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负载电压检测控制方式的串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 被引量:14
1
作者 姚为正 王群 +1 位作者 刘进军 王兆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58,共6页
在分析串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扩展电源电流检测控制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载电压检测控制方式,同时讨论了PWM逆变器及其直流侧电压的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采用新控制方式的串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实验... 在分析串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扩展电源电流检测控制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载电压检测控制方式,同时讨论了PWM逆变器及其直流侧电压的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采用新控制方式的串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实验样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负载电压检测控制方式的串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的有效性,并且表明比电源电流检测控制方式更好的谐波补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有源滤波器 无功功率 检测 负载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抛负载电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亚夫 周海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1-454,共4页
详细论述了汽车抛负载电压产生的机理,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汽车抛负载电压的计算公式。实验表明其结果与理论计算公式吻合较好。
关键词 汽车 负载电压 理论 试验 研究 电冲击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负载端电压预测串联故障电弧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洪鑫 郭凤仪 +2 位作者 唐爱霞 王智勇 游江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9-365,共7页
为研究串联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针对三相电动机及变频器负载开展了串联故障电弧实验.首先采用小波包对负载端电压进行4层分解,并建立5~16节点系数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预测模型;然后利用建立的ELM预测模型对10... 为研究串联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针对三相电动机及变频器负载开展了串联故障电弧实验.首先采用小波包对负载端电压进行4层分解,并建立5~16节点系数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预测模型;然后利用建立的ELM预测模型对10个周波的小波包节点系数进行预测,分别计算每个周波预测残差的平均值并排序,取4个最小值的均值作为故障电弧特征;最后选取正常状态下特征的最大值和故障状态下特征的最小值的均值为故障电弧检测的公共阈值.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有效检测三相电动机及变频器负载回路中的故障电弧,同时可排除谐波及暂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弧 负载电压 小波包分解 极限学习机 预测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的分析与估算 被引量:5
4
作者 邓海英 李翔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7,共5页
分析了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发电机的相电动势、激磁电流和转速之间的关系,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包含两个部分,且均由定子绕组本身产生,其一为定子绕组中负载电流突变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危害较小;其... 分析了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发电机的相电动势、激磁电流和转速之间的关系,汽车发电机抛负载电压包含两个部分,且均由定子绕组本身产生,其一为定子绕组中负载电流突变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危害较小;其二为在激磁磁场作用下定子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整流后得到的电压,其特点是电压持续时间长,危害较大,最后推导了发电机磁路在未饱和及饱和时抛负载电压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电工技术 汽车发电机 负载电压 相电动势 激磁电流 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APF补偿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时谐波电流放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聪 戴珂 +1 位作者 张树全 康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21-28,共8页
为拓展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应用,通过采用电路等效分析的方法,研究并联型APF对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的补偿特性,重点分析负载谐波电流放大效应,定性与定量地解释产生此效应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电路拓扑以及... 为拓展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应用,通过采用电路等效分析的方法,研究并联型APF对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的补偿特性,重点分析负载谐波电流放大效应,定性与定量地解释产生此效应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电路拓扑以及APF控制两方面提出抑制谐波放大效应的措施,使得并联型APF对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取得良好的补偿效果。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谐波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 谐波电流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负载电压换流的新型ZCS-PFM变换器
6
作者 褚恩辉 候蕊 +1 位作者 张化光 刘秀翀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5-309,共5页
为实现一种结构简单,高效、高频、低电压应力,控制简单的软开关升压变换器,提出一种零电流软开关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变换器,并以其在boost变换器的应用为例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条件以及该电路的设... 为实现一种结构简单,高效、高频、低电压应力,控制简单的软开关升压变换器,提出一种零电流软开关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变换器,并以其在boost变换器的应用为例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条件以及该电路的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在较宽的输出电压、输入电压、负载及控制频率变化范围内,能够实现稳定的零电流开关.该软开关设计思想可以推广到其他基本DC-DC变换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电压换流 交叉耦合电感 非隔离升压DC-DC变换器 零电流开关 脉冲频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单相dq0电压检测的混合式配电变压器负载电压控制投切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蔡生亮 梁得亮 +2 位作者 周堃 张立石 柳轶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6-132,共7页
混合式配电变压器(HDT)负载电压补偿回路需要根据配电网的电压状况进行投入与切除。因为现有的电压突升突降的检测算法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dq0变换检测算法。具体而言,通过求导法对每相电压构造虚拟三相电压,然后对三组虚拟三... 混合式配电变压器(HDT)负载电压补偿回路需要根据配电网的电压状况进行投入与切除。因为现有的电压突升突降的检测算法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dq0变换检测算法。具体而言,通过求导法对每相电压构造虚拟三相电压,然后对三组虚拟三相电压进行dq0变换。最后通过简单的逻辑判断,实现电网中常见的三相电压跌落、三相电压突升、单相电压突降等状况的检测。该算法的优势在于,只需加入时间常数较小的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有效避免了传统检测算法中滤波器时间常数较大带来的延时,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根据检测信号进行负载电压补偿回路的投入与切除,从而验证了改进检测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配电变压器 电压检测 导数构造法 负载电压投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电压敏感型负载稳压设备电压补偿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亮 徐合力 高岚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保证船舶电网电压波动时船舶电压敏感型负载工作的稳定性,根据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的结构和电压补偿策略,并结合船舶自身特点,提出无功功率补偿策略和有功功率补偿策略两种电压补偿策略。在负载端电压偏离... 为保证船舶电网电压波动时船舶电压敏感型负载工作的稳定性,根据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的结构和电压补偿策略,并结合船舶自身特点,提出无功功率补偿策略和有功功率补偿策略两种电压补偿策略。在负载端电压偏离额定值的情况下,前者通过施加在q轴上的负载电压闭环控制,使设备仅向系统提供无功功率即可恢复负载端电压,设备无需储能且经济性较好;对于无功功率补偿策略补偿能力有限的负载,则通过施加在d轴上的负载电压闭环控制,使设备既提供无功功率又提供有功功率,恢复负载端电压,适用于电压大范围变化的负载。两种策略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可在短时间内使负载端电压恢复至额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稳压装置 电压敏感型负载 动态电压恢复器 无功功率补偿 有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电压偏移的自适应零线断线保护原理与实现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智祥 曾永浩 +1 位作者 梁唐杰 陈安明 《广东电力》 2016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为解决传统零线断线保护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根据配电系统零线断线前后负载电压的偏移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负载电压偏移的自适应保护方案,利用零线电流的大小自适应调整定值,从而提高了零线断线故障时保护的灵敏度。给出了保护原理的硬件设... 为解决传统零线断线保护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根据配电系统零线断线前后负载电压的偏移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负载电压偏移的自适应保护方案,利用零线电流的大小自适应调整定值,从而提高了零线断线故障时保护的灵敏度。给出了保护原理的硬件设计框图和软件流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保护方案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线断线 自适应保护 负载电压 零线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负载电压或电流对称的条件——对称线电压下负载电压或电流的正序化
10
作者 夏翼翔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3-63,共1页
该文用文中约定的简略表达式分别给出了对称线电压下,三相三线负载电压或电流对称时的导纳或阻抗条件,它们是:相电压负载时相电压对称的条件a^-(Y)=0相电压负载时电流对称的条件a^+(Z)=0线电压负载时线电流对称的条件a^+(Y)
关键词 对称线电压 负载电压 电流 正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比例加滑模双闭环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国璋 卢子广 胡立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3,共5页
提出一种滤波电容在负载侧的三相H桥型二电平DVR系统拓扑,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控制负载端电压恒定,首先将负载端电压的设定值跟踪问题转化负载电压d-q轴误差的认定问题,然后从负载电压与电感电流的关系出发,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 提出一种滤波电容在负载侧的三相H桥型二电平DVR系统拓扑,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控制负载端电压恒定,首先将负载端电压的设定值跟踪问题转化负载电压d-q轴误差的认定问题,然后从负载电压与电感电流的关系出发,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出一种双闭环比例加滑模控制方法,并进行了MATLAB/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和PI控制的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电容 负载电压恒定 比例加滑模控制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xcel电子表格计算电压互感器误差的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嘉 《广东电力》 2008年第6期35-36,52,共3页
电压互感器是电能计量装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际误差的大小对企业的效益影响很大。为此,介绍了一种用Excel电子表格来计算在实际运行时电压互感器误差的方法,计算实例的结果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关键词 EXCEL电子表格 电压互感器负载 电压互感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继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浩 王安娜 +1 位作者 赵强 会国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3-917,共5页
针对具有中继结构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建立系统理论模型,利用耦合模理论对中继系统的功率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中继系统的功率与非中继系统的功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分析系统在中继线圈工作... 针对具有中继结构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建立系统理论模型,利用耦合模理论对中继系统的功率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中继系统的功率与非中继系统的功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分析系统在中继线圈工作状态下的磁场分布情况,分析中继系统的电路模型,获得负载电压比,提出中继系数的概念,推导出负载电压比和中继系数的变化关系.并根据系统负载电压的等效关系,推导出中继系数变化模型,求得中继线圈的合理位置范围.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结构 耦合模 能量交换 负载电压比 中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SOC估计方法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200
14
作者 林成涛 王军平 陈全世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6-378,共3页
SOC估计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研究人员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电池SOC估计的准确性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放电实验法、Ah计量法、开路电压法、负载电压法、内阻法、线性模型法、神经网络法和卡尔曼滤波法。讨论了... SOC估计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研究人员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电池SOC估计的准确性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放电实验法、Ah计量法、开路电压法、负载电压法、内阻法、线性模型法、神经网络法和卡尔曼滤波法。讨论了电池SOC定义;介绍了各种SOC估计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分析了充放电倍率、温度、自放电、老化等因素对SOC的影响;评价了各种SOC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 估计方法 电池管理系统 负载电压 原理 功能 充放电 电动汽车 自放电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外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线性温度扫描实验 被引量:35
15
作者 赵思臣 王奔 +2 位作者 谢玉洪 韩明 贾俊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4528-4533,共6页
为分析温度对电池性能影响的主要原因,搭建采用半导体制冷片作为新型控温设备的模糊控制温度控制实验测试平台,对实验室自制的无外增湿阴极开放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进行了线性温度扫描实验... 为分析温度对电池性能影响的主要原因,搭建采用半导体制冷片作为新型控温设备的模糊控制温度控制实验测试平台,对实验室自制的无外增湿阴极开放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进行了线性温度扫描实验。通过跟踪电池随温度变化的输出特性,得到不同负载电压下电池最佳工作温度点。从PEMFC水热平衡管理的角度,着重分析了PEMFC分别在大/小负载情况下,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无外增湿 线性温度扫描 最佳工作温度 负载电压 输出特性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高压电源的控制与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雅丽 李青 王树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67,77,共4页
为解决环流器二号(HL-2A)装置的脉冲高压电源输出在投入负载速调管时存在的电压跌落和前级电源在其它负荷发生变化时其输出电压也会变化的问题,利用MATLAB数字仿真试验后对该电源系统采用了PID反馈控制与前馈补偿策略。仿真与实际应用... 为解决环流器二号(HL-2A)装置的脉冲高压电源输出在投入负载速调管时存在的电压跌落和前级电源在其它负荷发生变化时其输出电压也会变化的问题,利用MATLAB数字仿真试验后对该电源系统采用了PID反馈控制与前馈补偿策略。仿真与实际应用结果均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很好地满足该电源电压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电压稳定性 PID反馈控制 前馈补偿 仿真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两重斩波变换的半导体激光器电源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志强 马新敏 +1 位作者 王超 郭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6-390,共5页
为了提高传统线性半导体激光器电源的电能转换效率、输出电流的动态响应以及对负载电压的自适应能力,采用两相两重斩波变换技术,设计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用2k W直流驱动电源。测试并分析了该电源在激光系统中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两... 为了提高传统线性半导体激光器电源的电能转换效率、输出电流的动态响应以及对负载电压的自适应能力,采用两相两重斩波变换技术,设计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用2k W直流驱动电源。测试并分析了该电源在激光系统中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两相两重斩波变换电流源的效率。结果表明,电源对负载电压自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矩形输出特性;直接驱动激光二极管模块时,该电流源的电能转换效率高达93%,输出电流0A^100A的上升、下降时间仅为0.5ms,电流纹波系数小于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半导体激光器电源 两相两重斩波变换 输出电流动态响应 负载电压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池电源模块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均衡控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续丹 毛景禄 +1 位作者 王斌 周佳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85,共7页
针对储能系统中锂电池充放电程度不一致而造成的电池过放/过充,从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均衡控制方案。首先,采用单体电池电源模块串联的分布式储能结构,以单体锂电池估算SOC为控制对象... 针对储能系统中锂电池充放电程度不一致而造成的电池过放/过充,从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均衡控制方案。首先,采用单体电池电源模块串联的分布式储能结构,以单体锂电池估算SOC为控制对象;然后,设计基于SOC均衡的加权因子分配公式,通过对电源模块分配不同的加权因子来调整各电源模块的占空比,从而动态调节各单体锂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实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SOC均衡控制,改变了传统电池组组内、组间两级均衡控制形式,消除了组内单体锂电池间能量传递造成的功率损失;最后,采用负载电压调节与SOC均衡的双闭环控制结构,保证均衡过程中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均衡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储能系统的动态均衡控制,与SOC比例均衡控制方法相比均衡时间缩短了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系统 荷电状态均衡 加权因子 负载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额外直流储能元件的串联型电能质量控制器新型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新明 刘进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14,共7页
对电压幅度暂变的最大补偿时间是串联型电能质量控制器(series power quality controllers,SPQC)重要性能指标。若没有额外直流储能元件,传统的同相位控制或能量优化控制只能提供有限的补偿时间。该文对SPQC提出一种新型控制策略,它在... 对电压幅度暂变的最大补偿时间是串联型电能质量控制器(series power quality controllers,SPQC)重要性能指标。若没有额外直流储能元件,传统的同相位控制或能量优化控制只能提供有限的补偿时间。该文对SPQC提出一种新型控制策略,它在负载电压控制的同时,自动地从电源吸收部分有功功率来补偿其系统损耗,从而提高最大可补偿时间;甚至在没有额外直流储能元件时还具有持续补偿能力。采用负载电流相量为参考相量的新型相量图表示方法,使得SPQC系统内各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简单。在电源电压幅度暂变和额定状态,分别对系统进行相应的相量图分析,得到采用这种新型控制策略的定量补偿电压幅度、可完全补偿的最大程度电压暂低以及系统的功率流动方式。根据系统能量平衡关系,提出该新型控制策略的一种简单统一实现方法。计算机仿真和原型实验验证了所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型电能质量控制器 控制策略 相量图分析 负载电压控制 电压暂低 电压暂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群 耿云玲 姚为正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8-33,共6页
通过所给出的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结构 ,分析了其补偿电压型负载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技术之一———获得参考电压的控制策略 ,包括检测电源电流和检测负载电压两种控制策略 ,并设计了相应的控... 通过所给出的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结构 ,分析了其补偿电压型负载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技术之一———获得参考电压的控制策略 ,包括检测电源电流和检测负载电压两种控制策略 ,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电路。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控制 电源电流 负载电压 谐波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