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加氢制CH_(4)/CO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界面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悦 李瑞英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8,共10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CO_(2)利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受到CO_(2)分子结构以及复杂的加氢路线限制,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CO_(2)高值化利用的关键。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因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分散度... 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CO_(2)利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受到CO_(2)分子结构以及复杂的加氢路线限制,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CO_(2)高值化利用的关键。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因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分散度等优势,在CO_(2)加氢制CH_(4)/CO反应中应用广泛。为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需要了解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CH_(4)/CO反应过程中的界面调控作用。其中,影响界面结构的因素包括金属结构、载体性质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催化剂催化性能。总结了CO_(2)加氢制CH_(4)/CO反应的热力学和机理,重点综述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CH_(4)/CO反应中的界面调控作用和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界面调控 反应机理 负载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改性对负载型Ni_(2)P/M41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楠 蒋博龙 +1 位作者 王帅 宋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2,共7页
开发高效加氢脱硫催化剂是实现油品深度脱硫的重要途径。采用浸渍-程序升温法制备不同稀土金属(La、Ce、Pr、Nd、Y)改性的Ni_(2)P/M41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CO吸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分析催化剂的结构以及化学组成,... 开发高效加氢脱硫催化剂是实现油品深度脱硫的重要途径。采用浸渍-程序升温法制备不同稀土金属(La、Ce、Pr、Nd、Y)改性的Ni_(2)P/M41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CO吸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分析催化剂的结构以及化学组成,并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稀土金属对Ni_(2)P/M41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金属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催化剂的尺寸以及活性相Ni_(2)P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稀土金属La、Pr能够显著提高负载型Ni_(2)P/M41催化剂的HDS(加氢脱硫)活性,加入稀土金属Nd、Ce和Y反而使催化剂活性略有降低;Pr-Ni_(2)P/M41表现出最优的加氢脱硫能力,反应6 h后,脱硫率达到92.6%,与未改性的Ni_(2)P/M41催化剂的转化率相比,提高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改性 稀土金属 负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童巧 钱功明 +1 位作者 叶青 陈祖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38,共5页
对近年来用于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重点讨论了不同金属负载在各类载体上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和催化剂的载体2个角度出发,总结了不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优缺点... 对近年来用于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重点讨论了不同金属负载在各类载体上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和催化剂的载体2个角度出发,总结了不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优缺点。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发绿色高效催化剂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的工业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负载金属催化剂 水解制氢 硼氢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崔耀森 钱利刚 +7 位作者 帅昌辉 潘骏 聂京 王昌盛 史明 俞卫祥 万东闯 卢春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7,共9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卤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卤代苯胺反应中,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的主要方式包含调控金属粒子尺寸、制备双金属活性中心、改性催化剂载体、调变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卤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卤代苯胺反应中,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的主要方式包含调控金属粒子尺寸、制备双金属活性中心、改性催化剂载体、调变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反应溶剂的选择以及添加脱卤抑制等,但催化剂的稳定性仍然是工业应用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如何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加氢稳定性和实现工业化应用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硝基苯 催化加氢 负载金属催化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零价过渡金属在双氧化体系下降解高稳定油田污染物
5
作者 白兵兵 杨晨晔 +3 位作者 豆龙龙 周瑞 张洁 汤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过硫酸盐单一氧化技术在过渡金属活化下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存在氧化剂投加量过大、pH适用范围窄和金属离子浸出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采用浸渍还原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至水滑石(LDHs)载体上,得到高分散负载型零价... 过硫酸盐单一氧化技术在过渡金属活化下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存在氧化剂投加量过大、pH适用范围窄和金属离子浸出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采用浸渍还原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至水滑石(LDHs)载体上,得到高分散负载型零价铜固体催化剂(Cu^(0)@LDHs)。通过Cu^(0)@LDHs活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H_(2)O_(2)-Na_(2)S_(2)O_(8))双氧化体系降解油田高聚物羟丙基瓜尔胶(HPG)。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pH为3~11的范围内,H_(2)O_(2)-Na_(2)S_(2)O_(8)双氧化体系对HPG均能保持较高的降解效果,25 min内降解率皆高于76.30%,且120 min后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3.91%。Cu^(0)@LDHs循环再生5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对HPG的降解效率能保持在80%以上。在此过程中,·OH和SO_(4)^(·-)是主要活性物种并且二者间存在协同作用。反应前后Cu^(0)@LDHs的XRD、SEM、BET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所表现出的高活性主要归结于高度分散在水滑石载体表面的Cu^(0)具有良好的活性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过硫酸钠 双氧化体系 羟丙基瓜尔胶 负载型零价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肼产氢负载型催化剂研究进展
6
作者 周科年 张竞哲 +3 位作者 苑高千 杨国栋 张海军 李发亮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59-12071,共13页
氢气作为一种燃烧放能高且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而被广泛关注。水合肼(N_(2)H_(4)·H_(2)O)的储氢量高(8.0%质量分数),且分解后的产物对环境安全无污染,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储氢材料。催化剂是水合肼分解产氢的关键。总结了负... 氢气作为一种燃烧放能高且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而被广泛关注。水合肼(N_(2)H_(4)·H_(2)O)的储氢量高(8.0%质量分数),且分解后的产物对环境安全无污染,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储氢材料。催化剂是水合肼分解产氢的关键。总结了负载金属活性中心组成和载体种类对水合肼分解产氢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效率、选择性和耐久性的影响;分析了提高水合肼分解产氢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方法;最后指出了该研究方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肼 负载催化剂 产氢 负载金属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印染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 被引量:17
7
作者 倪可 王利平 +1 位作者 李祥梅 章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种类、活性组分种类、活性组分配比(n(Fe2+)∶n(Mn2+))、浸渍液浓度(以Mn2+计)、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FexOy-MnOx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将...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种类、活性组分种类、活性组分配比(n(Fe2+)∶n(Mn2+))、浸渍液浓度(以Mn2+计)、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FexOy-MnOx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将在浸渍液浓度0.5 mol/L(以Mn2+计)、n(Fe2+)∶n(Mn2+)=1∶2、煅烧温度250℃,煅烧时间8 h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印染废水(COD=584 mg/L、色度500倍)的处理,在臭氧流量0.8 L/min、废水pH 7、催化剂加入量40 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印染废水COD的去除率为83.2%;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使用6次后的COD去除率仍可达到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负载金属催化剂 活性炭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SO_2的还原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大为 秦永宁 +2 位作者 马智 齐晓周 张黎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研究了γ Al2 O3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CO还原SO2 的反应 ,考察了系列过渡金属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 ,发现Fe系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同时对还原反应的条件进行了选择 ,发现在较低温度下 ,大空速不利于SO2 的还原 ,而在较高温度下 ,气... 研究了γ Al2 O3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CO还原SO2 的反应 ,考察了系列过渡金属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 ,发现Fe系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同时对还原反应的条件进行了选择 ,发现在较低温度下 ,大空速不利于SO2 的还原 ,而在较高温度下 ,气体空速对反应影响不大 ,不同的物料配比对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 ,当CO∶SO2 =2时 ,最有利于单质硫生成。研究证明 ,金属硫化物是催化SO2 还原反应的活性相 ,该活性相的形成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过渡金属氧化物 Γ-氧化铝 负载催化剂 烟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贵金属钯-氧化铝催化剂用于大豆油选择氢化 被引量:9
9
作者 丘彦明 徐贤伦 +1 位作者 高兰云 刘淑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5,共3页
通过对大豆油的选择氢化实验 ,就各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负载量对贵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氢化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催化剂回收利用进行了考察 ,初步确定适合工业化大豆油选择氢化的工艺条件 ,并对如何降低氢化过程中生成的反式烯酸... 通过对大豆油的选择氢化实验 ,就各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负载量对贵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氢化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催化剂回收利用进行了考察 ,初步确定适合工业化大豆油选择氢化的工艺条件 ,并对如何降低氢化过程中生成的反式烯酸做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 金属 钯-氧化铝 催化剂 大豆油 选择氢化 反式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臭氧分解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被引量:8
10
作者 顾玉林 徐贤伦 刘淑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2,169,共3页
研究了催化剂载体外形和活性成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和其他污染物的反应对室内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通过 XPS分析说明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反应机理。
关键词 臭氧 分解 负载金属催化剂 空气污染物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双金属MgCl_2/Ti(OBu)Cl_3/Et(Ind)_2ZrCl_2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爱武 韩世敏 胡友良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64-667,共4页
负载型双金属MgCl2 /Ti(OBu)Cl3/Et(Ind) 2 ZrCl2 催化剂在乙烯聚合中具有高活性 ,并可制备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乙烯。改变聚合条件 ,可以有效地控制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改善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复合助催化剂的类型及浓度... 负载型双金属MgCl2 /Ti(OBu)Cl3/Et(Ind) 2 ZrCl2 催化剂在乙烯聚合中具有高活性 ,并可制备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乙烯。改变聚合条件 ,可以有效地控制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改善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复合助催化剂的类型及浓度对催化活性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都有显著的影响。双金属催化剂乙烯均聚表观活化能随助催化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还考察了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动力学规律 ,并对其特有的动力学行为提出了初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聚乙烯 负载 催化剂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在负载型钯金属催化剂上吸附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振花 宋瑛 +2 位作者 王保伟 马新宾 许根慧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28,共4页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对CO在钯金属催化剂及其载体上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CO在催化剂载体上也存在表面吸附态 ,吸附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其中HCOO-吸附态比较稳定。CO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存在两种吸附态 :桥式吸附态和线式...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对CO在钯金属催化剂及其载体上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CO在催化剂载体上也存在表面吸附态 ,吸附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其中HCOO-吸附态比较稳定。CO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存在两种吸附态 :桥式吸附态和线式吸附态 ,桥式吸附态比线式吸附态稳定 ,且CO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载体的部分表面被Pd所覆盖 ,导致了CO在催化剂载体部分的吸附量减少。实验还测定了氢气对CO在催化剂上吸附性能的影响 ,发现氢气会影响CO在催化剂活性中心及载体上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负载金属催化剂 原位红外光谱 一氧化碳 吸附 气相催化偶联 草酸二烷基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S技术制备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的表面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靖岱 陈纪忠 +1 位作者 阳永荣 袁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5-710,共6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得的二氯二茂钛(Cp2TiCl2)颗粒、聚苯乙烯(PS)颗粒和二氯二茂钛/聚苯乙烯(Cp2TiCl2/PS)负载型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得到了三种不同颗粒的表面元素组成及元素结合状况,发现只有聚苯乙烯(...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得的二氯二茂钛(Cp2TiCl2)颗粒、聚苯乙烯(PS)颗粒和二氯二茂钛/聚苯乙烯(Cp2TiCl2/PS)负载型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得到了三种不同颗粒的表面元素组成及元素结合状况,发现只有聚苯乙烯(PS)颗粒在喷射过程中吸附CO2和标记物CH3CH2OH,而二氯二茂钛(Cp2TiCl2)颗粒和二氯二茂钛/聚苯乙烯(Cp2TiCl2/PS)负载型颗粒都不吸附CO2和CH3CH2OH,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得的Cp2TiCl2/PS颗粒是以PS为内芯、Cp2TiCl2为外壳的负载型催化剂,为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新型工艺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S技术 制备 负载催化剂 金属 表面特性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高分散负载型催化剂(Ⅶ)——Ni-Cu/SiO_2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世华 黄唯平 +1 位作者 王序昆 刘上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1099-1102,共4页
利用金属蒸气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Nj-CujSiO_2双金属催化剂,XRD、TEM和磁性测定表明有Ni-Cu合金形成,合金颗粒的组成不均匀,而且有部分自由的Ni和Cu存在;Ni/Cu摩尔比为1:1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大于2:1和3:1的双金属催化剂以及Ni和Cu的单金属... 利用金属蒸气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Nj-CujSiO_2双金属催化剂,XRD、TEM和磁性测定表明有Ni-Cu合金形成,合金颗粒的组成不均匀,而且有部分自由的Ni和Cu存在;Ni/Cu摩尔比为1:1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大于2:1和3:1的双金属催化剂以及Ni和Cu的单金属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 催化剂 SMAI 浸渍法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米普科 阎修维 +3 位作者 范玲婷 郭翔 许胜 程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1-506,共6页
以硅胶为载体,通过对自制的限制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C(CH_3)_2(Cp)N(t-Bu)ZrCl_2的负载化,制备了C(CH_3)_2(Cp)N(t-Bu)ZrCl_2/MAO/SiO_2负载化限制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简称负载化催化剂);考察了硅胶焙烧温度、甲基铝氧烷(MAO)处理硅... 以硅胶为载体,通过对自制的限制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C(CH_3)_2(Cp)N(t-Bu)ZrCl_2的负载化,制备了C(CH_3)_2(Cp)N(t-Bu)ZrCl_2/MAO/SiO_2负载化限制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简称负载化催化剂);考察了硅胶焙烧温度、甲基铝氧烷(MAO)处理硅胶时间、茂金属的浓度、负载温度和负载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及其对乙烯与1-辛烯共聚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胶焙烧温度600℃、MAO处理硅胶时间6h、茂金属浓度0.65mmol/L、负载温度40℃、负载时间6h的条件下制备的负载化催化剂对乙烯与1-辛烯共聚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乙烯与1-辛烯共聚物中1-辛烯的插入率较高,共聚物颗粒形态良好,无粘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 限制几何构金属催化剂 乙烯 1-辛烯 烯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催化制备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 被引量:5
16
作者 阚林 李传峰 +1 位作者 左胜武 梅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采用负载型非茂金属(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制备了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sPE);通过过氧化物交联sPE、挤出成型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sPEXa)管材;考察了氢气分压和共聚单体对SS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试了s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 采用负载型非茂金属(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制备了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sPE);通过过氧化物交联sPE、挤出成型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sPEXa)管材;考察了氢气分压和共聚单体对SS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试了s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MWD)、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及sPEXa管材的交联度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过程平稳、共聚效应显著,SSTS催化剂在乙烯-己烯共聚时的活性比乙烯均聚时的活性提高了43%;sPE中不含粒径小于75μm的细粉,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296 564,MWD=4.05;sPE的流变行为呈明显的"剪切变稀",有利于挤出加工;sPEXa管材在95℃、4.8 MPa静液压力下无泄漏和无破裂的持续时间长于1 875 h,长于行业要求的1 0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非茂金属催化剂 淤浆聚合 交联聚乙烯 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Pd(Pt)/A1_2O_3的硫中毒机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天存 安立敦 马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CO和吡啶为分子探针,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用于合成尿素工业消除CO_2原料气中微量氢气的Pd(Pt)/Al_2O_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价硫(S^(2-),S_2^(2-)是使催化剂失活的直接原因,而高价硫(SO_4^(2-),Al_2O_3-SO_3-H_2O)是失活的最... 以CO和吡啶为分子探针,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用于合成尿素工业消除CO_2原料气中微量氢气的Pd(Pt)/Al_2O_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价硫(S^(2-),S_2^(2-)是使催化剂失活的直接原因,而高价硫(SO_4^(2-),Al_2O_3-SO_3-H_2O)是失活的最终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 金属催化剂 硫中毒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化金属原子分散法制备零价金属催化剂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序昆 杨树军 吴世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90-196,共7页
金属(蒸气)原子化学(Metal Atom Chemistry 或 Metal Vapor Chemistry)是研究金属原子行为及由其所得物种性质的一门新学科。1965年,Timms 首次研究了金属蒸气原子的化学反应行为,揭开了金属原子化学的第一页。至今二十年间,金属蒸气合... 金属(蒸气)原子化学(Metal Atom Chemistry 或 Metal Vapor Chemistry)是研究金属原子行为及由其所得物种性质的一门新学科。1965年,Timms 首次研究了金属蒸气原子的化学反应行为,揭开了金属原子化学的第一页。至今二十年间,金属蒸气合成(MetalVapor Synthesis,MVS)技术得到多次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原子 催化剂 原子 分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抗积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前古 于作龙 远松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2-76,共5页
引起催化剂失活的众多原因中,积炭是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四十余篇文献,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例,介绍了积炭的影响因素。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份、载体、表面酸碱性、制备工艺等都影响其抗积炭性能。同时也介绍... 引起催化剂失活的众多原因中,积炭是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四十余篇文献,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例,介绍了积炭的影响因素。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份、载体、表面酸碱性、制备工艺等都影响其抗积炭性能。同时也介绍了如何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以及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防止积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负载催化剂 抗积炭性 影响因素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对煤泥水热解制备氢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蕾 胡伟强 +2 位作者 张磊 舒新前 赵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683,共7页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不同活性组分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系统考察不同双金属活性组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XPS和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表征,得出:1)Ⅷ族元素同ⅠB族元素作为活性组分制...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不同活性组分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系统考察不同双金属活性组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XPS和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表征,得出:1)Ⅷ族元素同ⅠB族元素作为活性组分制备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低于Ⅷ族元素作为活性组分的单金属负载型催化剂;2)两种Ⅷ族元素制备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活性较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提高;3)两种ⅠB族金属元素制成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活性比单一元素的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高;4)Ⅷ族元素和ⅥB族元素组成的Cr-Ni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比单质Cr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热解 金属负载催化剂 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