同时保证电机驱动性能,常采用低精度编码器。低精度编码器可获取转子的准确机械位置,但对于转速测量存在较大时滞和误差,因此传统负载转矩观测器不能得到准确的负载转矩信息。采用该信息作为电流环前馈控制量时,不能有效抑制转速波动。针对此问题,提出1种基于低精度编码器的二阶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所提方法可基于转子位置信息获取精确的负载转矩信息,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基于低精度编码器的二阶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低精度编码器 滑模观测器 负载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测器SPMSM无差拍预测速度控制器
8
作者 鲁佳 陈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1-169,共9页
为了提升控制的鲁棒性以及快速稳定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无差拍预测速度控制器。所提出的无差拍速度控制律由一个无差拍稳定反馈控制项和一个补偿控制项组成,通过在较短的暂态时间内使动态误差矢量的所有极点向原点移动,保证了... 为了提升控制的鲁棒性以及快速稳定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无差拍预测速度控制器。所提出的无差拍速度控制律由一个无差拍稳定反馈控制项和一个补偿控制项组成,通过在较短的暂态时间内使动态误差矢量的所有极点向原点移动,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求解最优控制问题,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快速瞬态响应。后一项是基于预测的g轴电流补偿模型的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并提出了差拍负载转矩观测器提供精确估计的负载转矩,有助于获得较小的稳态误差、较低的总谐波失真,以及对参数变化的鲁棒性。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性 负载转矩观测器 稳态误差 无差拍速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负载转矩反馈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变增益PI控制 被引量:23
9
作者 关欣 李叶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45,共8页
为了减小负载转矩扰动对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的影响,对负载转矩扰动下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频域特性进行了研究,总结出负载转矩扰动和速度PI控制器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负载转矩反馈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变增益PI控制... 为了减小负载转矩扰动对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的影响,对负载转矩扰动下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频域特性进行了研究,总结出负载转矩扰动和速度PI控制器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负载转矩反馈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变增益PI控制方案。变增益PI(VGPI)控制器根据转速信号中特定频率分量的变化,进行控制器增益的实时调节;同时采用FPGA器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Kalman滤波器的负载转矩观测器,能够对负载转矩扰动进行实时观测和补偿,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对负载转矩扰动的抑制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负载转矩扰动 变增益PI 负载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不平衡负载下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的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德荣 苏欣 +1 位作者 贺锐智 黄守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678-4686,共9页
采用滑模速度控制器的动态主从控制法对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时,其控制性能存在两个问题:①负载突变量较大时转子鲁棒性较差;②严重不平衡负载下从转子存在较大的转速脉动。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与负载转... 采用滑模速度控制器的动态主从控制法对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时,其控制性能存在两个问题:①负载突变量较大时转子鲁棒性较差;②严重不平衡负载下从转子存在较大的转速脉动。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双转子直接转矩控制与负载转矩补偿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对两转子进行直接转矩控制,同时采用负载转矩观测器对两转子的负载转矩进行观测并前馈补偿于控制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滑模速度控制器的动态主从控制法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转子负载突变量较大时系统的鲁棒性,且在严重不平衡负载状态下,该电机的两转子能在基本无脉动的条件下同步跟随给定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永磁同步电机 不平衡负载 直接转矩控制 负载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负载转矩补偿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速度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龚金国 任海鹏 刘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0-553,共4页
针对负载转矩扰动的问题,在状态反馈配置系统极点的基础上,采用负载转矩观测器进行有针对性抗扰的前馈补偿,采用分段线性化求电枢反电动势,以及电流控制逆变器的方法对BLDC建模,建立了带外扰补偿通道的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的调速复合... 针对负载转矩扰动的问题,在状态反馈配置系统极点的基础上,采用负载转矩观测器进行有针对性抗扰的前馈补偿,采用分段线性化求电枢反电动势,以及电流控制逆变器的方法对BLDC建模,建立了带外扰补偿通道的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的调速复合控制系统。该方法在不影响稳定性的同时,使得控制系统的抗扰能力得到改善。试验表明,该控制器在有负载转矩扰动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抗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负载转矩观测器 建模 电流控制逆变器 分段线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估计的永磁同步电机复合自抗扰调速设计
12
作者 李培康 陆浩 +1 位作者 李娟 李生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543,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中,存在的建模误差和负载突变等内外扰动影响转速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估计的复合自抗扰调速策略.首先,在速度环采用自抗扰控制器替代PI控制器,以改善系统转速与超调之间的矛盾.其次,设计一个负...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中,存在的建模误差和负载突变等内外扰动影响转速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估计的复合自抗扰调速策略.首先,在速度环采用自抗扰控制器替代PI控制器,以改善系统转速与超调之间的矛盾.其次,设计一个负载转矩观测器,通过转速和电流信号直接对负载转矩进行实时的估计和补偿,来解决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负载突变响应较慢的问题.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搭建了复合自抗扰调速系统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并与传统PI控制和线性自抗扰控制进行对比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负载估计的复合自抗扰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在负载突变时转速变化量减少了30%以上,具有较优越的抗干扰能力和调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速度环控制 自抗扰控制 负载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端负载波动时混合传动风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芮晓明 尹文良 +1 位作者 武鑫 马志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809-3815,共7页
由于目前采用电力电子变流设备来实现变速恒频的风电机组具有成本高、低电压穿越能力弱、可靠性差等缺点,一种利用混合传动系统进行调速,实现变速恒频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但该新型调速系统存在由于网端负载波动而影响调速电机控制精度... 由于目前采用电力电子变流设备来实现变速恒频的风电机组具有成本高、低电压穿越能力弱、可靠性差等缺点,一种利用混合传动系统进行调速,实现变速恒频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但该新型调速系统存在由于网端负载波动而影响调速电机控制精度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对于该变速恒频风电系统中的调速电机提出了一种包含转矩观测器和线性二次控制器的转速控制新方法。利用岭回归算法,估算了调速系统的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等参数。通过试验验证,证明了在网端负载波动和变风速的运行条件下,负载转矩观测器能有效的跟踪网端负载的变化。基于负载观测器所设计的调速电机控制方法不仅能使得调速系统输出误差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并且使其对于网端负载波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混合传动 调速电机控制 岭回归算 法:负载转矩观测器 负载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磁控制的EPS模式切换中转矩波动的抑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林峰 张锐陈 +2 位作者 谢有浩 张荣芸 申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19,353,共8页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用永磁同步电机在i_d=0控制与弱磁控制相互切换的过程中转矩波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对速度环中的弱磁控制模式输出的转矩进行补偿;并在两种模式切换时加入了转矩平滑切换模块,解决了切换...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用永磁同步电机在i_d=0控制与弱磁控制相互切换的过程中转矩波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对速度环中的弱磁控制模式输出的转矩进行补偿;并在两种模式切换时加入了转矩平滑切换模块,解决了切换过程中由于转矩突变带来的操纵转矩波动问题。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负载转矩观测器进行负载前馈补偿,使系统对负载扰动有很强的鲁棒性;转矩平滑切换模块对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产生的操纵转矩波动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改善了驾驶员操纵沉重和转矩波动等不良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动力转向 弱磁控制 负载转矩观测器 转矩平滑切换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驱动数控转台抗负载扰动研究
15
作者 暨利勇 沈建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共3页
针对力矩电机易受参数扰动和外界干扰影响的特点,利用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前馈补偿方法提高直接驱动数控转台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所设计的降阶负载转矩观测器采用电机转角代替电机转速作为输入,输出中的转速观测值还可用作速度环反馈信... 针对力矩电机易受参数扰动和外界干扰影响的特点,利用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前馈补偿方法提高直接驱动数控转台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所设计的降阶负载转矩观测器采用电机转角代替电机转速作为输入,输出中的转速观测值还可用作速度环反馈信号,因而避免了由转角微分求转速可能引入的高频噪音。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PI控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够显著提高转台的抗负载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转台 直接驱动 负载扰动 负载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复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珂 高海燕 陈智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6,142,共8页
针对传统PI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中存在调速性能不佳、抗干扰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设计一种新型的复合控制方案——转速外环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和电流内环无差拍预测控制。在转速环,引入滑模算法设计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 针对传统PI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中存在调速性能不佳、抗干扰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设计一种新型的复合控制方案——转速外环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和电流内环无差拍预测控制。在转速环,引入滑模算法设计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提升自抗扰控制的响应速度,同时为适应实际工作环境,设计负载转矩观测器,对扩张观测器进行补偿,改善其干扰观测精度;在电流环,设计无差拍预测控制对电流精准跟踪,使得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性能和电流品质得到提高。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新型复合控制策略,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综合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有明显提高,有效降低了复杂工况环境对电机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 自抗扰控制 无差拍预测控制 负载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战车轮毂电机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
17
作者 李鑫帅 毛汉领 +1 位作者 王鹏康 李思言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4,35,共7页
为了降低无人战车轮毂电机外部受到的大负载扰动提出了基于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策略,可以即时观测负载扰动变化,并将观测到的负载转矩变化前馈至转矩电流中,从而提升了速度控... 为了降低无人战车轮毂电机外部受到的大负载扰动提出了基于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策略,可以即时观测负载扰动变化,并将观测到的负载转矩变化前馈至转矩电流中,从而提升了速度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小了转矩波动。利用Simulink软件仿真,对滑模速度控制、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及ADRC速度环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可知,该模型平稳度高、系统抗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轮毂电机 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 前馈补偿 速度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趋近率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速度控制研究
18
作者 黄波 韦敏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9期133-137,共5页
针对传统指数趋近律中存在抖振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参数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将转速误差引入等速项,设计一个分数多项式,并将模糊控制引入指数项,使用Fal()函数替代sign()函数;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引入降阶负载转矩观... 针对传统指数趋近律中存在抖振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参数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将转速误差引入等速项,设计一个分数多项式,并将模糊控制引入指数项,使用Fal()函数替代sign()函数;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引入降阶负载转矩观测器,将观测值用于控制器。通过Simulink模型搭建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并有效削弱了系统的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近率 滑模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模糊控制 负载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LADRC的皮带机外转子永磁直驱调速控制策略的研究
19
作者 郭殿林 李硕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21-226,共6页
煤矿皮带机外转子永磁直驱控制系统中的传统的PI控制器易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会存在启动电机转速超调以及在随机负载扰动下电机转速和转矩脉动较大等问题,本文对转速环进行改进,通过将转速和q轴电流引入自抗扰控制器,设计滑模负载转矩... 煤矿皮带机外转子永磁直驱控制系统中的传统的PI控制器易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会存在启动电机转速超调以及在随机负载扰动下电机转速和转矩脉动较大等问题,本文对转速环进行改进,通过将转速和q轴电流引入自抗扰控制器,设计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协同控制,来观测随机负载的扰动,并对i_(q)^(*)做出相应的补偿,能进一步提高自抗扰控制策略的抗扰动能力。为了模拟实际工况,在随机负载条件下用Matlab/Simulink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改进的控制策略能使皮带机实现良好的“s”型启动特性,相比较PI控制,能有效抑制电机转速超调、有效降低随机负载变化对转速和转矩脉动的影响,提高了皮带运输机在复杂的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带运输机 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 改进型LADRC控制策略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积分型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33
20
作者 李政 胡广大 +1 位作者 崔家瑞 刘广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由于控制方法简单,被广泛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调速系统当中,但其难以满足高精度的控制要求。传统的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 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由于控制方法简单,被广泛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调速系统当中,但其难以满足高精度的控制要求。传统的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虽然在一定程度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但需要对速度信号进行微分,而这一过程会引入高频扰动。为了实现PMSM的高精度控制,该文设计了一种积分型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针对负载扰动的问题,依据龙伯格线性观测器的原理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并将其观测值反馈到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中。通过仿真及实验可以看出,负载观测器能跟踪实际负载的变化,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在负载波动时转速保持不变。因此,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设计的积分型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具有快速性、无超调等优点,且对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积分型滑模控 负载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