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负载活性炭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伟峰 祝社民 +2 位作者 宋天顺 陈英文 沈树宝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5-8,47,共5页
用自制金属负载活性炭催化剂(Cu/AC、Fe/AC、Ni/AC、Mn/AC)对印染废水进行了空气和ClO2催化氧化实验比较,并对影响催化氧化效果的几个因素:不同活性成分、pH值、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H为5.7、反应... 用自制金属负载活性炭催化剂(Cu/AC、Fe/AC、Ni/AC、Mn/AC)对印染废水进行了空气和ClO2催化氧化实验比较,并对影响催化氧化效果的几个因素:不同活性成分、pH值、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H为5.7、反应时间为60min、载铜活性炭催化剂投加量6g/L、ClO2投加量40mg/L时,催化氧化效果最佳,CODCr去除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活性 催化氧化 印染废水 二氧化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协同二次负载活性炭处理模拟印染废水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红英 熊梦瑶 +1 位作者 吴超 张骞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6-670,681,共6页
通过对微波协同二次负载改性活性炭工艺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研究及在微波连续流中的初步应用,为下一步该工艺应用于微波连续流反应器中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考察了改性活性炭的投加量、微波辐照时间、微波功率、废水pH和废水初始质量浓度的... 通过对微波协同二次负载改性活性炭工艺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研究及在微波连续流中的初步应用,为下一步该工艺应用于微波连续流反应器中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考察了改性活性炭的投加量、微波辐照时间、微波功率、废水pH和废水初始质量浓度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色度的去除率随改性活性炭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加,随微波时间增长而增加,随微波功率的上升而增加;对TOC的去除率总体维持在80%左右;脱氮率随着条件的变化有增有减;除磷效果在碱性条件下明显优于在酸性条件下.该工艺用于连续流中效果良好,TOC和色度去除率达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负载活性 微波 印染废水 微波连续流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埃洛石的微结构对其负载活性的制约 被引量:6
3
作者 谭道永 曲天晨 +3 位作者 董发勤 李银 张证 廖义豪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7-442,共6页
采集山西临汾、四川广元、湖北丹江口等地管状埃洛石,通过人工手选提纯,利用X射线衍射、同步热分析、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氮气等温吸附脱附、酸碱滴定、CHN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管状埃洛石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孔结构性质、表... 采集山西临汾、四川广元、湖北丹江口等地管状埃洛石,通过人工手选提纯,利用X射线衍射、同步热分析、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氮气等温吸附脱附、酸碱滴定、CHN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管状埃洛石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孔结构性质、表面位密度等微结构性质,并以8-羟基喹啉为客体分子,探讨埃洛石的微结构对其负载活性的制约机理。结果表明,山西埃洛石具有最丰富的孔结构,比表面积为72.48 m2/g,总孔容积为0.38 cm3/g;而湖北埃洛石的孔结构则最差;山西埃洛石、四川埃洛石、湖北埃洛石的零电荷点p H分别为2.99、3.13、4.72,表面位密度分别为10.4 nm-2、10.0 nm-2和11.3 nm-2。山西埃洛石、四川埃洛石、湖北埃洛石对8-羟基喹啉的负载量分别为7.35%,6.20%,6.02%,这与埃洛石的孔结构和零电荷点p H顺序一致。因此,埃洛石的孔结构和表面羟基含量共同决定埃洛石的负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埃洛石 孔结构 表面位密度 负载活性 8-羟基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基活性炭负载MgO复合材料在对称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4
作者 隋光辉 程岩岩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30,共10页
将稻壳经低温炭化、KOH高温活化处理,得到无定形活性炭(AC)材料,再采用MgO原位负载的方法制备一系列炭负载MgO复合材料(MgO/AC)。采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SEM-EDS)和... 将稻壳经低温炭化、KOH高温活化处理,得到无定形活性炭(AC)材料,再采用MgO原位负载的方法制备一系列炭负载MgO复合材料(MgO/AC)。采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SEM-EDS)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研究了MgO/AC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并详细分析了孔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称超级电容器2.0MgO/AC||2.0MgO/AC在0.5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211.9 F·g^(-1),当功率密度为0.41kW·kg^(-1)时其具有18.30 Wh·kg^(-1)的能量密度,且经过5000次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为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负载活性 复合电极 对称超级电容器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溴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麒 伍秀琼 +3 位作者 钟宇 李小明 邓晓 李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7-102,共6页
实验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AC),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nZVI/AC对BrO3-的去除效率,并研究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nZVI/AC具有很高的表面... 实验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AC),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nZVI/AC对BrO3-的去除效率,并研究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nZVI/AC具有很高的表面反应活性,且nZVI和活性炭(AC)之间存在协同作用.BrO3-的去除效率随pH值的减小而增大,共存离子NO3-和SO42-对其去除率影响不大但降低了去除速率.机理分析表明BrO3-被nZVI/AC吸附而使局部BrO3-浓度升高,并被nZVI迅速还原为无毒的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 AC) 溴酸盐 吸附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复合催化剂分解臭氧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伟 孙德智 +1 位作者 刘长安 朱质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4-626,630,共4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锰铁和锰铜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对臭氧分解的催化性能及相对湿度、臭氧初始浓度对臭氧催化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锰铁催化剂远优于锰铜催化剂,每克锰铁催化剂能分解3 43g臭氧;湿度对臭氧催化分解... 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锰铁和锰铜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对臭氧分解的催化性能及相对湿度、臭氧初始浓度对臭氧催化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锰铁催化剂远优于锰铜催化剂,每克锰铁催化剂能分解3 43g臭氧;湿度对臭氧催化分解影响很大,相对湿度越高,催化性能越差;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不大于1 908mg/L时,活性炭不参与反应,而在臭氧浓度过大时,催化剂中的载体活性炭会与臭氧发生反应,使催化剂总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负载 复合催化剂 臭氧 浸渍法 分解 催化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促进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长链季戊四醇缩醛 被引量:6
7
作者 袁先友 罗和安 +1 位作者 阳年发 刘跃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2,共4页
以活性炭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十种长链季戊四醇单、双缩醛,其中季戊四醇双缩辛醛属新化合物.以n-十二醛与季戊四醇的缩合为模型反应进行优化,其优化反应条件为:①单缩醛:溶剂DMF,催化剂用量1.0 g,季戊四醇30 mmol,n... 以活性炭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十种长链季戊四醇单、双缩醛,其中季戊四醇双缩辛醛属新化合物.以n-十二醛与季戊四醇的缩合为模型反应进行优化,其优化反应条件为:①单缩醛:溶剂DMF,催化剂用量1.0 g,季戊四醇30 mmol,n-十二醛30 mmol,微波功率300 W,辐射时间8 min,产率74.5%;②双缩醛:溶剂苯,催化剂用量0.6 g,季戊四醇30 mmol,n-十二醛66 mmol,微波功率450 W,辐射时间3 min,产率为85.2%.产物经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合成 季戊四醇 缩醛 活性负载磷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铈-锰活性炭对兰炭废水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高雯雯 弓莹 +2 位作者 高艳宁 陈碧 蒋绪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7-204,共8页
采用自制的负载铈-锰双金属型活性炭(Ce-Mn/AC)吸附兰炭废水,通过静态吸附平衡实验研究p H值及CeMn/AC投加量对兰炭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及吸附热力学模型方程拟合兰炭废水在Ce-Mn/AC的吸附过程... 采用自制的负载铈-锰双金属型活性炭(Ce-Mn/AC)吸附兰炭废水,通过静态吸附平衡实验研究p H值及CeMn/AC投加量对兰炭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及吸附热力学模型方程拟合兰炭废水在Ce-Mn/AC的吸附过程,考察其吸附特性,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及紫外光谱仪(UV-vis)分析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Ce-Mn/AC投加量为10 g·L^(-1),不调节p H值时,Ce-Mn/AC对兰炭废水的吸附量为82.9 mg·L^(-1),COD去除率为84.6%;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模型可更好地描述Ce-Mn/AC对兰炭废水的吸附平衡过程,△G<0,△H>0及△S>0,表明兰炭废水在Ce-Mn/AC上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的、以化学吸附为主的过程;兰炭废水中难降解的多环芳烃及含氮杂环有机物先于单环芳烃吸附在CeMn/AC上,因而经此吸附工艺后可很大程度地减小兰炭废水后续工艺中难降解物对废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及理论,吸附解吸实验表明,Ce-Mn/AC具有较优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金属活性 兰炭废水 动力学 热力学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TiO_2的制备及催化臭氧处理造纸废水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贤贤 雷利荣 +1 位作者 李友明 马黎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0,共4页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用溶胶-凝胶法在活性炭(AC)表面负载TiO2,经焙烧后制得TiO2/AC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TiO2/AC催化剂表面形貌和晶型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臭氧处理造纸废水时对废水CODCr和色度的去除效...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用溶胶-凝胶法在活性炭(AC)表面负载TiO2,经焙烧后制得TiO2/AC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TiO2/AC催化剂表面形貌和晶型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臭氧处理造纸废水时对废水CODCr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TiO2均匀地涂覆于活性炭的表面,经500℃焙烧后的TiO2为钛锐矿晶型,TiO2负载量为3.38%的TiO2/AC催化臭氧处理造纸废水效果最好,当反应12 min时,废水的色度和CODCr去除率达到96.9%和54.4%,分别比单独臭氧化过程提高了12.3和21.7个百分点,比活性炭臭氧化过程提高了5.3和14.2个百分点,TiO2/AC催化臭氧处理造纸废水极大地提高了对废水CODCr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负载TiO2 催化氧化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壳聚糖吸附Hg^(2+)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路华 张文艳 +2 位作者 史训立 贺会兰 高爱舫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7-1029,共3页
将脱乙酰度94.2%的壳聚糖溶解于0.5%醋酸溶液中,配制成0.5%的壳聚糖溶液,然后按照壳聚糖与活性炭质量比1∶50使壳聚糖负载在活性炭上,制成固体复合吸附剂,用于去除污水中汞离子(Hg2+)。试验表明,水中Hg2+含量100 mg/L、pH 3.7、吸附时间... 将脱乙酰度94.2%的壳聚糖溶解于0.5%醋酸溶液中,配制成0.5%的壳聚糖溶液,然后按照壳聚糖与活性炭质量比1∶50使壳聚糖负载在活性炭上,制成固体复合吸附剂,用于去除污水中汞离子(Hg2+)。试验表明,水中Hg2+含量100 mg/L、pH 3.7、吸附时间25 min、吸附剂用量为2.5 g/L时,水样中Hg2+的去除率为99.56%,与只用活性炭吸附相比提高了17.2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负载壳聚糖 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季戊四醇缩酮(醛)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小平 袁先友 +1 位作者 张敏 尹笃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6-508,512,共4页
Synthesis of ketals and acetals from 2,2bis(hydroxymethyl)propane1,3diol with aldehydes and ketones was catalysed by phosphotungstic acid supported on active carbon(HPW/C),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yield w... Synthesis of ketals and acetals from 2,2bis(hydroxymethyl)propane1,3diol with aldehydes and ketones was catalysed by phosphotungstic acid supported on active carbon(HPW/C),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yield were investigated.It is show that HPW/C was an excellent catalyst,and it was stabtilitive and reusable.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负载磷钨酸 催化合成 季戊四醇缩酮 缩醛 催化剂 表征 合成条件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对活性炭负载TiO_2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文晨 赵莹 +1 位作者 张蕊 焦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4-738,共5页
以钛酸丁酯和硝酸镧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La掺杂活性炭负载TiO2催化剂,用XRD、UV-V is漫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对该催化剂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La含量和焙烧温度对TiO2/AC催化剂的性质及光催化分解亚... 以钛酸丁酯和硝酸镧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La掺杂活性炭负载TiO2催化剂,用XRD、UV-V is漫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对该催化剂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La含量和焙烧温度对TiO2/AC催化剂的性质及光催化分解亚甲基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掺杂不仅抑制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而且使TiO2的光响应范围向可见光区拓展。当掺杂摩尔分数为0.30%的La,可见光照射120 m in时,La-TiO2/AC催化剂的光催化分解率可达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掺杂 活性负载TiO2 结构相变 光催化活性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铈催化臭氧氧化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叶伟莹 张秋云 刘佩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3,共5页
用浸渍法在活性炭上负载铈制备催化剂(Ce/AC),并用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e负载量、催化剂投加量对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影响.结果表明,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DMP的优化参数是催化剂投加量1.5 g/L,Ce... 用浸渍法在活性炭上负载铈制备催化剂(Ce/AC),并用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e负载量、催化剂投加量对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影响.结果表明,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DMP的优化参数是催化剂投加量1.5 g/L,Ce的负载量0.2%.在优化条件下,Ce/AC加入有利于催化臭氧氧化DMP过程中TOC的去除.质量浓度为30 mg/L(pH=5.0)的DMP反应60 m in后的TOC去除率由以AC为催化剂的48%提高到68%,而单独臭氧氧化过程中TOC去除率仅有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负载Ce催化剂 催化臭氧氧化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T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液体燃料的活性炭负载钴基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炜鑫 庄绪军 +2 位作者 张海涛 应卫勇 房鼎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8-364,共7页
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中,考察了活性炭负载钴基催化剂(Co/AC)的费托(F—T)合成反应性能,采用BET、H2-TPR和SEM等方法对Co/A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Co/AC催化剂孔道属于微孔和中孔的混合结构,可用纯H2还原,还原... 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中,考察了活性炭负载钴基催化剂(Co/AC)的费托(F—T)合成反应性能,采用BET、H2-TPR和SEM等方法对Co/A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Co/AC催化剂孔道属于微孔和中孔的混合结构,可用纯H2还原,还原温度选取350~400℃。实验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减小气态空速、增加原料气中H2与CO的摩尔比(H2/CO比),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升高反应压力、降低反应温度、减小气态空速及原料气H2/CO比有利于高碳烃和高碳醇的生成。Co/AC催化剂用于F—T合成较优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4.0MPa,原料气H2/CO比2.00,气态空速2000h^-1.在该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为20.1%,CH4、低碳烃(C2~4)、高碳烃(C5^+)、低碳醇(C1~5OH)及高碳醇(C6^+OH)的选择性分别为19.1%,24.1%,365%,15.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燃料 费托合成 活性负载钴基催化剂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负载氯化铁催化氧杂蒽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立伟 高红杰 +1 位作者 任丽磊 康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活性炭负载Fe Cl3催化剂(MAC-Fe Cl3),并通过红外光谱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MAC-Fe Cl3催化下,β-萘酚与醛在PEG200中,于120℃反应60~120 min,合成了一系列氧杂蒽类衍生物,收率为79%~93%... 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活性炭负载Fe Cl3催化剂(MAC-Fe Cl3),并通过红外光谱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MAC-Fe Cl3催化下,β-萘酚与醛在PEG200中,于120℃反应60~120 min,合成了一系列氧杂蒽类衍生物,收率为79%~93%。该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环境友好。制备的催化剂性能稳定,使用4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活性负载氯化铁 氧杂蒽类衍生物 异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哲灵 罗春燕 +1 位作者 唐德朝 王慧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9,共5页
采用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樟树籽油中碳链脂肪酸与乳酸钠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乳酸钠与中碳链脂肪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重复使用次数对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樟树籽油中碳链脂肪酸与乳酸钠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乳酸钠与中碳链脂肪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重复使用次数对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乳酸钠与中碳链脂肪酸摩尔比2.0∶1,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180℃。此条件下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产率可达95.6%,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循环重复使用5次,催化效果未见明显下降。乳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乳化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链脂肪酰乳酸钠 合成 樟树籽油 活性负载对甲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钴基催化剂费托合成本征动力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钱炜鑫 张海涛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在温度220℃~250℃、压力2.0MPa~4.0MPa、空速2000h-1~3500h-1、n(H2)/n(CO)=1.0~2.5的条件下,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中研究了活性炭负载钴基催化剂(Co/AC)的本征动力学。结合碳化物机理以及CO插入机理,通过假设不同的基元反应以... 在温度220℃~250℃、压力2.0MPa~4.0MPa、空速2000h-1~3500h-1、n(H2)/n(CO)=1.0~2.5的条件下,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中研究了活性炭负载钴基催化剂(Co/AC)的本征动力学。结合碳化物机理以及CO插入机理,通过假设不同的基元反应以及速率控制步骤推导得到了不同的本征动力学方程。根据实验测定数据,采用Levenberg-Maquardt算法回归得到模型参数,并通过统计检验以及相对误差分析得到了适宜的Co/AC催化剂费托合成的本征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活性负载钴基催化剂 本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单质碘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单缩醛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先友 张敏 +1 位作者 刘星明 姜红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65-1268,共4页
以活性炭负载单质碘为催化剂,合成了7种季戊四醇单缩醛。以正戊醛与季戊四醇的缩合为模型反应进行优化,其优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负载量为14.3%,催化剂用量为0.5g,季戊四醇14.7mmol,正戊醛17mmol,以25mL DMF为溶剂,反应4小时,单缩醛的产... 以活性炭负载单质碘为催化剂,合成了7种季戊四醇单缩醛。以正戊醛与季戊四醇的缩合为模型反应进行优化,其优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负载量为14.3%,催化剂用量为0.5g,季戊四醇14.7mmol,正戊醛17mmol,以25mL DMF为溶剂,反应4小时,单缩醛的产率达67.4%。产物经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负载单质碘 催化 季戊四醇 单缩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荣萱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71,共3页
用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醛醇物质的量之比及带水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丁醛和乙二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分数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 用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醛醇物质的量之比及带水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丁醛和乙二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分数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0 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醛乙二醇缩醛的产率可达93.53%.并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醛乙二醇缩醛 活性负载磷钨酸 催化 缩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硫酸催化合成环戊并[d]嘧啶酮和六氢喹唑啉酮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丽磊 肖立伟 +1 位作者 刘光仙 徐明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制备了一种活性炭负载硫酸催化剂(H_(2)SO_(4)/AC),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了其形貌。在该催化剂作用下,以芳醛、尿素、环戊酮(环己酮)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经三组分一锅法反应合成了系列环戊并[d]嘧啶... 制备了一种活性炭负载硫酸催化剂(H_(2)SO_(4)/AC),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了其形貌。在该催化剂作用下,以芳醛、尿素、环戊酮(环己酮)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经三组分一锅法反应合成了系列环戊并[d]嘧啶酮(六氢喹唑啉酮)。该方法用于合成此两类化合物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催化剂易于回收和循环使用,可重复使用3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负载硫酸 环戊并[d]嘧啶酮 六氢喹唑啉酮 多组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